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有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們想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麼發現相對論的,是用實驗的方法慢慢驗證推理出來的,還是直接用數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來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要去創立相對論的呢,有哪些時代背景和機緣巧合,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權威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辦到,他一個畢業工作沒幾年的小毛頭是怎麼辦到的?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上篇:《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上)》16不存在絕對運動馬赫對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愛因斯坦在學生時代就讀過馬赫的《力學史評》,奧林匹亞科學院(大學剛畢業的愛因斯坦和幾位朋友創建的一個以科學和哲學的交界問題為主題的學習小組。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
這裡要出場的主人公,就是家喻戶曉,如雷貫耳的愛因斯坦。他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大名鼎鼎的狹義相對論。那麼,愛因斯坦究竟是如何平定牛頓和麥克斯韋的戰爭的?他又是如何回答「麥克斯韋方程組是否滿足相對性原理?所以,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之後,洛倫茲一方面對愛因斯坦的工作大加讚賞,另一方面卻依然堅持自己的以太,這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在狹義相對論之前堅持以太就算了,怎麼狹義相對論都出來了,你還堅持以太?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創立狹義相對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才能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跟其他物理學家的思路不一樣,為什麼他會捷足先登創立狹義相對論。這點我們從狹義相對論的創立時間表裡也能一窺一二:愛因斯坦花了10年時間思考狹義相對論,用了整整1年時間去協調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
-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提起愛因斯坦,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關於他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狹義相對論包含了兩個基本原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所謂狹義相對性原理就是說所有物理定律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都是有效的;光速不變原理就是說光總是以一個確定的速度傳播,傳播速度的大小與光源的運動狀態沒有關係。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運動速度跟觀察者所處的慣性參考系統有關,而光速不變原理卻與之不相容。有了這兩條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狹義相對論。
-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到底什麼意思?如何通俗地理解?
通俗的語言來講,狹義相對論就是建立在兩個基本前提下推導出來的理論,這兩個前提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和等效性原理,其中光速不變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講的是光速與光源以及光源的運動狀態沒有關係,它是一個常數,在任何運動狀態和參照系下都是光速!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上)
這裡只介紹幾個跟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關係比較大的實驗。已經講了,愛因斯坦主要是從協調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角度來創立狹義相對論的。而洛倫茲對電動力學的研究,特別是1895年的這篇論文,對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有很大的影響。
-
為什麼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能被超越?
事實上,牛頓力學是這樣認為,叫做速度疊加公式,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也有速度疊加公式,它的速度疊加公式是符合光速不變的假設的。牛頓力學的速度疊加公式牛頓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偉大成就不僅僅是提出了微積分,而且提出了牛頓三大定理,以慣性係為基礎,提出了宏觀、低速的條件下力的運動規律。
-
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最重要的悖論埃倫費斯特悖論
埃倫費斯特悖論是埃倫費斯特針對狹義相對論提出的一個思維實驗。為了解決悖論,你會發現狹義相對論真的是不夠用了,必須要引入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才能解釋。這個悖論也大大啟發了愛因斯坦去思考廣義相對論的問題。1. 埃倫費斯特悖論1.1 圓的周長首先來複習一下最基本的幾何知識。
-
狹義相對論的困難,驚心動魄的十年
1905年,愛因斯坦發展出了狹義相對論,把空間和時間聯繫在一起。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在這之中起了重要作用。相對性原理告訴我們,一切慣性系都是平權的,並不存在一個特殊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光速不變原理還告訴我們,光在任何慣性系當中的速度都是一樣的。愛因斯坦通過這兩個原理,獨自推導出了洛倫茲變換。
-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
請問,愛因斯坦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否得到實驗的嚴格驗證?這些驗證實驗具體如何做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都由愛因斯坦分別在1905年和1915年提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為基礎物理奠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都已經被世界各國嚴格驗證很多遍,種種實驗和觀察都驗證了兩大相對論的正確性,今年的「M87黑洞」照片就是有力的證明。大多數人比較熟知廣義相對論,因為今年4月10日公布過第一張M87黑洞照片,讓大眾上了一堂科普課。而狹義相對論所知者並不多。
-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如何克服光速並穿越世界的?
大約100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一些具有開創性的聲明,談到了在太空中高速飛行的人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關於他們將如何「體驗」時間的問題。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時間是恆定的,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證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物體會相對於它周圍的環境移動得很快。一個人在穿越太空的速度越快,那麼他對時間的感知就會變化得越多。這種現象被稱為時間膨脹。
-
如何理解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的科普文汗牛充棟,但反相的奇文也不缺,為何會這樣?狹義相對論是一個刷三觀的好例子,因為相對論顛覆了人們粗淺的自以為是的經驗常識,人們在日常生活經驗中,通常會自然而然產生絕對時空觀,絕對時空觀認為時間與空間的度量與慣性參照系的運動狀態無關,同一物體在不同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到的運動學量(如坐標、速度)可通過伽利略變換而互相聯繫。
-
神奇的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公式推導
相對論的產生歷程愛因斯坦思考了十年之久才創立狹義相對論,中間的思考過程非常複雜又極其精彩。
-
恆定的光速: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經受住了高能量測試的考驗
愛因斯坦的理論永不失敗坐落在墨西哥皮裡·德奧裡扎巴國家公園的HAWC伽馬射線天文臺探測到來自13500英尺高空的宇宙射線。內格拉火山在背景下若隱若現。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在其最嚴峻的考驗中倖存了下來。哈丁補充道:「大多數量子力學模型表明了相對論的表現能力將會被在高能狀態下破壞,」「我們把對這一些高能光子能量的觀察尺度提高了一百多倍。」在未來HAWC的數據可以更遠的推動這些的限制,有利於對狹義相對論提供更嚴格的測量。
-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1905年狹義相對論問世,這一理論很優美,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它不能把牛頓的引力定律囊括進來,而且只限於描述物體的勻速運動,不適合於加速運動。愛因斯坦曾說,為了糾正這兩個致命的缺點,他&34;困惑了近3年,一直不知從何處入手。直到1907年,他突然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其線索是從一個&34;的假想實驗中獲得的,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致命的缺點竟然一下子得到了解決。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提起愛因斯坦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相對論,而相對論又分為狹義和廣義,前者沒有將引力考慮在內,後者則革新了人類對引力的認知
-
怎樣理解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簡析
狹義相對論主要是解決麥可遜-莫雷實驗中得到的光速各向不變的結果裡的速度疊加矛盾的。 空間簡化為一維的二維時空坐標由於時間和空間上的洛倫茲變換預示了光速是宇宙中的極限速度,所以當諸如火箭上發射火箭這樣的速度疊加不能再用經典理論裡的速度疊加,而要用狹義相對論的速度疊加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相對於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顛覆性的改變在於否定了絕對時間和絕對參照物的存在,從而改變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認知的概念,即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物質相互作用的背景。 先來說狹義相對論。簡單來說,狹義相對論是一種新的時空觀,在這種時空觀中,物體的運動速度會影響其質量,空間,以及時間。這個看似古怪的理論其實已經經過無數實驗的證明。
-
美國物理學家精確實驗 證實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
新華網洛杉磯12月22日電(記者陳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說,他們通過迄今最直接、最精確的實驗證明了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著名的質能公式。 質能公式(E=MC2)指出,物質的總能量相當於其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它表明能量和質量可以互相轉換,而光速是恆定不變的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