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幼崽的輔食,真不是說添加就能添加的!

2020-11-27 騰訊網

其實吧,這親子育兒類綜藝真是能不看就別看了吧,因為人比人真的氣死人啊!這不,前兩天在最新一期綜藝裡,應採兒表示二胎hoho兩個月就斷夜奶了!

哇特,還有這麼「爽」事情!很多正在經受夜奶之苦的老母親表示不敢相信,甚至有極端仙女大膽猜測:真的不是餵安眠藥麼?因為畢竟在母乳餵養的情況下,寶寶才兩個月那麼小,貿貿然就斷掉夜奶,這也太「反常」了!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娃以奶為先。這麼小的寶寶就給他戒掉夜奶真的OK麼?是打算趁此機會無縫銜接奶粉?還是索性添加輔食、開啟混合餵養之路?

那當然不能夠!首先,像應採兒這種二個月就能成功斷夜奶的案例,應該來說算是極端個案,科不科學姑且不論,能夠這麼順利輕鬆、這麼短時間內成功斷掉已屬不尋常,這一點給寶寶斷過奶的老母親應該有感觸。斷奶絕不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

另外,即使兩個月成功斷掉夜奶,是不是意味著就可以直接添加輔食了呢?這個一般稍微有點常識的老父母們應該都懂,輔食是寶寶到了六個月左右才能陸續添加的。

然而,添加輔食只有這一個注意事項麼?那必然不是,添加輔食這裡頭學問可大著呢!我們本期跟大家討論,給娃添加輔食那些事兒哦

首先,大家需要搞清楚的是:輔食一般建議是6個月添加,部分發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但不能早於4個月,至於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寶寶有所不同。身為老父母需要仔細觀察,寶寶所傳遞出的關於「開飯」的若干信號。

1)寶寶對成人的食物表現出興趣,成人吃飯的時候寶寶有「很想要」的表情;

2)能夠控制自己頭頸部,接受來自外界投食的流質或半固體食物;

3)寶寶飯後能做自由轉動頭部、閉嘴、推開食物等動作,可以自主表達「不要」;

4)寶寶需要的奶量較大,每天達1000毫升以上。

當寶寶出現上述情況和舉動時,新手爸媽要開始有意識添加輔食嘍!另外,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具體表徵,大家也要get哦

是否有吃不飽的現象

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餵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餵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於飢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後出現生長加速期時,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發育情況是否「達標」

當寶寶可以自由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後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餵食的情況;

是否對吃東西躍躍欲試

如別人在他旁邊吃飯時他會感興趣,他可能還會來抓你的勺子,搶筷子。如果寶寶將手或玩具往嘴裡塞,說明他對吃飯有了興趣。這時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如何給寶寶做輔食了;

挺舌反射是否消失

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餵輔食時,寶寶常常把剛餵進嘴裡的東西吐出來,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挺舌反射」。

挺舌反應尚在,那說明餵輔食還不到時候。挺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後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餵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讓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以上我們所說,是輔食引入的最佳時機。而如果在寶寶4個月大之前就添加輔食,那麼就稱為過早添加輔食了,過早添加輔食顯然對孩子也是不利的

1)在寶寶挺舌反射消失之前,吞咽功能沒有完善之前,餵輔食很容易引起寶寶誤吸,嗆咳等;

2)寶寶的胃腸道功能尚不成熟,許多消化酶也不足,難以消化不同種類的食物。容易引起寶寶便秘,腹瀉等問題。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

3)一些研究發現過早的添加輔食會增加後期肥胖的風險;

4)孩子因挺舌反射還沒有消失,本能的吐出食物,而家長如果強迫進食,可能會導致孩子對吃飯產生恐懼感,影響後期輔食的添加。

這是過早添加的情況,同樣,過晚添加輔食也會出現諸多對寶寶不利的情況

1)6個月後,母乳已經無法為孩子提供,生長發育需要的所有營養,如果不能及時添加輔食,很有可能因為能量攝入不足,造成寶寶生長緩慢;

2)寶寶從媽媽體內帶來的鐵已經消耗完,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3)不利於寶寶咀嚼能力和吞咽功能的發展;

4)6個月左右的寶寶進入味覺敏感期,此時添加輔食能讓寶寶接觸多種質地或味道的食物,錯過這個時期,過晚添加輔食容易造成寶寶偏食、挑食。

綜上,給寶寶添加輔食,新手爸媽們需要注意和考量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諸如時間截點、添加信號、過早的害處、過晚的不良隱患等等。

