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最令寶媽頭疼的一個問題,恐怕就是寶寶的吃飯問題了。
辛辛苦苦,精心準備的飯菜,寶寶卻似乎不怎麼賞臉,餵飯拉鋸戰,每天都要上演幾次。
「什麼時候,小寶才能好好吃飯啊!」這是很多媽媽的心願。
今天,我就踫到一位寶媽來諮詢相關問題,她家二寶快五個月了,己經到添加輔食階段,大寶己經六歲了,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體重己經超標很多了,又不敢貿然給她減肥,給她少吃點吧,孩子喊餓也怕吃少了營養跟不上,影響長身體。真的是愁死了。
但是她家大寶己經六歲了,己經錯過了味覺訓練最佳時期,除了把蔬菜做得更迎合寶寶口味,再好好教育孩子不要挑食偏食外,也無更好辦法。但孩子甚小,不太明白這個道理,收效甚微。
二寶卻正是訓練味覺的黃金時期。
很多家長把寶寶挑食偏食的問題,歸置於寶寶不懂事,任性上。其實這件事不完全是寶寶的責任,很大呈度上是家長們在寶寶味覺發育黃金時期沒有抓住機會,錯過了給寶寶味道記憶的好時期。
這個黃金時期就是寶寶添加輔食期。
一般來說,寶寶到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添加輔食了,這個時候寶寶的味覺也開始發育了,他的潛意識記憶開始記憶他所品嘗到的味道。
四月齡到八月齡,這個時間段是寶寶對味道的敏感時期,他所嘗到的每一種味道都會留在記憶深處,長大後當吃到這種味道的食物,味覺細胞就會認出這種食物,進而接受這種食物。
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家長要儘可能多地給寶寶品嘗食物種類,他嘗得越多,所記住的味道越多(每一種食物都有其獨特的味道),長大一些開始正常飲食時,他能接受的食物種類就越多,當然就不會挑食,偏食了。
食物的種類很多,那要怎麼給寶寶添輔食嘗味道呢?
國芬給出三點建議:
1.先素後葷
四月齡可以給寶寶添加少量的雞蛋黃泥,同時可以給寶寶喝一些素菜湯或稀釋鮮果汁。
素菜湯做法,蔬菜清洗乾淨,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再另起鍋加清水煮青菜湯,煮好後菜湯涼至溫熱,用小勺子給寶寶餵食,這個菜湯不加鹽等任何調味品,就讓寶寶品償蔬菜本來的味道。也許大人們會覺得淡而無味,但對於味覺敏感的寶寶來說,還是很強烈的味道體驗的。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只做一種蔬菜,不要幾種蔬菜混在一起,而且喝完菜湯後要注意觀察是否有不適或過敏,兩三天後看寶寶適應了,再換另一種蔬菜湯給寶寶嘗。
主食方面可以嘗試著給寶寶吃一點米糊,這個米糊最好是大米製作的。小麥中含有的麵筋是比較容易過敏的物質,所以小寶寶不建議食小麥製品。
寶寶七月齡後可以給寶寶開葷了,先從肉湯開始,寶寶喝的肉湯(魚湯或雞湯)可加一點點鹽調味,喝完後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不適或過敏。
2.先流質到半流質,再到小碎塊
給寶寶的輔食要先給湯汁類,如素菜湯,稀釋果汁或蔬菜汁,慢慢過渡到米糊,果泥或蔬菜泥等半流質,大月齡的寶寶可以給寶寶碎塊的蔬菜或水果。
肉類也是一樣,先肉湯,到肉泥再到肉沫或小碎塊肉。
有的媽媽擔心寶貝會被卡住或沒牙不會咀嚼,一直不敢給寶寶吃小碎塊的食物。這是不可取的。寶寶漸次長大,我們要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這也有助於寶寶乳牙萌出,只是媽媽要細心選擇食物,堅硬不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如花生等,不要給寶寶吃就行了。
3.先少後多
雖然添加了輔食,但寶寶的主要食物還是奶類(母乳或奶粉)為主,所以開始時,寶寶們吃得少,媽媽也不要太擔心,這個時候,添加輔食的主要目的是讓寶寶嘗味道,學著吃和接受母乳或奶粉以外的食物。
大月齡(七個月以上)的寶寶輔食量可以逐步增加,這個時候母乳的營養成分慢慢降低,寶寶的身體快速生長,母乳的營養己經不足所需,需要從輔食中補充不足,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進一步完善,可以從輔食中吸收營養。所以這時的輔食要葷素搭配,全面營養。
重要提醒的一點是:雞蛋雖然是公認的營養全面的食物,但是不滿周歲的寶寶食用蛋白易導致高蛋白過般,所以周歲以內的寶寶可以吃蛋黃,但全蛋最好等寶寶周歲後再添加。
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一個繁瑣,而且還要細心的事情。但是這幾個月卻是培養以後寶寶不挑食偏食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媽媽們只要有心一些,以後,寶寶在吃飯問題上就要少操許多心。
願天下所有寶寶都健康成長。這是國芬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歡迎關注,點讚,收藏轉發。謝謝!
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