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策略:A股磨底進行時 等待更好入場時點

2021-01-10 中華網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王天勇)訊,雖然美股因為復活節休市,上周末重磅消息仍舊不少。央行發布經濟數據,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M2增長10.1%;證監會核發5家企業IPO批文;此外,中證報報導,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T+0交易制度對投資者的適當性要求、配套制度的完善要求都比較高,還需要時間孕育。

對於本周A股行情如何走,布局哪些板塊和個股,券商紛紛發表觀點。中信證券認為,本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的落地以及一季報預告披露,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海通策略認為,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反彈後或還會回落。新時代證券表示,短期不宜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以下為財聯社總結十大券商最新策略:

中信證券:經濟、盈利數據落地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

中信證券策略秦培景團隊認為,本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的落地以及一季報預告披露,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

在相對全面客觀評估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後,預計政策定調會更加明朗和積極,兩會前後政策力度會更強,措施會更具體。預計後續宏觀工具將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更加注重精準滴灌與紓困託底,4月MLF利率有望伴隨OMO同步下調,下旬仍有降準可能;汽車、家電等大宗可選消費將成為消費政策支持的重點;創業板註冊制、減持新規等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有望提速。

海通證券: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反彈後或還會回落

海通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A股與美股股市同處反彈途中,A股前期跌幅小,反彈也更溫和。

維持前期觀點,由於全球流動性危機緩解及國內政策加碼,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但是海外疫情還很嚴峻,對基本面的影響仍未消除,反彈後市場可能還會回落,即反覆震蕩築底,整體是區間震蕩。未來A股再次回落的誘導因素可能來自國內較差的一季報、美歐股市的再次下跌。

中信建投:要素分配有重點汽車復甦需關注

市場波動觸底,經濟恢復值得持續關注。4月中旬和下旬可能是全年最好的加倉時間窗口。

行業配置方面,4月中下旬仍然是海外疫情的觀察窗口,科技板塊仍需等待,內需驅動是主導。首先維持農業、必須商品和醫藥相對收益的看法不變,其次建議增配地產和水泥。預期疫情的長尾效應持續,龍頭公司持續佔優。

總體上伴隨汽車銷售的恢復,相關政策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層面都在不斷推出,穩定汽車消費的意願堅決。關注充電樁建設情況,這也是新基建的七大重要方向之一。

中銀國際:盈利衝擊顯現A股波動尚存

盈利確定性溢價有望迎來關注,成長風格短期承壓。結合二季度預判,市場將回歸盈利因子主導的環境之中,而伴隨著年報季報窗口來臨,盈利預期下修風險增加,橫向比較下,短期來看創業板尚未對疫情衝擊下盈利預期的下修予以充分計價,一季報業績減計壓力增加。

行業配置上,必需消費板塊有望迎來階段性超額收益。二季度行業配置以兩會政策及一季報業績落地為界,第一階段在風險偏好和政策預期均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行業配置由盈利預期主導,以5G建設、遠程辦公和遊戲等為代表的高景氣行業有望穿越二季度市場不確定性迷霧;必需消費優於一般成長和可選消費,可選消費優於周期性成長;避險板塊與高估值彈性板塊的優劣要視二階段政策環境而定,傳統周期在二季度建議規避。

安信證券:A股市場盈利預期再下修空間小

整體來看,三月以來中國各類經濟領先指標環比持續改善,而一季報預告也在得到消化,未來A股市場盈利預期再下修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另外一方面,在通脹下行背景下,國內貨幣政策寬鬆格局仍將延續。

而從風險偏好看,伴隨著海外衝擊的消退,國內風險偏好有望從低位逐步修復。而從市場層面來看,主要指數換手率趨於穩,賺錢效應逐步回升,市場整體呈現回暖跡象。雖然短期市場可能仍有反覆,但是中期來看A股將呈現震蕩向上趨勢,短期結構上可以重點把握內需消費、新基建和傳統基建,關注一季報超預期的優質公司。

