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居裡夫人像,竟不是居裡本人

2021-01-17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你可能也不止一次地見過這張照片,這張圖一般都被描述為備受尊敬的女性科學家瑪麗·居裡,不少地方都用這張配圖講述著居裡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的各種科研故事……


但問題是,照片裡的這位女士不是居裡本人。事實上,這是一張拍攝於2001年的照片,照片中的女士名叫Susan Marie Frontczak。當然,這照片和居裡夫人確實有關係:Frontczak在很多場戲劇中飾演著居裡夫人的角色,這正是她在劇中的扮相


另外一張劇中的樣子(視頻截圖):



下面的照片才是真正的居裡夫人,Frontczak的造型就是參考了這個:



尷尬的事情在於,在很多地方,第一張圖片都被當做居裡夫人本人了……甚至有紀念居裡夫人的郵票都用了Frontczak的圖片_(:з」∠)_



對於這種廣泛的誤會,Frontczak女士也表示心情很複雜。_(:з」∠)_


Frontczak女士


信息來源:http://physicsbuzz.physicscentral.com/2014/03/the-misappropriated-marie-curie.html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原文首發於酷炫科學



投稿請聯繫scientificguokr@163.com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是法國科學院院士?
    但由於大部分院士反對居裡夫人當選,投票沒有達到法定數額,居裡夫人遺憾落選。從此,居裡夫人再也沒有參選院士——法國科學院就這樣將自己最優秀的科學家拒之門外! 皮埃爾.居裡出生於1859年,瑪麗亞生於1867年。1897年底瑪麗亞開始做博士論文,導師是索邦(巴黎大學一部)的李普曼,但瑪麗亞是到皮埃爾的實驗室做實驗,他們很快演化成了夫妻間的合作,在幾個月之內就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是最活潑的鹼土金屬,在空氣中可迅速與氮氣和氧氣生成氮化物和氧化物,與水反應劇烈,生成氫氧化鐳和氫氣。鐳有劇毒,它能取代人體內的鈣並在骨骼中濃集,急性中毒時,會造成骨髓的損傷和造血組織的嚴重破壞,慢性中毒可引起骨瘤和白血病。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 你不知道居裡夫人的那點事
    從1933年起,居裡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寫物理、數學算式,方便極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說居裡夫人一直到死「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瑪麗·居裡(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於華沙,法國著名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佐洛斯基家庭富裕,其父母嫌棄瑪麗·居裡家貧窮,強烈反對他們的戀情,佐洛斯基迫於家庭壓力,給瑪麗·居裡寫了分手信,接到分手信後,瑪麗在極度痛苦中,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波蘭。這位帥哥日後也成為了著名數學家。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裡,樹起了瑪麗·居裡夫人的雕塑。
  • 居裡夫人:波蘭與「釙」
    居裡夫人就建議,用她的祖國,她不是在波蘭出生的嗎,就用波蘭這個國家的名字,給這個新元素命名為「釙」。有同學說,既然是為了紀念波蘭,那這種元素應該叫「波」,不應該叫「釙」呀!居裡夫人和居裡先生發現新元素後,人人都知道他們了,是大科學家了。好多獎勵也來了,他們不是法國科學家嗎,法國的政府就要給他們頒發一個大獎章,這個獎章只頒發給那些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怎麼回事?居裡夫人筆記為什麼仍具放射性
    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她工作多年,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
  • 居裡夫人的筆記本放射性為何持續千年
    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於1934年死於罕見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這與她一直長期大量地暴露在放射性物質中有關。即使到今天,居裡夫人1899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有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
  • 居裡夫人誕辰150周年 | 重溫饒毅《光榮背後的辛酸》
    雖然居裡夫婦對科學有重要貢獻,但法國科學界和社會卻並不那麼接受他們。 皮埃爾從小性格孤僻,家庭不屬「上流社會」,上的學校也不是頂尖的,所得教職只是在物理化學學院而不是鄰近的名牌大學索邦。1898和1902年,皮埃爾兩次爭取索邦教職未成;1902年爭取進入法國科學院未果,直到 1905年才遂其願。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就簡單聊幾件居裡夫人的軼事,紀念一下這位核能開山祖奶奶吧。 資料大部分來自居裡夫人自己寫的自傳,以及居裡夫人小女兒為她寫的傳記。 提出放射性不是來自分子作用,而是來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術語也是她造的。發現了元素釙(Po)。這個新元素,以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命名。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我國著名文學家莫言曾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除了這些偉大的個人,諾貝爾歷史上還有一個偉大的家族,這個家族曾五次獲得諾貝爾獎,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居裡夫人一家。 皮埃爾.居裡 皮埃爾.居裡,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是居裡夫人的丈夫,1898年他和居裡夫人用沉澱法從瀝青礦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和釙
