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給娃買天文望遠鏡?不知道這些,全是白花錢!丨理性選購指南

2021-01-13 果殼童學館


上周,果仁媽推送了「兒童顯微鏡,我勸你別瞎買,全是智商稅」後,有家長在評論區,詢問望遠鏡怎麼選。


相比顯微鏡,望遠鏡價格要貴不少,到底有沒有必要買呢?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天文資深玩家怎麼說。

需要給孩子買一臺天文望遠鏡嗎?家長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已經對天空中和地球外的事情,有了或多或少的興趣。於是考慮讓孩子接觸一下天文望遠鏡,啟發孩子對宇宙和對星空的興趣。作為資深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會說,我建議,先別買等有機會學習使用,或者在有經驗的人詳細指導下再買

這些問題都很細碎,還未成體系,而且很多問題都出現在最開始。如果沒有好的引導和持續的啟發,孩子擺弄望遠鏡遇到困難,或者過了新鮮感,很容易轉頭丟棄。而以後想再次建立興趣,會更加困難。但如果家長們能首先了解一些簡單的背景知識,將孩子向積極的方向引導,讓孩子理解望遠鏡作為一種科學儀器,能夠持續發掘夜空裡藏匿的神奇,並引導孩子產生獨立探索和思考的求知慾,一臺天文望遠鏡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了。失望是不是?困惑是不是?為什麼眼睛直接看到的樣子,和照片拍到的樣子,有這麼大的落差呢?這是因為,其它星星和星雲們都太過遙遠。它們的光走過漫長的距離,到我們這裡就變得非常暗弱,想看清,必須儘可能的積累那邊發射過來的光線,比如用相機的長曝光功能。但是眼睛沒有這個功能,它只能像拍視頻一樣,一幀一幀快速地記錄,即便一直不眨眼,仍然是連續的短時間曝光,無法做到像相機那樣長時間積累光信號。這也是為什麼觀星的時候,常常去郊外。因為眼睛在漆黑的環境中,更靈敏,更容易在望遠鏡中看出更多深空天體紋理結構。雖然城市裡天上沒有多少星星,但只要是眼睛能注意到的,一定是又大又亮的目標。入門望遠鏡看這些目標,綽綽有餘。比如,陰晴圓缺的月亮了,在入門的望遠鏡裡可以看到清晰的環形山——比如,日落後西邊經常能看到的耀眼金星,用望遠鏡能看到它「月牙「一樣的形狀——再比如,木星和土星,這兩顆大行星,不僅能看出它們圓盤一樣的表面,還能看到木星表面的一條條雲帶和它周圍的幾顆衛星,和」耳朵「一樣的土星光環——而這種從星點到表面細節的轉變,非常讓人眼前一亮,孩子一定會興奮不已。幾十年來,著名的望遠鏡商家在國內幾乎都沒有線下店鋪線上選購基本是國內購買天文望遠鏡唯一的方式。購買天文望遠鏡,最關鍵要看兩個參數是:口徑倍率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參數,幾乎完全決定瞭望遠鏡的成像素質。首先看  口徑決定了一臺望遠鏡的極限解析度,口徑越大,靈敏度越高,也就是我們能收的光線越多。我們的眼睛瞳孔直徑最大僅有7毫米,而一臺10釐米口徑的望遠鏡,比眼睛的解析度提高了10倍還多。再看 距 ,其中兩個部件有焦距的概念,一個長筒主鏡本身的焦距,叫做主鏡焦距,對於折射鏡而言,可以類比一塊凸透鏡的焦距。另一個部件是望遠鏡後端的目鏡的焦距。這兩個焦距組合,主鏡焦距除以目鏡焦距,就得到望遠鏡的放大倍率。

為什麼要自己計算呢?因為後端的目鏡是可以自由更換,不同的目鏡能夠帶來不同的放大倍率,可以按天體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目鏡來觀察。舉個例子,主鏡焦距800毫米,是稍大的折射鏡和稍小的反射鏡通常採用的焦距,如果使用普通的24毫米目鏡,放大倍率就是33倍,如果更換較短的8毫米目鏡,則將放大率提升到100倍。但是要注意前面提到,口徑決定了極限解析度,也就是天體的極限細節,不可能無限放大。從形式上來看,望遠鏡可以分為單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顧名思義,雙筒望遠鏡調動了兩隻眼鏡,產生的沉浸式立體感,比單筒強很多。一臺5釐米口徑的雙筒,就可以達到一臺10釐米口徑的折射單筒的效果。

