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選舉被認為是印度的一次歷史性事件,其標誌是以印度教為基礎的印度人民黨一躍成為第一大黨,同時國大黨遭遇慘敗。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選舉結果表明印度民眾迫切希望能夠有一股新的政治力量帶領他們振興國家經濟,把印度帶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在過去10年間,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政府可以說是功過參半。國大黨執政前五年,印度經濟發展較快,增長速度一度達到9%。不過,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印度經濟增速開始放慢,近兩年下降到了4%至5%,工業生產目前也處於下降狀態。
同時,印度社會發展出現停滯,失業率和半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日益拉大,貧困人口仍佔總人口一半以上,社會治安狀況也有惡化趨勢,基礎設施不足,官員腐敗現象嚴重。
有分析認為,此次大選國大黨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沒能把印度經濟繼續保持在中高速發展的軌道中,也沒能在改善民生和創造就業方面有所作為,大選結果顯示出選民對政府的不滿。
印度人民黨在競選中以「發展」、「善政」為口號,承諾以就業、增長、教育和民生為執政的重中之重,獲得了大量選民的支持。
大選結果揭曉後,莫迪發表講話稱,他希望能夠得到印度所有人的支持。莫迪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任首席部長10多年,以作風麻利、敢於決策、注重實效著稱,貼近民眾和反對官僚主義等特點也是他贏得選舉勝利的重要原因。印度各界希望莫迪執政後能夠一改政壇現有風氣,建立一種新的執政模式,推動經濟發展。
觀察人士認為,印度新政府面臨巨大的問題和挑戰,必須大膽邁步、臨危不懼。未來印度如果想提振經濟,必須要對勞工市場進行必要的改革,改善投資環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而這些都需要新政府儘快拿出大膽的改革措施和相應的政策。
記者吳強 (新華社新德裡5月17日電)
新華時評
新政府面臨經濟外交雙重考驗
16日,持續一個多月的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終於揭開謎底,印度人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以「親發展、親市場」著稱的該黨領袖莫迪將出任印度新一任總理。
競選期間,莫迪曾向選民許下打造「新印度」的承諾,其中包括建立一個高效現代化的政府,根除腐敗、提高百姓收入、讓印度擁有更多寬敞的道路等。那麼,莫迪政府能否回應印度選民對其的期望?幾天來,印度股市不斷創下新高,孟買股市敏感30指數甚至在選舉結果公布當天一度躥升至25000點以上,無疑顯示了短期內市場對莫迪的充足信心。
從長遠來看,莫迪若想保持這樣的高支持率,玩好經濟、外交兩張牌至關重要。
對莫迪政府而言,首要任務就是振興經濟、為商業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這不僅需出臺更多便利的投資政策,更要儘快解決困擾印度多年的基礎設施落後等老大難問題。
在此方面,莫迪可謂經驗豐富:過去十幾年間,他一直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其領導下,古吉拉特邦無論在基礎設施發展還是吸引外資方面都在印度居於領先地位。他在競選期間承諾,將在整個印度複製古吉拉特邦經驗,最終讓印度實現更快的經濟增長,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外交方面,莫迪政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與國際社會溝通。一直以來,印度人民黨在宗教民族問題上的立場多被外界打上「強硬」標籤。2002年,古吉拉特邦發生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大規模騷亂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作為時任邦行政首腦,莫迪被認定負有一定責任。也正因如此,一些西方國家長期對他採取孤立政策,美國甚至拒絕其入境。雖然不久前美國及歐盟國家不同程度地與其恢復接觸,但莫迪上臺後,印度新政府與西方的關係依然存在變數。
此外,為實現構建「新印度」的目標,莫迪政府將積極發展與亞洲經濟大國的經貿及投資合作。莫迪本人曾多次訪華,對中國的快速發展表示敬佩。而在對巴基斯坦的關係上,新政府或將奉行「安全」和「反恐」優先的政策。
「印度贏了,好日子在前面等著大家。」印度人民黨選舉獲勝後,莫迪在個人推特上如是寫道。如果他能在任期內打好經濟、外交兩張牌,不但對印度意味著「好日子」,對亞洲乃至世界,都是重大利好。
記者唐璐(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印度人民黨
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結果16日揭曉,印度人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成為議會多數黨。根據相關法律,印度人民黨將組建下屆印度聯邦政府,該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將出任總理。
印度人民黨成立於1980年4月,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印度人民黨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勢力和城鎮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強烈民族主義和教派主義色彩。1996年,印度人民黨首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並短暫執政。1998年至2004年,該黨曾兩度執政。2004年5月在人民院選舉中失利後,該黨成為印度最大反對黨。
2013年6月,印度人民黨推選資深黨員、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納倫德拉·莫迪出任該黨2014年大選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莫迪在古吉拉特邦以經濟社會發展顯著、治安管理嚴格和高效治理而出名,被稱作「人民黨強人」。同年9月,印度人民黨議會委員會正式任命莫迪為該黨2014年總理競選候選人。
在本次選舉中,印度人民黨順應時局發展,強調給百姓一個善政,同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最終,該黨贏得議會下院全部545個議席中的280個以上的席位,30年來首次單獨成為議會多數黨。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將獲得330個以上的議席。
記者王龍琴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背景資料
印度選舉制度
印度人民院選舉結果16日揭曉,印度人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成為議會多數黨。根據相關法律,印度人民黨將組建下屆印度聯邦政府,該黨總理候選人莫迪將出任總理。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聯邦議會由總統和兩院組成。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由議會兩院及各邦議會當選議員組成選舉團選舉產生,任期五年,依照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的建議行使職權。
議會兩院包括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聯邦院共250席,由總統指定12名具有專門學識或實際經驗的議員,和不超過238名各邦及中央直轄區的代表組成,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副總統為法定的聯邦院議長。
人民院為國家主要立法機構。其主要職能為:制定法律和修改憲法;控制和調整聯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對聯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並有權彈劾總統。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其中543個席位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其餘兩個議席由總統任命。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
本次印度人民院選舉4月7日開始,5月12日結束,分9個階段進行。
記者王龍琴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