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園西區,一個佔地299公頃,投資127.7億元的龐大化工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這就是今年3月23日開工建設的青海大美甘河工業園區尾氣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這是今年我省工業領域重點推進的6個投資50億元重大項目之一。
連著下了兩天雨,天氣一放晴,負責這一項目粉料樹脂顆粒加工車間建設的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土建工程師許浩一早就和30多名工人在三層的平臺上連續澆築混凝土——眼看天氣逐漸轉涼,為了在土地結凍前完成全部土建工程,1360名來自寧波、上海、鄭州等國內知名工程公司的技術工人在15個區塊加緊作業。
化工項目具有易燃、易爆、高危的特性,為此,這一工程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模式,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勘察單位、質量監督單位5個責任主體負責全過程項目管理和建設;電力、石化等8家專業監理單位發揮各自特長,分區監理;建築工程和石化專業的2家質量監督單位開展「第三方」質量監督。同時,引入「第四方」焊接抽檢單位,確保項目的質量和安全。截至8月底,項目已完成投資32.07億元。
在項目加緊建設的同時,近千名員工正在加緊培訓,物資採購、生產體系建設等有序推進,一切周密精心的準備都為了項目建成後的順利投產達產。據項目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朱平介紹,按照計劃,今年是項目「土建年」,今年年底將實現生產主裝置所有土建工作基本結束,地下施工全部完工。明年是「安裝年」,明年3月開始機、電、儀表等設備的安裝,明年年底實現中間交接。2019年一季度開始聯動試車,二季度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預計2019年9月項目驗收,2020年實現商業化生產。
作為項目投資建設方,青海大美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永強介紹,烯烴被業內人士稱為「化工之母」,依託烯烴生產出的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因此,烯烴的生產水平往往被看作一個地區工業發展水平的標誌。甘河工業園是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園區中的青海桂魯化工有限公司年產甲醇90萬噸,恰好是製備烯烴的絕佳原料。此外,園區內多家冶金行業的尾氣加上青海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循環互補,綜合利用為生產烯烴提供了低成本的原料補充。可以說,這一項目採用國際最先進成熟的環保工藝技術,按照潔淨、零排放的要求實施,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是一個環保的烯烴生產項目。也正因為此,這一項目原料優勢使得產品極具競爭性。再加上這一項目的每個裝置都可以實現生產上百個牌號的產品,可以緩解該類產品大量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其中,聚乙烯、聚丙烯等特種產品都是過去依賴進口,近年來國內市場實現自產但極為緊俏的化工產品。
據介紹,大美煤業尾氣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180萬噸甲醇制烯烴、年產10萬噸烯烴轉化制丙烯、年產2萬噸MTBE和丁烯-1、年產30萬噸聚乙烯,年產40萬噸聚丙烯。項目建成投產後,企業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65.3億元,年均利潤約10億元。更重要的是,這一項目將填補省內自產烯烴的空白,進而滿足我省發展高附加值新材料產業的原料支撐。同時,通過上下遊對接,實現變廢為寶,是我省產業投資和生態環境高度融合的典型示範。(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