單筒望遠鏡,在天文學上,通常根據光學結構分為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式三類。折射式是我們最常見到的,由幾塊透鏡組合,光從前面進,眼睛從後邊看。這裡面全是玻璃,所以即使口徑僅有10釐米,重量也會達到5千克甚至更多。第二類叫做反射式,鏡筒底部是一片反射光的凹面鏡,眼睛從側邊看,由於僅有一片主鏡,與折射式相同重量時,它能做到更大的口徑。第三類叫做折反鏡,它在反射鏡的基礎上加了玻璃透鏡,這種更精細的成像效果多用於專業天文攝影。這三種單筒望遠鏡類型中,最難調試和維護的是反射式,每次移動都需要調整光軸,不建議作為入門的選擇。而折射式和折反式設計穩定,搬運之後可以直接使用。


前面也提到,口徑和焦距決定瞭望遠鏡的效果。然而折射鏡比反射鏡多使用了很多塊玻璃,所以同等價格可以買到更大口徑的反射鏡,中等口徑的折反鏡,和較小口徑的折射鏡從孩子使用望遠鏡的操縱性移動性度來說,10釐米口徑以下的折射鏡,或者15釐米口徑以下的折反鏡是一個合適的入門選擇範圍。有瞭望遠鏡是不是就可以觀察星空了呢?還有一些配件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是穩定的下端支撐結構。使用天文望遠鏡時,經常要放大較大倍數,鏡筒的任何細微抖動,都會使視野裡的星星跳成光軌,讓人看起來頭暈。因此,穩定的支撐非常有必要。支撐結構通常有赤道儀、經緯儀。建議入門選擇經緯儀。經緯儀只要調整方位和高度,就可以移動望遠鏡朝向,使用起來簡單方便。經緯儀包括平俯仰調整部分和三腳。架購買時,記得注意下地平儀本身的自重和它能承載的重量。三腳架的話,一般不鏽鋼和碳合金的三腳架都是可以的。

赤道儀就不推薦入門使用了。因為為了方便的跟蹤星空運動,使用時要對準北極星,對於可能找不到北極星的新手來說,太不方便了。其次是「長筒」主鏡側壁,外掛的一臺小型的望遠鏡,叫做尋星鏡,用來引導和尋找目標。這個望遠鏡視野比較大,能夠將我們要觀測的目標,定位到一片稍大的區域,不至於在主望遠鏡中大海撈針的搜尋了。

👆某寶上的尋星鏡

再然後,最好配置兩到三個不同焦距的目鏡,來達到大小不同的放大倍率。觀察較大的目標需要用較小的放大倍率,較小的目標可以選用較大的倍率。同一個目標還可以換不同的目鏡觀察不同的放大效果。另外,除反射鏡外,折反鏡和折射鏡都必須配備天頂鏡,即主鏡末端連接目鏡的,一個90度的轉向視角的直角鏡,可以讓我們以舒適的姿勢低頭觀察。

此外,觀察月亮建議買月亮濾鏡,否則太亮,睜不開眼;如果看太陽黑子,一定一定一定要買太陽膜。想拍照,還可以配置一個手機支架,月亮上的環形山、土星光環應該都可以用手機拍到清晰的照片。

 3 

家長的自我修養

大多數天文望遠鏡到手之後,組裝並非難事,看照片,然後比對手上實物,稍微研究一下連接處螺釘和凹槽都可以搞定。但是組裝是否合理,後續怎麼使用,還有很多問題在等著我們。不論地平儀還是赤道儀,移動望遠鏡一定是沿著某個軸在轉動,一旦轉軸失衡,望遠鏡追蹤天空會有很大的力矩,可能跌落損壞。所以調配望遠鏡放置的平衡性是首先要注意的,也是組裝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在屋裡對窗外測試時候,一定要選擇很遠的參考物,例如遠山。如果沒有開闊的視角,可以找數百米外的建築,只有足夠遠的物體對焦,才能和無窮遠的星空相匹配。如果旋轉對焦扭始終無法合焦,很可能是中間缺了一塊延長目鏡的物件,這時可以鬆開旋緊目鏡的螺釘,前後挪動找到最清晰的焦點,然後考慮加裝一個延長套筒。找月亮比較容易,它產生的光暈會從視野邊緣指導我們把望遠鏡扭過去。但是怎麼找其它的星星呢?
用雷射筆是個快捷的方法,把雷射筆從目鏡中指入,光柱會從望遠鏡前端發射出去,這樣就能順著光柱扭動望遠鏡朝向目標了。但使用雷射筆切記只能指向高角度的天空。除了幾個明亮的目標,大部分深空天體都很暗弱,找到之後第一眼看過去可能什麼都沒有。這個時候要讓自己保持放鬆的觀察,適應一段時間,同時用「側視法」,也就是用餘光觀察中心目標,這樣就能漸漸識別出其中的細節啦。關於使用望遠鏡沒有系統的線上資源,零碎的知識和經驗散落在愛好者們的討論中,國內有牧夫天文論壇,國外有cloudynights,還可以加入一些天文興趣組織,和愛好者們交流是提高最快最穩的。認識星空就有很多資源了,手機上的星圖app也很多,都能實現按時間模擬星空的功能,我推薦Sky Guide,它的模擬非常漂亮而且真實。如果需要詳細了解每個天體的位置和物理參數,SkySafari是很不錯的選擇。電腦端推薦使用Stellarium

