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悠悠 ,在參加完「整理控第8期21天衣物整理訓練營」的學習後,我不僅收穫了一個排列整齊、不用換季、方便使用的衣櫃,還培養出了每天整理5分鐘的微習慣。
以前我經常不著家,現在恨不得每天都宅在家裡不出門。感謝整理控,讓我這個不愛整理、不善於整理的人從此愛上了整理。
十一長假,我沒有出遊,正好利用這個假期好好整理了一次。攻克的重點就是全家最大的整理痛點——廚房,我奏響了鍋碗瓢盆交響曲。
第一樂章 序曲 整理書籍
我先從容易入手整理的書籍開始。
我的書都在孩子以前用的簡易書架上,也就是一個層架。上面擺放了我的書籍和很多其他的物品,小擺件、化妝品、筆筒、筆記本等,小東西多而且雜亂無章。
我按照訓練營裡教練教授的整理步驟,把書籍全部請下來,按照類別堆放在桌子上,興趣愛好類的放一堆,文學類的放一堆......再把不屬於書籍的物品也拿下來。
然後來判斷,哪些書我以後還會閱讀,留下來;哪些書我不再需要,不會再讀了,這樣的書就送走,捐給需要的人,接著發揮它的作用。
我一般用支付寶裡面的舊書回收來送走舊書,下單次日順豐就會免費上門把它們帶走。
這些是我送走的書,拍照留念,感謝它們的陪伴。
我把留下來的書放回到書架,按照類別擺放整齊。
像Kindle ,iPAD,小音箱,筆筒等一些小物件直接擺放在書架上視覺效果不好,容易凌亂,我就放在無紡布整理箱裡,直立擺放,一目了然,拿取很方便。
下面這張是書架前後對比圖,是不是看上去整齊了很多?
我現在特別喜歡看著書架上排列整齊的書,挑選一本,坐在書桌前仔細閱讀。
第二樂章 廚房整理小試—冰箱
廚房一直是我家的整理痛點。空間小,東西特別多,塞進櫥櫃裡,堆在架子上,放在檯面上,多到幾乎爆炸,只有窄窄的過道,僅能容納一人在廚房忙活。
我也算跨入整理這個門檻了,當然不能允許再這樣下去。
先找個軟柿子捏吧,我從最容易下手的冰箱開始整理。依然是按照整理的幾個步驟進行,清空+集中,篩選,分類,閒置處理,收納,花費了2個多小時,終於順利完成。
忘記拍整理前的冰箱照片了,下面這張是整理後的。
現在冰箱的微調和美化還在持續改進中。我已經把最上面那層整理盒上的標籤去除了,感覺又清爽通透了很多。
第三樂章 重頭戲—廚房
廚房的物品數量多,種類多,如果一次全部拿出清空的話,我估計家裡地方不夠攤的,視覺衝擊力也太大了,我可能會崩潰。
廚房之前做過分類收納,物品一般都是按照類別放置的。於是這次我想了個偷懶的方法,按類別分別整理,即按照調理器具,如廚房小家電、鍋、鏟等,用餐器具,如碗、盤、勺、筷子等,食材,如調料、乾貨、米、面、雜糧等,分批分次按照整理的步驟進行。
廚房整理是最麻煩、耗時最多的。歷時4天,整理的效果初具規模。最大的感受是,東西太多整理起來真累啊!
看看我囤積的杯子,有多少?滿滿的,再也放不下一個了。這也是對我的警告:不能再帶杯子回家了。
調料的種類也很豐富,很多調料都過了保質期丟掉了。囤積看起來省錢,其實是嚴重的浪費啊。
捨棄了的廚房物品有很多,電餅鐺、酸奶機、豆漿機、玻璃杯等等,可惜忘記拍照了。
廚房整理真是一個大工程啊,耗時多,精力不濟,忙得昏天黑地,忘記喝水,連吃飯都是點的外賣。晚上一躺下來秒睡。
下面這個照片只是顯示淘汰物品的冰山一角。淘汰的杯子數量最多,大概有30多個吧。
物品數量減少了,定位、歸位全都容易多了。
物品全部放在柜子裡、抽屜裡,臺面空出了操作空間。清理打掃起來也非常容易了,就真的是個順手的事兒了。
第四樂章終曲—臺面換新
我這個房子是2012年裝修好入住的。廚房臺面用久了,有些汙漬擦不掉了,而且整體泛黃。而我們暫時還沒有重新裝修房子的計劃,更換廚房臺面也有點不太現實。
臺面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雖然不影響使用,但是不美觀,看起來有點髒髒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求助了萬能的淘寶,還真有解決的辦法。我買了臺面防水防油耐高溫貼紙,總共花費40元。哈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話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現在挺佩服自己的,我居然從原來的手殘黨變成一個改造小達人了。
看看前後的對比圖,是不是效果很明顯?簡直換了個新臺面。
整理後照片中的樣子現在已經是我廚房的常態了。
每次做完飯,洗刷、擦拭、歸位後都會回歸到這個樣子。家裡又增添了一處心動角落。在這樣的廚房裡準備一家人的早餐、晚餐,心情愉悅、放鬆。本來我就是個吃貨,現在進廚房的時間更多了。
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整理,家越來越整潔,我的理想生活越來越觸手可及。現在的我更加從容,淡定,每天悠閒地生活。這都要歸功於整理,也要感謝與整理控各位的相遇。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