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12月5日訊 12月4日,廣西河池市首個民間工藝技能大師工作室——羅華清(傳統剪紙)工作室在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掛牌成立,由仫佬族剪紙藝人羅華清創作的8米剪紙長卷《歌仙劉三姐》也首次在職業中心學校展出。
羅華清老師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仫佬族剪紙的主要傳承人,她創作的剪紙作品構思新穎獨特、出神入化,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她剪刀下剪出的人物、動物、植物出神入化,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通過多年的潛心鑽研,羅華清的剪紙技藝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為仫佬族剪紙技藝的繼承者、發展者、傳承者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守護人。
羅華清出生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思平村小稔屯的仫佬族民間藝人世家,從曾外祖母開始傳承至今已經五代。羅華清老師的外祖母和母親都十分精通剪紙、繪畫、竹編、縫紉、刺繡等手工藝,在仫佬山鄉廣為人知。尤其家傳純手工製作幼兒背帶的技藝,堪稱仫佬族一絕。
羅華清從8歲開始,就跟隨外祖母和母親學習剪紙、刺繡、繪畫、縫紉等各種民間手工藝,尤其對古老神秘的仫佬族剪紙藝術有著執著的追求,她構思大膽,剪出的作品千姿百態、創意獨特,內涵優雅,能將萬物的神韻氣魄巧妙地融入人的情感中,給人以藝術美感的遐想。
40年來,羅華清練就了一手剪紙絕活,凡是在她眼前出現的東西,她都能現場剪得出來,而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多項作品受到廣泛讚譽,多次獲獎。
剪紙作品《仫佬族非遺》、《仫佬族耳環》榮獲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金獎;剪紙作品《仫佬族神儺》榮獲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銀獎;剪紙作品《仫佬族圖騰》榮獲河池第十六屆「銅鼓山歌藝術節」手工技藝類一等獎。今年3月21日至26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第53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羅華清創作的剪紙作品《三姐故裡傳歌坊》 獲銅獎。今年8月,她創作的剪紙作品《仫佬族神儺》被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中國剪紙博物館收藏。
2016年,羅華清參加了由「國家藝術基金」和「南京藝術學院」舉辦的2016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傳統手工藝美術的創新設計培訓」並獲得結業證書。目前,羅華清被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學、羅城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羅城縣第二小學、羅城縣四把鎮民族小學等學校聘為剪紙藝術導師。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羅華清傳承民族文化的先進事跡先後被新華社播發通稿,中國政府網、人民網、《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農民報》等國家主流媒體以及《廣西日報》《廣西民族報》、《廣西政協報》、《當代廣西》雜誌、《河池日報》都發表過羅華清的作品和事跡,成為河池乃至廣西的驕傲。(高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