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發出厚度為單原子直徑的半導體薄膜

2020-11-23 中國網財經

  美國開發出厚度為單原子直徑的半導體薄膜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開發出製造高質量原子量級半導體薄膜(薄膜厚度僅為單原子直徑)的新技術。材料科學和工程助理教授曹林友(音譯)說,新技術能將現有半導體技術的規模縮小到原子量級,包括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和計算機晶片等。

  研究人員研究的材料是硫化鉬,它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半導體材料,電子和光學特性與目前半導體工業界所用的材料相似。然而,硫化鉬又與其他半導體材料有所不同,因為它能以單原子分層生長形成單層薄膜,同時薄膜不會失去原有的材料特性。

  在新技術中,研究人員將硫粉和氯化鉬粉放置於爐內,並將溫度逐步升高到850攝氏度,此時兩種粉末出現蒸發(汽化)並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鉬。繼續保持高溫,硫化鉬能沉積到基片上,形成薄薄的硫化鉬膜。

  曹林友表示,他們成功的關鍵是尋找到了新的硫化鉬生長機理,即自限制生長,通過控制高溫爐中分壓和蒸汽壓來精確地控制硫化鉬層的厚度。

  研究人員目前在試圖尋找其他的方式,以製造類似的但每個原子層由不同材料組成的薄膜。同時,他們也在利用新技術製作場效應電晶體和發光二極體。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成功利用半導體製造工藝製備出大面積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
    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Sheng Xu教授課題組牽頭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基於商業化的半導體平板印刷工藝開發出新的製備方法,成功在柔性襯底上製備出了厚度精確可控的大面積(0.25 cm2)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相應電池器件獲得了19%的高效率,且具備了優異的機械柔韌性和長程穩定性,表現出了良好的商業化應用潛力。
  • 麻省理工研發出半導體薄膜製作新方法
    這種單晶GaN薄膜隨後藉助一種柔性基板剝離出來,如上圖示,這種單晶GaN薄膜因為薄膜幹涉顯示出彩虹色。該技術將為柔性電子設備和晶圓的再利用鋪平道路 今天絕大多數計算設備都是由矽製成的,矽是地球上含量第二豐富的元素,僅次於氧。矽可以在巖石、粘土、沙子和土壤中以各種形式存在。雖然它不是地球上現存最好的半導體材料,不過一定是目前最容易獲取的半導體材料。
  • 薄膜厚度對薄膜幹涉現象的影響及其物理意義
    但就自然光(太陽光)條件下,往往大於一定厚度的薄膜(也是為什麼叫薄膜幹涉而不叫膜幹涉的原因所在)是不會出現幹涉的,而厚度小到與可見光波長相近的肥皂泡,甚至接近分子直徑的油膜卻可以產生幹涉現象。這就與光程差大於光的半波長即可產生幹涉的條件相背。
  • 科學家造出全球最薄「一維納米線」:僅單原子寬度
    然而隨著納米技術逼近單原子的極限,近年來晶片行業的發展速度已經有所放緩。好消息是,劍橋和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直接跳到了「邏輯的終點」—— 將電線縮小到單原子串的寬度! 通過將碲(tellurium)注入碳納米管,研究人員們製造出了「全球最薄」的納米線。
  • Small:基於原子薄hBN的單原子量子點接觸開關
    成果介紹電阻式開關器件中量化電導的觀察,提出了開發用於邏輯電路和存儲器件的單原子開關的可能性
  • 東大研究組實現半導體薄膜印刷工藝突破,可粘貼在各種表面
    集微網消息(文/Yuna),據BCN報導,12月17日,東京大學前沿科學研究所、材料創新研究中心等聯合研究小組宣布開發出將可用於高性能有機電晶體的有機半導體超薄膜粘貼在各種表面的方法。在食品級薄膜上製成的有機電晶體有機半導體能夠通過印刷發進行低成本的批量生產,但由於在製作時對塗層的耐溶劑性和熱耐久性都有要求,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制約。
  • 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離子液體穩定的高效單原子催化劑
    日前,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喬波濤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顏寧教授、日本京都大學Hiroyuki Asakura教授以及北海道大學Min Gao教授合作,發現離子液體可增加單原子團聚的活化能、可調節金屬單原子的氧化價態,從而開發出離子液體穩定的高效單原子催化劑。
  • 界面自組裝的可拉伸橡膠半導體薄膜及橡膠電路
    X射線衍射(XRD)數據顯示自組裝製備的P3HT聚合物薄膜具有高度有序的分子堆積結構,同時基於自組裝薄膜的場效應電晶體器件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其場效應遷移率比旋塗薄膜器件高出一個數量級。自組裝的橡膠狀半導體聚合物薄膜及器件接著,研究人員通過向P3HT的甲苯溶液引入彈性體聚合物SEBS,成功的製備了可拉伸橡膠半導體薄膜。該橡膠半導體薄膜具有兩相分離的微觀結構,且能夠拉伸超過50%而不出現裂紋或者損壞。
  • 美國新工藝 可修復用於透明LED屏幕的「分子級薄膜」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工程師們,已經發現了一種修復薄膜上常見缺陷的簡單新工藝
  • 薄膜穿刺力試驗機
