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蟲是蝸牛的天敵,過去農村的晚上到處都是,為何現在少見了?

2020-12-04 農夫也瘋狂

導讀:此蟲是蝸牛的天敵,過去農村的晚上到處都是,為何現在少見了?

進入立夏節氣以後,因為雨水多,日照時間長,再加上溫度快速上升的原因,農作物的生長是非常快的。而在農作物瘋長的同時,一些害蟲也出來活動了,因此防止病蟲害就非常關鍵了。蝸牛是很多人看起來非常萌萌噠的動物,尤其是它的精神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讚揚。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蝸牛就是一種害蟲,它們會吃掉好多青草的葉子,不光影響到青菜的生長,而且還會影響賣相,這樣就賣不上好價錢。而且蝸牛別看它個頭不大,但是吃得可多了,不光是吃蔬菜,還啃食果樹幼苗、葉子和花卉。而且蝸牛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要不了多久菜園裡就有一大片蝸牛,所以農民對於蝸牛是深惡痛絕的。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正所謂一物降一物,蝸牛雖然有堅硬的外殼,但是它也有天敵,並且它的天敵還要比它少得多,它就是螢火蟲。在過去農村的螢火蟲特別多,一到夏天的晚上,田野裡到處都是螢火蟲,很多的小孩子帶回去追趕、捕捉螢火蟲,把它當「玩具、「寵物」來玩耍。也是因為以前的螢火蟲很多,所以蝸牛很少。

螢火蟲的個頭很小,但是卻是蝸牛最大的天敵和剋星。螢火蟲主要的捕食對象是螺類還有甲殼類的昆蟲,其中就包括蝸牛。而且當螢火蟲還是幼蟲的時候,就可以蠶食蝸牛的身體了。有時候看到蝸牛隻剩下一個外殼了,多半就是被螢火蟲的幼蟲吃掉了。

雖然螢火蟲很小,但是它並不會直接吞食蝸牛,而是將尖尖的前鄂刺進蝸牛的軟體裡,給蝸牛注射一種毒素。然後蝸牛就會被這種毒素麻痺,並且慢慢就變成一灘液體,這樣螢火蟲的幼蟲就盡情地享用蝸牛了,直到把它吃得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另外當螢火蟲進化成成蟲之後,不僅會食用昆蟲,而且還會在蝸牛的體內產卵,然後孵化出很多小螢火蟲。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螢火蟲多,蝸牛很少的原因。而現在螢火蟲少了,有時候一晚上也不見得能看見一兩隻螢火蟲。蝸牛缺少了天敵,自然數量就多起來了,讓農民相當頭疼。那為什麼螢火蟲突然就少了呢?

首先是農村的環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汙染。這個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光汙染,一個是生態環境的汙染。螢火蟲在網上發光,就是為了吸引異性來交配繁殖後代,可是現在農村裡到了晚上就燈火通明了,這樣螢火蟲的微弱光亮被掩蓋了,看不到同伴就不能吸引它們來交配,自然數量就會減少。

另外一個生態環境的汙染,指的是森林的減少。河流和湖泊的汙染,還有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造成了螢火蟲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從而難以生存。現在一些深山老林還有螢火蟲,那是因為這裡的環境沒受到汙染。螢火蟲一般都是把卵產在靠近水邊的一些腐爛枯草中,可是近些年農村裡很多的道路硬化了,森林覆蓋面積有所減少了,尤其是很多的河流、湖泊也都乾涸、汙染了,變臭了,嚴重威脅到了螢火蟲的生存。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類的過度捕捉。以前的螢火蟲多,農村娃捕捉幾個英雄不大。可是現在螢火蟲數量在逐年的減少,再加上人類的過度捕捉,這樣數量就更加少了。之所以有人捕捉螢火蟲,那是因為它還具有商業價值,比如前些年就有媒體報導一些企業舉辦活動,一次性就要捕捉數萬隻螢火蟲。

夏天已經到了,但是現在農村裡很少能見到螢火蟲了,真懷念以前一到晚上農村田野裡到處都是螢火蟲的時光。各位網友朋友們,在你們當地,螢火蟲還多嗎?歡迎留言!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