所以,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機還是很有講究的,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在合適的時間給寶寶添加輔食,以保證寶寶的生長發育。

相關焦點

  • 寶寶添加輔食注意的事項
    欣寶馬上六個月了,和婆婆商議開始增加輔食餵養。第一次蒸了一個雞蛋黃,分出四分之一。放的水有點多,蒸的有點不成形,欣寶直往外吐。隔了一天,買了溶豆給她,裡面含海藻糖,看樣子很愛吃。但小寶寶腸胃弱,不能這麼早吃甜,果斷放棄。孕嬰店推薦米乳,買了一盒回來,摻到奶裡,吃的還不錯。先堅持一周試試。
  • 人類幼崽的進化史到底有多坎坷?
    我想,沒養過娃的人一定難以想像,原來兩隻腳的人類幼崽進化過程竟然這麼坎坷,直教老母親懷疑人生。坎坷就算了,一些過來人總喜歡打著「愛」的名義在你面前指點江山,這就很迷惑了啊?還記得皮皮六個月大的時候,七大姑就很好奇的湊過來問我:「哇,好快啊,孩子都6個月了,該斷奶給他吃米粉了吧,米粉有營養!」
  • 寶寶輔食,怎麼添加才更健康?
    研究還表明,從母乳過渡到固體食物的過程中摻入複雜的、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會提供餵養共生細菌的機會,促進均衡且有益的短鏈脂肪酸濃度和維生素的濃度,從而在輔食添加的整個過程中促進腸道屏障和免疫力的成熟。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 萌娃有模有樣的「嗦面」火了,網友:人類幼崽吃麵也太可愛了吧!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主食有很多種,但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還是米、面,因為這兩種食物不論是做法還是說味道都可以百變。並且麵條相對來說更加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以和很多的蔬菜、肉類搭配,也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之一。當然了不僅僅是適合孩子,很多孩子也非常喜歡吃麵食,因為不同的做法總能夠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口味體驗。
  • 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哪些食物是禁食的?
    新媽媽提問: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了,哪些食物是暫時不能添加的?育嬰師解答: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表面寶寶腸胃功能逐漸開始完善了,但有不少食物暫時還不能添加,媽媽一定要注意。 雞蛋清
  • 如何預防寶寶挑食,6-12個月是輔食添加關鍵期,家長們做好
    但是,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僅僅依靠母乳或奶粉,已經不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此時就需要「輔食」的幫助。科學建議,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適當添加輔食,這階段添加輔食不僅是為了給寶寶補充營養,同時還能預防寶寶偏食的問題。而且,在寶寶6個月到1歲這一階段,恰恰是味覺和嗅覺最靈敏的實際,如果寶媽們能抓住這一機會,讓寶寶嘗試各種味道,就能起到培養寶寶良好嗅覺和味覺的效果。
  • 正確添加寶寶輔食,寶寶長大不挑食,偏食
    今天,我就踫到一位寶媽來諮詢相關問題,她家二寶快五個月了,己經到添加輔食階段,大寶己經六歲了,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體重己經超標很多了,又不敢貿然給她減肥,給她少吃點吧,孩子喊餓也怕吃少了營養跟不上,影響長身體。真的是愁死了。
  • 寶寶剛吃輔食,這4種輔食先別添加,易腸胃過敏!
    4種輔食別太早吃,傷腸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我國膳食營養協會的建議,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儘量別早於出生後6個月,因為寶寶腸胃消化系統發育在半歲之前還未完善,而過早地為寶寶添加輔食容易影響攝入奶量的不足而造成營養不良,同時還會影響到腸胃的吸收功能,過早添加輔食而引起的不消化會產生腹脹腹瀉或便秘,甚至還會引起過敏的現象。
  • 寶寶初次添加輔食及每日輔食表做法,媽媽們收藏啦
