10個擁有「重磅」潛質的農藥新品種

2020-12-05 化工網

在新產品上市乏力的市場環境下,任何1個新產品的上市都會引發關注,其中,具有「重磅」潛質的新農藥更是受到全球矚目。

 

    殺菌劑氟唑菌醯胺、氟唑菌醯羥胺、氟噻唑吡乙酮、Revysol,殺蟲劑三氟苯嘧啶、氟吡呋喃酮,除草劑氟氯吡啶酯、氯氟吡啶酯、氟吡草酮,殺線蟲劑NemaStrike等是《農藥快訊》主編柏亞羅在「江蘇省農藥協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重點推介的10個農藥新品種。

 

    這些品種剛剛上市或很快上市,雖小荷才露尖尖角,卻早有蜻蜓立上頭。一方面,這些品種已經展露出很強的市場增長潛力;另一方面,它們已經受到市場的高度聚焦。處於市場轉型期的國內公司也在密切關注這些重磅產品的市場動態,考察它們的產品性能,權衡將其作為「儲備品種」進行開發的內在價值。

 

1  4殺菌劑

1.1  氟唑菌醯胺(fluxapyroxad)——SDHI類殺菌劑市場的領軍產品

    無論是從殺菌劑市場,還是從全球農藥市場來看,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SDHI)類殺菌劑都是增長最快的產品類型,近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30%。尤其是在全球農藥市場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中,SDHI類殺菌劑備受矚目。

 

    近年來,SDHI類殺菌劑中,結構新穎、高效、廣譜的新品不斷湧現。目前,全球已上市和接近上市的SDHI類殺菌劑已達25個,參與研發的公司有10餘家。其中,先正達和拜耳的上市產品均達到4個。

 

    SDHI類殺菌劑近幾年的市場走勢「無可挑剔」。其中,坐擁5億美元以上潛在市場的重磅產品就有多個。像先正達氟唑菌醯羥胺的年峰值銷售額將超7.50億美元,苯並烯氟菌唑與嘧菌酯復配產品Elatus的年峰值銷售額將超10.00億美元,氟唑環菌胺的年峰值銷售額將達5.00億美元;巴斯夫氟唑菌醯胺的年峰值銷售額將達6.00億歐元……SDHI類殺菌劑中,同時擁有如此眾多的重磅產品,即便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也不得不對其「高看一眼」。

 

圖1  2010—2015年SDHI類殺菌劑的市場走勢

 

    2015年,氟唑菌醯胺趕超了霸佔多年首席地位的「同胞兄弟」啶醯菌胺,坐上了SDHI類殺菌劑市場的頭把交椅;2016年,保持了這一優勢。然而,榜單總是動態的,領軍地位稍有不慎就會「花落旁人」。

 

    

圖2  氟唑菌醯胺的結構式

 

    氟唑菌醯胺為巴斯夫發現的聯苯吡唑醯胺類殺菌劑,它高效、廣譜、持效、選擇性強,具有優異的內吸傳導性,預防和治療作用兼備。可有效防治穀物、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果樹、蔬菜、甜菜、花生、草坪和特種作物等的主要病害,如由殼針孢菌、灰葡萄孢菌、白粉菌、尾孢菌、柄鏽菌、絲核菌、核腔菌等引起的病害。

 

    據稱,氟唑菌醯胺在絕大多數作物上比三唑類殺菌劑具有更好的治療作用,比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具有更好的保護作用。

 

    由於SDHI類殺菌劑作用位點單一,抗性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國際殺菌劑抗性行動委員會(FRAC)建議,將該類殺菌劑與其他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復配使用或者輪換使用。巴斯夫嚴格遵循了這一原則,開發了氟唑菌醯胺的多個復配產品,配伍產品包括:氟環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氟環唑+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甲霜靈等。

 

    2012年,氟唑菌醯胺上市。巴斯夫打算將其引入世界上70多個國家,用於100多種作物上。氟唑菌醯胺現已在絕大多數主要市場取得登記,像法國、巴西、美國、德國和中國等。

 

    氟唑菌醯胺上市以來,銷售額逐年放大。2012年上市首年便取得了0.95億美元的銷售額;2016年攀升至歷史的最高水平,銷售額為4.10億美元。2012—2016年間,氟唑菌醯胺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44.1%。

