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這五條「防拐指南」,幫他提高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2021-01-11 騰訊網

前兩天重溫了一下《親愛的》這部電影,雖然電影已經上映了很久了,我也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是再看一次還是忍不住流淚,有了孩子之後真是看不了這種題材的電影。看的時候,一邊責怪人販子的可惡,一邊擔心自家孩子戒備心太弱,容易受騙。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都恨不得一刻不離的守護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呵護他們安全健康的成長,但是孩子終歸是要長大,要離開父母的懷抱的。

所以,家長要從小教給孩子幾條「防拐指南」,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們在脫離了父母視線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到自己保護自己,遠離人販子。

家長要在思想上提高孩子的「防拐」意識

1.強調教育理念理念

家長一定要從小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跟陌生人走;對於「我認識你媽媽」、「是你媽媽讓我來接你的」這些話都不要輕易相信。

家長應該和孩子做好約定,爸爸媽媽會儘量親自來接你,如果實在沒有時間,也會事先和幼兒園老師說好,讓一位你很熟悉,並且一定不會傷害你的親人去接你。

除此以外,家長要提前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好,如果是其他人來接孩子。一定要和家長確定之後才能讓孩子和他回家。最好是能夠接視頻確認一下來接孩子的人是不是自己託付的人。

2.舉例說明,哪些人不可信

有些人販子會利用孩子的善良,通過讓孩子幫助自己帶路等方式,將孩子拐帶。家長要告誡孩子「可以善良,但是不要放鬆警惕。」遇到有人請求幫助的情況,可以讓他去找成年人尋求幫助。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會請求一個孩子的幫忙的。因為孩子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父母要告訴孩子善良不要用錯了地方,讓圖謀不軌的人有機會做傷害自己的事情。

家長要在行動上提高孩子的「防拐」意識

1.制定暗號

家長可以和寶寶制定一個「暗號」,並且要反覆告訴寶寶,這個暗號只有爸爸媽媽還有寶寶自己知道,不可以告訴別人,如果對不上暗號一定不要開門或者跟他走。

2.模擬測試

在模擬中,可以讓爸爸帶上面具或者做出其他的打扮,扮演「人販子」。然後模擬一下如果寶寶遇到「疑似人販子」的時候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我建議在測試中不要嬉笑打鬧,「防拐」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一定要讓寶寶知道拐帶的嚴重性。通過模擬測試,讓寶寶知道輕信他人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3.情景教育

通過看電影、給孩子講述新聞事實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被拐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觀看之後,告訴寶寶如果自己「不幸」丟失,就會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回不了家了,而且爸爸媽媽會很傷心。

