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印度人民黨緣何贏得大選

2020-12-05 海南日報數字報
  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結果16日揭曉,印度人民黨以絕對優勢贏得大選,成為30年來第一個獲得議會絕對多數的政黨。該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將在下周宣誓就職。

  本次選舉被認為是印度的一次歷史性事件,其標誌是以印度教為基礎的印度人民黨一躍成為第一大黨,同時國大黨遭遇慘敗。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選舉結果表明印度民眾迫切希望能夠有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帶領他們振興國家經濟,把印度帶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在過去10年間,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政府可以說是功過參半。國大黨執政前五年,印度經濟發展較快,增長速度一度達到9%。不過,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印度經濟增速開始放慢,近兩年下降到了4%至5%,工業生產目前也處於下降狀態。

  同時,印度社會發展出現停滯,失業率和半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日益拉大,貧困人口仍佔總人口一半以上,社會治安狀況也有惡化趨勢,基礎設施不足,官員腐敗現象嚴重。

  有分析認為,此次大選國大黨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沒能把印度經濟繼續保持在中高速發展的軌道中,也沒能在改善民生和創造就業方面有所作為,大選結果顯示出選民對政府的不滿。

  印度人民黨在競選中以「發展」、「善政」為口號,承諾以就業、增長、教育和民生為執政的重中之重,獲得了大量選民的支持。

  大選結果揭曉後,莫迪發表講話稱,他希望能夠得到印度所有人的支持。莫迪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任首席部長10多年,以作風麻利、敢於決策、注重實效著稱,貼近民眾和反對官僚主義等特點也是他贏得選舉勝利的重要原因。印度各界希望莫迪執政後能夠一改政壇現有風氣,建立一種新的執政模式,推動經濟發展。

  觀察人士認為,印度新政府面臨巨大的問題和挑戰,必須大膽邁步、臨危不懼。未來印度如果想提振經濟,必須要對勞工市場進行必要的改革,改善投資環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而這些都需要新政府儘快拿出大膽的改革措施和相應的政策。

  記者吳強 (新華社新德裡5月17日電)

  新華時評

  新政府面臨經濟外交雙重考驗

  16日,持續一個多月的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終於揭開謎底,印度人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以「親發展、親市場」著稱的該黨領袖莫迪將出任印度新一任總理。

  競選期間,莫迪曾向選民許下打造「新印度」的承諾,其中包括建立一個高效現代化的政府,根除腐敗、提高百姓收入、讓印度擁有更多寬敞的道路等。那麼,莫迪政府能否回應印度選民對其的期望?幾天來,印度股市不斷創下新高,孟買股市敏感30指數甚至在選舉結果公布當天一度躥升至25000點以上,無疑顯示了短期內市場對莫迪的充足信心。

  從長遠來看,莫迪若想保持這樣的高支持率,玩好經濟、外交兩張牌至關重要。

  對莫迪政府而言,首要任務就是振興經濟、為商業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這不僅需出臺更多便利的投資政策,更要儘快解決困擾印度多年的基礎設施落後等老大難問題。

  在此方面,莫迪可謂經驗豐富:過去十幾年間,他一直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其領導下,古吉拉特邦無論在基礎設施發展還是吸引外資方面都在印度居於領先地位。他在競選期間承諾,將在整個印度複製古吉拉特邦經驗,最終讓印度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外交方面,莫迪政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與國際社會溝通。一直以來,印度人民黨在宗教民族問題上的立場多被外界打上「強硬」標籤。2002年,古吉拉特邦發生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大規模騷亂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作為時任邦行政首腦,莫迪被認定負有一定責任。也正因如此,一些西方國家長期對他採取孤立政策,美國甚至拒絕其入境。雖然不久前美國及歐盟國家不同程度地與其恢復接觸,但莫迪上臺後,印度新政府與西方的關係依然存在變數。

  此外,為實現構建「新印度」的目標,莫迪政府將積極發展與亞洲經濟大國的經貿及投資合作。莫迪本人曾多次訪華,對中國的快速發展表示敬佩。而在對巴基斯坦的關係上,新政府或將奉行「安全」和「反恐」優先的政策。

  「印度贏了,好日子在前面等著大家。」印度人民黨選舉獲勝後,莫迪在個人推特上如是寫道。如果他能在任期內打好經濟、外交兩張牌,不但對印度意味著「好日子」,對亞洲乃至世界,都是重大利好。

  記者唐璐(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印度人民黨

  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結果16日揭曉,印度人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成為議會多數黨。根據相關法律,印度人民黨將組建下屆印度聯邦政府,該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將出任總理。

  印度人民黨成立於1980年4月,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印度人民黨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勢力和城鎮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強烈民族主義和教派主義色彩。1996年,印度人民黨首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並短暫執政。1998年至2004年,該黨曾兩度執政。2004年5月在人民院選舉中失利後,該黨成為印度最大反對黨。

  2013年6月,印度人民黨推選資深黨員、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納倫德拉·莫迪出任該黨2014年大選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莫迪在古吉拉特邦以經濟社會發展顯著、治安管理嚴格和高效治理而出名,被稱作「人民黨強人」。同年9月,印度人民黨議會委員會正式任命莫迪為該黨2014年總理競選候選人。

  在本次選舉中,印度人民黨順應時局發展,強調給百姓一個善政,同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最終,該黨贏得議會下院全部545個議席中的280個以上的席位,30年來首次單獨成為議會多數黨。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將獲得330個以上的議席。

  記者王龍琴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背景資料

  印度選舉制度

  印度人民院選舉結果16日揭曉,印度人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成為議會多數黨。根據相關法律,印度人民黨將組建下屆印度聯邦政府,該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將出任總理。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聯邦議會由總統和兩院組成。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由議會兩院及各邦議會當選議員組成選舉團選舉產生,任期五年,依照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的建議行使職權。