近期行業重點關注:醫藥、食品飲料、汽車、建材、建築、網際網路、計算機、通信、券商、黃金等,主題重點關注湖北區域振興等。

新時代證券:短期不宜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按照「樂觀假設」,當下市場類似2018年Q4,是大的底部區域,但V形反轉直接進入上漲趨勢的概率不高,短期建議不再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V形反轉的前提是核心利空全面持續改善,前期的擔心已經由單純疫情轉變為對經濟中長期前景的擔心,所以扭轉起來不會太快。全球疫情的二階拐點可以支撐底部區域的形成,但不足以支撐V形反轉,趨勢行情需要等實體數據的快速恢復或政策大超預期,需要再稍等一段時間。利率大幅下行到股市資金格局改善,中間可能也需要一段時間。

光大證券:短線資金可繼續等待右側信號

近期市場風險偏好較低,一方面因對經濟悲觀預期的線性外推,另一方面是國內政策的寬鬆仍保持定力,市場風險溢價回升至前期高點。往後看,市場仍在等待海外疫情和國內經濟數據兩大變數的好轉信號,高頻數據顯示經濟復甦逐步進行,持續的逆周期調節效果有望逐步體現,豬價和油價下跌以及美元荒結束將有助於打開市場寬鬆空間。

當前市場估值隱含增速預期已低於長期潛在增長率,若繼續下跌長線資金可逐步買進,短線資金可繼續等待右側信號。配置上,重點關注逆周期相關的純內需標的,包括新老基建(建材、建築、機械、5G)、汽車和地產,其次是業績確定性強的必需消費,還可關注歐美生產受阻給國內行業帶來的補空缺機會和高股息板塊。

方正證券:全球水龍頭開動後續可關注四個方面

美聯儲作為全球水龍頭,在美國新冠疫情爆發後,連續非常規降息並重新啟動QE,對全球資產有較大的影響。近期風險偏好有所回升但仍然不高,後續可關注四個方面。

一是一季度經濟數據的具體表現,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一季度經濟增速在-5%左右,市場情緒或待一季度經濟數據落地後有所修復;二是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後政策的應對,包括政治局會議以及兩會的定調;三是海外疫情拐點,近期海外多國新增病例出現趨緩跡象,但疫情不確定性依然較高,情緒回升尚待疫情拐點出現;四是海外政策加力,近日包括美日在內的多國政府相繼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但疫情擾動下全球經濟衰退風險較大,政策效果有待時間驗證。

粵開證券:磨底進行時耐心等風來

A股已處於階段底部,反覆磨底有利於後市穩健發展,目前多重利好堆積下,市場仍在蓄勢等風來。

從國內來看,隨著創業板一季報業績已完全披露,市場對基本面下滑的悲觀情緒在前期已有所宣洩,考慮到復產復工穩步推進,政策不斷蓄勢發力,公共衛生事件對基本面的負面衝擊有望進一步緩解。3月新增社融重回5萬億,超出市場預期。未來一段時間,我國貨幣政策仍會保持較寬鬆狀態,財政政策也將進一步發力,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將逐漸顯現。

華泰證券:維持中長期樂觀同時提升短期樂觀度

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這是去年至今的最重要頂層設計之一。要素市場化改革是當前政策在短中長目標中的最佳平衡路徑,時點也優——疫情「無差別困難期」的阻力小合力強,美元「信任度降低期」的吸引力高。

要素市場化≈存量要素貨幣化和增量要素資本化,流動性改善而估值提升,交易增加而GDP增長,提升貨幣需求而影響短期經濟增長,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而影響長期經濟發展。

