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壓和舒張壓是怎麼形成的?哪個值發生異常,會更危險?

2020-12-06 家庭醫生在線網

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展壓,即高壓和低壓,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遺傳易引起高血壓,使得舒張壓和收縮壓隨之升高,進而引發一系列危害,那血壓中舒張壓和收縮壓哪個高了更危險呢。

收縮壓和舒張壓是如何形成的?

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心臟收縮泵出血液時動脈有一定的彈性,能擴張和容納血液,血液對動脈血管壁壓力的最大值就是收縮壓。舒張壓是心臟在舒張血管時所產生的壓力,在舒張期心臟停止泵血,剛剛擴張的大動脈由於自身彈性而慢慢回縮,從而推動血液流動,此階段動脈血管壁對血液壓力最低值就是舒張壓。若大動脈血管硬化時彈性變差,減弱擴張容納血液能力,心臟需更大力量把血液泵出去,從而引起收縮壓升高。

動脈硬化常常發生在老年性高血壓人群身上,因為動脈硬化而降低擴張能力,舒張期時回彈力量減少,從而表現為舒張壓正常或下降。若外周小動脈收縮和痙攣時,可使得大動脈在彈性回縮時遭受很大的阻力,從而引起舒張壓升高。若此時大動脈血管沒有發生硬化,能正常擴張和容納血液,心臟泵血阻力小,這表現是收縮壓正常,常見於中青年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哪幾種情況?

1、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升高

收縮壓正常且舒張壓升高常見於中青年高血壓,大動脈血管彈性良好,不過外周小動脈收縮且阻力增大,從而使得舒張壓升高。這種情況下需積極控制血壓,去除外周小動脈收縮,就能使得血壓恢復正常。

2、舒張壓和收縮壓同時升高

舒張壓和收縮壓同時升高是經典高血壓,不管是心臟泵血阻力還是外周小動脈阻力都增加。此階段心臟功能以及動脈系統彈性還不錯,只要長期且規律性用藥就能穩定血壓,避免出現併發症。

3、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

老年性高血壓的典型症狀是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此時大動脈硬化程度高,根本不能維持足夠的低壓,進而使得心臟、大腦和腎臟等器官供血不足,同時血壓對降壓藥物敏感度很低,易誘發併發症。

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哪個危險?

經過調查發現,收縮壓每升高10毫汞柱或舒張壓每升高5毫汞柱會使得心腦血管意外發病率增加50%,不管是舒張壓還是收縮壓都是獨立的危險因素,其危險程度差不多。不過收縮壓升高常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引發的疾病也比較嚴重。同時也要看一看脈壓差,也就是收縮壓減去舒張壓,能代表高血壓危險性的程度。正常情況下脈壓差在30~40毫汞柱,若脈壓差小於20毫汞柱,說明外周阻力大,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若超過60毫米汞柱,說明患有動脈硬化。也就是說脈壓差越高,說明血管就越硬,其危險性就越高。

溫馨提示

不管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升高都要積極治療,嚴格控制飲食,避免吃高糖分、高脂肪以及高鹽分食物,積極控制體重。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血壓中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哪個高了更危險,為什麼呢?》,藥師華子,10-082、《收縮壓和舒張壓只有一個超標,算不算高血壓?醫生講出大實話!》,關你健康,2019-02-23

相關焦點

  • 高壓和低壓相差多少算正常?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測量血壓,再正常不過,不管是電子血壓計還是水銀血壓計,測量之後都會出現兩個數值,一個是收縮壓,一個是舒張壓。關於高血壓在很多視頻、文章裡面都有提到過,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收縮壓和舒張壓是怎麼形成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距多少是正常的?脈壓差增大和縮小分別是什麼問題?
  • 對於高血壓人群,低壓高比高壓高更危險?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雖然高血壓這麼常見了,但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人不清楚高血壓到底是怎麼回事?甚至和真相背向而馳,比如據調查發現,有一大部分高血壓患者認為「低壓高」比「高壓高」更危險,是不是這樣呢?「低壓高」與「高壓高」到底哪種更危險?應該如何判斷?首先,大家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高血壓,高血壓主要是指體循環動脈血液升高為主要特徵的慢性疾病。
  • 怎麼才算高血壓?醫生:不超過此標準,說明血壓還不算高
    那麼,怎麼才算高血壓呢,測量血壓的標準是什麼?據研究顯示:「血壓正常值為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輕度高血壓是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Hg;中度高血壓是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重度高血壓是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為≥110mmHg。
  • 「劇烈運動」12分鐘,效果會讓人意想不到!
    近日,Karolina等人的一項研究表明,血壓高於正常水平與中老年人更廣泛的腦損傷有關,即使舒張壓在正常範圍內,50歲以前的舒張壓與老年的腦損傷之間也有很強關聯。該研究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65期|王剛主任醫師揭示反勺型血壓是帕金森病患者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危險因素
    本研究立足於我國三個代表性區域的運動障礙門診,以既往無異常血壓病史PD患者為研究對象,採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24 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4-H ABPM)對患者的異常血壓類型、分布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了研究,以期揭示PD患者血壓異常的特徵及相關危險因素,為早期幹預和治療提供依據和參考。
  • 「劇烈運動」12分鐘,效果會讓人意想不到
    近日,Karolina等人的一項研究表明,血壓高於正常水平與中老年人更廣泛的腦損傷有關,即使舒張壓在正常範圍內,50歲以前的舒張壓與老年的腦損傷之間也有很強關聯。該研究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
  • 高血壓最怕這幾個危險時刻!但抓住黃金期!
    由於血壓中的高壓(收縮壓)是心臟收縮產生的,低壓(舒張壓)是血管收縮產生的,而不同年齡段的人,心臟和血管收縮能力不同,所以病情也會有所差異。 1,青年患者:高壓正常、低壓升高 青年高血壓患者往往心臟功能較好、血管彈性正常,所以高壓一般不高。
  • 印度客機發生空難,飛機哪個位置安全?哪些人坐飛機更危險
    這種印象和我們擔心有關,也和現在新聞傳播有關,因為只要有空難,所有的新聞都會馬上報導,無論哪個國家發生。而最常見公路交通事故,每天都會發生,只要不是特別重大的事故,都無人問津從概率上看,人一生中在車禍中死亡的機率接近百分之一,而在飛機上遇難的概率是萬分之一左右,飛機每飛行十億小時死30人,每行駛十億千米會死亡0.05人,所以,飛機具有很高的安全穩定性。
  • 看到異常結果怎麼辦?
    按照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年輕人體檢,需要注意傳染病篩查,比如,體檢項目要包括肝功5項和血常規,還要拍胸片,以便篩查肝炎和肺結核;30歲左右,久坐較多,活動減少,山吃海喝,壓力很大,應該注意代謝狀況,需要增加尿酸和血糖檢查,最好是檢測糖化血紅蛋白;40歲以後,需要關注心血管狀況,應該檢查血脂及血壓,並且了解心臟功能和動脈情況;50歲,特別是女性,應該檢查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 怎麼才算高血壓?醫生提醒:不超過這一標準值就不算高,別多想
    現在三高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雖然說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併發症的存在,也會讓人們感覺很驚慌,這些病需要長期吃藥,但是會給腎臟帶來一定的負擔,雖然高血壓危害很多,但是不超過這個標準值就不算高,別多想。一、怎麼才算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