 

    巴斯夫預測,氟唑菌醯胺的年峰值銷售額可達6.00億歐元。

 

表1  2012—2016年氟唑菌醯胺的銷售額

時間(年)

銷售額(億美元)

同比(%)

2012

上市

 

2012

0.95

2013

2.30

+142.1

2014

2.85

+23.9

2015

3.90

+36.8

2016

4.10

+5.1

 

    穀物是氟唑菌醯胺的第一大用藥作物,其次為大豆,2016年兩者佔據了氟唑菌醯胺81.4%的市場份額。

 

表2  2016年氟唑菌醯胺前十大作物市場

作物

銷售額(百萬美元)

所佔份額(%)

穀物

205.21

50.1

大豆

128.43

31.3

其他/非作物

38.36

9.4

玉米

20.94

5.1

棉花

7.45

1.8

其他果蔬

2.38

0.6

油菜

2.30

0.6

梨果

1.90

0.5

甜菜

1.57

0.4

水稻

1.39

0.3

合計

409.93

100.0

 

    法國和巴西是氟唑菌醯胺最重要的國家市場,兩國坐擁了氟唑菌醯胺的半壁江山。

 

表3  2016年氟唑菌醯胺前十大國家市場

國家

銷售額(百萬美元)

所佔份額(%)

法國

108.03

26.3

巴西

105.45

25.7

美國

56.41

13.8

德國

43.65

10.6

其他

36.01

8.8

英國

26.79

6.5

加拿大

8.74

2.1

阿根廷

8.12

2.0

比利時

4.12

1.0

日本

2.20

0.5

合計

399.52

97.4

 

    2016年,氟唑菌醯胺在歐洲地區的市場最大,其次為拉丁美洲,這兩個地區已經收穫了氟唑菌醯胺市場的七成五。

 

表4  2016年氟唑菌醯胺的地區市場

地區

銷售額(百萬美元)

所佔份額(%)

歐洲

189.84

46.3

拉丁美洲

115.48

28.2

北美自由貿易區

65.16

15.9

其他

36.01

8.8

亞洲

3.51

0.9

總計

410.00

100.0

 

    2026年2月14日,氟唑菌醯胺在中國的化合物專利到期。

 

1.2  氟唑菌醯羥胺(pydiflumetofen)——先正達上市的第4個SDHI類殺菌劑

    近日,先正達在北京召開了以「科技與創新」為主題的博覽會。這是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之後,先正達創新實力在中國的首次「軍演」。會上,先正達特別提到了SDHI類殺菌劑中的氟唑菌醯羥胺,這是公司繼吡唑萘菌胺、氟唑環菌胺、苯並烯氟菌唑之後上市的第4個SDHI類殺菌劑。在先正達上市的4個SDHI類殺菌劑中,苯並烯氟菌唑和氟唑菌醯羥胺的市場潛力更大。

 

    

圖3  氟唑菌醯羥胺的結構式

 

    氟唑菌醯羥胺是先正達發現、開發並生產的吡唑醯胺類殺菌劑,2017年上市,這是SDHI類殺菌劑中最新上市的一個產品。先正達首先推出了氟唑菌醯羥胺的單劑Adepidyn及其與苯醚甲環唑的復配產品Miravis Duo。先正達高調預測其年峰值銷售額將突破7.50億美元,這是SDHI類殺菌劑中最具市場價值的產品之一。

 

    氟唑菌醯羥胺高效、廣譜,適用於穀物、玉米、大豆、油菜、蔬菜和特種作物等,防治包括灰黴病、褐斑病、葉斑病、菌核病、白粉病、赤黴病等在內的許多病害。

 

    公司指出,在所有化學類型的產品中,氟唑菌醯羥胺對葉斑病和白粉病活性最高;對難以防治的病害,像葡萄孢菌、核盤菌和棒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高效;還突破性地防治穀物上由鐮刀菌引起的病害,如赤黴病等。而且,氟唑菌醯羥胺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和收益。

 

