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展壓,即高壓和低壓,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遺傳易引起高血壓,使得舒張壓和收縮壓隨之升高,進而引發一系列危害,那血壓中舒張壓和收縮壓哪個高了更危險呢。
收縮壓和舒張壓是如何形成的?
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心臟收縮泵出血液時動脈有一定的彈性,能擴張和容納血液,血液對動脈血管壁壓力的最大值就是收縮壓。舒張壓是心臟在舒張血管時所產生的壓力,在舒張期心臟停止泵血,剛剛擴張的大動脈由於自身彈性而慢慢回縮,從而推動血液流動,此階段動脈血管壁對血液壓力最低值就是舒張壓。若大動脈血管硬化時彈性變差,減弱擴張容納血液能力,心臟需更大力量把血液泵出去,從而引起收縮壓升高。
動脈硬化常常發生在老年性高血壓人群身上,因為動脈硬化而降低擴張能力,舒張期時回彈力量減少,從而表現為舒張壓正常或下降。若外周小動脈收縮和痙攣時,可使得大動脈在彈性回縮時遭受很大的阻力,從而引起舒張壓升高。若此時大動脈血管沒有發生硬化,能正常擴張和容納血液,心臟泵血阻力小,這表現是收縮壓正常,常見於中青年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哪幾種情況?
1、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升高
收縮壓正常且舒張壓升高常見於中青年高血壓,大動脈血管彈性良好,不過外周小動脈收縮且阻力增大,從而使得舒張壓升高。這種情況下需積極控制血壓,去除外周小動脈收縮,就能使得血壓恢復正常。
2、舒張壓和收縮壓同時升高
舒張壓和收縮壓同時升高是經典高血壓,不管是心臟泵血阻力還是外周小動脈阻力都增加。此階段心臟功能以及動脈系統彈性還不錯,只要長期且規律性用藥就能穩定血壓,避免出現併發症。
3、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
老年性高血壓的典型症狀是收縮壓升高,舒張壓正常,此時大動脈硬化程度高,根本不能維持足夠的低壓,進而使得心臟、大腦和腎臟等器官供血不足,同時血壓對降壓藥物敏感度很低,易誘發併發症。
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哪個危險?
經過調查發現,收縮壓每升高10毫汞柱或舒張壓每升高5毫汞柱會使得心腦血管意外發病率增加50%,不管是舒張壓還是收縮壓都是獨立的危險因素,其危險程度差不多。不過收縮壓升高常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引發的疾病也比較嚴重。同時也要看一看脈壓差,也就是收縮壓減去舒張壓,能代表高血壓危險性的程度。正常情況下脈壓差在30~40毫汞柱,若脈壓差小於20毫汞柱,說明外周阻力大,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若超過60毫米汞柱,說明患有動脈硬化。也就是說脈壓差越高,說明血管就越硬,其危險性就越高。
溫馨提示
不管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升高都要積極治療,嚴格控制飲食,避免吃高糖分、高脂肪以及高鹽分食物,積極控制體重。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血壓中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哪個高了更危險,為什麼呢?》,藥師華子,10-082、《收縮壓和舒張壓只有一個超標,算不算高血壓?醫生講出大實話!》,關你健康,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