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春節假期,都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陰影之下。
疫情的持續蔓延,對於金融機構有何影響?
多位金融機構從業者透露,逾期已全面上漲。
這其中,有很多用戶是因為受疫情影響無法工作,導致收入下降,或者直接失業。
但還有很多老賴在偽造證據,甚至將體溫表放在熱水裡,製造發高燒的假象,藉機逃脫債務。
「我們現在根本沒法催收,一催就被投訴。」催收員對此束手無策。
金融機構一邊出臺各種特殊政策,給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人群延期,給困難企業降息,一邊要惡戰「假髮燒」「假隔離」的老賴們。
「別拿別人的善舉當自己的利劍,去戳傷這些機構。」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們對此義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
01、逾期上漲
逾期正在一點點地加劇。
一家金融科技平臺監控到,很多原來還款表現很好的用戶,突然開始逾期。
「電話回訪,他們都表示,是因為受疫情影響,沒有收入,或者失業了。」平臺的風控負責人何峰稱。
「信用卡的逾期也開始明顯增加,並且呈地域集中趨勢。」一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員稱,疫情越嚴重的區域,表現越明顯。
春節之後的開工時間,一推再推。
最開始是從1月31號,推遲到了2月3號。
緊接著,上海、北京、重慶、浙江、山東、江西、河南、安徽、福建、雲南等地,又出了政策,通知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
而湖北的復工時間,暫定在2月14日。
「很多農民工或流動工種,都會因此找不到工作,待業在家。」何峰發現,還有一些小微企業因為處境艱難,表示要延遲發工資,或者未復工就不再發工資。
這樣的情況,監管部門顯然也預測到了。
銀保監會1月26日下發的一則通知,核心思想就是對「信貸行業適當傾斜」,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各大金融機構在疫情面前,都展現了足夠的溫度。
中行、建行、工行、光大、平安、渤海銀行都紛紛表示,一線的醫護人員,「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
而農行、郵儲、中信、浦發、廣發銀行更進一步表示,對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可以「合理延後還款時間」。
各大金融科技機構也開始響應,出臺了不少特殊時期的還款政策。
一位催收公司的負責人許碩表示,從1月26日到2月1日,他不停收到多家銀行和持牌消金的要求:對湖北地區暫停催收。
國難之前,金融讓利。
這本來是一段佳話,沒想到,這些善舉反而成為老賴的反催收利器……
02、反催利器
「現在不還錢,也不會上徵信,老哥們衝啊。」在老哥聚集的貸款群,以及卡農、我愛卡等論壇上,充斥著各種以疫情為藉口不還款的「套路」。
「催收打電話過來,就直接說我們村封鎖了,我出不去。」一位老哥「小黑」在群裡分享經驗稱,只要說疫情導致自己沒了收入,就可以談判。
還有一些老哥會「主動出擊」。
他們紛紛聯繫各大金融機構的客服,說自己被隔離、沒工作,或者已經發燒等等,要求延期還款。
很多時候,金融機構會要求提供相關證明。
而老哥們應對有策,他們甚至出了一個「證據寶典」。
第一種,封鎖證據。
「可以去拍一些管理比較嚴的村、小區封路的照片,如果自己周邊沒有,也不用擔心,一些老哥能提供代拍服務,一張照片10塊錢。」小黑稱。
第二種,體溫證據。
「我發了個38度的體溫表給建行客服,房貸給我推遲了一個月。」一位老哥發帖稱。
「體溫表的照片是最好偽造的,只要把溫度計放在熱水裡就可以。」小黑稱。
第三種,隔離證據。
「現在沒有統一的模板,所以你隨便寫一個村委會、小區要求隔離的文件就行。」小黑稱,這個也非常好操作,「特殊時期,對方也不會過分要求。」
提供證據之後,如果金融機構還有質疑,他們就會上最後一招:投訴。
「如果催收還是不依不饒,就直接說投訴他。」小黑說,這時候人命關天,「我們都站到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近期,在聚投訴等投訴平臺上,出現了大量內容接近的投訴帖:
「天災人禍,請不要暴力催收和騷擾。」
「XX分期在疫情嚴重時期逼迫還款。」
「在此危難時刻,XX金融落井下石,不顧國家疫情大局,仍舊暴力催收,不予以協商。」
但這些投訴,早已真假難辨。
03、催收苦惱
「這段時間我們基本沒法催收。」催收從業者張海濤為此苦惱不已。
他所在的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在第十位,疫情並不是最嚴重的。
