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說,BBC最新紀錄片《行星》,五星走起!

2021-01-13 舊故麻袋

自17世紀始,在眾多的天體中,行星一直是被研究得最頻繁的一類。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孜孜不倦地用不斷改進過的工具和不斷完善的科學理論來重新探索這些宇宙中最靠近我們的鄰居。到了17世紀末,憑著強大的望遠鏡,人類揭示了土星環的結構,標出了火星上的暗區和亮區,並描繪了木星雲帶的變化。

——《行星》

文丨舊故麻袋

我曾翻閱過美國學者吉姆·霍爾特的《世界為何存在》,這是一個古老而常存的命題,為了尋找答案,吉姆·霍爾特走遍世界,尋訪各大領域專家,進行探討,試圖從不同角度解開「宇宙存在」的終極謎團。

人類被好奇心驅使,在「人類從何而來、又為何存在」的問題上陷入沉思,深入淺出的想要利用已知的宇宙學、數學、物理學、神學、哲學和形上學等不同方向去尋找答案,最終我們還是一無所獲,「世界為何存在」它仍將作為一個疑問句存在,但本書的意義並不在於回答這個終極問題,更像是在啟發讀者,去思考這個看似虛無卻又充滿現實意義的問題。

大概是有了這個基礎,所以當朋友推薦我BBC最新紀錄片《行星》時,內心不由得一陣狂喜,如果可以解釋地球的由來,那是否就可以去追溯「世界為何存在」,於是我懷抱著一種渴望的心情去看了第一集,心潮澎湃,五星走起。

《行星》

從某種意義上講,行星的誕生之初,也與生命的誕生類似,從細小的塵埃開始,慢慢的聚合,在引力的作用下,這些物質逐漸凝聚、匯集、碰撞,成為了最初4個「類地行星」。

為什麼叫「類地行星」,因為這些星球在誕生之初,所含物質極其相似,他們也都曾有過酷似地球的氣候條件,但最終為何只有地球上誕生了生命?其他星球曾經是否也存在過生命?

除了現在擁有生命的地球,其他三顆「類地行星」分別為水星、金星、火星,它們都錯失了與生命體的華麗相遇。

《行星》的第一集就向我們解釋了這三顆「類地行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從一開始與地球同質,到最後會卻成了不毛之地。

首先是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紀錄片中,從主講人布萊恩·考克斯口中得知:水星,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在白天地表溫度高達430度,夜晚驟降到170度,因為受到「軌旋共振」的影響,水星公轉兩周的同時完成自轉三周,這相當於一水星天等於兩個水星年。

之後,人類不滿足於猜想,開啟了探索水星的計劃,想要對水星一探究竟,發射「信使」探測器,利用行星加減速,到達水星,拍下了水星珍貴的照片。

科學家對水星的珍貴照片進一步進行數據分析,發現了許多與猜想衝突的事實,這讓人類第一次了解到:水星是在更高的軌道形成的,形成時它應該在火星的位置,那時候的水星真的是一片汪洋大海,之後經過一次巧妙的碰撞才到了今天的位置。

與太陽相近,卻又存有含量較高的揮發性元素,以至於「水星的形成」到現在還是一個學界未解迷。

金星要比水星來的簡單,沒有水星遭遇那麼悲慘,這個被濃密大氣層籠罩下的星球,人們曾一度認為金星上有河流、叢林和大面積的海洋,以至於第一次發射探測器是做好了水上著陸的準備。

讓人們無法想像的是,當金星探測器抵達金星表面時,拍攝的畫面卻是完全另一番景象,這不是人類猜想的天堂,而是煉獄,457度的大氣溫度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還要炙熱。

但在在35億年前,金星曾有過宜人的氣候,那時候地球剛剛出現生命萌芽,太陽更為暗淡,那時的金星由於大氣層的原因,確保了溫度的適宜,四季如春,海洋覆蓋在它的表面上,所以我們可以確大膽猜測,那時候,金星上是有什麼那時金星上存在著生命。

