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我保護意識,不只是一句空話,詳細內容多著呢,學起來

2021-01-11 黃衣心理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遭到侵犯的事情發生。還記得前段時間一位女學生被老師侵犯的新聞嗎?這條新聞之所以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實際上是因為我們越來越發現,如今的孩子都知識會教條的課本的知識,但是卻缺乏一些關於自我保護的意識。

但是,同樣是遭遇突發事件,有的孩子就能夠成功地化險為夷,保護自己甚至是身邊的人。之前,江西的一個孩子在爸爸媽媽煤氣中毒之後,打開窗戶,撥打報警電話,最後成功的救出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並且也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不禁感嘆,孩子這麼小就有如此強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一點確實讓很多大人都自嘆不如。

其實,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也是在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保護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必備的基本技能,我們不能忽視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關於培養安徽中自我保護意識的那些事吧!

什麼是自我保護意識?

說起自我保護意識,可能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說:這有什麼好解釋的呢?不就是自己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嗎?但是,實際上,自我保護意識並不僅僅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

之前看過一個電影,講述的是國外一個基督教家庭。這個家庭中,爸爸已經去世了,只留下媽媽和孩子兩個人。這個媽媽十分仇視「性」,覺得這是骯髒的,是對上帝的玷汙。那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就很少教給孩子這方面的知識,最後孩子上學之後遭到了男同學的侵犯,但是她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所以,我們發現,自我保護意識,首先就是意識,然後才是一些具體的技能和方法。原來我們僅僅把自我保護意識當成是一種方法論的東西,這種觀點實際上是錯誤的。

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有多重要?

在明白了自我保護意識的含義之後,我們就來看一下自我保護意識對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今天為何開始如此重視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有法律的保護,孩子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就不容易得到侵犯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法律會越來越完善,但是所謂未雨綢繆,如果能把保護自己的意識、知識還有技能告訴孩子,那麼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成長。所以,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首先就體現在可以防微杜漸上。

其次,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可以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發現,孩子小的時候就像是一個好奇寶寶,這時候孩子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無論是什麼東西都想用手碰一碰。這是因為孩子的天性使然。孩子的這種天性就導致孩子身邊其實處處充滿著危險,就像是很多小孩子把玻璃球吞下去或者很輕鬆就被壞人騙走了。

另外,孩子小的時候生活經驗不足,也無法學會更好地分辨危險和安全。因此,這時候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傷害。

但是,如果及早地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他們就會遠離生活中的危險,這也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保護,更是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的必然要求。

更深層次上講,自我保護意識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生命教育。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看看那些孩子跳樓或者是不珍惜別人生命,隨便殘害他人的孩子。說到底,這些孩子就是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不敬畏自己的生命,也缺乏對他人生命的尊重。

而自我保護,其實就是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珍貴。這種教育下,孩子對生命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未來也會在生活中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這樣的孩子,才是一個有人文素養的人。這樣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如何培養?

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遠遠不止上邊提到的那些。因為人的教育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總會和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繫。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確實是刻不容緩。因為在主智主義流行的今天,我們的孩子更多的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是對於自我保護方面的教育卻是少之又少。

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怎樣把自我保護意識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之中呢?

一方面,我們應該學會放手。因為很多爸爸媽媽把孩子保護得太好,孩子就會產生依賴。這樣的孩子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沒有經過風吹日曬,也沒有了解過生活中存在的危險。所以,保護得太好,並不能讓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提升,相反還會讓孩子失去很多鍛鍊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多多參加實踐活動,並且爸爸媽媽也要給予幫助和監護。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知道什麼時候管、什麼時候不應該管。總之,就是在孩子的體驗中,把自我保護上升到理論層面,這樣,孩子的接受性才會更強。

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加強家校合作。因為很多幼兒園和學校都會開設相關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更多的是一些知識和理論層面的東西,孩子基本沒有機會去實踐。

爸爸媽媽在家中就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實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和模擬的方式,看看孩子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是否能夠把學習到的東西很好地運用。創造運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這是爸爸媽媽應該關注的。

