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算法改進研究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基於小波變換圖像壓縮原理、流程和方法,然後針對傳統的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算法的不足,提出了改進方案。改進方案包括使用正交小波基Z97替代小波變換,使用排除法減少對重要係數的掃描次數,使用多種掃描順序替換單一的「Z」字型掃描等。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改進的方案提高了圖像壓縮效率,改善了重構圖像的質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3256.htm

引言

  作為信息的重要載體,數字圖像因具有直觀、明確、高效、豐富等優點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海量的圖像信息與有限的存儲容量、有限的處理能力以及有限的網絡帶寬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圖像壓縮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已經成為了研究熱點。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通過減少各類冗餘信息以實現圖像壓縮;二是根據圖像數據分布情況及其出現頻率,確定合適的編碼方式,減少每個數據所佔的比特數,從而實現圖像壓縮。作為第二代圖像壓縮編碼方式,小波變換具有時頻局部化、多尺度、多解析度、能量聚集等優勢,因而廣泛應用於圖像壓縮領域。本文在分析傳統的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的基礎上,分別針對小波變換階段、零樹構造階段和掃描階段提出了改進方案。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改進的方案提高了圖像壓縮效率,改善了重構圖像的質量。

1 小波變換

1.1 小波變換的產生及原理

  儘管傅立葉(Fourier)變換可以確切地告訴人們某個信號是否包含特定的頻率分量,但它無法說明該頻率分量發生在哪個時間段。因此,它僅適用於處理平穩信號,而不適用於處理非平穩信號。如果將非平穩信號的某些局部區間看作平穩的,這個局部區間仍可以採用傅立葉變換,即短時傅立葉變換(SIFT)。SIFT包括了頻率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Fourier的缺陷,但是,SIFT提高時間解析度要以犧牲頻率解析度為代價,反之亦然。SIFT的另一缺陷是無論如何離散化其變換核,都無法得到一組正交基,使其實用性大大降低。

  小波變換彌補了SIFT的不足,它將原始信號通過伸縮和平移之後,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空間解析度、不同頻率特性和不同方向特性的子帶信號,這些具有良好時頻特性的子帶信號可以用來表示原始信號的局部特徵,從而實現了對原始信號進行時間和頻率上的局部化分析。因此,小波變換被廣泛應用於圖像分析、語音編碼和模式識別等領域。

1.2 小波變換的定義

  定義1:小波變換

  假設函數,並且是緊支撐的,即,通過伸縮、平移母小波函數可得到分析小波:

(1)

  其中,a和b分別是尺度參數和平移參數。可以通過改變a和b的值,實現調整分析小波的時頻窗中心和時頻窗長度的目標。實質上,小波變換是一種窗口形狀可變,但面積不變的時頻局部化分析工具。

  定義2:連續小波變換

  對於信號,其連續小波變換為:

(2)

  其逆變換為:

(3)

  其中,為小波係數(wf)(a,b),其值越大,信號與小波越相似。

  定義3:離散小波變換

  為了減少冗餘信息,降低計算量,將尺度參數a和平移參數b離散化,令a=a0-mb=nb0a0-m,a0和b0分別是固定的伸縮步長和平移步長,離散小波變換為:

(4)

2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

2.1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基本流程

  小波圖像壓縮基本流程包括編碼和解碼兩個階段。編碼階段分為三步:首先,對圖像進行小波變換,然後,對小波係數進行量化,最後,進行圖像編碼,生成壓縮圖像。解碼階段則包括相應的圖像解碼、小波係數反量化和小波逆變換,最後生成重構圖像。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流程如圖1所示。

2.2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編碼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能夠實現較高的壓縮比和比較理想的圖像恢復質量,因此它成功地替代DCT成為了JPEG2000、MPEG-4和MPEG-7的編碼標準。目前常用的小波圖像編碼分別是嵌入式小波零樹圖像編碼(EZW)、分層小波樹集合分割算法(SPIHT)和優化截斷點的嵌入塊編碼算法(EBCOT)。EZW利用相同方向、不同解析度子帶圖像間的相似性,定義POS、NEG、IZ和ZTR四種符號進行空間小波樹遞歸編碼,把不重要的小波係數組成四叉樹,然後用較少的比特數表示,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圖像壓縮率。SPIHT利用空間樹分層分割方法,將某一樹結點及其所有後繼結點劃歸為同一集合,有效地減少了比特編碼符號集的規模。EBCOT將子帶劃分為若干塊,然後對每個塊進行編碼,產生壓縮碼流。