最後是火星,火星是我們已知行星中被提及最多的行星,特立獨行的我們總是以「火星人」自居,但想成為「火星人」,未來真的有可能哦。

土衛六,又稱為泰坦星,是環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離火星相近,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

由於土衛六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如果土衛六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那麼地球最初的狀況就如同它現在這樣,它也將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太陽不會永遠閃耀,終有一天它內核的氫燃料會用盡,繼而進入紅巨星階段,到那時,地球將會在太陽的邊緣掙扎求生,人類很可能無法在這場劫難中逃脫,所以要上演「流浪地球」嗎?或許還不夠現實,更好的方法是:人類移居到更適合生存的星球,也就是上面提及的泰坦星。

BBC出品,必屬精品,《行星》場面恢弘、音樂磅礴、效果絢麗,運用CG將各個行星模擬得恰到好處,沒有過分的使用特效,並且特效美到讓人窒息。

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宇宙,因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BBC網站除了精彩絕妙的紀錄片 還可以用來學英語!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提到BBC最多想到的是它精彩絕妙的紀錄片,其實,它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存在——BBC Learning English!網址:http://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BBC Learning English中國學生的福音,這上面的所有聽力材料都有稿子!
  • BBC紀錄片:《行星地球》( 4-6集 )
    紀錄片《行星地球》被譽為空前絕後的地球禮讚。40個攝製組歷經五年的艱苦拍攝,為我們奉上這部開創動物紀錄片新紀元的傑作。一個前所未有地球展現在我們面前。5年,這是歷史上拍攝時間最長的紀錄片。阿拉斯泰爾.福瑟吉爾的製片團隊歷盡千辛萬苦拍攝到許多特殊的場景。
  • BBC頂級紀錄片《人類宇宙》
    ·考克斯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276p50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4-10-07集數: 5單集片長: 60分鐘豆瓣評分:9.2
  • BBC巨製紀錄片《行星》,穿越太陽系的一場奇妙旅行
    到今天,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紀錄片,為觀眾呈現和記錄下了無數精彩紛呈的瞬間。最近BBC推出的紀錄片《行星》,就同時讓我們領略到了宇宙之奧妙、製作之精妙。看過的,無不驚豔在一段氣勢磅礴的交響樂中,BBC紀錄片《行星》拉開了帷幕,它講述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故事,以及圍繞這九大行星所產生的星體的「前世今生」。
  • 當貝投影攜手全網播放2億BBC紀錄片《行星》來襲
    當貝投影攜手全網播放2億BBC紀錄片《行星》來襲 2019年06月14日 10: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最近BBC推出了一部紀錄片《行星》,在宇宙的常規知識上加之以最新的3D技術,從行星的真實狀態到飛行器探索細節皆採用實景模擬,每一幀都呈現讓人心潮澎湃的角度。而片中地球類似區域的閃回剪輯,更用超強對比代入,引人入勝。
  •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
    BBC紀錄片《南太平洋》第2集-漂流者導演: 馬克·布朗羅 / Chiara Bellati / Jonathan Clay編劇: Chiara Bellati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 Mike Rowe / Richard Wollocombe / 馬克·布朗羅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
  • 科幻片級別的紀錄片,BBC年度巨製《行星》播出,確定不看一下?
    繼《王朝》系列大火之後,又一部BBC年度巨製《行星》在騰訊視頻上映,這是一部深入介紹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紀錄片,一部並不輸於任何科幻片的「宇宙恢弘史詩」。其實這並不是第一部以《行星:The Planets》命名的紀錄片,在1999年BBC就已經推出了同樣描寫太陽系內行星的紀錄片。但在這過去的二十年的時間裡,人類對行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計算機特效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這些都足以支撐起一部全新的史詩級記錄片了。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BBC紀錄片丨《人類宇宙》1~3集
