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2020-06-26 科學學科學

1905年狹義相對論問世,這一理論很優美,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它不能把牛頓的引力定律囊括進來,而且只限於描述物體的勻速運動,不適合於加速運動。

愛因斯坦曾說,為了糾正這兩個致命的缺點,他&34;困惑了近3年,一直不知從何處入手。直到1907年,他突然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其線索是從一個&34;的假想實驗中獲得的,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致命的缺點竟然一下子得到了解決。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假定你站在一臺封閉的電梯裡,外面什麼情況你都不知道,你也無法看到。這時,如果你突然感到腳與地板間有了壓力,你會做出什麼結論呢?是電梯在加速上升呢?還是電梯外面有了向下的引力場,使你受到重力了呢?你將無法辨別哪個結論是對的;同樣,當你在電梯裡&34;著,你也辨別不清,是這臺電梯在自由下落呢,還是外面失去引力場了呢?

電梯的假想實驗說明了一個極為關鍵的事實,愛因斯坦由此得出了一個重要的原理:&34;,這就是著名的愛因斯坦&34;。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這個結論至關重要,它不僅成為愛因斯坦探求引力實質的先導,也成為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之一。像狹義相對論一樣,廣義相對論的另一個基礎也是&34;,它的含義是:&34;廣義等效原理與光速不變原理,成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理論大廈的兩塊基石。有了這兩塊基石,又該如何構建出包括加速或引力的廣義相對論大廈呢?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就在愛因斯坦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的好朋友保爾·埃倫費斯特發表了一篇文章,令他如夢方醒。在這篇文章裡,埃倫費斯特也提出了一個假想實驗,即&34;實驗。

埃倫費斯特的假想實驗是這樣的。假定能找到一個特大的圓盤,它要多大有多大,然後使它勻速轉動起來。根據狹義相對論運動的&34;,物體的長度將在沿著它運動的方向上&34;,圓盤上各點都沿著切向運動,所以沿切向的長度,也就是運動的圓周長要縮短。切向速度越大,也就是半徑越大的地方,圓周長縮得越短。然而在圓盤旋轉中,它的半徑方向並沒有運動,所以各點處的半徑長仍然不變。這樣一來,就導致了一個很奇怪的結論,圓周長將小於半徑與2π的乘積,轉動圓盤將不再適用歐幾裡得幾何學規律,離圓心越遠,差異越大。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這位好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愛因斯坦難住了。困惑之中的愛因斯坦找出來一個解決的辦法。他發現,如果把圓盤的&34;像&34;那樣&34;起來,在圓周長縮短的同時,也使&34;跟著縮短,就能把問題解決。這一思考使愛因斯坦恍然大悟,原來,在有加速運動或有引力的&34;中,不再像牛頓力學空間那樣是&34;,加速或引力的作用會使&34;,引力越強,或加速度越大,空間就彎曲得越厲害。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此時,在愛因斯坦的頭腦裡漸漸浮現出來一個引力場方程的模式。他認為,描述引力作用的方程也應該像牛頓第二定律那樣,一邊是產生效應的原因,像作用力那樣,是引力的強弱,另一側應該是產生的效果,像加速度那樣,是引力或加速度造成的時空彎曲。他還認為,影響引力強弱的因素應該是物質和它的所有運動,也就是包括物質分布、能量與動量等。

於是,愛因斯坦利用這些物質量組建起一組張量,這組張量就應該是造成引力的物質源,處於引力場方程的一側。但是,如何找到描述時空彎曲的張量呢?為了尋找適合的張量,他整整花了五年多的時間,幾次得手,幾次捨棄,最後在他的老同學兼好友馬塞爾·格羅斯曼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一個比較適合的張量來描述空間的彎曲,方程的另一側也解決了。就這樣,愛因斯坦構建起了他的廣義相對論的大廈——引力場方程。

愛因斯坦的理論顛覆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也使牛頓的引力理論遭受重創。它把牛頓的&34;徹底廢除,這個新理論所提及的&34;只是名稱上的沿用,作為&34;的實質已經不存在。&34;作用被時空的&34;取而代之,或者說,它只是時空的一種&34;,所謂物體的慣性運動,一切天體的運行,甚至光線的軌跡,都只不過是彎曲時空這一&34;的動力學表現而已。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像狹義相對論一樣,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也非常優美,它堪稱一部華麗的藝術傑作。正如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思·玻恩所說,&34;一個優美的理論其核心是簡單的。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以極簡單而優美的形式呈現與世,它的形式如下:[插圖]除去不具實質意義的時空角標外,把其字母、運算符號及相關數字加起來,所有字符也只有13個,然而這13個字符卻囊括了全部宇宙!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對於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它們似乎只是一堆稀奇古怪的符號,但是知音者卻能從中找到共鳴,這個公式中不僅凝聚著愛因斯坦的智力、堅韌、判斷力與科學探究的膽識,也蘊含著數學物理兩大領域許多的重要成果。1919年,太陽對光線的引力偏折探測使引力場方程得到證實之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向全世界奏起勝利凱歌的同時,也引發了一個重要學科——宇宙學的興起。