    2016年11月,氟唑菌醯羥胺在阿根廷首獲登記;2017年在該國上市。先正達亦已向美國申請登記氟唑菌醯羥胺單劑及其五元復配產品(氟唑菌醯羥胺+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嘧菌酯+丙環唑);氟唑菌醯羥胺在歐盟的登記仍懸而未決。

 

    2029年11月30日,氟唑菌醯羥胺在中國的化合物專利到期。

 

    前面已經提到,SDHI類殺菌劑中的重磅產品較多,這也是該類產品目前最受關注的原因。

 

    近年來,新上市的SDHI類殺菌劑的市場增長更快,總體上超越了該類產品。所以未來,SDHI類殺菌劑仍具備大幅增長的潛力,它將持續領漲殺菌劑市場。據Phillips McDougall公司預測,2020年,SDHI類殺菌劑的全球銷售額將達22.00億美元,2015—2020年的實際複合年增長率為6.9%。

 

1.3  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用量最低的全新卵菌綱殺菌劑

  在雜環類化合物中,氟噻唑吡乙酮結構「奇葩」,分子中順序排列著噁唑、噻唑、哌啶和吡唑等4個雜環,從而賦予該產品非同一般的產品性能,成為杜邦和先正達爭相開發的「香餑餑」。

 

   

圖4  氟噻唑吡乙酮的結構式

 

    杜邦和先正達的合作由來已久,氯蟲苯甲醯胺最值得稱道。在2014年氯蟲苯甲醯胺14.8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先正達和杜邦的貢獻率是二八分成。

 

  氟噻唑吡乙酮是杜邦和先正達又一次大手筆的合作,兩公司正緊鑼密鼓地在全球細分市場登記,快速推進其開發進度。

 

  氟噻唑吡乙酮是杜邦研發的首個哌啶基噻唑異噁唑啉類殺菌劑,2002年發現,2016年上市。從發現至上市歷時14年,凝聚了杜邦科學家的艱辛和智慧。

 

    氟噻唑吡乙酮為全新一代的卵菌綱殺菌劑,具有獨特的作用位點和全新的作用機理,通過對氧化固醇結合蛋白(OSBP)的抑制達到殺菌效果。

 

    氟噻唑吡乙酮具有預防、治療和抑制產孢作用,對馬鈴薯、葡萄、蔬菜和其他特種作物上的卵菌綱病害具有優異的殺菌活性;對霜黴病及晚疫病有特效,並能有效防治根腐病和莖腐病等。該產品可以快速被蠟質層吸收,具有優秀的耐雨水衝刷作用;同時具有內吸向頂傳導、保護新生組織的特點。

 

  氟噻唑吡乙酮高效、速效、持效,用量僅為常規殺菌劑的1/100~1/5,是迄今用量最低的殺菌劑品種。氟噻唑吡乙酮微毒,具有非常有利的毒理學和環境特性。

 

  殺菌劑抗性行動委員會(FRAC)將氟噻唑吡乙酮歸類為U15組,是該組中唯一的化合物,因此它與現有殺菌劑無交互抗性。但氟噻唑吡乙酮作用位點單一,具有中高水平抗性風險,建議與其他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如代森錳鋅、百菌清、噁唑菌酮、精甲霜靈、嘧菌酯等復配或輪換使用。

 

  「Agrow Awards」堪稱世界農化行業的「奧斯卡獎」,氟噻唑吡乙酮的成功研發使杜邦在此大獎中三度斬獲殊榮,先後於2012、2014、2016年將「最佳創新化學獎」、「最佳配方創新獎」和「最佳新農藥產品獎」收於囊內。這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氟噻唑吡乙酮的非同凡響。

 

  據杜邦預測,其氟噻唑吡乙酮的年峰值銷售額將突破2.00億美元;而先正達預計,其氟噻唑吡乙酮的年峰值銷售額將超過1.50億美元。兩公司皆已將氟噻唑吡乙酮定位為超億美元產品,並在全球展開了登記和上市的大比拼。

 

  2015年9月,杜邦和先正達的氟噻唑吡乙酮產品均獲美國環保署登記,其後陸續在加拿大、中國、澳大利亞、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取得登記。2016年3月,杜邦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懸浮劑增威贏綠™率先在中國上市。目前,氟噻唑吡乙酮的上市國家有10餘個。