    來自BBC紀錄片編輯整理( ID: BBCjilupian)導演: Stephen Cooter主演: 布萊恩
  • 早報超有料丨紀錄片《鐵榔頭》發布最新預告 宋祖兒珍珠妝化身小...
    早報超有料丨紀錄片《鐵榔頭》發布最新預告 宋祖兒珍珠妝化身小美人魚 時間:2020.05.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有料妹 分享到:
  •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聯成一線 五星聯珠肉眼可見
    五星串成一串糖葫蘆  「五星聯珠」指的是從地球上看天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與土星等五大行星排列得非常相近,就像一條美麗的珠鏈。但這次天空中出現的五顆行星排成一條直線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五星聯珠』。
  • 宇宙版「都挺好」——紀錄片《行星》的中國漂流
    不同於此前的作品,《行星》的誕生處於紀錄片行業的新節點。一方面是技術的不斷更新所帶來的拍攝便利與品質提升;另一方面,人類在宇宙探索上獲得較大突破,幾乎每一個行星都有新的探索任務,新的事實、科學數據和線索不斷湧現,這些「拼圖」成為行星歷史痕跡的一部分,同時也為未來提供了預測依據。
  • 這部BBC巨製史詩級科幻紀錄片,帶孩子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而地球的誕生,是無數次驚險和意外的結果,是與太陽系其他7顆行星「愛恨情仇」的結果。最近播出的BBC紀錄片《行星》,就為我們上演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歷史大劇。BBC《行星》 總共有5集,在豆瓣上有9.5的高分。
  • 【影視原聲】BBC紀錄片《獵捕》,大自然的追捕都在這裡
    拍攝歷時 3 年,跨越 30 多個國家,國內應該很快會引進 對紀錄片的愛好者來說,BBC 可以說從不叫人失望。 《獵捕》是他們2015年最新推出的一套紀錄片,共 7 集,目前已播出 4 集。講的是動物界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動態關係。
  • 豆瓣9.6分高分紀錄片,BBC再出神作解說宇宙《甄嬛傳》
    相對保守並且需要有科學基礎的紀錄片,再做宇宙題材,能帶來哪些新意?是《行星》需要解決的問題。當藝綻君開始播放《行星》,這些疑問就迎刃而解。某種程度上說,《行星》的播出生逢其時,它並不是因為要拍這個題材而創作,恰恰是因為——《行星》的誕生處於紀錄片行業的新節點。
  • 經典電影紀錄片 | BBC高分紀錄片《獵捕》 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
    小編今天分享的是BBC高分紀錄片: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雄渾與壯美!
  • 資訊專欄 | 11部BBC紀錄片,讓你的暑假大不同
    今天,特別整理了BBC製作的11部精彩的紀錄片,非常實用。藏著,暑假慢慢看!   這些紀錄片,雖然有的挺長,但是能幫同學們在西方歷史、人文、建築、藝術等方面獲得絕對超逾常人的豐富知識和深刻見解。也許這和考試無關,但它會影響一生。
  • 日本三體粉之後,BBC紀錄片也想看看劉慈欣的腦子
    第一,先看BBC的紀錄片有多厲害。BBC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拍攝紀錄片。人文關懷、內容權威、畫面精美、視聽體驗……這些眾所周知的,就不說了。單說製作。2006年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業界首次,全程用使用高清4K攝像機+無人機遠程拍攝。為了取得動物的信任,自製了一群安裝攝像頭的「動物間諜」。
  • 9.2分豆瓣高分BBC紀錄片:《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
    《恆星七紀》Seven Ages of Starlight導演: Gaby Hornsby主演: Rupert Graves類型: 紀錄片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p00yb434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2-10-25片長: 90分鐘又名: 星光七紀元 / 恆星的一生每當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坐在大地,仰望星空,就能看到一部史詩巨作在眼前上演,這部巨作擁有數十億演員——恆星。
  • 免費資源 | 看BBC紀錄片《 木星揭秘》學英語(中英字幕視頻)
    學習英語的途徑有很多,看紀錄片無疑是最好的一個。紀錄片語音純正,語速適中,科學性和趣味性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