但疫情,卻成了本地客戶不還錢的擋箭牌。
「我們催的客戶都是逾期比較久的。這事一出,幾乎就沒人還了。」張海濤說。
有的客戶本來說好了春節前還錢,現在卻反悔了。
「沒錢了、隔離了、發燒了,理由都與疫情有關,但我一聽就知道,大部分人都在撒謊。」催收員小莎好幾次被氣哭,她想不明白,銀行做出了巨大讓步,對方為什麼反而拿這些來挾持他們,「愚弄善意」。
儘管氣憤,催收員對此也無計可施。
這些關於疫情的證據,沒有明確的統一標準,也難辨真偽。
比如,有人提出,如果對方聲稱自己因疫情失業,就需要工作單位開證明;如果對方聲稱自己被隔離、被感染,就需要社區、醫院開證明。
但如何證明這些材料的真實性,也是一大難題。
2019年,催收行業已經非常慘澹,而春節又是催收行業的淡季,甲方的佣金一般會延遲一個月到帳。
但房租、員工工資,都是硬性支出,很多催收公司都在硬撐。
「好不容易撐到這個時候,疫情卻爆發,大家都撐不下去了。」很多催收公司因此倒閉。光張海濤身邊,就有幾家公司在轉讓電腦等辦公設備,準備退出。
因為高校眾多、人力成本低,武漢曾經是催收行業的集中城市之一。
「去年,一家頭部持牌機構還在武漢成立了呼叫中心,絕大部分催收業務都放在武漢進行。」在武漢有業務的許碩稱。
但隨著疫情的出現,一切都被改變。
「很多催收業務已分流到其他地區,武漢的催收行業在今年會異常艱難,估計會垮很多家。」許碩表示。
年後,一波大的逾期潮即將來臨,業務量會暴增,這對於催收機構來說,是不是一個轉機?
但受到疫情影響,如何辦公也是一個大問題。
催收是人力密集型行業,在集中辦公的情況下,防疫問題會是一大挑戰。
在家辦公?
北京催收從業者李凱表示,金融機構,尤其是持牌金融機構,目前對催收要求非常嚴格。
比如要求所有設備不能有外接口,以保證數據安全;進入辦公區之後,員工手機需要統一上交。
「這個行業很難做到在家辦公。」李凱表示,「如果疫情時間拖得過長,會對催收行業產生很大衝擊。」
04、困難加劇
「現在的逾期潮,只是剛剛開始,更大的危機,是後面的次生災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徐偉棟稱,次生災害,就是疫情中將出現的小微企業倒閉潮。
「面對疫情,國家現在採取的是休克療法。」他表示,目前,國家法定節假日只有7天,面對不知何時結束的假期,「企業是比較被動的,不能讓員工上班,也不能裁員,對於延長假期的工資結算,會有很多矛盾。」
多位業內人士預估,疫情如果持續加劇,復工時間可能還會延後。
「很多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會因此撐不下去。」徐偉棟認為,很多小微企業原本就是艱難支撐,現在的狀況會導致它們「直接放棄」。
在「非典」時期,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餐飲、旅遊、房地產、家電、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等行業。
圖片來源:光大證券研報
「這次疫情恐怕要誘發超出預期的失業人數。」徐偉棟判斷,整個信貸資產的質量都將下降。
除了個人信貸在疫情階段有特殊政策之外,目前,各地銀行也出臺了針對小微企業貸的政策。
比如,農業銀行表示,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嚴格落實「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
交通銀行也表示,對於受疫情影響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可採取延長還款期限、減免逾期利息等措施。
目前來看,金融機構的展期、降息,都是針對已經獲得貸款的對象。
但不管是小微企業還是個人,在未來將更難獲得貸款,卻是難以改變的事實。
有人稱,如果失業率上升,必然導致信貸需求變旺盛,「這對信貸行業不是利好嗎?」
「我們最近的貸款申請量,確實在上升。」一位金融科技公司的產品負責人丁文透露,他們後臺的自然流量增長極為明顯。
但是,風控卻將其全部攔截。
人們的需求上升,但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卻在下降——沒有金融機構敢冒然放開貸款。
「大多數持牌機構都會求穩,寧願少放,也不願冒險。」丁文稱,因為借著疫情惡意不還款的老賴人數,還會增加,「沒人敢挑戰人性之惡」。
05
何峰這兩天都泡在各種老賴群裡,看他們如何分享各種挾制金融機構的「套路」。
他極為氣憤,卻也無可奈何。
今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在群裡懟了一句:「你們這樣合適嗎?你們這和發國難財有什麼區別?」
還沒看到回應,他就被踢出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