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00萬噸投產後 明年又加千萬噸!聚烯烴工藝哪家強?

2020-11-30 中國化工網

  2020年投產700萬噸聚烯烴

  1、浙江石化

  浙江石化二期建設加速,一期項目於2020年1月份在舟山投產。一期項目擁有140萬噸/年乙烯,一套45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裝置、一套3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英力士淤漿)裝置,2套英力士4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浙江石化二期乙烯規模升至280萬噸/年,聚烯烴規模恐也有翻倍的可能性。

  2、恆力石化

  恆力石化是建設周期最短的民營大煉化項目,項目位於大連長興島。2020年1月份投產聚丙烯裝置,2月份投產聚乙烯裝置,現擁有一套4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一套20萬噸/年聚丙烯(Horizone)裝置、一套20萬噸/年聚丙烯(ST II)裝置。榆林、貴州、惠州,都有可能是恆力石化下一個跑馬圈地之場所。

  3、利和知信

  原本植根於催化劑的利和知信於2020年4月份宣布其30萬噸/年聚丙烯(SPG)裝置在滄州投產,丙烯來源外採。

  4、寶萊巴賽爾

  利安德巴賽爾投資寶來化工,寶來化工身份加持,成為本年度唯一投產的聚烯烴合資企業。利安德巴賽爾實質性進入項目管理,引發外界猜測——不傳之秘籍是否可以在寶來化工呈現?未來僅瞄準聚烯烴高端料嗎?

  2020年8月份於盤錦投產,寶來化工現擁有一套35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一套4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pol II)裝置、一套2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zone)裝置。寶來化工項目會有二期規劃嗎?

  5、中科煉化

  中石化重點深耕茂湛一體化,湛江加持大煉化項目,2020年9月份投產,現擁有一套35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菲利普斯雙環管)裝置,一套35萬噸/年聚丙烯(ST III)裝置、一套2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zone)裝置。

  6、中化泉州

  2020年9月份於泉州投產,中化泉州現擁有一套35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菲利普斯雙環管)裝置,一套35萬噸/年聚丙烯(Unipol)裝置、一套20萬噸/年聚丙烯(Unipol)裝置。

  7、榆能化

  2020年10月份,榆能化40萬噸/年PP3(Spherizone)裝置試車成功,產出合格HP550J牌號。預計30萬噸/年LDPE/EVA(Lupotech TR管式法)裝置11月份投產。

  8、萬華化學

  「化工界的華為」、「中國的巴斯夫」,很多美譽的光環縈繞著萬華化學,如此的一個大塊頭正式加入聚烯烴戰隊了。

  2020年11月,煙臺,1套35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1套45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裝置、1套3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pol)裝置完成試車。萬華化學二期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建設啟動。

  9、龍油化工

  在大慶,龍油化工1套20萬噸/年聚丙烯(ST II)裝置投產,另外1套35萬噸/年聚丙烯(ST II)裝置和1套40萬噸/年聚乙烯(Unipol)裝置正在擇良辰。

  按照上述統計,2020年已經投產了8套聚乙烯裝置,合計生產能力300萬噸/年;2020年已經投產13套聚丙烯裝置,合計生產能力400萬噸/年。

  2021年計劃投產的項目

  1、位於菏澤的恆昌石化1套2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pol)裝置投產時間預計推出到2021年1月份。

  2、位於淄博的海益精細1套15萬噸/年聚丙烯(SPG)裝置,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

  3、位於寧波的華泰盛富1套4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裝置,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

  4、東華能源位於大榭的2套各40萬噸/年聚丙烯(Unipol)裝置,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

  5、位於漳州的古雷石化1套35萬噸/年聚丙烯(ST III)裝置,預計2021年元旦節前後投產。

  6、中石油遼陽石化1套3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zone)裝置,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

  7、天津石化1套20萬噸/年聚丙烯(ST III)裝置,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

  8、天津渤海化工1套30萬噸/年聚丙烯(Novolen)裝置,預計2021年四季度投產。

  9、京博石化1套2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zone)裝置、1套40萬噸/年聚丙烯(Spheripol)裝置,預計2021年三季度投產。

  10、金能科技2套45萬噸/年聚丙烯(Spheripol)裝置,預計2021年四季度投產。

  11、浙江石化(二期)2套45萬噸/年聚丙烯(Spherizone)裝置、1套45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裝置、1套30萬噸/年LDPE/EVA(管式法Lupotech TR)裝置,預計2021年四季度投產。

  12、山東勁海化工1套4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預計2021年四季度投產。

  13、連雲港石化135萬噸/年聚乙烯裝置,預計2021年投產,預示著國內首套純乙烷進料裂解裝置項目落地。

  14、中石油塔裡木1套3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1套3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裝置,預計2021年四季度投產。