相信大家都已經學會了如何引導孩子提升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如何讓孩子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盛開鮮花的世界也有大灰狼,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從這些繪本開始!
    原標題:盛開鮮花的世界也有大灰狼,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從這些繪本開始! 安全教育對於每個父母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課,除了努力盡到監護職責,還要在給予孩子自由的同時,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在孩子小時候,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意識培養。 那麼自我保護意識如何培養,如何增強?這其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 培養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市實驗小學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青島市實驗小學5年級的二百多名小學生參與了這次實訓活動。本次培訓旨在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培養臨危不亂、正確救護的能力,促進學校安全教育的順利開展。青島市實驗小學5年級的二百多名小學生參與了這次實訓活動。本次培訓旨在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培養臨危不亂、正確救護的能力,促進學校安全教育的順利開展。學校高度重視本次培訓課程,德育主任邱主任和負責衛生安全工作的魏老師全程參與,積極關注,多次與青島衛生學校的領導老師們進行討論和協調,以保證培訓課程能夠順利、精彩的呈現。
  • 獲得自我意識的覺醒,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
    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徵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自我認知也叫自我意識,或叫自我,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包括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的認知。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看不到自我的優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
  • 安全教育進校園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一堂「安全教育課」。藍天救援隊隊員通過趣味問答與學生進行互動。劉楨丞攝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2月23日訊(記者 莫流潔 劉楨丞)12月21日下午,嶽陽市藍天救援隊走進東方紅小學,以自我保護為主題,為學生上了一堂特別的「安全教育課」。
  • 太懂事≠情商高,培養高情商寶寶,應從3大維度提高兒童自我意識
    因為對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經常呵斥孩子,孩子就會變得唯唯諾諾,不敢通過我行我素的行為來忤逆孩子,只不過過於聽話的結果最終是壓制孩子的人格成長,而孩子也只是對家長聽話而已,對他們的情商培養並沒有好處。家長認識到孩子"聽話"的問題所在,則要在關鍵的成長階段注重情商的培養,避免因為自己的錯覺而疏忽這些階段的情商培養。孩子的情商成長主要在哪幾個階段?
  • 什麼是自我意識?機器人會有自我意識嗎?(比第一次寫的更詳細)
    其二,黑人和白人有生育越來越多的混血子女,有了感情基礎。其三,不止是黑人,所有動物都有私心。這是最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本篇文章的重心。可以說,私心是黑人不願意繼續做奴隸的關鍵。想要深刻理解什麼是私心,我們可以通過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能很好的詮釋。
  • 寶寶自我意識大萌發:什麼都是我的
    3~5歲的寶寶自我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我」的意識逐漸清晰,開始將自己和他人區分開,並逐漸將這種區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像模像樣地將自己的所屬物品「保護」起來,寶寶對物品的所有權意識越來越強烈了。那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寶寶的自我意識發展。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又要如何保護自己?是否需要儘早讓孩子知道呢?媽媽說你是男孩子不能親我笑笑的孩子今年5歲了,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兩個眼睛圓溜溜的,睫毛長又彎,像一個洋娃娃,從小孩記事起,笑笑就開始非常注重給孩子普及安全意識。什麼部位是隱私部位,別人不能碰,如果遇到了怪叔叔或阿姨需要怎麼做?
  • 從電影中的無差別襲擊,聊一聊成年人欠缺的自我保護意識
    犯罪嫌疑人做案是有預謀的,殺人的手段一般也是有預謀的,只是做案的對象是隨機的。做案的目的一般是報復社會、挑起族群仇殺等。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日本。2008年6月8日12時35分左右,發生在有「宅之天堂」美譽的東京秋葉原交叉路口的殺人事件,讓這個詞語廣為世人所知。專家認為,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是年輕人,大多內心孤獨,和他人缺少溝通,一旦在情感或工作方面遭遇重大挫折,便會出現作案衝動。
  • 保護地球 我們共同的責任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有了孩子,當他在書裡學到那些關於碧水藍天,花開鳥鳴的內容時,如果他問我為什麼都沒見過的時候,我該怎麼回答他。   事實上,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現代人已經感受的相當深刻。我們每天呼吸著的空氣,每天飲用的水質,都已經沒有了安全的保障。地球真的已經像是一個千瘡百孔的老人,無心報復人類的行為,卻又承受著控制不了的無可奈何。
  • 增強法治意識 學會自我保護
    王警官通過一些典型案例,向學生們講解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知識,並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引導中學生增強法治意識,提高法律素養,增強自我保護與防範的能力。(記者 翟小雪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專家提示投資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專家提示投資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對話人  北京師範大學刑科院暨法學院副教授
  • 如何區分自我意識與自我調控系統
    自我意識是教育心理學社會化發展與教育這一章節的知識點,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個知識點容易和心理學的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弄混淆,下面我們就她們的相同和不同點進行詳細區分,希望對於大家今後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 什麼是自我意識的概述
    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人在社會交往中隨著語言和思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大學階段是我們意識發展並趨向成熟的關鍵時期。縱觀自我概念的心理學研究,我們認為個體既可以主體,我既英語中的l的身份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事物。
  • 自我意識是什麼?
    相信所有人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對自我開始思考。自我意識的了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我意識」。簡單來說,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 自我意識並非人類獨有,很多動物都能自我識別,但並不包括貓和狗
    人類是擁有意識的,這毫無疑問,因為有了意識,所以我們可以認識世界、思考宇宙,甚至是反視自我,探尋自身的由來。可到底什麼是意識呢?這絕對是一個難題,因為沒有人能夠說清到底什麼是意識,也沒有人能夠說出意識的由來。
  • 自我意識:概念及分類
    在眾多的心理學考點中,有關自我意識的考點雖然不多,也不算繁雜,卻也是考試的。接下來,我們以考點「自我意識的分類」為主線,對有關自我意識的考情進行簡單梳理,以饗考生。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考情】本考點主要考查單選(識記:定義反選、地位)、多選(識記:內涵的三個方面)。
  • 講座回顧 | 李熙:從「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
    中/南/哲/學/前/沿/論/壇從「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2019年12月11日晚,中南大學哲學系在校本部科教南樓
  • 性格跟刺蝟一樣的星座,自我保護意識太強,容易傷到別人
    所以,學會保護自己不是壞事,但是過度的話卻容易傷到旁人。而這幾個星座的人就是如此,自我保護意識太強,以至於經常傷害到別人。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1、巨蟹座巨蟹座的人往往比較玻璃心,內心很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他們一直很在意自我保護這件事。
  • KDC知行華夏:未成年女孩如何提升自我安全保護意識與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未成年女孩被侵害的事件和方式開始呈多樣化趨勢,家長和孩子礙於種種原因,往往是受到侵害卻不敢發聲,致使孩子身心受損,從而嚴重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更甚則影響孩子的未來。近期KDC知行華夏的專業教研團隊聯合丘狄斯安全防護團隊,通過深入研究10-18歲未成年女孩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特徵變化,研發出專門針對這個群體的安全課程體系,課程包括網絡欺凌、遊戲中的各種誘惑、性侵害等,不僅拓展了未成年女孩保護教育的內容範圍,也提供了從心理到行為相對應的方式和解決方法,更從法律知識層面幫助未成年女孩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