 4 

觀星指南

第一次觀星,建議從最容易觀察的月球開始最好選擇陰曆的前半月,而且是距離滿月還有一段日子的時候。這時的月亮剛好在日落之後就能觀察,而且還能清楚看到它表面的明暗交界。這條月面的晨昏交界區是最能震撼到眼睛的,那是月球表面的日出,有些環形山一半被照亮,谷底還是漆黑。金星和土星這兩顆行星通常都是入門時常看的目標使用低倍率找到它們,然後換高倍率觀察。月牙一般的金星完全出乎常理,超過幾倍自身半徑的土星環出現在眼前也很震撼。有了一次兩次的觀測經驗,就可以開始搜尋深空奇蹟啦——夏天是看銀河的季節,在良好的夜空環境下,眼睛能直接目視到銀河的存在;秋天入夜則是是一片寂寥的夜空,但可以觀察肉眼可見的最遙遠天體,仙女座大星系;隨著冬季到來,亮星逐漸多起來,望遠鏡可看的目標也多了起來。著名的獵戶座大星雲,一團相當明顯的雲霧,適應幾分鐘就能察覺出它略有翅膀的飛鳥狀。以上是關於入門天文望遠鏡的一些信息。一臺望遠鏡,可以是一臺叫做」長筒子「的工具,但更是一套啟蒙孩子的科學儀器。


作者 | 王卓驍,天體物理學博士生,EasyNight科普團隊成員,業餘天文攝影師,天文攝影作品曾入圍英國格林尼治天文攝影大賽,多次刊登於《中國國家天文》《夜空中國》

