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著名VC Fred Wilson是一位筆耕不輟的作者,他有個習慣,那就是到了每年年底的時候對技術圈一年的大事進行回顧,並且在年初時對新的一年進行預測。我們先來看看他對2017年的技術圈(主要是美國的)是如何總結的。總的說來,一場正在醞釀的更大範疇的社會變革是2017年技術圈發生那些事情的原因。
加密:
我回過頭看看當時對2017年的預測時,對加密會爆發的預測完全是胡扯的。我甚至都沒有在2017年的新年預測中提到它。
也許是我對在2015、2016年都預測加密會爆發已經感到厭倦了,但不管原因是什麼,我完全錯過了今年(2017年)技術界最大的故事。
如果你看看Carlota Perez 的技術上升周期圖,這個我思考新技術時很喜歡用的框架,你就會看到當新技術進入安裝期的實質階段時就會獲得狂暴(Frenzy)發展。這種瘋狂支撐了技術的安裝。
2017年是加密/區塊鏈進入瘋狂階段之年。為了建設網際網路3.0(去中心化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不同的加密團隊/項目的融資總額超過了37億美元。把這個數字放在背景下審視的話,這相當於美國207年所有種子/天使輪融資的總額。顯然,不是所有的錢都使用得當,也許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用得好的。但,就像1990年代末網際網路1.0(撥號網際網路)時瘋狂提供資金建設網際網路2.0(寬帶/移動網際網路)必需的寬帶基礎設施那樣,加密/區塊鏈板塊的瘋狂將提供資金去建設去中心化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而且我們迫切需要這樣的基礎設施。公共、開放、上規模的區塊鏈(BTC和ETH,比方說)上面的交易斷開時間讓我想起了網際網路14.4k的撥號網絡時期。你大概能品嘗到網際網路的滋味,但是卻無法真正使用這種技術。因為那時候它根本還不能規模化運營。但它會的,而在這種瘋狂中投入的金錢會讓這變成可能的。
這就是2017年技術界最大的故事,因為從網際網路1.0到網際網路2.0再到網際網路3.0的過渡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顛覆。並不是所有撥號階段的大公司(Yahoo、AOL、Amazon、eBay)都實現了到移動/寬帶階段的健康過渡。寬帶/移動階段的所有大公司(蘋果、Google、Facebook、Amazon)也未必都能健康過渡到去中心化階段。有的可以。有的不能。
在風投業,你對這樣的時刻翹首以盼,因為這是真正的大機會。下一個大事物正在來臨。這是極其令人興奮的,也是這些幾乎無法工作的技術估值高得這麼離譜的原因所在。
白人男性統治地位開始終結:
2017年發生在美國的大故事是白人男性統治地位開始走向終結。這本身不是技術故事,但是技術板塊受到了它的影響。我們目睹了無數頂級VC和技術CEO因為自身過時且似乎不可接受的行為而離開了所在的機構和公司。
我認為這個的觸發點是2016年末時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他是白人男性統治地位的縮影。一位不願道歉(其實是愛自吹自擂)的小氣鬼負責人。我想也許是恐怖如選出了這麼一位可怕的人當選美國總統這樣的事才震動了美國,讓大家決定不再允許這樣的行為發生。像Susan Fowler、Ellen Pao等充滿勇氣的女性走到前臺,公開講述了自己對那些現在被視為不可接受行為的抗爭。我不是說川普的當選導致了Flower、Pao等女性站出來,她們站出來是因為自己的勇氣和憤怒。但我想川普的當選是這一問題的轉折點,令從此再無回頭路的可能。歷史選擇了尼克森走向中國,現在又選擇了川普來終結白人男性的統治。
美國的一大變化是女性現在感覺到被賦權了,也許甚至是感覺更有義務要站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了。她們現在正在這麼做。而壞行為正在被公開,早就該發生的改變正在到來。
女性和少數族裔還在團結起來等級參加公共服務,去競選公職,去創辦公司,去開設VC機構,去領導我們的社會。他們會的。
就像加密界的瘋狂一樣,這一清理壞行為的瘋狂正在給我們的社會播下根本性改變的種子。我敢肯定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將會看到權力的天平會向著所有女性和少數族裔傾斜一點。
技術遭遇抵制:
儘管我對2017年的預測沒有多少是正確的,但這一點我沒有搞錯。這很容易。你在不遠處就可以看到這一點。技術是新的華爾街,充斥著手裡權力太多卻不接觸群眾沒有足夠同情心的超級富豪。Erin Griffith幾周前在《連線》上的一篇文章已經談過這一點。
2008年的時候是華爾街的銀行家。2017年,技術工人是這個世界的惡棍。
在此背景下,大型的技術平臺,Facebook、Google以及Twitter被利用來為201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推波助瀾,現在你受到抵制了。我認為我們正在目睹某個長著很多條腿的東西的出現。人類並不想受到機器的控制。但我們正越來越受到機器的控制。我們對自己的手機上癮,被我們不能理解的算法塞給我們各種信息,可能有丟掉工作給機器人的風險。這有可能是未來30年的主題。
如何應對這些?我的平臺應該是:
讓每個人都掌握計算機文化。這意味著要確保每個人都能夠上GitHub去閱讀日益控制著我們的生活的代碼,去理解它是做什麼的,以及它是怎麼做的。
軟體要開源而不是閉源,這樣我們才可以看出控制我們生活的算法是如何工作的。
倡導個人數據主權,這樣我們才能控制自己的數據並且通過API密鑰的方式提供給我們使用的數位化服務。
為每個人提供包括健康保健在內的社會保障,從容可以對21世紀的工作進行和平的、激進的變革。
2017年帶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其他東西,但這些故事統治著今年技術的宏觀環境。而且它們還是彼此關聯的,每一個都是對日益難以為繼的權力結構做出的反應。
明天我會談一談未來,一個希望與恐懼同在的未來。我們正處在大規模社會變革的中間,我們管控這一變革的方式將決定我們過渡到信息驅動文明的進程究竟有多容易和多安全。
原文連結:http://avc.com/2017/12/what-happened-in-2017/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