關鍵時期,要素市場化改革大概率顯著改善A股風險溢價,維持對A股的中長期樂觀,同時提升短期樂觀度。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近日指出,A股方面,市場趨勢維持年底前震蕩磨底...
    【博時基金魏鳳春:當前處於交易順周期的窗口期】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近日指出,A股方面,市場趨勢維持年底前震蕩磨底,歲末年初或是更好的布局機會。結構上,中美工業周期築底共振,支撐順周期主線未來還有反覆表現的機會,當前到來年2月春季躁動行情結束前,都是交易順周期的窗口期。
  • A股後市怎麼走?「內循環」應該買什麼?十大券商這樣說
    十大券商策略前瞻海通證券:市場短期調整結束,中期向上格局不變市場短期調整已經結束,流動性+基本面雙輪驅動下,市場中期向上格局不變。資金面+基本面向好決定牛市3浪趨勢不變,這次調整隻是事件性因素擾動導致的牛市3浪中階段性小調整,時間和空間都不大。
  • 剛剛,A股2021年兩大標誌性事件出現!今年要上4300點?券商十大預測...
    券商十大預測靠譜嗎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統計了一下,刨去平收的個股,兩市今日有2073隻個股上漲,2007隻個股下跌,基本對半開,比起前幾天的「冰火兩重天」平緩了許多。今日,滬指出現了一個為時5年來的標誌性事件:盤中突破了2018年1月的前期高點,創出了5年來的新高。那麼,在這個5年新高的位置,會不會存在回調的風險呢?
  • 券商:3月不存在連續大跌可能性 震蕩築底不宜悲觀
    摘要 【券商:A股震蕩築底不宜悲觀】近日,各大券商研究機構陸續發布3月投資策略 。券商普遍認為,3月市場不存在連續大跌的可能性。
  • A股明年行情怎麼走 三大券商觀點現分歧
    12月2日,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及高盛分別舉行2021年度策略會,就明年A股市場走勢和投資機會發表了各自觀點。三家機構均對明年國內經濟的持續復甦抱有一致預期。不過,就明年A股市場究竟是結構性機會還是多個板塊「百花齊放」,觀點分歧明顯。
  • A股「說好的」券商股春季行情,為何迎來的依舊是券商股的誘多?
    從2020年最後一周起,關於「券商股春季行情」、「券商託起牛市大旗帶頭突破」、「春季躁動中的券商行情」等話題可謂是刷屏的。但令人遺憾的是,2021年的A股前兩周的10個交易日裡,大盤是在機構密集抱團的權重二類股的硬拉支持下,曾持續8個交易日迭創新高。但券商指數則是僅僅在本周二曇花一現地大漲了一天後又重蹈此前的「誘多」覆轍。
  • 楊德龍:2019年「十大預言」提前實現
    周一A股市場再次強勢上攻,滬深兩市走出了逼空式上漲,上證指數開盤便站上了3000點,隨後強勢向上拓展空間。當前我在1月2日提出的「2019年十大預言」已經提前實現,市場的賺錢效應吸引了大量場外資金入場,全天再次突破萬億的成交金額。
  • 中期邏輯「望遠鏡」投資機遇「顯微鏡」 震蕩市A股投資需要「兩面...
    27日,富時羅素FTSE宣布明年納入A股。如果通過審核此舉可能為明年A股至少帶來600多億美元的配置盤。28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表示,持續近三個季度的下跌,上證指數的階段回落幅度已經充分,月線指標超跌、周線指標底背離,超跌反彈條件已經具備,反彈可期,目標先看6月份缺口位置3000點。
  • 高考入場時指紋驗證通不過咋辦?
    「高考入場時,指紋驗證通不過咋辦?」「眼鏡布能否帶進考場?」昨日,針對考生和家長的疑問,市招辦普招科科長高冰南進行解答。  「高考入場時,指紋驗證通不過咋辦?」「眼鏡布能否帶進考場?」昨日,針對考生和家長的疑問,市招辦普招科科長高冰南進行解答。
  • 金融三駕馬車開始走強,A股繼續震蕩蓄勢,市場在等待什麼呢?
    來源:郭施亮券商銀行、保險以及券商板塊,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內,一直處于震蕩築底的格局。步入11月份,市場即將迎來全年行業收尾的行情,有不少基金機構也開始鎖定利潤,以便達到更好的行業排名。其中,包括了銀行、保險、券商、基建等板塊,這些行業板塊都是前期走勢疲軟額品種,如今卻因為調整充分以及估值偏低而逐漸獲得了市場資金的關照。實際上,對以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環境來說,資金總不會照顧到所有的行業板塊,市場板塊之間總會存在蹺蹺板的效應。之前幾個季度,以醫藥、釀酒為代表的強勢股,形成了強烈的賺錢效應,並吸引了大量資金的進入。
