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驗結果符合性判定注意事項解讀(下)

2021-01-21 中國工商報


  繼上篇分析了食品檢驗結果符合性判定中樣品採集與保存、樣品製備、檢驗方法的採用、檢驗結果準確性保證、判定依據應用的合理性等注意事項,本篇繼續分析判定標準基本原則、食品分類、結果評估以及如何防控風險等。

基本原則
  基礎判定標準應用的基本原則,目前涉及食品添加劑、汙染物、真菌毒素、獸殘、農殘、致病菌等項目的判定。我們日常要充分熟悉標準解讀,還要注意收集一些新的復函或意見。特別要注意的是,GB 2760為肯定列表制,在某種食品添加劑下規定的食品品種是允許使用的,並規定了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250號公告明確規定了食品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其他基礎標準要注意的是不在某指標規定項下的食品品種,不意味著不得檢出。具體來說:GB 2760要注意幾個表的關聯使用,注意帶入原則、本底、比例之和,注意新增補通告,注意與其他標準的銜接,如GB 14880,注意樣品制樣等;GB 2761、GB 2762要注意使用標準配套指定檢驗方法,注意可食用部位等;GB 2762注意脫水率等問題;GB 2763要注意指定配套方法,更要注意指定方法假設沒有對應的食品基質,還需要做好方法的證實,要注意測試部位,注意化合物類型的表示方式;GB 31650要注意化合物的表示方式,注意靶組織部位;GB 29921注意適用範圍,注意配套方法,注意與GB 4789.1總則的關聯性。當然,除基礎標準外,我們日常還使用原衛生部黑名單來進行判定,但也要注意可能涉及的本底,需結合生產經營現場核查來確認是否存在違法等問題。

食品分類
  食品分類是影響判定的第一要素,是準確判定的前提。各個基礎標準(GB 2761、GB 2762、GB 2763等)有自己的分類系統,該分類只適用於自身標準。各基礎標準的分類存在一定差異,不可以相互套用。例如,對芹菜的汙染物進行判定時,應依據GB 2762的分類系統,將其歸屬為莖類蔬菜,而對農殘進行判定時,應依據GB 2763的分類系統,歸屬為葉類蔬菜。又如,稀奶油在GB 2762中歸為油脂及其製品,但在GB 2760中歸為乳及乳製品。其次,對於樣品本身而言,則需要綜合考慮樣品的執行標準、生產加工工藝、配料表、特別標籤標識以及生產許可明細等信息,科學合理進行分類,切忌僅憑樣品名稱或是經驗主義判斷。如,「手磨豆乾」不一定是豆乾,有可能是大豆蛋白製品;「調味生抽」不一定是醬油,可能是液體複合調味料。如預包裝食醋應標示總酸含量。再者,國家衛健委等部門針對分類問題的復函也可作為參考,日常可注意收集。另外,還可查閱借鑑一些分類標準,如分類、術語、通則等關鍵詞的標準,如GB/T 10784(罐頭食品分類)、GB/T 10789(飲料通則)等。

結果評估
  在出具檢驗結果和結論時,我們還需要對結果本身和產生結果的過程進行評估。一是日常要多收集各地信息發布的不合格產品和指標信息,多與自身實驗室結果進行比對,分析不合格指標是否常有檢出;二是進行過程核查,包含分類、抽樣、運輸、存儲、制樣、檢驗、判定依據等各要素對結論的影響;三是要對結果本身進行一個評估,要去客觀分析指標背景,評估是人為添加的結果還是原輔料帶入或本底,以助於作出科學的判定,也為核查處置引導一個方向;四是要客觀評估結果對行業、產業和社會的影響,也要做好科學解讀指標的儲備。另外,日常也可多收集檢驗案例,尤其涉及系統幹擾、實驗室汙染、本底等資料,可以啟發對結果進行客觀評估。