 

    2027年7月26日,氟噻唑吡乙酮在中國的化合物專利到期。

 

1.4  Revysol(mefentrifluconazole)——最新開發的三唑類殺菌劑

    眾所周知,巴斯夫特別注重創新,特別擅長殺菌劑產品的開發,像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中的吡唑醚菌酯、三唑類殺菌劑中的氟環唑、SDHI類殺菌劑中的氟唑菌醯胺等,都給市場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當人們一直以為三唑類殺菌劑無新品上市之時,Revysol(mefentrifluconazole)浮出水面,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它是巴斯夫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產品。

 

    

圖5  Revysol(mefentrifluconazole)的結構式

 

    Revysol是異丙醇三唑類化學結構中的第1個產品。公司稱,這將是巴斯夫有史以來最大的上市產品。Revysol將在全球50多個國家上市,用於60多種作物。

 

    目前,巴斯夫的第一大產品為吡唑醚菌酯。2016年,其全球銷售額為7.65億美元;2014年,曾問鼎10.0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銷售記錄。如果Revysol沒有10.00億美元的市場體量,巴斯夫不太可能誇下海口。

 

    巴斯夫已經向歐盟、巴西、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管理機構遞交了Revysol的登記資料,預計將於2019年上市。

 

    Revysol廣譜、高效、內吸,具有保護和剷除作用,它將在病害防治和抗性管理方面擔綱重要角色。研究顯示,Revysol對許多較難防治的真菌病害具有傑出的生物活性,適用於世界範圍內許多大田作物和特種作物,如玉米、穀物、大豆等大田作物,以及青椒、葡萄等經濟作物,並將應用於草坪和種子處理等。據悉,相對於其他唑類殺菌劑,Revysol不僅活性更高,甚至比丙硫菌唑和氟環唑防效更好;而且擁有較好的環境特性。

 

    Revysol的上市無疑給巴斯夫的殺菌劑團隊增添了一員猛將,它將與公司的另兩個重磅產品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醯胺一道,形成巴斯夫殺菌劑中的三輛重型戰車。

 

    總之,Revysol留給市場太多的想像空間……

 

2  殺蟲劑

2.1  三氟苯嘧啶(triflumezopyrim)——防治各種稻飛蝨的介離子類殺蟲劑

    介離子類殺蟲劑是全球研發的新熱門,目前開發的產品只有兩個:三氟苯嘧啶和dicloromezotiaz(開發代號為DPX-RDS63)。兩產品皆來自於杜邦,均為水稻用殺蟲劑。

 

 

圖6  三氟苯嘧啶的結構式

 

    三氟苯嘧啶是杜邦(現在的「陶氏杜邦」)歷經10年研發、專為亞太地區打造的、主要用於水稻防治稻飛蝨、具有新穎作用機理的介離子類殺蟲劑。

 

    2017年1月7日,美國杜邦公司96%三氟苯嘧啶原藥和10%三氟苯嘧啶懸浮劑(商品名:佰靚瓏)在我國獲準臨時登記,這是三氟苯嘧啶在我國首獲登記;2017年8月31日,兩產品在我國獲準正式登記。2017年11月21日,在「中國植保雙交會」召開前夕,佰靚瓏在中國隆重發布,這是陶氏化學和杜邦在今年8月31日完成合併後在中國上市的第1個新產品。

 

    三氟苯嘧啶的作用機理不同於常規殺蟲劑,雖作用於菸鹼乙醯膽鹼受體(nAChR),但與新菸鹼類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

 

    國際殺蟲劑抗性行動委員會(IRAC)將菸鹼乙醯膽鹼受體(nAChR)競爭性調節劑歸於第4組,組內現有11個有效成分。根據作用機理的不同,這些產品又被分成了5個亞組。Group 4A涵蓋7個新菸鹼類殺蟲劑:啶蟲脒、噻蟲胺、呋蟲胺、吡蟲啉、烯啶蟲胺、噻蟲啉和噻蟲嗪。Group 4B僅含菸鹼類殺蟲劑菸鹼。Group 4C只包括亞碸亞胺類殺蟲劑氟啶蟲胺腈。Group 4D也只有一位成員,即丁烯酸內酯類殺蟲劑氟吡呋喃酮。Group 4E同樣僅有一個有效成分,即介離子類殺蟲劑三氟苯嘧啶。

