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此蟲是蝸牛的天敵,過去農村的晚上到處都是,為何現在少見了?
進入立夏節氣以後,因為雨水多,日照時間長,再加上溫度快速上升的原因,農作物的生長是非常快的。而在農作物瘋長的同時,一些害蟲也出來活動了,因此防止病蟲害就非常關鍵了。蝸牛是很多人看起來非常萌萌噠的動物,尤其是它的精神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讚揚。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蝸牛就是一種害蟲,它們會吃掉好多青草的葉子,不光影響到青菜的生長,而且還會影響賣相,這樣就賣不上好價錢。而且蝸牛別看它個頭不大,但是吃得可多了,不光是吃蔬菜,還啃食果樹幼苗、葉子和花卉。而且蝸牛繁殖速度也非常快,要不了多久菜園裡就有一大片蝸牛,所以農民對於蝸牛是深惡痛絕的。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正所謂一物降一物,蝸牛雖然有堅硬的外殼,但是它也有天敵,並且它的天敵還要比它少得多,它就是螢火蟲。在過去農村的螢火蟲特別多,一到夏天的晚上,田野裡到處都是螢火蟲,很多的小孩子帶回去追趕、捕捉螢火蟲,把它當「玩具、「寵物」來玩耍。也是因為以前的螢火蟲很多,所以蝸牛很少。
螢火蟲的個頭很小,但是卻是蝸牛最大的天敵和剋星。螢火蟲主要的捕食對象是螺類還有甲殼類的昆蟲,其中就包括蝸牛。而且當螢火蟲還是幼蟲的時候,就可以蠶食蝸牛的身體了。有時候看到蝸牛隻剩下一個外殼了,多半就是被螢火蟲的幼蟲吃掉了。
雖然螢火蟲很小,但是它並不會直接吞食蝸牛,而是將尖尖的前鄂刺進蝸牛的軟體裡,給蝸牛注射一種毒素。然後蝸牛就會被這種毒素麻痺,並且慢慢就變成一灘液體,這樣螢火蟲的幼蟲就盡情地享用蝸牛了,直到把它吃得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另外當螢火蟲進化成成蟲之後,不僅會食用昆蟲,而且還會在蝸牛的體內產卵,然後孵化出很多小螢火蟲。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螢火蟲多,蝸牛很少的原因。而現在螢火蟲少了,有時候一晚上也不見得能看見一兩隻螢火蟲。蝸牛缺少了天敵,自然數量就多起來了,讓農民相當頭疼。那為什麼螢火蟲突然就少了呢?
首先是農村的環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汙染。這個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光汙染,一個是生態環境的汙染。螢火蟲在網上發光,就是為了吸引異性來交配繁殖後代,可是現在農村裡到了晚上就燈火通明了,這樣螢火蟲的微弱光亮被掩蓋了,看不到同伴就不能吸引它們來交配,自然數量就會減少。
另外一個生態環境的汙染,指的是森林的減少。河流和湖泊的汙染,還有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造成了螢火蟲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從而難以生存。現在一些深山老林還有螢火蟲,那是因為這裡的環境沒受到汙染。螢火蟲一般都是把卵產在靠近水邊的一些腐爛枯草中,可是近些年農村裡很多的道路硬化了,森林覆蓋面積有所減少了,尤其是很多的河流、湖泊也都乾涸、汙染了,變臭了,嚴重威脅到了螢火蟲的生存。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類的過度捕捉。以前的螢火蟲多,農村娃捕捉幾個英雄不大。可是現在螢火蟲數量在逐年的減少,再加上人類的過度捕捉,這樣數量就更加少了。之所以有人捕捉螢火蟲,那是因為它還具有商業價值,比如前些年就有媒體報導一些企業舉辦活動,一次性就要捕捉數萬隻螢火蟲。
夏天已經到了,但是現在農村裡很少能見到螢火蟲了,真懷念以前一到晚上農村田野裡到處都是螢火蟲的時光。各位網友朋友們,在你們當地,螢火蟲還多嗎?歡迎留言!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