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太空椅,和設計師一起漫步月球是什麼體驗?

2021-02-22 藝滴美學

昨天是團圓的中秋,一年一度的花好月圓的團聚日,可雙節同慶人從眾𠈌太擁擠?不想出門,那麼不如跟著設計師一起奔向月球吧!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為奔赴月球而努力,當人類首次跨越空間的局限登上月球時,標誌著人類向外太空邁出了重大的一步,而接下來便是人類踏出的無數步。

比如阿根廷設計師 Marcos Madia 設計了一款阿波羅椅子,其設計靈感源於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他將對外太空的美好幻想與願景融合在一起,構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自我空間,讓關於月球無盡猜想在家裡就可以實現。

阿波羅椅子由一個多面體球形外殼、一個帶有四條腿的金屬框架,以及一個多面體球形軟墊組成。椅子的外殼採用碳纖維做成,外殼裡面為舒服的軟墊,兩者共同構成椅子的座位、靠背和扶手。

外殼下面是一個用鋁做成的框架,多面體的造型和帶有底座的四條腿讓人想起阿波羅號宇宙飛船,而半球體及黑白對比讓人想起月亮。

阿波羅椅子看上去科幻、現代又充滿了異域風情。如同一把通向月球的鑰匙,勾起了人們探索未知的渴望。

你想像中的月球是什麼樣子,對於設計師Freyja Sewell而言,月球或許是如同子宮般形狀的休息空間,帶著一絲絲神秘又充滿了溫暖的氣息,於是創造出Hush沙發。

Hush沙發有著高高的側裙,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折進去當沙發扶手,需要的時候又能將你整個地包起來,營造出一片沒有人能看得到的私人空間。

Hush沙發關起來時像個美麗的花苞,能將人們完整而私密的包裹在裡面。打開花苞後,反折的上端布料便成了沙發扶手。

Freyja Sewell用設計重新解構了人們日常用品,人們可以坐在Hush沙發「紋絲不動」而瞬間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把所有的一切交給想像力,讓一切有機的、無機的媒介和物體在這裡發生奇妙的碰撞。