相關焦點

  • 蝸牛真的害怕螢火蟲嗎?小小的螢火蟲為什麼是蝸牛的天敵?
    蝸牛真的害怕螢火蟲嗎?小小的螢火蟲為什麼是蝸牛的天敵?文/農夫也瘋狂小時候一到夏天的時候,螢火蟲非常多。在當時還沒有電燈,我們這些小孩子到了晚上,就到處去抓螢火蟲。大人就說,有了螢火蟲,菜地的蔬菜才能避免被蝸牛禍害。蝸牛真的害怕螢火蟲嗎?小小的螢火蟲為什麼是蝸牛的天敵?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蝸牛,它們雖然行動緩慢,但破壞力還是比較大的,其不僅會吃一些蔬菜,而且還會啃食一些果樹幼苗、葉子及花卉。
  • 為什麼農村常見的小螢火蟲,竟然能吃掉蝸牛?成為蝸牛的天敵
    如果大家生活在農村,一到夏天的晚上,螢火蟲就會成群地出現,發出黃綠色的螢光。很多小孩子被螢火蟲發出的光吸引,會把螢火蟲抓起來放到一個透明的瓶子裡,等到晚上關了燈之後,就可以看見螢火蟲發出的迷人的螢光。有的大人會叮囑小孩,讓他們在天亮的時候把螢火蟲放出去。
  • 農村幾種以前常見的動物,現在很少見了,你見過幾個?
    隨著農村高樓的建起,城市不斷向農村土地擴展,農村的山與田都變得越來越少。加上人們把森林變高樓變農田,把野生動物當成進補的美食,很多曾經在農村經常見到的動物,,在現在要麼很少見,要麼已經快走向滅絕的名單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些以前農村成群,現在卻越來越少見的動物。
  • 在農村的晚上,明明啥都沒有,為何家裡的狗朝一個方向叫個不停?
    在農村的晚上,明明啥都沒有,為何家裡的狗卻朝一個方向叫個不停?文/農夫也瘋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自古以老農民就遵循的一個作息規律,由於農村裡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再加上白天所幹的活都比較辛苦,因此農民都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
  • 蝸牛作為一種農作物的害蟲,誰是蝸牛的天敵呢,老農說是螢火蟲
    蝸牛作為一種甲殼類害蟲,是農田和植物的害蟲,蝸牛會啃食農作物為食,對於植物生長有很大的破壞作用,而螢火蟲則是以這些害蟲為食,螢火蟲算得上是一種對於我們相當有益的昆蟲,螢火蟲的生長過程是需要從卵、幼蟲、蛹、成蟲的四個階段,其中幼蟲和成蟲都是以捕捉螺累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像蛞蝓和蝸牛是螢火蟲最為喜愛的食物,螢火蟲作為蝸牛的天敵,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 農村菜園子好多的鼻涕蟲和蝸牛,怎麼防治呢,老農說容易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菜地裡最愛生長的害蟲很多,其中就有鼻涕蟲和蝸牛最煩人,這兩種都是作為軟體動物啃食蔬菜、嫩芽,對於農作物蔬菜的危害相當的大,記得小時候看到鼻涕蟲,一直是以為蝸牛把殼放家裡之後,自己跑出來了,一直以為是沒帶殼的蝸牛,後來才知道這是兩種物種,鼻涕蟲也就是蛞蝓,是一種軟足動物,和蝸牛的生活習性極為的相似,都是以食用植物而為生,這些煩人的害蟲不但很容易出現,而且繁殖能力超強,和難以消滅的特性,是種植之中很頭疼的一件事
  • 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不過最近這幾年在農村已經很少見到黃鼠狼了,那麼能吃老鼠能吃蛇的黃鼠狼,為何現在越來越少了?它的天敵是什麼?
  • 蝸牛的天敵居然是螢火蟲?
    講座現場,鶴礬以蝸牛的天敵是什麼為引,邀請小朋友上臺進行角色扮演,聲情並茂地朗讀童話作品。鶴礬還著重和小朋友說明了創作童話作品的竅門,多觀察身邊的事物,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將其變成作品中的素材。 講座結束後商報小記者還對鶴礬進行了採訪,讓我們看看他們對鶴老師提出了哪些「犀利」問題吧!
  • 以前滿天飛的蜻蜓去哪了,為何現在這麼少見?部分被端上餐桌
    蜻蜓,一種遍布世界的節肢動物門昆蟲,這種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作為益蟲而存在的生物,它從幼蟲開始都是自然界中各種害蟲的天敵。據不完全統計,一隻蜻蜓在幼蟲階段一年就能吃掉幾千隻蚊子的幼蟲,而蛻變成成蟲的蜻蜓,憑藉著高超的飛行技能,一個小時就能吃掉近1000隻的蚊子和大量的蒼蠅。
  • 農村這種野草過去很多,現在價值珍貴,家中常備可當涼茶,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山裡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走在鄉村的田野中總能看見各種野生植物,野草在農民眼中,是非常痛恨的,因為它妨礙了農作物的生長,所以,只要給農民看到就會無情的將它撥掉,但是有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草,其實有大作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常見的一種雜草,"雞屎藤"不知道朋友們聽說過沒有,相信老人家對它應該比較熟悉
  • 以前農村夏天晚上經常能看到「鬼火」,為什麼現在都看不到了?