風險防控
  加強知識儲備
  除了掌握日常工作範圍內的相關知識或技術之外,還應積極拓展專業水平的深度和廣度。日常可多查閱標準配套的實施指南、相關問答和解讀、標準編制說明、復函文件等,加強對標準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跟蹤市場監管總局、衛健委、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新發布的標準、公告等,對最新動態及時掌握;查閱文獻資料,關注行業新進展和新風險。
  強化制度建設
  合理的管理制度對檢驗檢測工作的有序推進、風險防範及應對至關重要。首先,機構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質量體系文件,指導檢驗檢測工作的合法合規運行。其次,實驗室內部應針對人、機、料、法、環、測各要素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人員培訓、樣品管理、樣品製備、標準宣貫、設備耗材管理、人員能力維持評價等,規範檢驗檢測各個環節,使檢驗檢測全過程可溯源受控,從而有效降低風險隱患。
  提升能力儲備
  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判定,日常要加強對檢驗標準的深刻理解、檢驗關鍵點的準確把握以及典型案例的收集,對於實驗過程中的疑難雜症要深入挖掘本質原因,並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還可通過參加能力驗證、外部比對、強化內部質量控制等多種方式,以及加強和同行交流,著力提升檢驗檢測水平。
  加強風險意識
  機構從業人員應強化風險意識,提升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日常可關注官方發布的抽檢信息,對較易出問題的品種和項目有一定的認識;多收集食品檢驗結果判定異議處置典型案例,並針對性自查自糾,從中汲取經驗,避免出現類似問題。多與同行交流溝通,分享經驗,拓寬風險防控思路。同時還要做好單位內部各環節的風險點識別和防控措施。
  食品檢驗結果的符合性判定與很多因素有關,我們首要做好的是風險識別和事前防控。關鍵的是,要做好任務實施前與檢驗判定注意事項的培訓和要求,包含抽樣規範性、樣品分類、數量、運輸存儲、新標準變化、檢驗依據、判定要求等細節問題;任務實施中要強化工作緊密銜接,責任明確,做好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和系統問題排查等要求,做好工作有效實施的過程監督,要積極舉一反三;任務實施後要歸納總結檢驗結果判定的風險點,保證食品檢驗結果的公正客觀。