3 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算法及改進方案

3.1 傳統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算法

  嵌入式編碼是指截取一段從起始位置開始,在任意位置結束的編碼碼流,可以進行解碼重構整幅原始圖像,截取的碼流越長,重構的圖像越接近原始圖像。與原來的全部碼流相比,這段截取的碼流重構出來的圖像具有較低的質量和解析度,但圖像仍然是完整的。嵌入式編碼碼流中的比特位按重要性依次排序,即越靠前的比特越重要。嵌入式小波零樹圖像編碼(EZW)的實現是由零樹結構結合逐次逼近量化實現的,採用Z字型掃描。

  1. 小波零樹結構

  對於小於給定閾值T的小波係數(非重要係數或零係數),零樹算法不對其進行編碼,就形成了一個零樹。對於變換後的小波係數x,若T為非重要係數,且其所有子孫都是非重要係數,則稱x為零樹根,編碼後輸出ZTR。相應的,根據x及其子孫是否為重要係數,分別用IZ、POS、NEG類型係數表示。這四種類型的係數在編碼時可以用兩比特位編碼,分別是00(ZTR)、01(IZ)、10(POS)和11(NEG)。經過三級小波分解後形成的深度為4的小波樹示意圖如圖2所示。

  2. 逐次逼近量化

  逐次逼近量化(SAQ)過程包括主掃描和輔掃描。主掃描根據當前閾值,掃描每一個係數,產生相應的係數符號,還要將重要係數抽取出來放置在主掃描表中,並在該係數相應的位置上標記為零,以免在以後的掃描中對它進行重複編碼。輔掃描主要任務是通過多次掃描,細化重要參數,使其更加逼近原值。

  3. Z字型掃描

  人眼對低頻係數比較敏感,對高頻係數不太敏感,對垂直和水平方向子圖比較敏感,對對角線方向的子圖不太敏感,因此,掃描必須從最低頻逐漸向高頻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覆蓋完所有的係數,看起來像一個「Z」字。

3.2 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的不足

  EZM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1) 反覆多次的掃描圖像既花費了時間和空間,降低了效率,又不利於並行優化和實時編碼;(2) 對所有頻域進行同等重要的編碼,未能充分利用小波變換後能量集中的特性和人眼視覺特徵;(3) 逐次逼近量化不僅增加了計算量,同時也增加了編碼的比特數,產生了多棵零樹,直接造成了效率低下;(4) 最低頻子圖採用與其他頻帶同樣的編碼方式,在壓縮比較高的情況下,難以保證重構圖像的質量;(5) EZM只利用了同一方向各個子帶之間的相關性,而忽視了相鄰元素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尤其在高頻子帶存在大量的低值元素,影響了壓縮效率。

3.3 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的改進

  本文針對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的工作原理和特徵,提出了以下改進方案:

  1.在小波變換階段,採用緊支撐集雙正交小波基Z97對圖像進行分解和重構。雙正交小波具有緊支性和一定的正則性,彌補了正交小波沒有線性相位的缺陷。Z97具有較好的消失矩和光滑性,且其濾波器長度小於10,保證了較高的正則階數,實現了較高的壓縮比;

  2.在構造零樹階段,在第一輪掃面小波係數之後,將已標記的重要係數「排除」掉,僅對沒有「排除」的係數進行編碼和輸出比特符號流,這樣反覆掃描,直到結果滿意為止。通過這種方式,減少了對重要係數的掃描,提高了效率;

  3.在掃描階段,根據不同層次圖像採用不同的掃描順序,即在子帶LH間採用水平方向掃描,而在子帶HL之間採用垂直方向掃描,在子帶HH之間則採用對象線方向掃描。相對於傳統的「Z」字型掃描,增加了零樹根的數量。

4 仿真實驗結果

  以MATLAB2014a為實驗平臺,對改進算法進行實驗仿真。實驗採用標準的lena圖,其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改進算法比傳統算法重構的圖像輪廓更加清晰,恢復質量更好,增加了更多的細節。同時,實驗結果表明,改進算法在保證圖片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更高的壓縮比,壓縮效率顯著提高。

5 結論

  本文深入分析了傳統的嵌入式小波零樹壓縮編碼算法諸多不足,包括因多次重複掃描、單一編碼和掃描方式等導致圖像壓縮效率低,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方案。改進方案包括使用正交小波基Z97,減少對重要係數的掃描次數,同時使用多種掃描順序等。仿真實驗結果表明,改進的方案提高了圖像壓縮效率,改善了重構圖像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觀發. 基於嵌入式零樹小波的數字圖像壓縮算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 鄭偉,崔躍利,王芳,等.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編碼研究綜述[J].通信技術, 2008,41(2):83-86.

  [3] S Li,W Li, et al. Shape adaptive wavelet coding. Proc. IEEE Int. Symp Circuits and Systems ISCAS』98, 2008, 5: 281~284.

  [4] 張錚,徐超,任淑霞,等. 數字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5] 林行. 基於零樹小波的靜止圖像壓縮算法的研究[D].瀋陽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6] 陽婷,官洪運,章文康,等.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算法改進[J].計算機與現代化, 2014,12(10):123-126.

