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喝酒的小夥伴都會看過這樣的照片,精益剔透的白酒緩緩落下,在杯子裡撞擊出一層綿密的泡泡。之前有人問我,為什麼白酒會有那麼多泡泡?這些泡泡是什麼?泡泡的多少會代表白酒的品質嗎?
其實這種看起來綿密又晶瑩的泡泡,就是白酒的酒花,有些地方也稱之為酒泡。很多人會以白酒酒花的多少來判斷白酒的質量,這樣的說法靠不靠譜姑且不說,但是想要通過酒花的情況判斷白酒的度數還是可以的!
很多人認為酒花多的酒就是好酒,少的話就代表酒的質量不會很好,或者有些人認為酒花消失得越快,度數就會越高,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不妨開看看酒花的不同形態,並進行淺析!
1、大清花
大清花酒花會如同黃豆一樣大小,並且非常整齊一致,狀態透明清亮,並且消失速度很快!如果哪一款酒的酒花呈現大清花狀態,那麼這款酒的酒精含量至少在60%~75%。
2、小清花
和大清花酒花大小不同,小清花大小如同綠豆一般,雖然和大清花一樣,酒花透明且清亮,但是消失速度要比大清花慢了很多!如果白酒酒花呈現小清花狀態,酒的度數大約為50~60°。
3、雲花
相對於剛剛我們提到的大清花和小清花。雲花的大小如同米粒,而且是那種層層疊疊差不多有兩到三層的狀態。而且雲花的停留時間會相對較久,一般可以停留2分鐘左右。酒花呈現雲花的白酒,度數往往在40°到50°左右!
4、二花
和雲花的狀態非常相似,二花在很多地方又被成為小花,只不過二花與雲花的大小不一樣,大的如大米一般大,小的如小米一般小,留存的時間和雲花其實是不相上下的!酒如果出現二花狀酒花,度數就在15°到40°之間!
5、油花
油花應該算是酒花當中,身材最小的一種了,大小只有小米的四分之一。油花會布滿在酒液之上,大部分是高級脂肪酸行程的油珠,當酒的度數在5°時最為明顯!
其實我們整理一下就可以發現,酒度數越高,酒花也就越大,消散速度也就越快;酒度數越低,酒花也就越小,消散的速度也就越慢!
但是因為酒的度數不同,酒液表面的張力也就會不同,所以因為搖晃酒瓶產生的酒花大小以及消散時間也會不同!所以酒花只能作為辨別酒度數的一個參考!
不過目前市面上也不乏一些酒花劑或者增稠劑,所以酒花也就無法成為判斷酒品質與度數的唯一標準,也不能達到完全精確的地步。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小技巧,讓大家在喝酒的同時,找到一些小樂趣!透過酒瓶感受不一樣的酒意,下次喝酒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
今日互動話題:你上一次喝酒是什麼時候?和什麼人?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