  15、蘭州石化榆林1套4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1套40萬噸/年全密度聚乙烯(Unipol)裝置,預計2021年四季度投產。

  16、中韓石化1套3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ostalen ACP)裝置、1套30萬噸/年聚丙烯(ST III)裝置,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產。

  如此羅列一番,2021年我國將有13套聚乙烯裝置投產,合計生產能力500萬噸/年;2021年我國將有16套聚丙烯裝置投產,合計生產能力535萬噸/年。

  2021年1035萬噸/年聚烯烴裝置江湖見!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化工行業:預計明年聚烯烴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2020、2021年我國乙烯新增產能預計新增752萬噸和490萬噸,增速遠超需求量。從投產節奏看,2020年9月份後450萬噸裝置密集投放。以3-6個月的設備調試時間計算,2021年上半年將是今年新投產能負荷提升的主要時間。預計2021年上半年乙烯整體供需偏寬鬆,成本端將成為價格的主要支撐,下半年有望隨著傳統旺季來臨震蕩走強。
  • 需求釋放依然聚焦烯烴 甲醇或先強後弱
    2017年國內甲醇市場的供需平衡情況將是以華東市場為中心,並主要考量華東區域內其烯烴新增外採需求量與供應重要來源的進口新增量之間的平衡情況。這一主線之下,我們對2017年甲醇整體的預判是供需存在時間差,甲醇或先強後弱。
  • 供需矛盾加劇 聚烯烴將承壓下行 ——2018年聚烯烴市場回顧與2019...
    2019年國內投產的聚丙烯裝置也較多,預計聚丙烯新增產能有335萬噸,產能增速為14.97%,煤化工裝置仍是主力,國內聚烯烴產能將進入新一輪快速擴張期,預計2019年聚烯烴產量增速將加快。但按照往年情況來看,部分新增裝置投產時間有延遲可能。  2.需求增長緩慢:我國GDP增速和塑料製品產量增速相關性為89%。
  • 中國聚烯烴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年,歐洲聚烯烴市場似乎出現了-些頗為引人注目的變化。生產成本高、產品價格波動、裂解裝置運轉率低、市場供求増加和大量低成本產品湧入,這些都是歐洲聚烯烴生產者面臨的壓力。在歐洲,聚烯烴進口起著很大作用,由於國外一些新產能投產,估計今後歐洲將有更多聚烯烴進口。歐洲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淨進口地,而僅有很少量的LLDPE出口。在歐洲, 高宻度聚乙烯(HDPE)進口也在增加。  沙特聚合物公司新建裂解裝置和兩座HDPE裝置**年底在沙特朱拜厼(Al-Jubail)竣工投產。
  • 如何用更少的甲醇生產出更多烯烴?
    繼之,UOP公司相繼授權建設山東陽煤恆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萬噸/年)、久泰能源公司(60萬噸/年)和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82萬噸/年)、吉林康乃爾公司(60萬噸/年)4個甲醇制烯烴項目,前兩個項目分別於2015年6月和2019年1月建成投產,後兩個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 中國聚烯烴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年,歐洲聚烯烴市場似乎出現了-些頗為引人注目的變化。生產成本高、產品價格波動、裂解裝置運轉率低、市場供求増加和大量低成本產品湧入,這些都是歐洲聚烯烴生產者面臨的壓力。在歐洲,聚烯烴進口起著很大作用,由於國外一些新產能投產,估計今後歐洲將有更多聚烯烴進口。
  • 青海:跨入烯烴產業大省行列指日可待
    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西區,一個佔地299公頃,投資127.7億元的龐大化工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這就是今年3月23日開工建設的青海大美甘河工業園區尾氣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這是今年我省工業領域重點推進的6個投資50億元重大項目之一。
  • 聚烯烴中期偏多 關注原油及疫情風險
    資料來源:大越期貨整理從2020年裝置投產來看,國內PE預計投產達到420萬噸,PP達到580萬噸,但原先預計09前投產的遼寧寶來、泉州石化預計推遲。,PP總產能2445萬噸,因不少裝置投產推遲的原因,19年產能增速為5.1%和8.9%,預計2020年PE、PP分別投產420、580萬噸,產能增速高達21.4%、23.7%。
  • 千億產業集群再添生力軍 董家口聚烯烴成核劑項目力爭當年投產
    聚烯烴成核劑項目的其中一個生產車間實現主體封頂青島董家口化工園區獲批後,圍繞乙烯、丙烯及丁烯三條主產業鏈推行「靶向補鏈、定向強鏈、高端延鏈、完善配套」的招商原則,打造高端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今年3月份籤約的聚烯烴成核劑項目就是以產業鏈為導向開展定向招商的生動實踐。
  • 我國烯烴工業呈現五大特點
    丙烯產能增長更快,從2002年的502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3396萬噸,預計到「十三五」丙烯產能達到4200萬噸。  當量進口量仍較大。2017年,乙烯產量1824萬噸,當量消費量約為4250萬噸,預計到2020年仍需進口2000萬噸左右的乙烯下遊衍生物。丙烯產量2736萬噸,當量消費量約為3468萬噸,缺口700多萬噸,預計到2020年仍需進口700萬噸左右的丙烯及下遊衍生物。