  • 居裡夫人不是僅靠苦幹而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
    這位母親就是後來兩獲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而那個女嬰就是1935年與丈夫約裡奧·居裡一起獲得諾貝爾獎的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夫妻倆在皮埃爾·居裡所在的巴黎理工學校申請到一個簡陋的實驗室,然後利用一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礦渣進行實驗,歷經兩年多的努力,最終於1898年4月先後從這些礦渣中發現並分離出了兩種新元素:釙(Polonium)和鐳(Radium),從而完成了從默默無聞到舉世矚目的華麗轉身,也揭開了科學發展的新篇章。
  •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弟子
    名媛    「居裡夫人來了」,1926年5月的一個周日,對勞君展來說意義非凡,她在巴黎的居所因居裡夫人的到來突然沸騰了,激動不已的她握住居裡夫人的手,迎客進屋。    跟居裡夫人短暫的相處,成了勞君展一生的記憶。
  • 居裡夫人的愛與她的諾貝爾獎家族,如今科學基因依舊延續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居裡夫人值得和她的同事們分享這份科學的榮譽。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瑪麗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因為他們對輻射的研究貢獻,以及亨利·貝克勒爾對鈾元素中自發輻射的觀察。然而當時,法國科學院的成員只提名皮埃爾和貝克勒爾為該獎的候選人。
  • 「居裡夫人」被改名!臺「教育部」手太寬竟連老外起名都管
    臺灣包袱鋪,居裡改名不從夫!關於臺灣課改一事兒曾鬧得沸沸揚揚,蔡當局因此也被指責「政治正確凌駕於教育專業」上,但民進黨團禍禍自己家的事還不夠,這兩天又管起別人家的「閒事兒」了,比如要給居裡夫人改名,不讓人家冠夫姓了。侃爺想問,這事兒您經過居裡夫人的同意了嗎?
  • 居裡夫人在丈夫去世後,本想開始一段新的戀情,卻差點毀掉一生
    居裡夫婦獲得諾貝爾獎三年後,居裡在一次外出中被馬車撞倒身亡,留給居裡夫人未完成的實驗和兩個孩子。 郎之萬也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比居裡夫人小5歲,長得玉樹臨風,人送「旗兵隊長」的綽號。但是鮮花總是插在牛糞上,高富帥娶了絲女。郎之萬的老婆是個陶瓷工人的女兒,特彪悍、特暴躁,跟郎之萬沒什麼共同語言,又嫌他的研究變不出來現錢,甚至曾用花瓶砸他的腦袋出氣。 一個是中年喪夫,孤獨寂寞;一個是家有河東獅,痛苦不堪。兩個志趣相同的人就漸漸地走到了一起。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只有一位,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居裡夫人一樣偉大的人。回到祖國以後,施士元進入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受聘為物理系教授。此時的他,既是年輕的學者,第一次提出了「原始粒子」的猜想,[1]又是新晉的翻譯家,填補了國內物理書籍的空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老師。
  • 說起居裡,近日,居裡夫人發表了一張健身照
    ,他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玩家,我們還想知道居裡在流行病期間是如何度過的!居裡夫人更新了庫裡在健身房訓練中的一組照片,受到粉絲們的稱讚,然而當一些球迷看到照片時,他們發現居裡似乎比他在球場上踢球時更胖了!從照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居裡的肌肉線條和輪廓與在場上的相比似乎不那麼明顯,也不像以前那麼清晰,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還是達到了可控範圍,不過,與約克在掘金隊相比,居裡顯然比對方強,而細心的球迷現在也會送出,庫裡妻子肚子上的肥肉還是很明顯的,看來健身效果不大,他看起來像一堆褶皺,真讓人吐槽!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時間:2020-11-11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怎麼回事?
    諾貝爾獎官方推特截圖【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她工作多年,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居裡夫人「居裡夫人」不是一個尊稱,而是一個蔑視、侮辱和抹殺她的真正功績的稱呼。當然,貝克勒爾獲得諾貝爾獎並非不合情理,但讓人費解的是,在當時由四名著名科學家提名的獲獎者中,一開始並沒有瑪麗·居裡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的是貝克勒爾。而真正做出重大貢獻的居裡夫婦呢?皮埃爾·居裡被外界形容為「貝克勒爾的助手」,而瑪麗·居裡,被稱為「皮埃爾·居裡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