    薄膜是常用包裝材料的一種,在生產和製造薄膜材料過程中,是需要專業的電子拉力機來進行測試,具體是什麼類型拉力機呢?那你知道什麼是薄膜材料呢?薄膜是一種薄而軟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膠粘劑、橡膠或其他材料製成,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於單原子到幾毫米間的薄金屬或有機物層,電子半導體功能器件和光學鍍膜是薄膜技術的主要應用。塑料薄膜的表面張力取決於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大小,而薄膜表面能又取決於薄膜材料本身的分子結構,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樹脂製成的薄膜,用於包裝,以及用作覆膜層。
  • 薄膜太陽能電池有哪些
    等 GaAs屬於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其能隙為1.4eV,正好為高吸收率太陽光的值,與太陽光譜的匹配較適合,且能耐高溫,在250℃的條件下,光電轉換性能仍很良好,其最高光電轉換效率約30%,特別適合做高溫聚光太陽電池。砷化鎵生產方式和傳統的矽晶圓生產方式大不相同,砷化鎵需要採用磊晶技術製造,這種磊晶圓的直徑通常為4—6英寸,比矽晶圓的12英寸要小得多。
  • 法國科學家開發出有機光泵浦固體雷射器
    法國巴黎大學雷射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款名為垂直外腔表面發射有機雷射器(VECSOL)的有機光泵浦固體雷射器。該雷射器能夠發出高質量光束,轉換效率高達43%,並且可調諧。通過進一步開發,並藉助於塑料光纖,VECSOL將有望廣泛應用於傳感或通信領域。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分類與發展歷史
    砷化鎵生產方式和傳統的矽晶圓生產方式大不相同,砷化鎵需要採用磊晶技術製造,這種磊晶圓的直徑通常為4—6英寸,比矽晶圓的12英寸要小得多。磊晶圓需要特殊的機臺,同時砷化鎵原材料成本高出矽很多,最終導致砷化鎵成品IC成本比較高。磊晶目前有兩種,一種是化學的MOCVD,一種是物理的MBE。
  • 美國化學協會開發出可發光木質材料
    近日來自美國化學協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於生物材料並可發光且防水的木質薄膜,具有用作燈具、顯示器和雷射設備蓋板等用途的潛力。近年來消費者對環保、可再生材料的需求使得研究人員開始進行具有光學應用性能的木基薄膜的開發。然而,迄今為止開發出的許多材料都有缺點,如機械性能差、照明不均勻、缺乏防水性或需要使用石油基聚合物基質等缺點。
  • 漲知識丨一文帶你了解中山重要的薄膜企業|塑料|塗層|聚氨酯|聚酯...
    薄膜被廣泛用於電子電器,機械,印刷等行業。  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於單原子到幾毫米間的薄金屬或有機物層。電子半導體功能器件和光學鍍膜是薄膜技術的主要應用。  1.中山百事達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百事達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中山民眾鎮,擁有全國最先進的TPU多層共擠設備和覆合技術。
  • 精確調控納米級薄膜!分子層刻蝕新技術,有望變革半導體製造方式
    當今,很多技術的核心之處就在於半導體器件。隨著摩爾定律走向極限,十分有必要尋找一種新的方法,將更多的電路封裝到單個設備中,以提高設備的計算速度和性能。圖/阿貢國家實驗室近日,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新的技術,可能會有助於製造這種尺寸越來越小、但結構和功能越來越複雜的器件。這項技術稱為分子層刻蝕(molecular layer etching, MLE),相關論文已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雜誌發表。
  • 大尺寸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技術
    ,用於任意襯底上製備單晶雜化鈣鈦礦薄膜,同時並精確控制其厚度(從約600nm到100μm),面積(最大約5.5cm×5.5cm),以及厚度方向上的組成成分梯度(從MAPbI3到MAPb0.5Sn0.5I3)。
  • 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製出可替代鉑的Co單原子析氫催化劑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祁琨,崔小強教授、郭少軍教授(北京大學)、鄭偉濤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然而,由於Pt的高成本和有限儲量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急需開發可靠、高效、廉價的HER催化劑替代Pt,單原子催化劑提供了機遇。當金屬活性中心分散到單原子尺度時,急劇增大的表面自由能、量子尺寸效應、不飽和配位環境和金屬⁃載體的相互作用等特性將賦予單原子催化劑新奇性能。單原子催化劑最大挑戰為其低金屬原子負載密度,不可控團聚及金屬原子與載體間模糊相互作用關係,從而難以有效增強其催化性能。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導讀近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它為有機半導體拓展應用於薄膜電晶體,掃清了最主要的障礙。它不僅可以保護有機半導體,還可以使得電晶體達到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創新近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
  • 研究人員在大面積基板上獲得原子上薄的二硫化鉬薄膜
    二維範德華異質結構結合了不同的二維材料,也顯示出了巨大的希望。實際上,它們已經廣泛用於與能源有關的應用和催化。晶圓級(大面積)2-D二硫化鉬合成顯示出在創建透明且靈活的電子設備,下一代計算機的光通信以及電子和光電子學其他領域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