□餘曉琴 劉 美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

相關焦點

  • 食品檢驗結果符合性判定注意事項解讀(上)
    日常檢測中,食品檢驗不僅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還要作出合格與否的判定。準確的檢驗結論體現了食品安全狀況,是監管部門執法的重要依據,影響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檢驗結果的符合性判定至關重要,要充分體現準確性、科學性、客觀性等。
  •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使用解讀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主要覆蓋食品中的汙染物、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營養成分、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物、質量指標等。作為日常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的重要技術手段,其方法證實、方法選用及使用過程關鍵點控制等對出具結果的程序合規性、數據準確性至關重要。
  •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使用中幾個關鍵點解讀
    GB2762-2017科學綜合汙染物性質、膳食結構、攝入量、風險監測評估結果等因素,列出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較大風險的汙染物,對消費者膳食暴露量產生較大影響的食品制定限量值。本文主要針對生產經營者、檢驗檢測機構、監管部門等對該標準使用和理解中的一些關鍵點進行解讀。
  •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主要內容和使用要點解讀(下)
    一般食品添加劑檢測使用液相色譜或氣相色譜,而部分獸藥殘留或農藥殘留採用色譜質譜聯用。在給定參考儀器條件情況下,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某些樣品基質有幹擾。檢測色譜項目時,可使用DAD光譜監控、改變流動相梯度或程序升溫。日常檢驗經驗顯示,三氯蔗糖、TBHQ、山梨酸、阿斯巴甜、糖精鈉等項目可能會存在幹擾,需要藉助更換色譜柱、改變流動相或使用質譜進一步確認。
  •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主要內容和使用要點解讀(中)
    本期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主要內容和使用要點解讀延續上期內容,重點闡釋技術內容中的分析步驟。實驗室制樣規程要充分消化吸收各檢測方法對試樣製備的要求,考慮判定依據、試樣稱取量、產品標準、化合物穩定性等因素。復檢機構也要和初檢機構交流試樣製備的注意事項。
  • 檢驗結果臨床解讀之糞便檢驗(下)
    糞顯微鏡檢驗(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feces)紅細胞:無;白細胞:偶見或不同見上皮細胞:
  • 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框架
    在外部磁力作用下,通過該複合物在磁場中的運動,將目標微生物從樣品中分離出來,再通過選擇性平板分離檢測和生化鑑定的識別,判斷目標微生物檢出與否。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的架構  1.範圍  此部分規定標準及其不同方法的適用範圍。
  • 食品檢驗結果分析
    第一節 分析結果的化學表示形式一、以被測組分的實際存在形式表示主要用於試樣中被測組分的實際存在形式已知的成分分析,如樣品中水分含量、白酒中的酒精含量等。二、以一類被測組分中某一主要組分的形式表示在試樣中,若測定的是一類物質的總量,這時常在這一類物質中選擇一個主要的、性質比較典型的組分作代表,以這一主要組分的化學形式來表示這類物質的分析結果。如以雙乙醯來代表啤酒中連二酮物質的總量。
  •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主要內容和使用要點解讀(上)
    食品理化檢驗方法內容一般包括發布日期、實施日期、技術內容、附錄(如參考條件、典型圖譜)等。其中,技術內容包括範圍、原理、試劑和材料、儀器和設備、分析步驟、分析結果的表述、精密度及其他(如檢出限、定量限)。
  • 新版《關於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有關問題的公告》解讀
    (五)貿易合同中高於本條(一)至(四)規定的技術要求」的表述;  4  刪除了第五點中「是否符合安全、衛生、健康、環境保護、防止欺詐等要求以及相關的品質、數量、重量等項目」的表述;  5  修改了附錄《進口危險化學品企業符合性聲明》和《出口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符合性聲明》樣式。
  • 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通知書
    菏澤百通乳業有限公司:  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要求,於 2019 年 8 月 22日對你單位(■生產 □經銷 □自製 □採購 □網購 )的 胃動力(含乳飲料)、(雷澤牛、340mL/瓶、2019-07-12)食品進行了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
  •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解讀
    2.環境與設施  食品微生物檢驗應在潔淨區域進行。潔淨區域的級別應按照GB 50687《食品工業潔淨用房建築技術規範》中「附錄A食品生產良好衛生生產環境」中規定的「Ⅱ級背景下的Ⅰ級」,即傳統意義上10000級背景下的100級。
  • 微生物檢驗注意事項
    一、微生物實驗室注意事項1、工作室要矮小平整、光滑、無凹凸不平或稜角、四壁及屋頂用不透水之材質,便於擦洗及殺菌。2、室內採光面積應大,從室外應能看到室內的情況。二、使用無菌室注意事項1、無菌室要保持清潔整齊,室內僅存放最必須的檢驗用品,如:酒精燈、酒精棉、火柴、鑷子、接種針、接種環、記號鉛等。2、室內檢驗用具及桌凳應保持固定位置,不隨便移動。
  • 食品理化檢驗
    食品理化檢驗 2014-01-21 10:08:33 來源: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網 瀏覽: 次 簡介食品理化檢驗的目的在於根據測得的分析數據對被檢食品的品質和質量做出正確可觀的判定和評定
  • 食品微生物檢驗
    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是食品質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發生,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食品微生物檢驗是衡量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判定被檢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通過食品微生物檢驗,可以判斷食品加工環境及食品衛生情況,能夠對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作出正確的評價,為各項衛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 如何使用食品攪拌機 食品攪拌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詳解】
    食品 攪拌機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很少見的。而對於一間點心店來說是常見的了。食品攪拌機是用來攪拌麵粉、果肉等的。但是食品攪拌機是種比較危險的機器,因為食品攪拌機外形比較大,操作不慎食品攪拌機發生的事故也是不少。所以使用不當就有可能傷害到人身安全。既然是這樣,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食品攪拌機使用注意事項吧。
  • 食品檢驗的類型及其管理規定
    食品監督抽檢是指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為監督食品安全,依法組織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的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進行有計劃的抽樣、檢驗,並對抽檢結果進行公布和處理的活動。國家及各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制定年度抽檢計劃,相關部門按照監督抽檢計劃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果的公布分為合格與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對檢驗結論提出復檢申請、也可以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抽樣過程、樣品真實性、檢驗方法、標準適用等事項依法提出異議處理申請。
  • 解讀|進出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管新規正式實施
    海關總署2020年第129號公告相對於原質檢總局2012年第30號公告,有六大關鍵性變化,下面我們和您一起學習下。一執法職責不變,檢驗範圍更新海關總署129號公告海關對列入國家《危險化學品目錄》(最新版)的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實施檢驗。
  • 食品添加劑標準「帶入原則」3.4.2和本底應用解讀
    本條是 2014 版GB2760新增條款,針對的是為食品終產品「量身定製」的食品配料中添加在終產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做法。  另外,食品中因原輔料本身含有或加工工藝如發酵產生某代謝物等,即行業通常所說的「本底」。本底與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並無直接關聯,但人們常因不了解本底概念而僅僅依據測定結果來簡單地進行判定,混淆了「不得使用」和「不得檢出」,尤其在檢出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可能考慮不周。
  • 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管模式變化大
    還有一個多月,即從2019 年10月1日開始,海關總署 2019年第70號《關於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督管理有關事宜的公告》 就要正式實施了, 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管模式將迎來巨大的變化。接下來,就讓小編為你詳細講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