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是情商能力的高低,而不是智商能力」。現在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商,而忽視情商教育,這是不可取的。
據研究,在一個人的事業成功、幸福、人際關係等方面,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是能力,需要父母培養,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呢?學習這三種方法,孩子長大後會更受歡迎。
情商是什麼?
哈佛大學教授戈爾曼,認為,情商分為五個特徵:自我意識、情緒控制、自我激勵、對他人情緒的認知,以及一種處理相互關係的智慧。
很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說:「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情商不僅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因為情商高的人能夠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有很強的自我激勵和責任感。
情商更多的是修養,從內到外分布。一舉一動都會讓人覺得很有教養,很受歡迎。
培養情商的三種方法
1.幫助孩子建立信心
孩子的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往往不會太在意別人的攻擊,而是坦然面對,努力超越他,有很好的抵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嘗試、探索、嘗試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將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批評得太過嚴厲,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做幾次,有利於自信心的培養。
父母要記住,孩子的自信心是在你的鼓勵和幫助下發展起來的。如果你只攻擊他們的孩子,他們會越來越不自信,甚至在性格上自卑。
2.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孩子被電子產品吸引,很少出去玩,害怕孩子出去會受傷,導致孩子見到陌生人就哭。長大後變得非常敏感,離開父母后無法融入新的環境,從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對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帶孩子去外面看看,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鼓勵孩子與人交流。只有多練習,孩子的交際能力才會變強,情商才會不斷提高。
3.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任何情緒
當孩子哭鬧鬧的時候,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制止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的負面情緒出現時,父母不引導就會被感染,變得消極。因此,我們應該正確教育孩子,永遠不要用暴力來控制暴力,這不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而且,孩子小時候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的心智還沒有成熟到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所以,他們只能用情緒告訴父母。比如孩子受傷了或者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會用情緒給父母反饋。
父母不要去評判孩子的情緒,更不要去抗拒孩子的情緒,而是選擇接受孩子的情緒。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很高。
「真正參與孩子成長的父母,會覺得自己可以收穫滿滿的正能量和滿滿的知識。同時也是父母用腦思考,為他們的照顧買單,造就了情商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