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遭到侵犯的事情發生。還記得前段時間一位女學生被老師侵犯的新聞嗎?這條新聞之所以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實際上是因為我們越來越發現,如今的孩子都知識會教條的課本的知識,但是卻缺乏一些關於自我保護的意識。
但是,同樣是遭遇突發事件,有的孩子就能夠成功地化險為夷,保護自己甚至是身邊的人。之前,江西的一個孩子在爸爸媽媽煤氣中毒之後,打開窗戶,撥打報警電話,最後成功的救出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並且也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不禁感嘆,孩子這麼小就有如此強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一點確實讓很多大人都自嘆不如。
其實,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也是在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保護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必備的基本技能,我們不能忽視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關於培養安徽中自我保護意識的那些事吧!
什麼是自我保護意識?
說起自我保護意識,可能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說:這有什麼好解釋的呢?不就是自己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嗎?但是,實際上,自我保護意識並不僅僅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
之前看過一個電影,講述的是國外一個基督教家庭。這個家庭中,爸爸已經去世了,只留下媽媽和孩子兩個人。這個媽媽十分仇視「性」,覺得這是骯髒的,是對上帝的玷汙。那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就很少教給孩子這方面的知識,最後孩子上學之後遭到了男同學的侵犯,但是她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所以,我們發現,自我保護意識,首先就是意識,然後才是一些具體的技能和方法。原來我們僅僅把自我保護意識當成是一種方法論的東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錯誤的。
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有多重要?
在明白了自我保護意識的含義之後,我們就來看一下自我保護意識對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今天為何開始如此重視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有法律的保護,孩子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就不容易得到侵犯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法律會越來越完善,但是所謂未雨綢繆,如果能把保護自己的意識、知識還有技能告訴孩子,那麼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成長。所以,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首先就體現在可以防微杜漸上。
其次,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可以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發現,孩子小的時候就像是一個好奇寶寶,這時候孩子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無論是什麼東西都想用手碰一碰。這是因為孩子的天性使然。孩子的這種天性就導致孩子身邊其實處處充滿著危險,就像是很多小孩子把玻璃球吞下去或者很輕鬆就被壞人騙走了。
另外,孩子小的時候生活經驗不足,也無法學會更好地分辨危險和安全。因此,這時候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傷害。
但是,如果及早地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他們就會遠離生活中的危險,這也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保護,更是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的必然要求。
更深層次上講,自我保護意識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生命教育。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看看那些孩子跳樓或者是不珍惜別人生命,隨便殘害他人的孩子。說到底,這些孩子就是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不敬畏自己的生命,也缺乏對他人生命的尊重。
而自我保護,其實就是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珍貴。這種教育下,孩子對生命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未來也會在生活中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這樣的孩子,才是一個有人文素養的人。這樣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如何培養?
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遠遠不止上邊提到的那些。因為人的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總會和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繫。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確實是刻不容緩。因為在主智主義流行的今天,我們的孩子更多的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是對於自我保護方面的教育卻是少之又少。
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怎樣把自我保護意識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之中呢?
一方面,我們應該學會放手。因為很多爸爸媽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孩子就會產生依賴。這樣的孩子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沒有經過風吹日曬,也沒有了解過生活中存在的危險。所以,保護得太好,並不能讓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提升,相反還會讓孩子失去很多鍛鍊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多多參加實踐活動,並且爸爸媽媽也要給予幫助和監護。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知道什麼時候管、什麼時候不應該管。總之,就是在孩子的體驗中,把自我保護上升到理論層面,這樣,孩子的接受性才會更強。
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加強家校合作。因為很多幼兒園和學校都會開設相關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更多的是一些知識和理論層面的東西,孩子基本沒有機會去實踐。
爸爸媽媽在家中就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實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和模擬的方式,看看孩子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是否能夠把學習到的東西很好地運用。創造運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這是爸爸媽媽應該關注的。
相信大家都已經學會了如何引導孩子提升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如何讓孩子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