  [7] 劉寧.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並行算法研究[D].瀋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8] D Taubman. High performance scalabl image compression with EBCOT.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9, 9(7): 1158~1170.

  [9] 黃建偉. 基於小波分析的圖像壓縮算法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10] 陳平平,譚定英,劉秀峰,等. 一種改進的小波變換圖像壓縮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2,48(14):175- 179.

  [11] 付偉,顧曉東. 基於人眼視覺特性的 EZW 圖像編碼改進算法[J]. 微電子與計算機,2010, 27(3):47-50.

  [12] J.D.Villasenor. Alternatives to the discrete cosinetransform for irreversible tomographic image compression. IEEE Trans. Med. Imag, 1993, 12: 803~811.

  [13] 宋宇,王美玲,翟雙,等.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算法[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32(6);558-601.

  [14] S Li,W Li,et al. Shape adaptive wavelet coding.Proc. IEEE Int.Symp.Circuits and Systems ISCAS』98, 2008, 5: 281~284.

  [15] 遲洋.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算法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本文來源於中國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6年第6期第34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基於小波變換的視頻圖像壓縮算法研究
    l 引 言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3G技術的逐漸普及,多媒體信息特別是視頻圖像信息將越來越豐富。對數據量龐大的視頻圖像信息進行壓縮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視頻圖像的壓縮也一直吸引著廣大研究者進行不斷深入的探索。
  • 一種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壓縮方法與實現
    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必須要對圖像信息進行壓縮處理,在保證一定圖像質量的基礎上,能用儘可能少的信息量表示重構的原始圖像,即用最少的信息還原出最近似原始圖像的重構圖像。圖像壓縮技術在20世紀60年代後開始發展起來,80年代小波變換的理論被提出後,圖像壓縮技術備受關注並成為熱門的研究技術。
  • 基於小波變換的JPEG2000圖像壓縮編碼系統的仿真與
    但由於有損壓縮的原因,傳統JPEG在許多對圖像質量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無法勝任。與傳統JPEG基於離散餘弦變換不同,JPEG2000基於離散小波變換,它不僅在壓縮性能方面明顯優於JPEG,還具有很多JPEG無法提供或無法有效提供的新功能,比如,同時支持有損和無損壓縮、大幅圖像的壓縮、漸進傳輸、感興趣區編碼、良好的魯棒性、碼流隨機訪問等。一個典型的JPEG2000的壓縮過程如圖1所示。
  • 基於小波包變換和壓縮感知的人臉識別算法
    壓縮感知理論的出現和發展,給人臉識別帶來了新的啟發,使得基於稀疏表示的人臉識別技術得到了廣泛研究。傳統的基於稀疏表示的人臉識別是利用壓縮感知超完備庫下的稀疏表示,將訓練圖片直接構造為冗餘字典,再求解重構算法下的最優稀疏線性組合係數,然後根據這些係數來對人臉圖像進行分類。
  • 一種基於小波變換的新型壓縮編碼模型
    小波變換壓縮編碼的現狀及當前的研究存在的問題小波分析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數學分析理論,其應用範圍包括數學領域本身的許多學科,利用小波變換的理論實現圖像的壓縮編碼已經從九十年代初起得到了廣泛與深入地研究,並逐漸成為圖像壓縮編碼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
  • 基於提升小波變換的模糊圖像融合算法研究
    常用的圖像融合的分類方法是基於圖像表徵層的劃分,將圖像融合分為像素級、特徵級和決策級3級。圖像的小波分解是一種像素級圖像融合普遍採用的方法,利用小波非冗餘性使圖像經小波分解後數據量不會增大;同時小波分解具有方向性的特性,可針對人眼對不同方向的高頻分量具有不同解析度這一視覺特性,在圖像融合時獲得效果更佳的融合圖像。
  • 圖像的二維提升小波變換的FPGA實現
    小波分析理論以其良好的時頻區域性和多解析度分析能力,開闢了圖像處理的嶄新領域。小波變換是一種很好的圖像分解方法,非常適合於分析突變信號而用於靜止圖像邊緣的提取和壓縮。
  • 基於小波域的二維混沌加密算法
