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寶寶自我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我」的意識逐漸清晰,開始將自己和他人區分開,並逐漸將這種區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像模像樣地將自己的所屬物品「保護」起來,寶寶對物品的所有權意識越來越強烈了。那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寶寶的自我意識發展。
為啥寶寶認為「啥都是我的」?
我需要有自己的東西
寶寶對物品的強烈佔有欲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表現,他們常常喜歡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這並不是寶寶任性的表現,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對物品的所有權進行歸屬劃分,與物品確立聯繫,同時,也讓寶寶的自我意識得到滿足,他們需要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了。
「它們」需要我的保護
對於3~5歲的寶寶來說,一旦他們確立了對某件物品的所有權,就會產生強烈的「保護」欲望,生怕失去對它們的支配權。寶寶會變得小心翼翼,還會將物品藏起來,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有時,連自己的爸爸媽媽也不能沾染半分。
有時它是我的,有時它不是我的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某一物品的佔有並不是永久的,損壞了、對它不再感興趣、或者有了更讓寶寶喜愛的替代品等,都會讓寶寶立刻「放棄」對這個物品的所有權,而轉向對其他物品進行「保護」。某一天,寶寶又對其感興趣後,會再次將其列入自己的物品歸屬範圍內。
如何應對寶寶的自我意識大萌發?
告訴寶寶這些東西是你的
寶寶對物品的佔有行為是非常正常的,你無需太過擔心,不妨分配一些玩具、生活用品等,讓寶寶自己支配管理,並尊重寶寶對此物品的支配和保管,滿足寶寶的這種物品佔有欲望。同時,還可以藉此機會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建立簡單的家庭規則。
告訴寶寶分享不等於失去
寶寶對物品的強烈佔有,很直接的一個原因是擔心失去。你只需要讓寶寶明白,分享並不意味著失去,而且,在分享的過程中,還能體會到快樂。同時,你也要尊重寶寶對物品的支配權和選擇權,用商量和友好的口氣和寶寶「借玩」物品,在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再培養分享意識。
讓寶寶懂得擁有要珍惜
在寶寶擁有了對物品的所有權後,你要讓寶寶明白,還需要珍惜和愛護自己的所屬物品。比如,玩具車是自己的,自己可以選擇各種玩法,但是,如果故意把它弄壞後就拋棄掉,就不會再有玩具車了,爸爸媽媽也不會因此再買一個新的給自己。藉此培養寶寶珍惜、愛護物品的意識。
我是寶寶堂親子育兒小編,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方式聯繫我,孩子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如何關注: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寶寶堂親子育兒>或<baobaotang2012>(長按複製)。
或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