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被...

2020-11-30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 (通訊員 黃耀東)2015年5月11日,湯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的Publisher Relations總裁Marian Hollingsworth先生宣布:期刊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CSE) 已經被遴選進入SCI資料庫,論文收錄回溯至2013年第1期。至此,FCSE繼在被SCOPUS, INSPEC,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 Google Scholar, Academic OneFile, ChemWeb, Expanded Academic, OCLC, SCImago, Summon by Serial Solutions,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等國內外權威檢索系統收錄之後,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FCSE的前身是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FCE) ,創刊於2007年,2010年改為現名,2014年FCSE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刊。本刊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工程院、天津大學共同主辦,由德國Springer公司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兩種形式在海外出版發行;期刊的編輯部設在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FCSE以成為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為目標,重視期刊的國際化,擁有一個國際化的編委會,其成員的三分之一以上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荷蘭,近年來刊發的論文中海外稿件的比例達到60%以上。該刊秉持「學者辦刊,質量為本」的辦刊理念,圍繞化學科學與工程的前沿問題開展內容策劃,重點關注能源化工、綠色化工、生物化工等學科的研究前沿熱點,契合世界化學工程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對FCSE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天津大學領導十分重視FCSE的發展,持之以恆地予以指導與支持。從創刊伊始至今,主編王靜康院士也為FCSE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發動全體編委協同努力,共同為期刊的持續發展和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敬請瀏覽本刊網址:http://link.springer.com/journal/11705;http://journal.hep.com.cn/fcse/EN/2095-0179/current.shtml 

(編輯  彭莉)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影響因子達6.495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創刊5年來影響因子快速提升。中國工程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工程院1日通過官網發布消息說,根據科睿唯安《2020年期刊引證報告》最新數據,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19年影響因子達6.495,在工程綜合類期刊Q1區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4位,在SCI收錄的中國大陸253種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達到第18位。
  •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
    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推出「新冠病毒肺炎」專題發布鍾南山、張伯禮、陳薇、李蘭娟等多位院士及其團隊的最新抗疫科學研究成果光明日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金振婭5日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
  • Frontiers of Medicine被SCI收錄—新聞—科學網
    F2015年期刊聚焦血液疾病、藥理學、肝膽外科、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學特別是肥胖基礎和臨床研究,以及環境與健康、公共衛生領域,發表了諸多名家的學術成果,獲得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2015年第4期,陳賽娟主編領導的團隊在Frontiers of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重要的綜述文章,指出突變的DNA甲基化調控因子賦予了造血幹細胞白血病前期幹細胞(preleukemic stem cell,pre-LSCs)特性,是白血病發病和復發的必要條件,由此提出了白血病一種有前景的治療新策略。
  • 21世紀人類面臨的新挑戰 | 中國工程院院刊
    導讀本文是英國皇家天文學家Martin John Rees教授於2019年9月18日在倫敦「2019年全球重大挑戰論壇」上發表的主題演講,原題為「人類未來前景展望」,發表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二期上。
  •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被SCI收錄
    主編:楊叔子,郭東明 執行主編:顧佩華 副主編:蔣莊德,譚建榮,史鐵林,陳義明 ♦英文季刊(4期/年) ♦SCI, Scopus, Google Scholar, CSCD等檢索 ♦平均審稿周期<2個月 ♦平均出版時效<2個月 ♦國內免費下載,Springer海外7500
  • 人造小太陽之磁約束核聚變 | 中國工程院院刊
    我國正式參加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的建設和研究,同時正在自主設計、研發中國聚變工程試驗堆(CFETR)。 ITER裝置運行第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建設一個氘、氚燃燒能產生5×105kW 聚變功率、聚變增益係數Q=10、脈衝維持大於400 s 的託卡馬克聚變堆。在ITER 裝置中將產生與未來商用聚變反應堆相近的氘、氚燃燒等離子體,供科學家和工程師研究其性質和控制方法,這是實現聚變能必經的關鍵一步。
  • 前沿研究: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展望|中國工程院院刊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17年第1期 作者:楊衛 來源: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展望[J].中國工程科學,2017,19(1):1-3.
  • 《Frontiers in Energy》第四屆編委會第二次會議 在上海交大召開
    11月1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Frontiers in Energy》(FIE)第四屆編委會第二次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浩然科技大廈102會議室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FIE主編翁史烈院士主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教授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辭。
  • 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首批文章上線
    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is a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cutting-edge original research in all areas of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nutrition.
  • 60 Second Science
    I have degrees in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ome people claim that I practice chemistry without a license.」Frances Arnold.
  • 每日一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the State Preeminent Science...
    President Xi Jinping presented the State Preemin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China’s top scientific honor, to nuclear submarine designer Huang Xuhua and atmospheric physicist Zeng Qingcun at the Great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然而,科研無高低,無論基礎自然科學研究還是應用工程研究的每一名院士均是其領域的頂尖人才、集大成者。從院士規模而言,兩家單位並無高低之分。
  • 中國工程院院刊出版新冠病毒肺炎專刊
    本報訊(記者陸琦)11月4日,《中國工程科學》雜誌社在中國工程院舉行Engineering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推介會,介紹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曉紅等在新冠病毒肺炎專題主編寄語中如此寫道。
  •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新聞—科學網
    《Engineering》:建設一流科技期刊 影響力再創新高度
  •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被Scopus資料庫收錄...
  • Engineering期刊被SCI正式收錄—新聞—科學網
    《Engineering》期刊為中國工程院院刊系列主刊,於2015年3月創刊發行。
  • Frontiers in Energy被SCI資料庫收錄—新聞—科學網
    Frontiers in Energy被SCI資料庫收錄 Frontiers in Energy期刊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工程院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德國施普林格公司海外發行的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之一,於2007年1月創刊,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兩種形式出版,為全英文季刊。主編為上海交通大學翁史烈院士,清華大學倪維鬥院士和中國礦業大學彭蘇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