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
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有機分子結晶。全固態電池是被期待應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新一代蓄電池。研究小組開發的分子結晶的特點是,與以往的技術相比,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
-
日本開發出耐寒全固態電池用電解質,零度以下地區有望用上電動車
(觀察者網訊)日前,一日本研究小組宣布,開發出一種有機分子結晶,其容易在低溫下發揮作用,並可用作「全固態電池」電解質,使得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度以下的寒冷地區使用電動汽車成為可能。據日經中文網11月23日報導,該研究小組是由日本靜岡大學講師守谷誠與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一杉太郎等人組成,開發出了由雙氟磺醯亞胺鋰(LiFSA)和丁二腈(SN)組成的名為「分子結晶電解質」的固體電解質。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王燕(音譯)和材料與工程學教授格布蘭德·塞達爾表示,固態電解質將是「一個真正的遊戲規則顛覆者」,它將打造出一款完美的電池——固態電解質電池,解決目前鋰離子電池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讓電池的壽命、安全性以及成本之間實現最佳平衡。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開發出多體系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及高性能固態電池
它憑藉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耐高溫、長壽命等優點,開創性的解決了傳統有機電解液電池存在的壽命短、易燃、易爆等一系列問題,成為造福人類的一項顛覆性的突破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急需提升續航裡程的市場需求下,眾多車企紛紛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戰場。日本豐田是全固態(硫化物)電池開發的龍頭企業,已完成中試階段的電池樣品。三星、寶馬、大眾等企業也在固態電池的布局上表達了積極的態度。
-
又薄又柔的固態電解質,讓全固態鋰電池飛起來!
鋰離子電池是當今電池世界的霸主,隨著對能量密度越來越高的要求,採用金屬鋰負極成為大勢所趨,而金屬鋰負極進一步增加了電池安全風險。解決電池安全性能的重要任務,就這樣落到了全固態鋰電池的肩上。為了獲得與基於液體電解質的鋰電池相當的能量密度,固體電解質需要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力學強度好、不可燃、化學穩定性等特性。
-
研究人員開發出全固態二次電池新電極結構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全固態二次電池的電極結構。如果採用這種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可大幅提高,對高性能二次電池的開發有巨大貢獻。來自電子通信研究所(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與技術研究所(DGIST)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確定了活性材料之間鋰離子擴散的機理後,設計了一種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電極結構。
-
設計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或鋰金屬電池的複合固態電解質
英國皇家化學會旗艦期刊Chemical Science近期發表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騰飛副研究員,東南大學章煒副教授,復旦大學餘學斌教授等人撰寫的綜述文章,總結了複合固態電解質的材料類型、結構設計理念、界面表徵及其在全固態鋰電方面的應用。
-
固態電池又有新進展,半固態電解質或是現階段最好辦法
關於固態電池的重要性,其實很多消費者都非常清楚,但卻一直沒有進展。看似只是把液態電解質換成固態電解質就能解決的問題,其實這其中的「門道」還真的不小。固態電解質看似好處多多,其實問題還真的不小,電池是通過鋰離子來回移動做功。
-
解析IMEC的全固態電池
最近出現一種新型的全固態電池,該全固態電池實現了低成本,大容量,有可能將提前固態電池商業化場景的應用。這款電池由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開發。據報導日本松下也參與了電解質材料的開發。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其關鍵主要包括製備高室溫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的固態電解質以及適用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電極材料、改善電極/固態電解質界面相容性。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按照物質結構可以將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分為晶態和玻璃態(非晶態)兩類,其中晶態電解質包括鈣鈦礦型、NASICON型、LISICON型以及石榴石型等,玻璃態氧化物電解質的研究熱點是用在薄膜電池中的LiPON型電解質。
-
美國研究人員以溶液為基礎研發出固態電解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比起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固態無機電解質本身不易燃;而且,用鋰金屬代替石墨作為負極,可使電池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高達10倍)。因此,固態電池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的突破性技術。
-
儲能領域新的挑戰者,全固態電池入場
全固態電池的優勢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結構殼體等部分組成,而全固態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現有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體成分。使用固態電解質後,全固態電池相比於一般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更輕的質量、更小的體積,能量密度也有較大提升。
-
什麼是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傳統鋰離子電池中,需要使用隔膜和電解液,它們加起來佔據了電池中近40%的體積和25%的質量。 而如果把它們用固態電解質取代(主要有有機和無機陶瓷材料兩個體系),正負極之間的距離(傳統上由隔膜電解液填充,現在由固態電解質填充)可以縮短到甚至只有幾到十幾個微米,這樣電池的厚度就能大大地降低 --因此全固態電池技術是電池小型化,薄膜化的必經之路。
-
日本研發全固態氫負離子電池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首次展示在基於氧化物的固態電池中以氫負離子
-
名古屋工業大學開發成功氯化物電解質材料,實現大容量全固態電池
另外,目前的鋰離子電池採用有機電解液作為鋰離子通道,這種材料也具有可燃性,可能會引起爆炸。如果能將這種有機電解液更換為不燃的無機固體電解質,就有望確保高安全性(圖1(b)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肖楊日本留學圖1:以往的鋰離子電池(a)和全固態鋰離子電池(b)的示意圖。
-
研製出光聚合凝膠電解質並用於固態鈉金屬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發展出一種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其表現出優異的室溫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柔韌性,並以此構築出高比能、高倍率、長循環性能的鈉金屬電池。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電極結構 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
韓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用於全固態二次電池的新型電極結構。如果這項技術得到採用,與現有技術相比,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顯著提高,極大促進高性能二次電池的發展。 聯合研究小組的成員分別來自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和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
-
新型鋰離子超導體可實現安全,高性能的全固態電池
然而,由於最近已經多次提出電池安全性問題,因此對於使用可燃液體電解質的現有電池的使用的各種關注已經增加。為了解決該安全問題,近來,全固態電池技術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該技術中,所有電池組件都被固態材料所替代。Kim博士在KIST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超離子傳導性的固體電解質,該電解質使用了一種基於硫化物的結晶結構,稱為銀輝石。
-
固態電池什麼時候可以商用_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另外,能量密度也不能滿足大型電池的要求。對於電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電極材料及其界面進行改性,改善電極/電解質界面相容性;二是開發新型電極材料,從而進一步提升固態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正極材料 全固態電池正極一般採用複合電極,除了電極活性物質外還包括固態電解質和導電劑,在電極中起到傳輸離子和電子的作用。
-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
雖然我們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關「電池技術突破」的新聞,但鋰離子電池依然是當前使用最廣、綜合表現最佳的選擇。 不過最近,麻省理工博客裡實驗室和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固態材料。它似乎是鎂離子的一種絕佳導體、有望用於打造更安全和高效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