    紅棗花生醬 口水棒 6+28 米粉(與水比例1:5)+混合果蔬泥+輔食油+紅棗花生醬 磨牙棒 6+29 米粉(與水比例1:5)+混合果蔬泥+輔食油+紅棗花生醬 蛋酥幹 6+30 多味顆粒面+黑芝麻核桃粉+紅棗花生醬+輔食油 蛋酥幹 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重點
  • 人類幼崽的哪些行為讓你瞬間崩潰?
    熱衷於刷人類幼崽可愛日常的小編,常常會在評論裡看到「怎樣才能不結婚、不經歷生產,就能擁有這樣的小可愛」諸如此類的「奇怪」發言。崽崽們真的太太太好笑了,一會兒讓你覺得窩心到想哭,一會兒又讓你哈哈大笑,更多時候是哭笑不得。無論他們在幹什麼,都覺得好可愛呀。
  • 嬰兒多大開始添加輔食,主要看寶寶有沒有這些反應月齡是其次
    嬰兒多大開始添加輔食,主要看寶寶有沒有這些反應月齡是其次隨著嬰兒一天天的長大,什麼時候添加輔食便成為困擾很多寶媽的難題,添加過早怕寶寶腸胃負擔重消化不了,添晚了又怕營養跟不上,左想右想到底啥時候添加好呢?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抬起頭,6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起,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被抱,如果沒有成人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而動物馬、牛、長頸鹿的幼崽出生後一個小時內就可以站立,出生第1天就可以躲避捕食者。
  • 可愛的梅花鹿,養殖方法很重要,尤其是幼崽管理
    大家好,歡迎閱讀囡囡為你說三農。梅花鹿長相可愛,並且它全身都是寶,所以在養殖過程中就需要精心飼養。養殖梅花鹿的成本比較高,所以小編覺得經濟條件以及環境各個方面都允許,你又非常願意飼養的情況下是可以養殖梅花鹿的,梅花鹿所帶來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 人類幼崽為什麼這麼弱小?因為太強母體會承受不住,十月已是極限
    我們常常會好奇,為什麼自然界的這些動物,生下來就能跑能跳,幾個月就能狩獵,一兩年就可以到達成熟期,反而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幼崽,生下來除了哇哇大哭什麼也不會,可以說是自然界最脆弱的高等生物幼崽。那麼為什麼人類可以主宰世界,幼崽卻如此脆弱?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
  • 其實這就是人類幼崽的優勢
    但這屬於人類幼崽之間的對比,如果把人類幼崽放在整個自然界,實際上他們都屬於早產兒。瑞士生物學家阿道夫·波特曼就曾說過:胎兒超42周出生仍屬於早產兒,這種現象稱之為「生理性早產」。為什麼要說人類幼崽相對於大自然來說都屬於早產兒?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這裡所說的「早產」和平時理解的不同,而是通過嬰兒的整體表現來看的,1)身體各個部位沒有發育成熟網友經常把小寶寶稱作「人類幼崽」,在他們身上一系列的表現真的很可愛,卻也讓父母操碎了心。反觀某些動物的幼崽,出生後幾分鐘就可以站起來,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因此,單從身體發育成熟度和速度來看,人類幼崽整體是有些「早產」的。
  • 猴子出生就會走,為啥人類幼崽卻不行?三個原因,「弱」不是壞事
    猴子的孕期平均是6個月,人類是280天,但猴寶寶在剛出生沒多久,就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能夠脫離母猴蹣跚爬行,猴寶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膩著媽媽,媽媽爬到哪裡,他都會蜷縮在媽媽的懷裡,這一點跟大部分動物比較像,比如牛馬羊的幼崽,生下來就會走,可是人類卻不行,必須要經過漫長的撫養,他才能慢慢地學會自理。
  • 幼崽不完全飼養手冊
    人類的幼崽,真的很治癒。後來我們家多了不少逗小孩玩的東西,撥浪鼓啊手搖鈴啊小玩偶啊啥的,但是這些的吸引力遠不如我抱著她悠悠來的開心,笑聲清脆,嘎嘎嘎的,像個快樂的小鴨子。熊哥總警告我倆,別玩大發勁兒了把崽甩出去。我倆一個真聽不懂,一個裝聽不懂,熊哥每次都無力的嘆息一聲,繼續在沙發上做自己。
  • 金毛產下一窩幼崽,為了區別它們給貼上了標籤,畫風有點兒奇怪
    這位主人家的金毛生下了一窩幼崽,有9隻那麼多,可以說是一支超生隊了。不過該怎麼區分它們成了主人的煩惱。於是主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根據小狗們的出生先後順序來給它們貼上標籤,不過主人不是簡單的標上12345,而是用一餅、二餅、三餅……給它們命名,好巧不巧,正好是九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