  • 國家發改委:聚烯烴重點發展高碳α烯烴、mPE、POE、EVOH
    聚烯烴專業學習,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聚烯烴人」緊密圍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按照自主創新、突破重點的思路,開展市場潛力大、附加價值高的重點新材料關鍵技術產業化,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
  • 張學成:聚烯烴2019年度展望 持續交易機會在哪裡?
    春節後到3月末,聚烯烴市場價格持續回落,主要體現對17年過高預期的修正。價格下跌的同時,產業鏈上下遊也通過檢修和降價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原料和製成品的去庫存,17年累積的巨量庫存通過半年的時間逐步消化。  4月開始到8月初,聚烯烴價格迎來一輪反彈,主要受央行降準和貨幣寬鬆影響。
  • 100萬噸/年!萬華大乙烯項目將全面投產
    產品方案及主要建設內容:  1.新建100萬噸/年乙烯聯合裝置  2.40萬噸/年聚氯乙烯裝置  3.15萬噸/年環氧乙烷裝置  4.45萬噸/年LLDPE裝置  5.30/65萬噸/年環氧丙烷/苯乙烯裝置  6.5萬噸/年丁二烯裝置及配套的輔助和公用工程設施  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100萬噸乙烯以及丙烯
  • 中國神華:10月銷售聚烯烴5.79萬噸 同比大增606%
    2020年10月份,公司聚乙烯銷量為3.02萬噸,同比大增694.7%,環比微降0.3%;聚丙烯銷量為2.77萬噸,同比529.5%,環比微降0.4%。  10月份,中國神華合計銷售5.79萬噸聚烯烴產品,同比增加49.7萬噸,增幅606.1%;環比減少0.2萬噸,降幅0.34%。
  • 社會消費量穩增汽車家電最耀眼 聚烯烴走向何處?
    導語:聚烯烴下遊中汽車和家電錶現十分出色,穩步增長超過疫情之前,給今年聚烯烴價格帶來強大的支撐。聚烯烴短期基本面偏弱引發了價格衝年內新高后持續回落,中長期仍需看偏多的宏觀經濟帶動和基本面上供需博弈。聚烯烴下遊中汽車和家電錶現十分出色,穩步增長超過疫情之前,給今年聚烯烴價格帶來強大的支撐。聚烯烴短期基本面偏弱引發了價格衝年內新高后持續回落,中長期仍需看偏多的宏觀經濟帶動和基本面上供需博弈。一、社消穩步增長石油及製品零售增長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數據來源:金聯創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增速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
  • 中國聚烯烴樹脂正在被這些領域快速和大量消費
    近兩年北美頁巖氣技術及亞洲市場正推動著聚烯烴最大擴能峰。東北亞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聚烯烴產能供應地區。中國以1887萬噸/年聚乙烯生產能力與2713萬噸/年聚丙烯生產能力雄踞全球第一。
  • 近幾年來盈利狀況最好的現代煤化工產品,煤制烯烴在哪些技術上還有...
    其關鍵技術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氣化工藝應採用加壓氣流床氣化技術,碳轉化率不小於98%,冷煤氣效率不小於70%;空分單套裝置制氧能力不小於6×104m3/h;淨化工藝中「CO+H2」損失率不大於0.5%;硫回收工藝中硫回收率不小於99.5%;甲醇合成工藝中1t甲醇消耗新鮮氣量不大於2250m3;甲醇制烯烴(MTO)工藝1t烯烴消耗甲醇不大於3.06t,甲醇制丙烯(MTP)工藝1t丙烯消耗甲醇不大於3.5t
  • 大連化物所「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Ⅲ)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最後,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創新性強,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技術優勢明顯,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應用前景廣闊;建議加快新一代催化劑推廣應用,並早日建成DMTO-Ⅲ工業示範裝置。鑑定會後舉辦了「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Ⅲ)技術」成果發布會。10餘家媒體記者就感興趣的問題與鑑定專家、DMTO技術用戶企業專家和大連化物所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
  • 「指揮棒」作用顯現 聚烯烴期貨引「追星」
    今年以來,聚烯烴期貨更是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持倉也持續放大。尤其是「小弟」PP期貨上市僅兩年時間已露出明星相,成為市場和產業追捧的「新星」。「兄弟倆」星味十足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當前聚烯烴現貨市場會緊盯期貨「指揮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