 

    三氟苯嘧啶是Group 4中唯一一個能抑制而非激活菸鹼乙醯膽鹼受體的化合物,因此,它與組內及組外的其他殺蟲劑無交互抗性。

 

    目前,從全球來看,新菸鹼類殺蟲劑的高蜂毒可能是繼草甘膦致癌毒性之後的第二大熱點話題。「高蜂毒」一直是新菸鹼類殺蟲劑揮之不去的陰霾,未來可能會成為該類產品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任何一個新的菸鹼乙醯膽鹼受體作用劑上市之前,都希望與傳統新菸鹼類殺蟲劑撇清關係,氟啶蟲胺腈、氟吡呋喃酮和三氟苯嘧啶似乎都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三氟苯嘧啶廣譜、內吸、高效、持效,用量低,對鱗翅目、同翅目等多種害蟲均具有很好的防效,可用於棉花、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作物。陶氏杜邦首先將該產品開發用於水稻,防治水稻飛蝨和葉蟬等。

 

    研究表明,佰靚瓏對各種稻飛蝨都有優異的防效,能高效持久防治若蟲和成蟲。依託於良好的內吸傳導性,佰靚瓏耐雨水衝刷,持效期更是比同類產品長7~10天。同時,它能快速停止害蟲取食,藥後3天田間防效超過90%,保護水稻免受飛蝨取食和傳播病毒病的危害。

 

    此外,佰靚瓏對環境友好,微毒、低殘留,對蜘蛛、寄生蜂、黑肩綠盲蝽等天敵影響極小,對傳粉昆蟲無不利影響。

 

    一個好產品的問世,傾注了原創公司大量的心血。為了充分發揮產品的最大價值,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陶氏杜邦通過多年的探索,在佰靚瓏上市之初,同時推出了該產品的科學用藥方式,即「一季只用一次」和「早期用藥」。

 

    僅需在作物生長及蟲害周期的早期使用1次佰靚瓏,在藥後21~25天再用1次其他作用機理的稻飛蝨防治劑,如吡蚜酮,即可提供持續整季的保護。佰靚瓏在提供高效防效的同時,還能提高產量和收益。

 

    陶氏杜邦已向全球主要水稻種植國遞交了三氟苯嘧啶的登記資料,目前已在印度、中國等國取得登記,美國即將作出登記決定;未來,三氟苯嘧啶還將靶標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越南、泰國和我國的臺灣省等市場。

 

    陶氏杜邦預計,三氟苯嘧啶的年峰值銷售額將突破1.50億美元。它是陶氏杜邦又一個劃時代的重磅產品,是防治水稻飛蝨的優秀藥劑。

 

2.2  氟吡呋喃酮(flupyradifurone)——低蜂毒新型丁烯酸內酯類殺蟲劑

    氟吡呋喃酮是繼氟啶蟲胺腈之後又一個竭力與傳統新菸鹼類殺蟲劑撇清關係的現代殺蟲劑,它是Group 4D中的唯一成員。

 

    為了解決新菸鹼類殺蟲劑對蜜蜂的毒性問題,拜耳開發了對蜜蜂安全的氟吡呋喃酮。該產品是新型丁烯酸內酯類化合物,可用於許多作物,有效防治主要刺吸式口器害蟲。

       

圖7  氟吡呋喃酮的結構式

 

  氟吡呋喃酮作用於靶標害蟲的中樞神經系統,為菸鹼乙醯膽鹼受體(nAChR)激動劑。類似於天然神經傳遞素乙醯膽鹼,氟吡呋喃酮也鍵合到受體蛋白,激活受體產生生物反應,使神經細胞處於激動狀態。但與乙醯膽鹼不同,氟吡呋喃酮不能被乙醯膽鹼酯酶失活,從而導致突觸後受體永久性開放;其持效作用導致昆蟲神經系統失調,繼而致其崩潰。

 