教育孩子學會「防拐」知識從來都不會太早,家長一定要從小就告訴孩子關於「防拐」的安全知識,要重視孩子提高孩子的「防拐意識」,不給人販子留下一絲可乘之機。

相關焦點

  • 孩子對於自己的隱私部位,知道多少?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又要如何保護自己?是否需要儘早讓孩子知道呢?媽媽說你是男孩子不能親我笑笑的孩子今年5歲了,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兩個眼睛圓溜溜的,睫毛長又彎,像一個洋娃娃,從小孩記事起,笑笑就開始非常注重給孩子普及安全意識。什麼部位是隱私部位,別人不能碰,如果遇到了怪叔叔或阿姨需要怎麼做?
  • 安全教育進校園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一堂「安全教育課」。藍天救援隊隊員通過趣味問答與學生進行互動。劉楨丞攝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2月23日訊(記者 莫流潔 劉楨丞)12月21日下午,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了一堂特別的「安全教育課」。
  • 「防拐」利器來了!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有關專家表示,這將為兒童防拐、打拐提供有效的科學保障,為兒童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於此同時,全國DNA兒童資料庫聯合清華大學醫學院,藉助基因檢測技術,幫助家長更有針對性地發掘孩子的優勢潛能,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提供更科學的建議。同時還聯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 盛開鮮花的世界也有大灰狼,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從這些繪本開始!
    安全教育對於每個父母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課,除了努力盡到監護職責,還要在給予孩子自由的同時,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在孩子小時候,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意識培養。 那麼自我保護意識如何培養,如何增強?這其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 加強校園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師生自我防護意識
    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進行"119"消防活動的基礎上,於1992年發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消防宣傳日"。今年"消防宣傳日"來臨之際,河間市各教育單位積極展開消防安全知識講解宣傳活動。果子窪學區為加強對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果子窪學區大漁莊小學以「11.9」消防日為契機,開展系列消防活動。
  • 培養自我保護意識,不只是一句空話,詳細內容多著呢,學起來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遭到侵犯的事情發生。還記得前段時間一位女學生被老師侵犯的新聞嗎?這條新聞之所以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實際上是因為我們越來越發現,如今的孩子都知識會教條的課本的知識,但是卻缺乏一些關於自我保護的意識。但是,同樣是遭遇突發事件,有的孩子就能夠成功地化險為夷,保護自己甚至是身邊的人。
  • KDC知行華夏:未成年女孩如何提升自我安全保護意識與能力
    此外,課程還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當遭遇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時如何自救,解決了未成年女孩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知識匱乏的問題;當各種網絡暴力、語言暴力、校園欺凌等事件發生時,未成年女孩應該如何化解和面對,並有效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以免受到更多的傷害;當面對威脅和恐嚇時,從心理上學會應對和自我調適,從法律上學會保護自己和維權,以及不同群體受到欺凌時應該如何應對,從如何逃脫到避免傷害等角度
  • 安全知識培訓丨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重慶理工職業學院在行動
    安全知識專題培訓為了加強大學生校園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護意識,11月1日下午19:30,學校在圖書館階梯報告廳,舉行校園安全教育專題培訓。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甘永誠應邀作為主講嘉賓。在一個多小時的安全教育培訓中,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甘永誠緊緊圍繞如何防盜、如何防騙、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防火須知等領域,圍繞以上主題,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和近期學校學生中出現的安全問題開展教育。培訓會上,要求同學們加強安全知識學習,學會保護自己,嚴格遵守交通安全。
  • 增強法治意識 學會自我保護
    為了預防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營造健康向上的教育學習環境,11月25日,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學邀請轄區文藝路派出所副所長王鋒走進校園,為近200名中學生進行了一場生動的法制安全教育課王警官通過一些典型案例,向學生們講解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知識,並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引導中學生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律素養,增強自我保護與防範的能力。
  • 全國兒童DNA資料庫落戶青島 為更多孩子插上安全的翅膀
    有關專家表示,這將為兒童防拐、打拐提供有效的科學保障,為兒童撐起一把有力的「保護傘」。於此同時,全國DNA兒童資料庫聯合清華大學醫學院,藉助基因檢測技術,幫助家長更有針對性地發掘孩子的優勢潛能,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提供更科學的建議。同時還聯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為孩子的安全保駕護航。
  • 孩子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教會孩子「自我認同」,孩子更自信
    這源於她對自身的不認同,才讓自信心流失,沒有對自我的認可可言。所以,自我認同感影響最直接的就是一個人的自信心。2、價值感有自我認同感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有意義,都能對別人產生幫助,他們會更加積極的解決問題,應對問題,這是一個人價值感的體現,帶來的是對事情的積極態度。
  • 遼寧開原的突發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出門一定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楊某峰的行為或者是故意殺人罪,或者是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區別在於殺人動機。如果他有行兇的明確目標,那麼就是持刀報復,故意殺人。但是從傷亡14人,零星躺在同一條道路上等情況來看,楊某峰更可能是報復社會,無目標的隨機殺人。這就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手段更殘忍,危害性更大。2.有網友問,楊某峰有沒有可能是「武瘋子」?
  • 你的孩子老受欺負?那是因為你沒教他怎麼保護自己
    雖然,事件後期似有反轉,撲朔迷離,但這個事件又一次警醒了我們做家長的,對於孩子的侵犯,一定要做好預防,多重視這方面的教育都不為過。 每年每天,每個城市,都在發生著針對兒童的侵犯,小到同學霸凌,大到五花八門的性侵,拐賣兒童,即便孩子沒有受到暴力犯罪,性格軟弱,不懂保護自己也對他的成長很不利。因此,做家長的必須行動起來,與學校一起,做好對孩子自我保護的教育。
  • 一顆糖幾乎全班淪陷:原來,孩子比想像中更容易受騙!
    這一幕,來自杭州某幼兒園 「防拐測試」考驗,結果顯示:整整一個班,只有兩個孩子原地未動。測試結果令人哭笑不得,卻也暴露出大多數孩子的安全意識:在誘惑面前,孩子遠比我們想像中更容易受騙!孩子對「陌生人」的形象是模糊的,對父母給出的警告是缺乏界限認識的,正因此,導致了家長對孩子做出的安全教育指令在關鍵時刻會失效。一句簡單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是有效的安全教育;父母把自己的經驗,變成孩子的體驗,孩子才會有最深刻的認識。而這,或許就是「防拐」演練帶給孩子最大的意義。
  • 13種隱藏的致命動物:驚心動魄的冒險,培養孩子應對危險的能力
    《隱藏的危險》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洛拉•M.謝弗在完成叢林探索後,寫給小朋友的躲避危險指南,她是美國兒童作家和插畫家協會成員,創作了大量兒童讀物。,為了便於理解,《隱藏的危險》的圖畫很好的幫我們了解這一點。
  • 不挑食不偏食 如何教會孩子自己吃飯?
    從兒童生理、心理髮育的過程來看,寶寶在一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動,會表現出較強的自我獨立願望,如愛說「我」,「我來」等字眼。他們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學會走路的同時,他們開始想學著吃飯,而且要自己拿著湯匙吃,不願得到大人的幫助。和走路、玩玩具一樣,自己吃飯也是求知慾和好奇心的表現。正是這種求知慾和好奇心擴展了寶寶的認知範圍,培養了他們的獨立能力。
  • 13種隱藏的致命動物:驚心動魄的冒險,培養孩子應對危險的能力
    《隱藏的危險》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洛拉M.謝弗在完成叢林探索後,寫給小朋友的躲避危險指南,她是美國兒童作家和插畫家協會成員,創作了大量兒童讀物。《隱藏的危險》的繪圖者泰姆恩阿姆斯特朗是設計師、作家和插畫家,他的作品多見於《波士頓環球報》《連線》《時代周刊》等知名雜誌。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學會這3種方法,孩子會更受歡迎
    現在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商,而忽視情商教育,這是不可取的。據研究,在一個人的事業成功、幸福、人際關係等方面,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是能力,需要父母培養,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呢?學習這三種方法,孩子長大後會更受歡迎。情商是什麼?
  • 《隱藏的自我》:3個方面幫你打破局限及謬誤,提高自我認知
    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隱藏的自我》。作者大衛·伊格曼,是全球腦科學界的學術明星,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的腦科學家。他也是最近幾年大熱的美劇《西部世界》的學術顧問。整部片子,探討的就是自由意志。這也是大衛·伊格曼最擅長的話題。
  • 乖寶寶≠情商高,想要「高情商娃」,三大維度提高自我意識是關鍵
    但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變成一個善於取悅他人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取悅症患者,而這樣的孩子通常也會有一個更加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習慣性通過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獲得他人的認可,這樣會讓自己的生活品質受到極大的損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是家長期望與孩子自我意識之間的一次博弈。而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是絕對不會讓家長的期望擾亂自己的步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