1923年,比利時神父、天體物理學家勒梅特求解了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他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這就是宇宙創生於一個駭人緻密的點,他給這個點起了個名字,叫它&34;。這一秘密的揭開,開創了宇宙學的研究,為此,人們把勒梅特稱為&34;。

1921年,蘇聯科學家和氣象學家弗萊德曼找到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另一個解,這個解顯示,宇宙正在向外膨脹,這個結論後來被天文學觀測所證實。幾年和十幾年以後,由勒梅特和弗萊德曼等人所開創的宇宙學理論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宇宙創生理論、大爆炸理論、熱大爆炸學說,黑洞理論、宇宙結構學、多重宇宙學說,觀測宇宙學等各個學科分支與各種學說如千帆駛過,它們都紮根於廣義相對論理論之上,都是引力場方程衍生的結果。

廣義相對論的故事,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的,竟出自於對帽子的觀察


廣義相對論是20世紀最成功的理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並稱為當代科學發展的基石。愛因斯坦的興趣、專一、頑強、堅韌、自信以及樂觀的自我批評精神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所創建的理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紀念這位曠世的偉人,人們把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鐫刻在華盛頓特區科學院的愛因斯坦紀念碑上。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注意到,慣性力與一般力不同,它不起源於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而也沒有反作用力。那麼,慣性力如何起源呢?愛因斯坦想到了牛頓的水桶實驗。在這一理想實驗中,牛頓論證了絕對空間的存在,同時還論證了慣性力起源於物體相對於絕對空間的加速。我們把這一著名實驗簡述如下。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有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們想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麼發現相對論的,是用實驗的方法慢慢驗證推理出來的,還是直接用數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來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要去創立相對論的呢,有哪些時代背景和機緣巧合,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權威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辦到,他一個畢業工作沒幾年的小毛頭是怎麼辦到的?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基於空間的「彎曲」能力來解釋引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它將引力與時空的幾何變化聯繫起來了。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中基於相對性原理利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該理論由愛因斯坦自1907年開始發展,最終在1915年基本完成。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狹義相對論加以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曲率屬性,而時空的曲率則通過愛因斯坦場方程和處於其中的物質及輻射的能量與動量聯繫在一起。
  • 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勝利:一個廣義相對論的世紀!
    我們今天觀察到的星系聚類量是重力作用於宇宙時間的標誌,並允許測試廣義相對論是否適用於這些尺度。1915年11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四篇論文- 每篇論文相隔一周,然後是1916年3月的一份總結論文 - 他在論文中提出了他的廣義相對論,並吹響了人類的集體思想。愛因斯坦早期的狹義相對論(1905年)已經足夠令人困惑,因為它與空間和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講的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物質與空間、運動與時空之間的精妙聯繫,揭示了萬有引力的本質。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已經顛覆了經典時空觀,但是狹義相對論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只能描述慣性系,無法描述非慣性系。狹義相對論的主要工作完成後,愛因斯坦著手把相對論推廣到非慣性系,在愛因斯坦苦思之時,腦海裡閃過一個想法——電梯思想實驗。
  • 科學家對黑洞的觀察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一個國際科學小組宣布了天體物理學的一個裡程碑,利用全球望遠鏡網絡深入觀察具有引力場的天體:彌賽爾87中心黑洞,該彌賽爾87是附近維爾戈星系團中的一大星系。這次觀察驗證了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與其他自然力量的關係。
  • 中國古代名言 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解開 國人卻偏偏看不懂
    ,重力和加速度對其影響的論文,《廣義相對論》從此開始萌芽;直到了1915年, 「愛因斯坦場方程」發表了出來,整個廣義相對論的動力學才終於完成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對宇宙來說可能發生在一瞬間,但對人類來說卻跨越了將近2千5百年的兩件看起來毫不相干事,實際上存在一個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理論?
    簡單來說,愛因斯坦在一百多年前創立的廣義相對論是一種引力理論,描述宇宙中天體的引力作用。關於引力理論,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是牛頓在17世紀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那麼,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與牛頓的有什麼區別呢?直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水星近日點進動問題才得到完美的解釋。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不像牛頓所描述的那樣是絕對平直的,而是會在質量和能量的作用下發生彎曲。在彎曲的空間中,天體與光都會沿著測地線運動,由此表現出引力效應。