  議會兩院包括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聯邦院共250席,由總統指定12名具有專門學識或實際經驗的議員,和不超過238名各邦及中央直轄區的代表組成,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副總統為法定的聯邦院議長。

  人民院為國家主要立法機構。其主要職能為:制定法律和修改憲法;控制和調整聯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對聯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並有權彈劾總統。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其中543個席位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其餘兩個議席由總統任命。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

  本次印度人民院選舉4月7日開始,5月12日結束,分9個階段進行。

  記者王龍琴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相關焦點

  • 印度人民黨總理候選人莫迪表示有信心贏得大選
    新華網新德裡5月8日電(記者吳強)印度人民黨總理候選人莫迪8日表示,有信心贏得本次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並以議會絕對多數組閣。    莫迪在接受當地一家電視臺採訪時說,在一個月前開始舉行的人民院選舉中,人民黨正在獲得絕對多數議席,該黨將在大選後組建30多年來印度最穩定和強有力的政府。
  • 印度人民黨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贏得地方選戰
    新華社新德裡3月12日電(記者白純)印度選舉委員會11日陸續公布北方邦等5個邦地方議會選舉結果,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大獲全勝。  選票結果顯示,印度人民黨在北方邦的403個議席中獲得324個席位,而一直在北方邦執政的社會主義黨和國大黨聯手也僅佔54席,差距十分明顯。
  • 印度人民黨在大選中得票數領先
    新華社新德裡5月23日電(記者趙旭)印度大選、即人民院選舉計票工作23日全面展開。印度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在多數選區的得票數領先。  當天早上8時,大選計票工作正式開始。
  • 印度大選關鍵時刻:臉書刪除上百個印度政黨相關帳戶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當地時間4月1日,臉書(Facebook)刪除上百個與印度大選兩大主要政黨有關的可疑帳戶。此次清除帳戶行動距離印度大選只剩不到兩周的時間。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2日報導,臉書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隨著印度大選全面展開,臉書刪除了687個與反對黨國大黨相關的頁面和帳戶,理由是這些頁面存在「協調一致的虛假行為」。
  • 西班牙中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反歐洲極右翼崛起?
    當地時間4月28日,西班牙舉行四年來的第三次大選。根據前期計票結果,中左翼執政黨工人社會黨贏得最大勝利,但依然沒達到組建政府所需的票數,需聯合其他小黨派組建聯合政府。與此同時,極右翼政黨幾十年來首次進入議會,為西班牙政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西班牙大選拉開帷幕。
  • 印度舉行世界最大規模選舉:人民黨崛起 國大黨面臨挑戰
    人民網4月7日訊 綜合外電報導,印度今天開始舉行世界最大規模的選舉,8.15億選民將在為期5周9個階段的選舉中投出他們的選票。選民將選出有著543個議席的人民院、也就是印度議會下院的議員。 在這次大選中,印度人民黨的極度個性化為選戰增添了新的元素。
  • 印度大選|「廢鈔令」陰霾
    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印度國家抽樣調查辦公室公布的6.1%——達到了該國45年來的最高值。在2019年大選之前,「『鈔票危機』將導致2019年印度人民黨的選票危機」的聲音不絕於耳。調查顯示,今年大選中,就業依舊是印度選民位列第一關注的熱點問題,尤其是年輕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印度人民黨黨員破億「成為全球最大政黨」
    原標題:印度人民黨黨員破億「成為全球最大政黨」  印度總理莫迪20日在微博客網站留言,恭賀其所在的印度人民黨黨員破億。「恭喜印度人民黨領導人及其成員,印度人民黨黨員人數突破一億,」莫迪寫道。法新社援引印度官員的話報導,印度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去年11月發起為期6個月的「入黨登記」活動,當時印度人民黨黨員人數僅為3500萬左右。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新民晚報數字報-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艦載機
    有印度海軍高級軍官稱,印度海軍航空兵將在該艦上展開駕駛米格-29K戰鬥機起降的訓練。那麼印度海軍緣何青睞米格-29K戰鬥機呢?  事實上,印度即將部署到「超日王」號上的是前蘇聯研製的米格-29K艦載機的改進型,包括米格-29K(9-41)戰鬥機和米格-29KUB(9-47)雙座教練機。  前蘇聯於1984年開始研製米格-29K艦載機,於1988年7月23日首飛。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在抗疫任務結束返回海南前,海南各醫療隊將尚未用完的醫用物資,悉數留給了受援醫院,讓這份瓊鄂情誼持續發酵。  三級精準救治體系,成功將分散各地的海南醫療隊戰鬥力重新凝聚到一起。通過這個體系,海南醫療專家乃至全國更多專科專家,都可以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工作提供支持,提高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進入3月,湖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武漢方艙醫院陸續關閉,海南醫療隊員分批撤出病區,進入原地休整狀態,海南前方指揮部的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伊莎貝爾·於佩爾任評委會主席
    本報三亞11月28日電 (記者李豔玫)11月28日晚,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公布競賽單元「金椰獎」國際評委會陣容,伊莎貝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印人民黨立法委員:泰姬陵是賣國賊所建,是印度歷史汙點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雲天明】「泰姬陵是賣國賊所建,是印度的歷史汙點!」據印度媒體報導,該國北方邦人民黨立法委員桑吉特·索姆日前在一場集會上對泰姬陵在印度歷史上的地位提出質疑,表示政府應該擦去這處「汙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2月3日《海南日報》)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溼地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但是,並不是說只要能養出來,就可以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