編輯 | 章魚媽,一個2歲男孩的媽媽,樂於研究各種育兒產品,經營個人公號「躲起來發呆」。

特別感謝丨資深玩家孔粱先生

相關焦點

  • 想給娃買天文望遠鏡?不知道這些,全是白花錢!
    相比顯微鏡,望遠鏡價格要貴不少,到底有沒有必要買呢?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天文資深玩家怎麼說。需要給孩子買一臺天文望遠鏡嗎?家長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已經對天空中和地球外的事情,有了或多或少的興趣。於是考慮讓孩子接觸一下天文望遠鏡,啟發孩子對宇宙和對星空的興趣。
  • 想學天文但買不起望遠鏡?不花錢,裸眼觀星用它就行
    如今天文學可以說是熱度比較高的科學領域了,很多的科學愛好者對天文的關注度也很高,這點也能反映在某寶網的天文望遠鏡銷售上。儘管能滿足入門觀測要求的天文望遠鏡也才1000多塊,但畢竟也要花錢啊,這裡給您介紹一種不需要花錢的天文觀測裝置——竹子。
  • 天文愛好者新手必讀:三大主流品牌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
    接觸天文望遠鏡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並且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個廠家上百種型號的天文望遠鏡。應朋友之約現將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三大品牌(星特朗、博冠、寶視德),入門級望遠鏡做一個評述以及對比。本文主要針對如下三款80MM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分別是:星特朗PowerSeeker80EQ、博冠天鷹80EQ、寶視德80EQ。新手選購望遠鏡常常會關注那些具體的參數,比如口徑、焦比、極限星等、鍍膜等等,這些當然是天文望遠鏡的重要參數,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輔助性配件,這些配件如果質量不好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觀星體驗。
  • 孩子想學天文就要買望遠鏡?那你就真錯了
    《 孩子想學天文就要買望遠鏡?那你就真錯了》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近些年生活富足了,很多家長就給孩子購置了天文望遠鏡,培養天文興趣。那麼,學習天文真的需要天文望遠鏡嗎?其實,學習天文不等於購置天文望遠鏡。在沒有發明天文望遠鏡之前一樣有很多天文學家。如果您真想讓孩子學習天文,天文望遠鏡並不是第一步要做的,甚至買了天文望遠鏡不會使用的話反而打消了孩子的興趣。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仰望星空,探秘宇宙,尤其是6-12歲的孩子。
  • 孩子想買天文望遠鏡,先從這幾個參數了解會少走很多彎路
    上一期我們講到,想給孩子買一臺望遠鏡需要考慮的哪些方面,這一期,酋長就細化來講一講,如何選購一臺適合自己的望遠鏡。我所講的東西應該算是酋長一路從小白摸爬滾打來,總結出來對新手最有用處的東西,幫您快速入門,當您還需要去了解其他東西時,您也就成為了一名大佬,可能看到我們的文章直接就翻過去了。
  • 天文望遠鏡的性能及如何選購
    作為天文觀測的主要設備,天文望遠鏡首當其中排在第一位,每一位天文愛好者或者是喜歡天文的朋友都會希望有一架性能良好的天文望遠鏡。但是,大多數的人卻不是很了解望遠鏡的性能,對望遠鏡性能的了解上也只限於我們常見的景觀望遠鏡的性能。因此,很多人買天文望遠鏡只會關注望遠鏡可以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多遠,卻往往忽略了真正影響天文觀測的一些參數。
  • 如何選擇一款入門天文望遠鏡
    ,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入門天文望遠鏡的選購,給小朋友看星星看月亮,增添一些生活中科學的驚喜。作者第一次買的時候,就乾脆問朋友:「能不能不要再科普我了,直接推送一個連結給我買了行不行?」 朋友對此非常無語。後來我想明白了,直接推送一個連結確實很難,不同人想要的實在差太多了。就像你不能直接要別人推薦一臺鋼琴或一套房給你一樣。不過我可以貢獻一個給5歲小朋友的第一個天文望遠鏡的購買思路,幫大家拋磚引玉:1.
  • 不會選購天文望遠鏡?這些知識點對你有幫助
    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想擁有一架天文望遠鏡吧,我作為一個物理系畢光學專業的畢業生,也是天文愛好者,幫自己也幫朋友選過多款天文望遠鏡,這裡就專門挑重點撰文,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文望遠鏡選購中的一些具體參數和注意事項。
  • 業餘望遠鏡的選購指南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牛頓鏡的主流是大口徑、小焦比,這類望遠鏡有著強光力和大視場,非常適合深空天體的目視觀測,加上現在目鏡的設計水平比二、三十年前已經有了本質的提高,視場超過80度的超廣角目鏡用於相對口徑大於F/4的反射鏡在全視場仍能有滿意的像質。折反射望遠鏡是目前國外業餘天文界最流行的望遠鏡,在國內南京天儀中心(原南京天文儀器廠)生產的120望遠鏡也曾是科普望遠鏡保有量冠軍。
  • 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入門者須知
    許多年來,很多業餘天文學家們對我講述著他們對星空的熱情是如何被第一架天文望遠鏡所點燃。9歲那年,透過的第一架望遠鏡凝視月球那迷人的景象讓我至今難忘。以至於40年來,我從未厭倦過抬頭仰望星空的感受。也許目前你正在認真考慮購買一臺天文望遠鏡,不論是給自己還是為其他人。所以你必須先要了解以下這份簡要的建議。你很容易就能從天文學書籍或網站上觀賞壯美的圖片,或者是通過小型望遠鏡看到類似的畫面。