  • 不讓愛因斯坦談相對論的頒獎大會?諾貝爾獎與愛因斯坦荒誕的故事
    百年以來,獲獎的過千人百人中,各類大牛,故事層不出差。但是這些舉世矚目的任務中,愛因斯坦是獲得諾貝獎的名人中,和諾貝爾獎故事最多的人。同時,愛因斯坦還與中國發生了一些故事,他是為數不多曾幫助過中國的外國科學家,能算是中國人的朋友了。一、未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前,就在離婚協議中與妻子分割諾貝爾獎金的人。
  • 恆星運動軌跡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在百年來可以說無人可及。但是,因為超前的理論,其相對論自誕生以來一直被質疑。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觀測宇宙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不管是尺度還是精度都日漸提高,相對論裡的理論也隨之一點點被所觀測現象證實。
  • 103年前,日全食驗證廣義相對論,因一戰打斷!卻拯救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一直尋求解決《狹義相對論》缺陷的辦法。從1907年到1911年,愛因斯坦一直致力於如何把萬有引力納入到相對論中。他曾這樣思考,如果把引力的本質描述為時空彎曲會怎樣?如果空間是彎曲的,那麼在彎曲的空間周圍射過一條光線,按照自己的理論,這條光線就是彎曲的。愛因斯坦意識到自己揭開了宇宙的神秘面紗。但是該怎麼證明自己的新理論呢?
  •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起源
    導語:2015年11月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的百年紀念。本文介紹了廣義相對論的起源,從牛頓物理學與電磁學的矛盾到洛倫茲變換,從只適用於慣性系的狹義相對論到可適用於非慣性系的廣義相對論。
  • 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史無前例的引力紅移測試中獲勝
    能量的損失導致重力紅移,與我們所觀察到的任何都卜勒(速度)紅移無關。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距離地球100萬光年範圍內最極端的天體物理物體。據估計,它有400萬個太陽質量,是銀河系中最大的黑洞,也是整個星系中僅次於仙女座菌株的第二大黑洞。如果嚴格地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那麼這個黑洞周圍的環境就是大自然提供的最佳試驗場。
  • 100年前的一次日全食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該實驗在100年前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愛因斯坦名揚天下。根據牛頓的物理概念,光沒有質量,因此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所以它應該總是保持直線運動。雖然愛因斯坦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並沒有直接與牛頓相悖,但愛因斯坦將引力視為時空扭曲。他假設太陽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太陽附近的星星視位置會變化。愛丁頓開始通過在日食期間觀測恆星來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再被驗證:時空扭曲質量方式正確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過去100多年裡,能預測並驗證1910年代實驗範圍之外的科學研究,並且經受了科學家的最新考驗。目前研究人員進行傳統實驗,進一步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通常科學家會觀察宇宙天體扭曲空間結構的程度,從而確定它的質量大小。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揭示了脈衝星的新特徵
    根據文章中的敘述,這項技術依賴於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並同時重申廣義相對論理論是正確的,是可以被觀測驗證的。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評論這項工作 —— 研究結果使研究人員能夠「以全新的方式觀察脈衝星的光束」。脈衝星是一種中子星,是恆星爆炸時留下緻密的殘餘物。強大的磁場引導來自脈衝星的無線電波向外引導。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奇蹟年」,又獲諾獎! (轉載)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說狹義相對論,不是我老愛做出來,別人也能做出來。但是,廣義相對論,如果不是我老愛做出來,人類永遠做不出來。(本人的演繹表述)。可以說,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是他繼1905年「奇蹟年」之後的 第二個「奇蹟年」。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手稿原件來滬展出,楊振寧也來參觀了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人們再次向這位與牛頓比肩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表達崇敬與紀念。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科學史上最知名的公式E=mc、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8月2日,在愛因斯坦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將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向公眾正式開放。
  •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又對了!致敬偉大的廣義相對論!
    最新研究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搖擺的脈衝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最新觀測顯示,在距離我們25000光年外的脈衝星正在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搖擺,這種現象立刻在科學界引起了大量關注並為之震撼。因為在一個多世紀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已經預言了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