    這種盛景在市區確實難得一見,但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肯定會有這個記憶,夏日晚上外出走夜路一般都能看到星星點點的所謂「鬼火」,有時候還能看到一大片,種花家小時候這種記憶是比較深的,因為老家房前大概700-800米外就有一處墳山,家門口看過去的視野極佳,因此有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大家的眼睛!
  • 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
    導讀: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過去的農村野外,能夠玩耍的太多太多,孩子們放學之後,放下書包就會往外面跑,跑到野外去玩耍,哪裡有太多太多的快樂。那個時候的農村野外,昆蟲小動物豐富。
  • 現在的農村,對比過去幾十年,都有哪些變化呢
    現在農村的變化與各地的政策,地理環境以及經濟,人口等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就說一下自己老家廣安,現在農村的具體變化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變化一:鄉村道路的變化。而現在的老家以前的那些泥土與石板路也都修建成了鄉村水泥路。村民們上街購物往還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了,因為家家戶戶都通了鄉村水泥路吧!
  • 為何農村以前的老鼠很大,現在都變小了,這是什麼原因?
    除了知道生肖裡的鼠,生活中也許也見過老鼠,甚至有些人也吃過一些田鼠,這些也沒什麼的;可是,我不僅常見到家鼠,小時候在農村老家,還吃過家鼠吶。並且,吃得津津有味,現在想起來是有些作惡的。那麼,歡迎圍觀,有人說農村以前的老鼠很大,現在都變小了,這是什麼原因?答案,以前的農村老鼠很大,是因為,以前農村的人口多,做農活的多,老鼠有足夠的食物吃等原因。
  • 農村的小動物越來越少,可是有一種動物泛濫成災
    社會人關心社會事,社會人生活為您分析出現在身邊事情春天到了,即將入夏,農村廣闊的天地裡到處鳥語花香,暖風拂面,田間地頭有農民在勞作,湛藍的天空下一派祥和的畫卷。如此美麗的農村在現代化進程中,人類從事各種工農業生產活動,給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破壞很多小動物們都減少了甚至消失。即使是很多人感到恐懼的蛇類也很少見了。可是有一種動物,以前不經常見到,現在卻要泛濫成災了。這種動物就是山雞,山雞俗稱野雞,又稱雉雞,毛色七彩斑斕,又稱為七彩山雞。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好懷念有螢火蟲的夏天」,為何農村也很少見到螢火蟲,哪去了?
    在民間還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那就是《螢囊映雪》,估計現在不少城裡人對螢火蟲的印象也只能是停留在這個故事中。如今,不僅在城市裡見不到螢火蟲了,就連在農村裡也很難見到螢火蟲了。就算是有,也只是零星幾隻螢火蟲,真的好懷念有螢火蟲的夏天,那為何現在農村也很少見到螢火蟲了呢?它們哪裡去了呢?還記得小時候,一到夏天的夜晚,螢火蟲是真的太多了。
  • 農村小溪中到處都是,跟泥鰍很相似,最大沒半斤重,現在珍貴無比
    對於出生在農村的朋友來說,農村的山山水水,就像一座寶庫一樣。裡面有太多的美好東西,是我們珍貴的回憶。就比如說夏季裡面的雨水。竹林裡面的鳥叫聲。還有地上長的竹筍。下雨過後長滿地的野生蘑菇。夜晚的蟋蟀叫聲,還有捕蟬的樂趣。還有田地間那些野菜野果。都是我們之間農村孩子無法抹去的回憶。
  • 野雞明明已經「泛濫」,農村隨處可見,為何還是國家保護動物?
    如今農村野雞越來越多,甚至是已經「泛濫」,這到底是為何?其實農村野雞越來越多主要跟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有著直接關係。隨著農村人口外出打工逐漸流失,大量的耕地都在逐漸減少,莊家變少,樹林增多,人們的活動範圍也逐漸變小,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反而越來越多,山上的野雞自然增加了大量的活動範圍。
  • 非洲大蝸牛泛濫成災,非洲人的美味,為何到了中國卻沒人敢吃?
    天然的氣候促使大非洲大蝸牛隨意繁殖,破壞植被,入侵生態,天敵較少,導致非洲大蝸牛泛濫成災。但非洲人卻把非洲大蝸牛當作一種美味,在這方面,就算是中國吃貨也只能甘拜下風。為何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沒人敢吃呢?非洲大蝸牛是蝸牛中的一種,體型較大,在中國它被稱為菜螺或是花螺,屬於農民眼中的害蟲,要是看見了它們,一定會消滅掉菜地裡大快朵頤殘害莊稼的蝸牛。
  •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原標題: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近日,多家媒體均以「巨型蝸牛入侵南寧」為題,報導了南寧市沙井中學附近一菜地裡出現非洲大蝸牛一事。外來入侵物種,這一平時很少有人提及的話題,再次吸引公眾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