  • 乾貨|適合孩子的入門級天文望遠鏡挑選指南
    稍微留心會發現近幾年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裡,總是頻繁出現一類道具——天文望遠鏡,似乎在編劇眼裡,把觀星探月當愛好的人,一定會志向遠大。但是估計很多小白家長和小編一樣,剛開始看到這些天文望遠鏡,內心os都是「天文望遠鏡什麼的應該挺貴的吧?」,「好像還挺複雜挺佔地的」,「應該不太適合小朋友看吧」。
  • 天文望遠鏡如何選購必讀
    一些地方的大、中、小學都先後建立了小型天文臺、天象廳,天文愛好者的隊伍也日益壯大。對於天文愛好者和從事天文科普教學的老師來說,擁有一架品質優良的科普天文望遠鏡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選購天文望遠鏡時最重要的兩條參考依據是價格與使用目的,即根據需要購置天文望遠鏡的單位及個人可承受的價格以及使用目的來確定所選購望遠鏡的種類、規格與檔次。本文無法具體討論價格標準,僅從使用目的的角度進行一些比較。
  • 你想買一個天文望遠鏡看星系?你可能需要再考慮一下
    想買一個天文望遠鏡看星系?很多天文愛好者可能都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但對於一般的天文愛好者,我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_你還是打開電腦或手機,在屏幕裡看NASA發布的哈勃拍攝的星系圖片吧,挺好看的,想打算自己買一個天文望遠鏡來自己看屏幕裡看到的那種星系?
  • 孩子想要買望遠鏡,你需要知道的事情有哪些?
    最近朋友圈中有不少從來沒有關注過天文的人突然問酋長說孩子突然想買一個天文望遠鏡,讓我給他們推薦一款。這個問題,瞬間勾起了酋長小時候的回憶。九十年代200塊的x狼望遠鏡,當年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器材。如今我剛上某寶看了下,X狼的入門望遠鏡依舊是200塊。然後我看了下寶貝詳情上寫的,可拍攝月球細節,這個,嗯,應該沒毛病。下來的一個給了張貼圖,配文可拍攝土星,可拍攝木星,可拍攝仙女座星系。
  • 別克GL8選購攻略!挑MPV,你得知道這些技巧!
    起因是有網友問:「家裡第二臺車想買MPV車型,目前看到GL8,但不知如何選擇?」那這期就來聊聊:家裡第二臺車要不要考慮MPV?MPV的選購秘籍?以及GL8的車型推薦!視頻正在加載中...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一個常開MPV的妙齡女子?(沒錯就是我)公司有一臺吉利嘉際工作車,外加試駕過LM、威然、GL8,也算有一些MPV車型的心得吧。但我發自肺腑的說:我第一臺車肯定不買MPV。男生開MPV看著還挺像個居家好男人的,女生開,容易找不到對象的吧?
  • 看那星辰大海-星特朗80DX天文望遠鏡 開箱簡評
    前言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娃跟我說想看月亮看星星,解釋了一頓我才明白原來是想像兒童科教片裡那樣,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和星星。娃對天文學萌生了興趣我很高興,想我小時候也是非常想用天文望遠鏡看一看月亮,找找「月宮」和「嫦娥」。但樓主的家鄉只是一個小縣城沒有少年宮也沒天文館,家裡也沒條件買昂貴的民用天文望遠鏡,直到考上大學來到大城市才第一次走進天文館滿足從小的夙願,但小時候缺失的遺憾也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所以必須滿足娃這個健康的期望!
  • 望遠鏡購買指南第二部分:如何挑選望遠鏡
    終於到了你要買望遠鏡的時刻。不過首先要確保你已經閱讀了第一部分的指南。接下來的內容也要認真閱讀哦。不管你最後打算選擇什麼類型的望遠鏡,絕對不要從百貨商場、垃圾郵購目錄還有電視購物頻道上購買!我知道你肯定在報紙或者晚間有線電視上看到過這樣的廣告詞:「宇宙謎團都在你手。使用這款超實用學習工具來研究日月星辰、宇宙萬物吧!」這樣的話很容易誘惑剛入門的天文愛好者以及為小孩著想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家長們期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心系宇宙,到時可以用這個工具來「探索天堂奇觀。」
  • 乾貨|觀鳥入門——雙筒望遠鏡選購指南
    而望遠鏡便是解決這一問題最棒的工具,它可以拉近人類與鳥類的視覺距離,近距離的欣賞這些可愛的精靈,因此望遠鏡成為動物科學家、觀鳥愛好者觀賞鳥類最重要的工具。使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鳥兒  橘子/攝我們一般將觀鳥使用的望遠鏡分為兩個大類:單筒望遠鏡和雙筒望遠鏡。
  • 想完爆都教授 天文觀測與攝影發燒指南
    劇中都教授是外星人,還需要時不時的用望遠鏡看看老家……或許很多人也想和都教授一樣,沒事遙望一下漫天的星河,甚至想把它拍攝下來?這裡我們就本著一步到位、不折騰的原則,來推薦一些設備,有了比都教授還好的設備,比全智賢還好的妹子還會遠嗎?
  • 天文知識——望遠鏡
    其實,你若是有個物鏡口徑超過35毫米的雙筒望遠鏡,你就可以開始天文觀測了,那些比較暗的星星會在雙筒望遠鏡下顯現出來,再對照星圖,在天空中找到相應的星星,你會發現這是非常有趣的。我個人覺得雙筒望遠鏡是巡天利器,不太貴的價格,是天文觀測入門的最好選擇。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買雜牌,還有聲稱放大50倍、100倍的雙筒望遠鏡銷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