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居全國省份第一
原標題:江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居全國省份第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實習生陳佳佳)打開手機,影像就能跳出二維屏幕,浮現於屏幕上方,為手機用戶營造一種全息影像效果……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研究的全息影像技術。
-
長三角觀察 合肥衝刺「萬億」背後,是一個國家科學中心的崛起夢
但「低調」的合肥卻在過去15年裡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答卷:經濟跨越式的發展,GDP排名從70名開外躋身全國21位,技術創新拿下多個全國第一、世界第一……隨著2020年9月合肥人口破千萬,很多人都在等待一個最終答案:第18個GDP萬億的「超級城市」,是否會被合肥拿下。
-
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競爭力(2020)指數發布 福建發展環境指數全國第二
[新聞頁-臺海網] 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競爭力指數(2020)在永安發布 福建發展環境指數全國第二 臺海網11月3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11月1日,為期3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廣度和深度
-
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 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
-
合肥高溫累計時長和體感溫度居31省會城市第一
根據中國天氣網對全國31個省會級大城市的大數據盤點,7月下旬至今,合肥以高溫累計時間最長、體感溫度最高登上「高溫耐力榜」和「蒸煮悶熱榜」雙料榜首。72小時35℃以上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與往年相比,今年高溫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尤為明顯。
-
長沙文化產業增加值逼近千億 體量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
長沙文化產業增加值逼近千億 文化產業體量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胡兆紅 實習生 張曉瞳 通訊員 胡冰)記者從昨日舉行的長沙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獲悉,據市統計局初步統計,2018年我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逼近千億大關
-
貝殼研究院: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 深圳置業動力指數...
深圳置業動力指數居榜首,珠海、寧波等突圍衡量城市置業動力高低,需要同時考慮當下人口基數代表的潛在置業需求,以及基於城市發展潛力而吸引的未來增量人口住房需求,因此選取常住人口、小學生人數、經濟增長、產業發展、資源配套、創新能力等維度的細分指標,構建出城市置業動力排行榜。分城市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置業動力指數排名靠前。
-
新興產業成風景 傳統產業增活力——安徽製造業快速發展透視
新興產業多點開花「盆景變風景」 國產DRAM(動態存儲晶片)領軍企業,世界最大的新型液晶平板生產基地,六軸工業機器人產量全國首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國13%,智能手環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這些數據表明,快速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正成為安徽製造的新名片。
-
合肥政府發布通知:5年內新能源規模破千億,產能100萬_易車網
中工汽11月19日,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培育產業生態,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支持江淮汽車、蔚來汽車、江淮大眾、安凱客車、合肥長安、奇瑞(巢湖)等整車企業加強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建設,創新「車電分離」等商業模式,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培育行業領軍企業。
-
合肥新站高新區: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建設並運營了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主要生產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2019年,其生產的65英寸、75英寸液晶顯示屏全球市場佔有率均達到30%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濟南報導 11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五場「『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大連市產業集群數量居遼寧省第一
據了解,目前我市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已經達到19個,數量規模上位居全省第一。 據統計,目前,我市共有19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數量上全省排名第一,2012年合計實現銷售收入6174億元,總體規模也在全省居於首位。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北上廣深居全國前四
上海常住人口數、經濟總量均為全國第一,是全國市場容量最大、公司數量最多的城市,基礎設施也是全國第一。廣州貨運總量2019年為全國第一,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全國第一,表明其全國的交通中心、商業消費中心的特徵明顯。杭州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6.0萬,比2018年末淨增55.4萬,淨增人口數位居全國第一,這反映出杭州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全國最強。
-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居中部第一 奔向創新高地,長沙步履鏗鏘
長沙晚報通訊員 劉曉東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 通訊員 餘新輝 朱文敏 中聯重科研製的全球最長臂架泵車,代表了泵車製造的最高水平; 長沙礦冶研究院研製的「鯤龍500」深海多金屬結核採礦車,標誌著我國深海採礦技術與裝備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鐵建重工研製的敞開式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裝備
-
中國科大在合肥辦學50年「墨子」「悟空」到「九章」創新矚目
2018年,《自然》發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學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曹原14歲考取的中國科大少年班,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更是中國科大50年深化改革、創新育人的一個縮影。值得一提的是,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科大每1000名本科畢業生中就會產生1名兩院院士,這一比例高居全國高校第一,贏得了「千生一院士」的美譽。中國科大英才輩出,與大師雲集密不可分。1970年,中國科大南遷合肥時,僅有學部委員2人、教授9人。目前,已擁有兩院院士63人、教授693人。
-
蘇州人類發展指數居世界第18位,高新技術產業也僅次於深圳
蘇州是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蘇省第一大城市,是經國務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北翼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是江蘇省經濟最發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長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經濟中心、工商業中心、對外貿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樞紐。
-
解密嶽陽首個千億產業……
不得不說長嶺煉化、巴陵石化兩家央企在嶽陽,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作為嶽陽首個千億產業石油一度佔據嶽陽工業的「半壁江山」時至當下,全球最大的鋰系聚合物研發生產基地;全球重要的醋酸仲丁酯研發生產基地;亞洲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煉油催化劑生產基地;中國重要的聚醯胺研發生產基地;中國首家己內酯生產基地;中國首套10萬噸/年雙氧水法制環氧丙烷生產裝置
-
【郴州市】創新孕育千億產業——永興縣「中國銀都」首選發展戰略...
「中國銀都」永興縣境內沒有銀礦,卻是中國第一大白銀產地,鉍、碲產量幾乎佔全球一半,鉑、鈀、銦等金屬產量也居中國前列,創造了「無礦開採」的奇蹟。 永興的稀貴金屬冶煉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當時的永興人就掌握了從各類廢物中提鍊金、銀等稀貴金屬的特殊工藝。
-
雲南發電量居全國第八位 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
9月1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綠色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著力推進把豐富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努力建設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省;推進昭通頁巖氣開發,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著力打造綠色能源千億級產業,推進雲南生態示範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