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
-
日本開發出耐寒的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經中文網23日早間消息,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因此,在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度以下的寒冷地區,應用於當地使用的汽車等將成為可能。新開發的電解質在常溫下傳導率跟過去開發的分子結晶電解質的最高值相當,但在攝氏零下20度時,傳導率達到原來100倍。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全固態電池的優勢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而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現有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成分。使用固態電解質後,全固態電池相比於一般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有較大提升。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電池成為市場的必爭目標。有專家認為,利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電解質是從本質上提升鋰電池安全性的必由之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王燕(音譯)和材料與工程學教授格布蘭德·塞達爾表示,固態電解質將是「一個真正的遊戲規則顛覆者」,它將打造出一款完美的電池——固態電解質電池,解決目前鋰離子電池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讓電池的壽命、安全性以及成本之間實現最佳平衡。
-
顛覆電動車行業?固態電池到底是什麼
12月9日,一則「豐田汽車有望成為全球首家量產搭載固態電池汽車廠商」的重磅新聞轟動市場。《日經新聞》報導,豐田目前正在開發的固態電池汽車,在同等條件下的續航裡程是採用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超過兩倍;而且充滿電只需要大約10分鐘,相比於傳統電動汽車縮減了至少三分之二。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其中,固態電池主要採用了「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該技術的創新在於原位聚合塗覆技術,即在基膜上進行的塗覆是由原位聚合反應實現,可以改善正負極界面接觸,預計原位聚合塗覆用了LLZTO、LATP等陶瓷固態電解質成分。我們認為原位固化固液技術主要為了解決無機電解質/電極的界面阻抗問題。
-
...儲能|負極|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高禾投資研究中心|正極材料|鋰...
3) 電解質全固態鋰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有機液態電解液,有望從根本處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是電動汽車和規模化儲能理想的化學電源。固態電池的三大電解質體系各有優劣,目前全球固態電池企業都在不同的電解質體系上進行技術研發。其中,歐美企業偏好氧化物與聚合物體系,而日韓企業則更多致力於解決硫化物體系。2.
-
固態電池:搶佔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制高點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鋰離子電池顯示電力存儲性能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論上的極限,難以再大幅提高性能。固態電池也被廣泛期待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過去十年相關專利數量增長超過10倍。但由於固態電池技術尚未成熟,距離量產還有較大距離。預計在2025年前後,半固態電池可以實現量產,2030年前後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開發出多體系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及高性能固態電池
它憑藉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耐高溫、長壽命等優點,開創性的解決了傳統有機電解液電池存在的壽命短、易燃、易爆等一系列問題,成為造福人類的一項顛覆性的突破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急需提升續航裡程的市場需求下,眾多車企紛紛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戰場。日本豐田是全固態(硫化物)電池開發的龍頭企業,已完成中試階段的電池樣品。三星、寶馬、大眾等企業也在固態電池的布局上表達了積極的態度。
-
美國研究人員以溶液為基礎研發出固態電解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比起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固態無機電解質本身不易燃;而且,用鋰金屬代替石墨作為負極,可使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高達10倍)。因此,固態電池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的突破性技術。
-
光大證券:固態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鋰電技術制高點,可關注龍頭企業...
目前,(1)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率先實現應用,但存在高成本和低電導率兩個致命問題;(2)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綜合性能好,LiPON薄膜型全固態電池已小批量生產,非薄膜型已嘗試打開消費電子市場;(3)硫化物固態電解質電導率最高,研究難度最高,開發潛力最大,如何保持高穩定性是一大難題。固態電池領域進入「軍備競賽」階段,各企業期望搶佔先機以贏得市場份額。
-
豐田開發全固態鋰電池 稱2025年可商業化
與其他許多車企一樣,豐田也在鋰空氣電池上投入了大量研發精力。工程師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從而讓電動車能夠跑得更遠。在開發鋰空氣電池技術的同時,豐田也在開發全固態電池,目前其實驗中的原型產品可達到400瓦時/升的體積能量密度。兩位專家對該類電池技術也作出了預測,在克服技術障礙的前提下,全固態電池可在2025年實現商業化,比鋰空氣電池早5年。全固態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和額定功率高的特點,使它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經驗證全固態電池放電率可達到50C。
-
名古屋工業大學開發成功氯化物電解質材料,實現大容量全固態電池
另外,目前的鋰離子電池採用有機電解液作為鋰離子通道,這種材料也具有可燃性,可能會引起爆炸。如果能將這種有機電解液更換為不燃的無機固體電解質,就有望確保高安全性(圖1(b)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而全固態電池的固體電解質層有望以物理方式抑制鋰的枝晶現象,但隨著將電解質更換為固體,會出現固-固接合及其界面的離子導電性低的課題。以往的氧化物固體電解質一般通過在1000℃等的高溫下燒結的方法接合固-固顆粒,但會與電極材料發生副反應,出現元素蒸發及各層彎曲等現象,另外,通過高溫處理進行燒結後,也無法完全抑制枝晶。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快隨小編來了解一下關於動力電池的知識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3965.htm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有機液態電解液,有望從根本主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是電動汽車和規模化儲能理想的化學電源。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半導體|蔚來汽車(NIO.US)-智通...
其中,固態電池主要採用了「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該技術的創新在於原位聚合塗覆技術,即在基膜上進行的塗覆是由原位聚合反應實現,可以改善正負極界面接觸,預計原位聚合塗覆用了LLZTO、LATP等陶瓷固態電解質成分。我們認為原位固化固液技術主要為了解決無機電解質/電極的界面阻抗問題。
-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
雖然我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關「電池技術突破」的新聞,但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當前使用最廣、綜合表現最佳的選擇。 不過最近,麻省理工博客裡實驗室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固態材料。它似乎是鎂離子的一種絕佳導體、有望用於打造更安全和高效的電池。
-
研究人員開發出全固態二次電池新電極結構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全固態二次電池的電極結構。如果採用這種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可大幅提高,對高性能二次電池的開發有巨大貢獻。來自電子通信研究所(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與技術研究所(DGIST)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確定了活性材料之間鋰離子擴散的機理後,設計了一種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電極結構。
-
解析IMEC的全固態電池
最近出現一種新型的全固態電池,該全固態電池實現了低成本,大容量,有可能將提前固態電池商業化場景的應用。這款電池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開發。據報導日本松下也參與了電解質材料的開發。
-
固態電池全面分析——必經之路,2020準固態,2025全固態?
值得特殊說明的是,如果不改變現有正負極體系,單純把液體電解質更換為固體電解質,是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能量密度的。電解質電解質材料是全固態鋰電池技術的核心,電解質材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固態鋰電池的各項性能參數,如功率密度、循環穩定性、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以及使用壽命,應滿足以下要求:室溫電導率 >10^(-4) S/cm電子絕緣
-
固態電池離電動汽車還有多遠?
近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菲斯克(Fisker)固態電池技術獲卡特彼勒投資;宣布在新加坡建電動車廠的戴森也採用的是美國Sakti3研發的固態電池;同時,已宣布進入汽車領域的蘋果公司也一直在研發固態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