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LV、Celine、香奈兒......」60多個品牌包包和一堆珠寶首飾擺在一起,想必每個上班族看了都要稍微窒息一下,幻想著這要都是自己的可多好。只可惜這些都與「貪汙」掛上了名號。
近日,一則「90後出納入職一年貪720餘萬」的消息引發網絡熱議,上面的這些奢侈品都是她貪汙公款所購。
據報導,2017年11月,27歲的90後王某通過公開招聘,入職了北京東城區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擔任出納。在她在入職後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想方設法侵吞、騙取公共財物。
到了2019年3月,也就是王某剛入職一年零四個月的時候,她已經通過職務方便獲利多達720餘萬元。
時間之短,數目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
「對不起,我還是挺酸的。」
「這小姑娘的膽子也太大了!」
「出納這個職位真的這麼『賺錢』嗎?」
......
不過更多的網友還是跟小2哥一樣把焦點放在了該公司的管理上。
「一個小小的出納就能盜用公司如此多的公款,且一年未被察覺,這管理漏洞未免也太大了。」「在這種員工貪腐問題上,該公司就沒有預防機制嗎?」
其實不然,貪腐問題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也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只能說該公司做的確實不夠好,畢竟七百萬不是個小數目,但想要完全杜絕這類現象的發生,顯然這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幾乎不可能,我們能做到就是儘量避免。
據南方都市報調查,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網際網路領域曝出來的反腐案件就高達210餘起,涉及的公司包括騰訊、阿里、京東、百度、360、58同城、大疆、美團、小米、字節跳動、滴滴等一眾名企,累計涉事人員將近500人。
面對如此頻繁的腐敗問題,作為HR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
下面小編就從一些大廠的腐敗例子中,為大家找找答案。
大廠貪腐現象層出不窮
1、阿里文娛總裁楊偉東涉案金額過億
2018年12月4日,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因經濟問題接受警方調查。作為當年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高管貪腐案,一時間楊偉東「落馬」的消息全網刷屏。
就在出事的前4天,他還出席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做了題為「新時代 新責任」的演講,收穫好評不斷,實在是諷刺。
ˇ
楊偉東在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在阿里文娛內部一直流傳著「鐵打的楊偉東,流水的阿里文娛高管」的說法。曾讓人一度以為只要楊偉東在,阿里文娛就不會垮臺。
所以這樣光環也曾一度讓他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50人之一」,可萬萬沒想到最後卻倒在了內部貪腐的路上。
據專業人士估算,楊偉東利用個人職權,獲利的涉案金額可能過億元。
無獨有偶,阿里的貪腐高管並非只有楊偉東一人。近八年間,還相繼有6位高管因貪腐被引咎離職,皆為阿里的得力幹將,令人惋惜。
2、小米創意視頻總監趙芊受賄700萬
2019年7月19日,據小米內部通報稱,兩位中國區市場部員工因為違規舞弊、貪汙數量龐大,已對兩人作出辭退、永不錄用的決定,並且沒收全部期權,移送公關機關處理。
其中一位涉案人員就是其創意視頻部的總監趙芊,據媒體報導她利用職權便利收取了供應商共計700餘萬的好處費。
作為小米雷厲風行的女強人,趙芊在內部一直都有著「芊哥」「趙導」的稱呼。
不少網友表示不理解:「都做到大廠這種總監位置了,年薪+各種收入應該不低吧!為何還要伸手?難道真的是貧窮限制我等的思維?」
其實,道理很簡單,逐利是人的天性,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沒有人會覺得錢多不好吧?
3、百度副總裁韋方牟利5000萬
2020年4月12日,百度通報了一起員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集團副總裁韋方經公司調查發現涉嫌貪腐犯罪,現已被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通告稱,「韋方不僅背離了百度風清氣正的職場文化,踐踏了公司職業道德的底線,更觸碰了法律的紅線。」
百度公司強調,堅決打擊一切違紀違法行為,對任何觸碰職業道德紅線的行為零容忍,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絕不放鬆。
據專業人士估算,韋方的涉案金額預估在5000萬以上,大部分退賠以後也要8年10年的刑期。
面對貪腐,HR可以做什麼?