    但氟吡呋喃酮與Group 4其他亞組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藥效基團。因此,它與新菸鹼類殺蟲劑幾乎沒有或沒有交互抗性,非常適用於害蟲的性治理抗。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綠色農藥分子設計與5個成果轉讓的創製新品種
    據統計,開發成功一個新農藥,需要合成14萬個化合物,歷時超過10年,投資近3億美元。農藥的研發需要經歷很多環節,但如果我們能夠快速地發現候選化合物,研發周期就可能會縮短。而分子設計是發現候選化合物的核心技術,所以說分子設計是農藥創製的核心。
  • 江西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新增2個植物新品種權
    近日,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2020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種權名單中,江西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新培育的南酸棗齊雲山16號、齊雲山18號獲得國家林業局和草原局頒發的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分別為:20200353、20200354。
  • 農藥工業發展形勢及農藥中間體的發展趨勢
    王韌(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 一、國外農藥行業概述1975年到1995年,20年間世界農藥銷售額增長了2倍,儘管在此期間有所波動,但總的發展趨勢是上升的。但到了1995年,由於環保壓力越來越大,農藥研究開發的費用激增,農藥新品種問世的步子放慢,再加上轉基因作物的迅猛發展,世界農藥銷售額增長緩慢。而到2000年以後,世界農藥的銷售額呈現下降趨勢。
  • 岢嵐育成我國第三個絨山羊新品種
    記者11月17日從岢嵐縣政府獲悉,該縣培育的晉嵐絨山羊新品種通過國家畜禽品種遺傳資源委員會認證,成為繼柴達木絨山羊、陝西白絨山羊之後的我國第三個絨山羊新品種。這是我省牛羊業目前擁有的惟一一個國家級品牌。
  • 農藥化學界的新星——華中師大化學學院院長楊光富
    記者 瞿凌雲  農藥自誕生之日起,幾乎與毒物劃上等號。甚至有人警告:用這種「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於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楊光富不但沒有選擇走「另外的路」,還與農藥結下不解之緣。  1997年從南開大學博士畢業,27歲的楊光富隨即進入農藥研究在全國佔一席之地的華中師大化學系。在這個新平臺上,楊光富遊刃有餘。
  • 花椰菜西蘭花竟有700個新品種
    溫商網訊(記者 劉娜筱)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有數字農業園區展示櫻桃番茄立體栽培、草莓立體栽培;有飛防現場的無人機演示……昨天,第二十四屆中國南方種業(溫州)博覽會暨長三角現代種業技術創新產教聯盟成立大會在溫州開幕,
  • 「農藥不能不用!怎麼辦?」17個農藥產品獲「綠色農藥金獎」,給你...
    「現在很多農藥都是低毒的,有些毒性甚至比食鹽還低。」一位農藥企業負責人表示。眾所周知,農藥作為必不可少的農資產品,在防治作物病蟲草害和保證農業豐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隨著化學農藥長期、過量、頻繁使用,給環境和人體健康帶來了較大威脅。為克服傳統農藥缺陷,開發綠色農藥已成為國際農藥研究發展潮流,那國內農藥企業該如何在綠色農藥方面布局?
  • 「明星」潛質產品氟唑菌醯胺在我國登記、田試批准概述
    分子式:C18H12F5N3O 相對分子質量:381.31 理化性質:外觀:結晶粉末;熔點:156.8;沸騰:沸騰前分解;蒸汽壓:2.7×10-06(25℃);正辛醇水分配係數
  • 甘肅"西部航天育種基地" 選育成功18個蔬菜新品種
    隆冬時節,在甘肅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內,天水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中心主任包文生,向記者如數家珍地介紹在這裡選育成功的「航天南瓜」、「航天番茄」等18個蔬菜新品種。通過「兩院」提供等方式,自成立以來園區已經擁有經過太空搭載的蔬菜、瓜果等9大類393個品系,培育出異變材料6000多份,選育成功的18個蔬菜新品種通過了省級鑑定,其中2個品種獲中國楊凌農高會新品種獎,4個品種獲國家級產品獎,有2個品種列入國家新品種智慧財產權保護,1項育種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該示範區從一開始,就緊盯國內外農業新技術的最前沿,注重引進新技術,培育新品種,展示新成果。
  • 南山植物園新增六個茶花新品種