    圖像信息安全問題有著極為廣泛的含義,考慮其安全算法時,必須考慮其數據的冗餘性、對大數據量數據加密的可實現性及能否經受住常見的數據有損壓縮、格式變換等操作。混沌動力學系統具有偽隨機性、確定性和對初始條件與系統參數的極端敏感性,因此,它為圖像信息加密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利用它可以構造非常好的信息加密系統。  基於圖像變換域的算法是近年提出來的,主要採用的是離散餘弦變換和離散小波變換。
  • 小波變換在Internet網多媒體業務中的應用
    1 小波變換在圖像壓縮中的應用 小波變換以其特有的變換特性在圖像壓縮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JPEG-2000、MPEG-4靜態圖像壓縮都採用了小波變換的方式。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隨著比特每象素值的降低,壓縮後數據量隨之降低,而恢復圖像與原圖的PSNR降低並不多。 1.1.2 算法分析 ADV611內部的小波變換採用雙正交9-7小波基。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雙交9-7小波基在圖像處理中是一種較好的小波基,目前多個國際標準中有關小波壓縮的算法,一般都採用這種小波基。ADV611晶片中的小波算法生成的Mallat框圖如圖3所示。
  • 基於小波變換和圖像融合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研究
    3 基於小波變換的圖像融合技術3. 1 預處理智能照明系統中,當動靜監測發現有人走動時,CCD 攝像機會對相應區域進行圖像信息採集。3. 2 小波變換融合Mallat 在Burt 和Adelson 的塔形圖像分解和重構算法的啟發下,提出了小波變換的Mallat 快速算法,按照二維Mallat 算法,將每一副經過預處理的
  • 基於FPGA的快速9/7整形離散小波變換系統
    美國空間數據系統諮詢委員會(簡稱CCSDS)於2005年推出一套適用於空間領域的圖像壓縮標準,標準使用了離散小波變換為核心算法,推薦使用9/7整數離散小波變換實現無損圖像壓縮,由於該算法結構簡單,易於硬體設計實現,因此可以用FPGA來實現提升小波算法。
  • 小波變換進行圖像壓縮matlab原始碼源程序
    小波變換進行圖像壓縮matlab原始碼源程序
  • 基於改進閾值的小波分解和經驗模態分解的人體脈搏信號濾波算法研究
    本文採用了改進閾值的小波分解和經驗模態分解的人體脈搏信號濾波算法,濾除了上述噪聲信號,保留了有用信號,取得了較好的濾波效果,為脈搏信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1 改進閾值的小波算法  Donoho[3]等在1994年首次提出小波係數硬閾值計算和軟閾值計算模型。
  • Shearlet變換域內容自適應圖像水印算法
    數字水印作為保護數字媒體信息安全的有效方法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成為信息安全領域一個新的研究熱點[1-2]。 水印嵌入算法包括空域水印、頻域水印兩類算法。頻域水印包括DCT域、Wavelet變換域、Ridgelet變換域等[3-6]。
  • 基於小波理論實時壓縮解壓縮晶片ADV611實現實時監控的方法
    為了使視頻圖像獲得較好的主觀效果,視頻信號壓縮方案的選擇尤為重要。美國AD公司新推出的基於小波理論實時壓縮解壓縮晶片ADV611能較好地實行視頻信號壓縮,用該晶片實現的圖像壓縮具有壓縮可調範圍大,壓縮質量高等優點。
  • 基於FPGA實現多種小波變換
    引 言 基於提升框架的小波變換方法,利用FPGA 可編程特性可實現多種小波變換。在邏輯綜合時按不同小波的要求,改變參數可得到不同的結果。以圖像處理中常用的(5 ,3)濾波器為例說明依靠FPGA 的重組特性實現濾波器的小波變換核方法。實驗結果表明,利用FPGA 設計的提升小波變換核能滿足不同場合和不同運行的要求。 LS 小波變換理論 LS 變換過程如圖1 所示,逆變換與正變換相同,只是順序相反。
  • 基於新閾值函數的小波閾值去噪算法
    小波變換以其多解析度分析的特性,在時頻域內良好的表徵信號的能力以及大小固定形狀可變的窗口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圖像去噪中,並得到了很好的去噪效果。而小波閾值去噪法是小波分析法在圖像去噪眾多應用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利用閾值處理後的小波係數進行小波反變換重構出去噪後的結果圖像。
  • 基於SI濾波器的一種小波變換的實現
    仿真結果顯示,該研究成果為實時小波信號處理提供了新的途徑,拓寬了集成電路的應用範圍。關鍵字:對數域積分器;小波變換;濾波器;低電壓;低功耗 目前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電壓、低功耗電路的實現。對數域電路的設計採用了瞬時縮展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在低電源電壓下保持動態範圍和高頻率工作點的問題。
  • 基於小波變換與DSP的實時音頻視頻處理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901.htm 1 音/視頻實時處理系統 低碼率視頻通信的主要技術問題是音/視頻壓縮編碼技術,即用來實現在滿足足夠質量和硬體成本的條件下降低所需的碼率。小波變換充分利用人眼的視覺特性,克服了重構圖像會出現的塊效應、蚊子效應、模糊等現象。
  • 基於FPGA 的多用途提升小波變換核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9802.htm基於提升框架的小波變換方法,利用FPGA 可編程特性可實現多種小波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