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上小學的時候,我最喜歡上地理課了。因為在地理課本裡面有著很多有趣的內容,包括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以及不同的風土人情等等。其中有一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描述的是東北地區風貌和特點,裡面還提到了關東三寶,包括了長白山的野人參,小興安嶺的紫貂皮,以及黑龍江的烏拉草。
因為那時候我的年齡還很小,根本沒有見過這些東西,只是通過書本上的描寫來想像它們的樣子。對於野人參和紫貂皮來說,我腦子裡還能想像出一個具體的形象,而對於烏拉草這種東西,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它到底長什麼樣子。最讓我感到不解的是,一種野草怎麼會成為寶貝呢?它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這個問號在我腦海中存留了很多年,一直到大學畢業之後,我被分配到東北地區工作,心裡的疑惑才終於被解開了。原來烏拉草就是一種很普通的草本植物,而且它的生長周期很短,從三四月份發芽到十月份乾枯死亡,最多只有七八個月的時間。從它的外形上來看,幾乎和普通的雜草沒有任何區別,身高有半米左右,葉片又細又長,並且是一種叢生的狀態,看上去十分的蔥翠密集。正是它的不特殊性,常常被人誤認成野草,拿來餵牲畜
除了這些特點之外,烏拉草的花朵也與眾不同,在每年的夏末時節,莖幹上端會開出一片片穗狀的花朵,形狀和我們常見的蒲草花有點一樣,只不過它的花色是黑褐色,給人一種很另類的感覺。
就是這樣一種普普通通的野草,怎麼會成為關東三寶之一呢?要想解開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東北地區的生活。我們都知道東北屬於北寒帶氣候,年平均氣溫不會超過18度。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溫度甚至能下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在這樣一個寒冷的環境裡,保溫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人們不僅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褲,而且還要穿上一種叫靰鞡的鞋子,這種鞋的原材料非常特殊,鞋面是用野獸皮毛,而裡面則要墊上厚厚的烏拉草,這樣既能起到禦寒保暖的作用,而且穿起來也十分的舒適,能夠確保安全的度過漫長的冬天。
雖然東北地區有很多種野生的雜草,但人們卻只選擇這種烏拉草,因為從保暖的效果來看,它遠遠超過其他的野草,甚至比棉花還要溫暖。每當過了寒露節氣,烏拉草就終止了生命,植株也變得乾燥枯黃。此時人們便把它們割下來,經過清洗晾曬之後,再放在石頭上捶打,一直把裡面的纖維組織敲打出來,這樣就變成一團又軟又細的「草棉花」。等到了冬天之後,人們就把這些「草棉花」裝進鞋子裡,穿上之後,感覺又舒服又暖和,完全能夠抵禦外面的冰天雪地。
關於烏拉草的由來,在東北地區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故事,在很早的時候,黑龍江邊上住著一戶人家,只有兄弟二人,他們的日子過得十分貧苦,甚至連鞋子也買不起,冬天只能在腳上包裹一塊野獸皮。
有一年的冬天,天氣特別的寒冷,兄弟倆為了生存下去,只好冒著大雪去打獵。然而,他們在山林裡轉悠了好幾天的時間,卻連一個獵物的影子也沒看到,眼看著身上帶的乾糧越來越少,兄弟倆急得心如火焚。
就在第二天的早上,哥哥率先從睡夢中醒來,他看了一眼身旁熟睡的弟弟,發現他腳上的鞋子被磨出了一個大洞,露出了紅彤彤的腳趾頭。於是,哥哥便用刀子割下自己的頭髮,塞進弟弟的鞋子裡,又把身上的棉衣脫下來,輕輕地蓋在弟弟的身上。
就這樣,沒過多長的時間,哥哥就被凍死了。當弟弟睡醒之後,看到哥哥已經死在自己的身邊,他痛哭了一場之後,就把哥哥埋在了雪地上。為了留下記號,弟弟從鞋子裡取出一把頭髮,放在哥哥墳頭的上面。就在第二年的春天,當弟弟再次回到原來的地方,發現哥哥墳頭上長出了一叢濃綠的野草,這就是後來的烏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