  • 買方熱推打新策略 押注低估值底倉模式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報 記者 洪小棠 創業板18隻新股上市產生的溢價效應,加劇了買方機構不斷設計打新策略的積極性。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目前已經有多家公私募機構均在針對打新策略進行設計和布局,這顯然與註冊制改革後,新股數量的爆發式增長有關。
  • A股大消息!剛剛3大期權上市:全部T+0!基金、券商、外資都「嗨了」
    業內分析認為,期權系列工具上市不僅為市場提供新的金融品種,也為基金、券商、期貨等機構進行金融創新提供基礎性構建。金融期權產品的擴容,不僅對對衝基金尤其是私募對衝基金是一大利好,同時也利好券商,並有利於外資入市。  那麼,滬深300系列期權品種首日亮相的詳情如何?行情又會如何怎樣演繹?這批新晉品種上市後,市場的反應又是如何?  不妨和基金君一起來看下。
  • 券商激辯反彈是否結束 三因素定調九月A股行情
    部分券商認為,本輪反彈行情仍未結束,股指的下跌為投資者提供了入場的良機;而另一些券商則認為,支撐市場上攻的條件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市場難以站穩2200點;還有一些機構認為市場將延續震蕩行情。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此前多頭耗資巨大帶動股指突破前期高點2177點,此時或許不會輕易放棄佔領的陣地。上周五市場的反彈也說明在2200點下方市場具備強支撐,因而短線繼續下調空間已經不大。
  • 新年預言:2021年A股是一頭什麼牛?
    其中滬指突破前期高點3465.73點,創2018年2月依賴的新高;創業板指數創2015年依賴最大年度漲幅;從指數上來看,A股儼然已經邁入牛市,並且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數中漲幅居前。2020年已經過去,2021年坐上農曆「牛年」悄然而來。對於新的一年,A股將走向何方?
  • 中國股市:傍晚傳來一則「消息」,或改寫A股的未來?
    尾盤,上證綜指收於3397.29點,上漲0.73點,漲幅0.02%,成交額3981億;深證成指收於14044.10點,上漲27.04點,漲幅0.19%,成交額4829億。」周一「滬深股市基本平開,然後上下波動,最後小幅收高,成交量有所放大。多頭和空頭雙方對後市有很大的分歧,那麼陽興大盤量的意義何在?未來市場將如何運作?
  • 指數反覆磨底仍需耐心觀察 一類股大跌後機會顯現
    截至收盤,滬指報2744.07點,跌1.27%,成交1400億。深成指報8499.22點,跌2.02%,成交額1653億。創業板報1447.76點,跌2.14%,成交額478億。盤面上,石油板塊走強,石化機械、通源石油漲停;有消息稱中石油針對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的冬季天然氣購銷制定新的定價策略,擬對部分用戶提價高達40%。
  • 券商:2021年A股牛途可期 看好三條主線
    展望2021年,多家券商表示,A股整體上漲趨勢明確,宏觀經濟修復帶來的盈利好轉以及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將共同支撐市場上行。從配置上看,科技、消費、順周期是券商2021年看好的主線。展望2021年,多家券商表示,A股整體上漲趨勢明確,宏觀經濟修復帶來的盈利好轉以及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將共同支撐市場上行。從配置上看,科技、消費、順周期是券商2021年看好的主線。
  • 兩日反彈200點,李大霄發出吶喊:牛市已經來了
    11月5日,滬指衝高3600點之際,券商股再度上演全線漲停。 澎湃新聞記者 高劍平 實習生 彭致愷 圖今年6月暴跌中,曾滿倉套牢的80後小徐正等來11月第一波強力反彈。11月5日,券商股連續第二天上演全線漲停,滬指直衝3600點,連續兩日反彈200點,而分歧的聲音愈發劇烈:還會漲下去嗎?華爾街日報當天罕見用《中國股市進入牛市》作為標題發文,對行情未來有著不小的冀望。上證指數5日收漲1.8%,報3522.82點,較8月26日收盤點位(今年夏季暴跌的底部)漲20.3%。
  • 深套時怎麼辦?質優價低咋平衡?南方基金史博這樣說...
    深套時怎麼辦?質優價低咋平衡?券商中國記者:您的基金持倉相對比較分散,有幾隻基金的十大股票持倉低於60%,這樣的持倉策略會不會在趨勢性行情裡面吃虧?史博:很難有一種組合策略可以在不同市場行情都佔據優勢。如果使用集中持倉策略,若市場環境恰好契合持倉,那麼組合的彈性會很強;反之則會面臨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