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原本高喊著「活下去」的房企日子更加不好過,龍頭房企也不例外。
拿地要錢,建樓要錢,招人要錢,養人更要錢。
到處都要花錢,但錢從哪裡來?一手抓業績,一手抓回款,問題是現在兩隻手都「無力」,抓不住。
所以,房企想方設法節流,裁員成了他們手中的「刀」,手起刀落人走。有的房企不直接通知,而是設定各種離譜任務,不完成就只能自己走人。
這樣看來,「996」「007」確實是福報。
裁員很生猛
在此之前,富力已經有過一次大規模裁員,從62305人銳減至39244人,很生猛。
富力是落寞了,可能也沒多少人記得2018年它的意氣風發了。銷售業績猛增60%,一腳跨入千億俱樂部,距離打入第一陣營就差臨門一腳。
好景不長,第二年,銷售額僅僅漲了5%,尤其是收購萬達酒店等重資產後,負債率居高不下。
8月31日,富力地產發布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富力地產總營業額335.91億元,同比減少4%,純利39.17億元,同比減少6%。公司總資產4376.55億元,總負債3517.59億元,資產負債率80.3%,淨資產負債率為177%。
而且,「三條紅線」一出,富力全踩中,紅燈亮,心慌慌。
不得不裁!
其實,不僅僅是富力,碧桂園、恆大、中海、華潤置地、中梁控股、美地置業等房企也都在「趕人」。
碧桂園尤甚。截至今年上半年,碧桂園較2019年底的10.18萬人減少了約1.4萬人。而在2019年,碧桂園減員約2.96萬人。一年半時間裁員近4.5萬人,相當於一家大中房企所有的員工了。
但碧桂園解釋,這和2018年公司提出的一項計劃有關,屬於正常人員調整。
無獨有偶,上半年的恆大也是瘋狂「裁」了16000人。相較於富力的「善意提醒」與「及時承諾」,恆大顯得更加「高明」,採用「末位淘汰」機制+「恆大寶」裁員,雙管齊下。
恆大此舉讓員工大為不滿,微博、知乎等媒介上是鋪天蓋地的抗議,「噁心透了」「騷操作」等言論比比皆是。
開發商高喊「要業績」「要現金流」,實則是在說:
賣不掉房子就裁員!
完不成業績就裁員!
碰上好行情,把加班當成家常便飯的地產人自然沒有一句抱怨,關鍵是現在大環境低迷,買房的人本來就少,這時候下達硬性指標,確定不是要人命嗎?
逆勢大擴張
你以為房企一片「風蕭蕭兮易水寒」?
不,偏有房企「明知山有虎」,人員不減反增,虎到底了。僅今年上半年,世茂與雅居樂兩個集團員工人數同比增幅就超50%。
世茂上半年增加了15282名員工,約為去年年底員工數量總和的1.4倍,增員幅度最高。
到6月底,雅居樂員工由去年年底的38313人增加至59840人,共計增加21527人。
前者員工規模增長是為了滿足多元業務發展,不僅僅是房地產開發,世茂旗下的金融、文化、商管、服務和酒店幾大板塊都需要人。世茂服務已在8月提交上市申請,並且其高管還表示,在未來5年內,還計劃在分拆兩個平臺上市。
與此同時,世茂的併購大戲愈演愈烈,在今年年初,宣布以最大股東的身份操盤收購福晟集團的87個項目。
對,就是大魚吃大魚!
只是,坊間有傳聞,世茂不想當福晟的接盤俠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世茂需要更多人。
雅居樂則是因為去年9月旗下物業集團雅生活收購中民投物業60%股權,今年把人也算進來了,員工人數蹭蹭蹭上漲。
此外,作為三大巨頭之一的萬科,有且只有它擴編,因為萬科只踩了一條紅線,情況較恆大和碧桂園樂觀。
逆勢之下擴張者,數融創最豁得出來,三條紅線全踩中,但它沒有半點停下併購的步伐,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並收購數達11宗。
踩點不「踩雷」
所以,跟對公司是多麼重要,跟對了,升職加薪,跟錯了,掃地出門。
這也從側面說明,房企擴張踩點也至關重要。你看富力原本可以打進第一梯隊,卻「一步錯,步步錯」。200億買下萬達77家酒店的富力,以為撿了大便宜,如今負債逾3000億。
房企想要擴張需要錢投資,而投資不同於買房,買房是越早買越好,而投資則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踩點踩早了,可能會成為「先烈」,而踩點踩晚了,可能連湯都沒的喝了。
看似是出手先後的問題,實則不然。尤其到了這種「不活下去便成仁」的緊要關頭,之前走的每一步,都有讓自己死而復活的可能,當然也有覆舟的概率。
在樓市冰火兩重天之下,有人忙著裁員,有人忙著擴張,有人忙著還債,你看很多購房者覺得房企欠債、裁員與自己無關,殊不知,這有可能是爛尾的前奏。
例如長沙的購房者,哪能預測到高人氣梅溪湖板塊的福晟翡翠灣會爛尾,那誰又能保證富力十號能如期交房嗎?那顆萬眾矚目的洋湖之心是否又能綻放?
其實早在出現嚴重債務危機之前,富力在全國頻遭維權。
在北京,富力兩項目連連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死亡。
在安徽,富力一項目未批先建,被當地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在南京,一驗房師在富力十號驗房時直言,這是他在南京見過問題最多的樓盤,實在是驗不下去。
施工環節混亂違規,房屋質量存在缺陷,從2004年到2013年,富力被媒體曝光涉及質量問題的樓盤項目多達17個,主要集中在設計劣質建材、建築主體結構。
而今的富力,銷量降了、評級降了、淨負債率居於高位、26億融資被終止、融資受限,有人說,如果富力未能化解債務危機,可能會變成第二個泰禾。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雪崩之前,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只想告訴那些還沒買房的吃瓜群眾,離那些負債纍纍的房企遠點,離那些大裁員的房企遠點。
而今,有些地產人的「996」「007」終究是錯付了,但購房者的「6個錢包」可不能再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