除此之外,「HUSH」還可以可以適用於更多環境空間中。比如:繁忙的機場、商場、公園等,將其轉變成為傳統的開放式座位。

獨一無二的假期即將開啟,如果不想出門觀人山人海,不如宅家領略設計師們造物世界的無限魅力吧,讓節日更添奇幻色彩,與設計師隔空來一場充滿想像力的月球漫步~

轉載自公眾號住邏輯世界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太空漫步去月球的方法流程一覽
    導 讀 我的世界怎麼才能去月球呢?
  • 太空漫步,酷不酷?
    想像一下那個場景://////////航天員慢慢地爬到窗外,緩緩地在太空中飄浮,同時輕鬆地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酷」!然鵝,看來很酷炫的太空漫步,對於航天員來說卻是生死考驗。航天員在太空漫步時,會遇到什麼挑戰?他們又是如何能夠始終勇敢堅定邁出那一步?下面,我就帶大家去探索太空漫步的奧秘 太空漫步另一個說法叫「太空行走」,簡單來講,就是出艙活動。
  • 太空人們真實的太空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太空是個充滿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的生活更是個充滿魅力、令人好奇的神奇話題。太空人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在宇宙中漫步,看似是光輝而又閃耀,孰不知他們卻要經歷嚴苛的選拔與訓練。他們在艙內的失重感,是普通人不能承受的。他們穿著厚重的太空衣,瀟灑的姿態,也成為小朋友們想要成為的職業之一。
  • 小米眾籌上架AI全身按摩椅:太空艙設計 兩種零重力體驗
    6月13日消息,今天小米眾籌第356期產品上架——摩摩噠摩雲AI全身按摩椅,眾籌價6599元,預計2019年07月27日開始發貨。摩摩噠摩雲AI全身按摩椅支持AI智能控制,接入小愛語音交互,說一聲即可開啟按摩;2種零重力模式,石墨烯腰背熱敷,足部滾輪刮痧。
  • 讓我們一起漫步太空!
    穿梭於外太空,遊走於各星球,在閃閃星空工作的並不只有太空人。這間保安公司專營不少保安產品,並提供各種保安系統服務,辦公室面積達五千多平方尺,讓設計師Kevin擁有充足的空間發揮創意,為他們打造獨一無二的「太空艙」辦公室。
  •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穿太空衣體驗太空行走
  • 漫步太空 學習英語
    2008年9月27日下午,「神七」航天員翟志剛進入太空,成為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外輿論評論說,翟志剛的一小步是中國的一大步。翟志剛精準完成在艙外漫步的任務,並同步施放了小型衛星。這次成功,不僅將中國太空科技又往前推了一大步,也證明了中國的太空實力。
  • 在地球上體驗太空之旅
    長期處於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也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導致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出現骨骼、視力問題。阿凡達,太空中的人類「化身」於是,日本開始實施「阿凡達X」計劃,目的是設計一種智慧機器人,能代替人類進入太空,就像科幻大片《阿凡達》那樣,通過遙控機器人,真實地體驗太空中的一切。
  • 工業設計師教你如何在家享受太空艙零重力
    在體驗之前,也有小小了解奧佳華這個品牌,品牌深耕按摩椅行業已久,同時陳奕迅是品牌代言人。外觀設計因為我個人有工業設計師背景,所以此次體驗可以從工業設計上開篇,說到工業設計,就不得不提包浩斯( Bauhaus)的: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以及博朗的Dieter Rams(迪特爾·拉姆斯)的:少,但是更好(Less,but Better),個人認為,在當下越是優秀的設計、優秀的產品就越是符合此設計準則定義,而這款奧佳華零重力太空艙按摩椅是具有一定
  • 在太空中真的可以漫步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在小時候我們就很好奇,那些乘坐航天飛船的太空人們,真的可以像在電視機前演表演的那樣輕鬆的太空漫步嗎?大家都知道出了地球的大氣層以後地心引力會非常非常的小,如果稍微不注意,真的不知道會飄到宇宙中的何處。至於太空人會不會太空漫步,下面就由小編和大家細細的講講吧。
  • 中國科技館開放「太空探索」新展廳 親身體驗「火星漫步」
    2016年12月9日訊,你想親自體驗「火星漫步」和「太空行走」嗎?即日起,中國科學技術館「太空探索」展廳開放,先進的展示技術和航天科技實物讓人大開眼界。「你想像航天員叔叔一樣體驗『太空行走』,修理飛船的太陽能帆板嗎?」
  • 登上月球的人,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有多少?
    在被問到所有上過太空的太空人時,大多數人都能說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名字。我們知道這兩位都是阿波羅11號的船員,而且是第一批踏上月球的人。儘管他們也許是最早踏上月球的人,但他們一定不是最後一批。那我們就可能會問了,「有多少人曾走上過月球呢?」
  • 在家門口來一場「星際穿越」是什麼體驗?
    在家門口來一場「星際穿越」是什麼體驗?↓遨遊太空、結識外星人、漫步在銀河系……昨天下午,位於菊園新區的玩唄星球兒童公園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該公園以藍白為主題色,為了帶給孩子們沉浸式的遊玩體驗,設計師還加入了動力發電、彩虹光譜版等遊玩設施。
  • 專業級按摩體驗,榮泰按摩椅讓你活力滿滿
    平時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鍛鍊和按摩,想來想去買臺按摩椅最靠譜,不但自己能及時放鬆身體,補給能量,而且家人也能得到有效保健。在商場逛了很久,感覺榮泰RT6880按摩椅最合我的心意。榮泰是國內最具規模的按摩器具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的大型企業,專注按摩椅行業23年,榮泰健康全球累計銷售突破1700000+臺按摩椅,品牌實力雄厚,產品質量讓人放心,售後服務也很全面,而且這款按摩椅功能也非常強大,於是立馬就入手了一臺。在泰國體驗過泰式按摩,和榮泰RT6880按摩椅按摩比起來,榮泰按摩椅按的也是非常舒服。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結束,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這是科赫的第四次太空漫步之旅,今年3月29日、10月6日、10月11日,科赫和其他男性太空人共同進行了太空漫步。她也是第14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性太空人。對於梅爾來說,這是她首次進行太空漫步。她也成為第15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性太空人。NASA官方推特截圖。
  • 怎樣在地球上實現「太空漫步」?有三種方法可選,最後一種最簡單
    導語:怎樣在地球上實現「太空漫步」?有三種方法可選,最後一種最簡單。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探索神秘的未知之地是一項偉大的任務,太空向來是人們最嚮往的地方之一,當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不只感動了多少中華兒女,太空人一度成為最受孩子們喜愛的理想之一。
  • REEAD瑞多按摩椅:引進瑞士技術 提供舒適體驗
    要說按摩椅哪個牌子好,今天瑞多按摩椅就來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據統計,目前全國生產和經營按摩椅具的企業有2000多家,出口銷售額達千萬美元的有10多家,達百萬美元的有150多家,全國從業人員超過20萬。我國按摩椅具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德國、中國香港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 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 市民未來可體驗「火星漫步」「太空行走」
    這裡,可以仰望星空,遇見未來「空天技術」;這裡,可以開啟體驗「火箭升空」探秘之旅。11月9日,三亞首個太空科技館開工,實現三亞太空科技館「零」的突破,空天信息產業將成為三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爆點」,預示著三亞正在向深度開發應用的空天信息產業生態圈挺進。  新技術、新突破催生新應用、新體驗。
  • 法設計師設計蜜月太空艙:體驗無重力性愛(組圖)
    艙內的特殊機械裝置,能讓兩個人的身體在無重狀態下貼合一起帶你的新娘去太空蜜月吧,在那裡,你們將享受到世界上無法體驗的「無重力性愛」。法國鬼才設計師耶爾肯·奧克圖利,最近為人們幻想已久的太空性愛畫出藍圖:他設計了一款蜜月太空艙,當中的機械裝置能讓愛侶的身體克服無重力障礙,盡享魚水之歡。蜜月太空艙由航天飛船搭載升空,然後從船體彈出,變成一個個可鳥瞰地球美景的獨立「房間」。
  • 這就是太空漫步輔助機器人的未來,經驗老道的太空人如是說
    太空漫步有多危險?在我15年的太空人生涯(近40小時)中,有6次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的艙外行動。我發現艙外活動——又叫做太空漫步——挑戰和回報兼備。與此同時,這些行動常伴隨著極度危險。太空漫步(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會盡一切可能降低外太空的無情真空,對任何太空人外太空行動的風險。儘管太空漫步的事故已經很罕見又遙遠,但機器(包括無人機)肯定能有一席之地。實際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直有這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