企業內部腐敗行為直接關乎企業的核心利益和長遠發展。對於企業而言,腐敗問題越嚴重,為此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嚴重的還將腐蝕企業的商業模式,關係企業的存亡。
雖然「家醜不可外揚」,但「千裡之堤,潰於蟻穴。」若是不加以制止,後果難以想像。所以近年來,以網際網路行業為首的企業在公開反腐的路上也越演越烈。
那麼作為公司內部的管理者,HR能夠為此做些什麼呢?下面幾點內部預防機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成立內部紀檢部門
對於大廠來說 ,因為企業組織結構龐大,人員流動複雜,在反腐這點上必須設置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管理。
比如阿里內部就有「廉政部」,百度有「道德委員會」,美團有「重案六組」,58同城有「合規監察部」,京東有「內控合規部」。這些部門都是獨立於其它業務部門,專職內部反貪管控工作的,且直接向老闆匯報。
說白了就是成立的內部紀檢人員,以多年的社會實踐經驗來看還是很有用的。
2、嚴懲制度「殺雞儆猴」
可能很多企業在出現內部貪腐問題後,給予涉案人員的處罰都是辭退,嚴重的移交司法,可是如果犯案情況較輕,也就一兩年又出來了,說不定換個身份還會再犯。
所以除了辭退和永不錄用外,更好的辦法是各企業聯合起來,建立行業的反腐機制,將這種無信用的員工徹底封殺在行業之外。
就像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禕說的,「我們要用要用最鋒利的刀子將這些腐爛的肉徹底切掉,我管你是什麼鳥人。」
所以京東HR就曾發起過「陽光誠信聯盟」,聯合了騰訊、百度、小米、美團等等企業,一旦一家員工有過貪腐紀錄,他們會共同拉黑,雖然可能執行力度有限,但至少有了威懾力,員工也會掂量掂量做此類事情的後果。
3、獎勵制度適當鼓勵
除了嚴格的懲罰制度外,當然我們也少不了一定的鼓勵機制。
就好比全勤員工有全勤獎一樣,對待公司內部5年,10年以上的老員工也應該予以一定的清廉時長獎勵,以表彰他們這些年約束自己的好習慣、好表現。同時對於拒絕賄賂的員工,也能予以一定的獎金鼓勵,因為他們為公司其他人做出了榜樣。
例如京東推出的廉潔獎勵制度,規定可以按照員工拒收金額的50%給予獎勵。人是理性動物,有一半合法收益,就會考慮要不要放棄另一半的違法所得。
4、內外聯合舉報機制
雖然有了內部的紀檢部門,但人都是容易被利慾薰心的,難保該部門人員不會腐敗變質,出現官官相護的現象。
所以最後,小編建議各公司都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反腐舉報渠道,有條件的公司還可以開通線上舉報通道,讓媒體監督和網絡監督參與進來。
比如京東就單獨建了一個「廉潔京東」的官網,用於受理舉報信息、公示處理結果、宣傳廉潔政策等等。
寫在最後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
對於任何一個組織,包括網際網路企業,只要它擁有某種稀缺資源,比如廣告位,相對於希望獲得這種資源的人而言,分配這些資源的員工就擁有了「權力」。
有時候,可能一時間是能夠抵禦權力帶來得利益誘惑的,但是時間長了,人心難免都會動搖。
就像白雪公主手裡每天拿著一顆誘人的「毒蘋果」,一旦忍不住咬上一口,那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最後小編想要告誡大家一句話:「遵守職業道德,雖然不會幫助你一路成功,卻能防止你瞬間失敗。」
/版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