    重慶南山植物園供圖人民網重慶7月16日電 每年從10月起至第二年4月,步入重慶南山植物園的茶花園,一朵朵嬌豔的茶花怒放,美不勝收。百年來,雖然植物園內已收集了600餘種,5萬餘株山茶花。7月16日,園方再次傳來好消息,科研人員最新培育出了天使、君子、皇家牡丹、粉香靦、火紅南山、粉紅早牡丹等六個茶花新品種,並已在中國茶花命名和統一登錄委員會成功登錄,獲得了茶花新品種登記證書。
  • 重磅:5年內淘汰高毒農藥!超過15年的老舊農藥再評價!
    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總農藝師季穎在會上說,我國目前已淘汰了六六六、滴滴涕等43種高毒高風險農藥,目前農業上使用的在登記有效狀態的高毒農藥有10種。農業農村部對高毒農藥將採取更嚴厲的管控措施,目前對涕滅威、水胺硫磷、甲拌磷已完成了可行性論證,擬境內禁用,並啟動甲基異柳磷、滅線磷、氧樂果、磷化鋁淘汰方案。下一步將研究淘汰克百威、滅多威、氯化苦等農藥。
  • 磐安3個香榧品種獲國家新品種授權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種權名單,我縣選育的三個榧樹新品種「磐大榧」「磐月榧」「玉山果榧」正式獲得了國家植物新品種授權,這是我縣繼2018年首次獲得國家2個林木新品種授權後,第2次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授權。
  • 農藥的分類
    農藥的種類十分繁多,目前全世界共有幾千個品種,我國也有常用農藥幾百種。隨著生產的實際需要和農藥工業的不斷發展,農藥新品種每年都在增加,因此有必要對農藥進行科學分類,以便更好地對農藥進行研究、使用和推廣。
  • 花木改個名字就是新品種,苗木行業亂花漸欲迷人眼
    很多人都當寶貝來引進,然後自己再起個新名字進行宣傳。這是無知呢還是掩耳盜鈴,如此引起笑話的事還有很多。自己起個名字就充新品種的事,也只能糊弄一些新入行者。這也驚醒一些從業者,引進繁育苗木品種前,先把品種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不要別人一忽悠禁不起誘惑。真正的培育一個品種可能幾十年都不一定能做到。
  • 我市首個微生物農藥走向產業化
    本報訊(記者蘇桂秋)由大連綠科生物化學有限公司聯合國內科研院所共同開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我市首個微生物農藥嘧肽黴素昨天通過了國家科技成果鑑定,專家認為,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近十幾年來真正新開發的並進入產業化的抗病毒型生物農藥,在國內具領先水平。
  • 國際首個海洋微生物農藥「10億cfu/g海洋芽孢桿菌可溼性粉劑」實現...
    國際首個海洋微生物農藥「10億cfu/g海洋芽孢桿菌可溼性粉劑」實現產業化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1-18
  • 農藥常見配製操作及注意事項!
    如抗蚜威防治麥蚜,首先對抗蚜威要選定50%可溼性粉劑商品製劑,再以每畝施用有效成分5.0-7.5克為基準,通過5.0-7.5克÷50%的換算,得出要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0~15克的商品用藥量。再按常規對水噴霧。
  • 我國四個苦苣苔新品種獲國際登錄
    近日,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張啟翔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溫放研究員等專家共同培育的苦苣苔新品種『北林之春』、『紫衣聖代』、『祥雲』和『啟明星』在國際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種登錄權威認證機構——世界苦苣苔協會成功登錄。
  • 科學使用生物農藥促進農藥減量控害
    這是農業部門首個關於農藥減量控害的具體執行文件,目的是有效控制農藥使用量,力爭2020年農作物農藥使用總量實現零增長,推進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擴大低毒生物農藥示範補貼試點範圍。我國現有260多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約佔全國農藥生產企業的10%,生物農藥製劑年產量13萬噸左右。
  • 【中國科學報】三個玉簪新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石雷小組選育出的「黃綠波邊」「黃皺葉」和「綠圓葉」三個玉簪新品種,通過了北京市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項目負責人、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員張金政介紹,植物所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收集保存了200餘種(品種)玉簪屬植物資源,並培育出一批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