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研究員王天勇)訊,雖然美股因為復活節休市,上周末重磅消息仍舊不少。央行發布經濟數據,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M2增長10.1%;證監會核發5家企業IPO批文;此外,中證報報導,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T+0交易制度對投資者的適當性要求、配套制度的完善要求都比較高,還需要時間孕育。
對於本周A股行情如何走,布局哪些板塊和個股,券商紛紛發表觀點。中信證券認為,本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的落地以及一季報預告披露,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海通策略認為,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反彈後或還會回落。新時代證券表示,短期不宜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以下為財聯社總結十大券商最新策略:
中信證券:經濟、盈利數據落地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
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認為,本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的落地以及一季報預告披露,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
在相對全面客觀評估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後,預計政策定調會更加明朗和積極,兩會前後政策力度會更強,措施會更具體。預計後續宏觀工具將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滴灌與紓困託底,4月MLF利率有望伴隨OMO同步下調,下旬仍有降準可能;汽車、家電等大宗可選消費將成為消費政策支持的重點;創業板註冊制、減持新規等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有望提速。
海通證券: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反彈後或還會回落
海通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A股與美股股市同處反彈途中,A股前期跌幅小,反彈也更溫和。
維持前期觀點,由於全球流動性危機緩解及國內政策加碼,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但是海外疫情還很嚴峻,對基本面的影響仍未消除,反彈後市場可能還會回落,即反覆震蕩築底,整體是區間震蕩。未來A股再次回落的誘導因素可能來自國內較差的一季報、美歐股市的再次下跌。
中信建投:要素分配有重點汽車復甦需關注
市場波動觸底,經濟恢復值得持續關注。4月中旬和下旬可能是全年最好的加倉時間窗口。
行業配置方面,4月中下旬仍然是海外疫情的觀察窗口,科技板塊仍需等待,內需驅動是主導。首先維持農業、必須商品和醫藥相對收益的看法不變,其次建議增配地產和水泥。預期疫情的長尾效應持續,龍頭公司持續佔優。
總體上伴隨汽車銷售的恢復,相關政策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層面都在不斷推出,穩定汽車消費的意願堅決。關注充電樁建設情況,這也是新基建的七大重要方向之一。
中銀國際:盈利衝擊顯現A股波動尚存
盈利確定性溢價有望迎來關注,成長風格短期承壓。結合二季度預判,市場將回歸盈利因子主導的環境之中,而伴隨著年報季報窗口來臨,盈利預期下修風險增加,橫向比較下,短期來看創業板尚未對疫情衝擊下盈利預期的下修予以充分計價,一季報業績減計壓力增加。
行業配置上,必需消費板塊有望迎來階段性超額收益。二季度行業配置以兩會政策及一季報業績落地為界,第一階段在風險偏好和政策預期均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行業配置由盈利預期主導,以5G建設、遠程辦公和遊戲等為代表的高景氣行業有望穿越二季度市場不確定性迷霧;必需消費優於一般成長和可選消費,可選消費優於周期性成長;避險板塊與高估值彈性板塊的優劣要視二階段政策環境而定,傳統周期在二季度建議規避。
安信證券:A股市場盈利預期再下修空間小
整體來看,三月以來中國各類經濟領先指標環比持續改善,而一季報預告也在得到消化,未來A股市場盈利預期再下修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另外一方面,在通脹下行背景下,國內貨幣政策寬鬆格局仍將延續。
而從風險偏好看,伴隨著海外衝擊的消退,國內風險偏好有望從低位逐步修復。而從市場層面來看,主要指數換手率趨於穩,賺錢效應逐步回升,市場整體呈現回暖跡象。雖然短期市場可能仍有反覆,但是中期來看A股將呈現震蕩向上趨勢,短期結構上可以重點把握內需消費、新基建和傳統基建,關注一季報超預期的優質公司。
近期行業重點關注:醫藥、食品飲料、汽車、建材、建築、網際網路、計算機、通信、券商、黃金等,主題重點關注湖北區域振興等。
新時代證券:短期不宜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按照「樂觀假設」,當下市場類似2018年Q4,是大的底部區域,但V形反轉直接進入上漲趨勢的概率不高,短期建議不再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V形反轉的前提是核心利空全面持續改善,前期的擔心已經由單純疫情轉變為對經濟中長期前景的擔心,所以扭轉起來不會太快。全球疫情的二階拐點可以支撐底部區域的形成,但不足以支撐V形反轉,趨勢行情需要等實體數據的快速恢復或政策大超預期,需要再稍等一段時間。利率大幅下行到股市資金格局改善,中間可能也需要一段時間。
光大證券:短線資金可繼續等待右側信號
近期市場風險偏好較低,一方面因對經濟悲觀預期的線性外推,另一方面是國內政策的寬鬆仍保持定力,市場風險溢價回升至前期高點。往後看,市場仍在等待海外疫情和國內經濟數據兩大變數的好轉信號,高頻數據顯示經濟復甦逐步進行,持續的逆周期調節效果有望逐步體現,豬價和油價下跌以及美元荒結束將有助於打開市場寬鬆空間。
當前市場估值隱含增速預期已低於長期潛在增長率,若繼續下跌長線資金可逐步買進,短線資金可繼續等待右側信號。配置上,重點關注逆周期相關的純內需標的,包括新老基建(建材、建築、機械、5G)、汽車和地產,其次是業績確定性強的必需消費,還可關注歐美生產受阻給國內行業帶來的補空缺機會和高股息板塊。
方正證券:全球水龍頭開動後續可關注四個方面
美聯儲作為全球水龍頭,在美國新冠疫情爆發後,連續非常規降息並重新啟動QE,對全球資產有較大的影響。近期風險偏好有所回升但仍然不高,後續可關注四個方面。
一是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具體表現,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一季度經濟增速在-5%左右,市場情緒或待一季度經濟數據落地後有所修復;二是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後政策的應對,包括政治局會議以及兩會的定調;三是海外疫情拐點,近期海外多國新增病例出現趨緩跡象,但疫情不確定性依然較高,情緒回升尚待疫情拐點出現;四是海外政策加力,近日包括美日在內的多國政府相繼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但疫情擾動下全球經濟衰退風險較大,政策效果有待時間驗證。
粵開證券:磨底進行時耐心等風來
A股已處於階段底部,反覆磨底有利於後市穩健發展,目前多重利好堆積下,市場仍在蓄勢等風來。
從國內來看,隨著創業板一季報業績已完全披露,市場對基本面下滑的悲觀情緒在前期已有所宣洩,考慮到復產復工穩步推進,政策不斷蓄勢發力,公共衛生事件對基本面的負面衝擊有望進一步緩解。3月新增社融重回5萬億,超出市場預期。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仍會保持較寬鬆狀態,財政政策也將進一步發力,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將逐漸顯現。
華泰證券:維持中長期樂觀同時提升短期樂觀度
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這是去年至今的最重要頂層設計之一。要素市場化改革是當前政策在短中長目標中的最佳平衡路徑,時點也優——疫情「無差別困難期」的阻力小合力強,美元「信任度降低期」的吸引力高。
要素市場化≈存量要素貨幣化和增量要素資本化,流動性改善而估值提升,交易增加而GDP增長,提升貨幣需求而影響短期經濟增長,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而影響長期經濟發展。
關鍵時期,要素市場化改革大概率顯著改善A股風險溢價,維持對A股的中長期樂觀,同時提升短期樂觀度。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