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鋯石結晶自安山質熔體——板塊構造起始於冥古宙的證據?

2020-11-23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NC:最古老鋯石結晶自安山質熔體——板塊構造起始於冥古宙的證據?

冥古宙是地質歷史上一個極為特殊的時期,它指的是地球形成初始的5.6億年(45.6-40億年間)。由於地球自形成以後經歷了強烈的隕石撞擊和後期地質構造運動,現今地球上已經很難找到冥古宙時期的巖石記錄(僅加拿大Acasta片麻巖一例,形成於40億年)。目前幾乎所有關於地球冥古宙時期演化的研究都基於一種特殊的副礦物——鋯石。鋯石是一種在中酸性巖漿巖和變質巖中廣泛存在的島狀矽酸鹽副礦物,它具有極為穩定的內部結構,可以在經歷多次變質和部分熔融作用後殘存。當地表巖石風化分解後,鋯石作為穩定碎屑存在於沉積巖中,從而保留有珍貴的早期地質歷史的記錄。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的多處沉積巖中都發現有冥古宙鋯石,但其中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亞Jack Hills變質礫巖,這是因為,一方面該礫巖中最早發現了冥古宙鋯石且年齡最老(最高可達44億年)(Wilde et al., 2001),另一方面,該套沉積巖中大量產出古老鋯石,年齡範圍從44億年一直延續到33億年,為研究地質演化提供了連續記錄。然而碎屑鋯石的研究存在先天不足,其原始的寄主巖石已不復存在,如何通過這些古老的碎屑鋯石恢復其結晶時的巖漿成分和性質,從而探究冥古宙時地球的熱狀態是目前研究的難點和重點。

基於以上問題,澳大利亞Macquarie大學的Simon Turner教授及其合作者對Jack Hills碎屑鋯石開展了詳細的U-Pb年代學和微量元素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鋯石-熔體分配係數計算了母巖漿成分。該計算結果表明,Jack Hills的碎屑鋯石結晶自安山質熔體,其平均SiO2含量為59 ± 6 wt.%,Th/Nb比值為2.7 ± 1.9。這些地球化學特徵與大陸弧巖漿巖非常類似,顯著高于洋中脊玄武巖和洋島玄武巖(Th/Nb比值小於0.2)(圖1)。此外,這些碎屑鋯石的母巖漿成分在43-33億年期間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隨時間演化的趨勢,據此,作者提出現今板塊構造可能在冥古宙時已經存在(Turner et al., 2020)。

圖1 Jack Hills鋯石原巖成分隨時間演化關係圖(Turner et al., 2020)

值得指出的是,地球板塊構造起始於冥古宙並不是一種全新的觀點。早期基於鋯石Hf同位素和Ti溫度計的研究也得出過類似的結論(Harrison, 2009)。基於高場強元素和大離子親石元素在鋯石和熔體間的分配係數計算形成最古老地殼的熔體成分才是本文的一種全新嘗試。

但是該項研究還是非常初步的,仍有諸多未知因素影響著計算結果。前人基於理論計算、實驗分析和經驗校正等不同方法獲得的鋯石-熔體分配係數還存在極大差異(Padilla and Gualda, 2016),選擇不同的分配係數獲得的計算結果顯著不同。

此外,部分高場強元素和大離子親石元素在鋯石中的含量極低(如Nb、Ta和Sr等),該研究中所採取的分析方法精度較低,需要更高精度的分析技術(如SIMS和高分辨LA-ICPMS等)予以驗證。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並不清楚Nb、Ta和Sr等元素在鋯石中的封閉溫度。U-Pb同位素體系的封閉並不能確保這些指標性元素體系的封閉,這些冥古宙鋯石自形成以後漫長且複雜的演化歷史是否已經完全改變了初始的Nb、Ta和Sr等元素信息仍需要研究。更為重要的是,鋯石在中基性巖漿中是晚期結晶礦物,由此方法計算獲得的平衡熔體並不能代表原始巖漿,更可能反映的是鋯石飽和時的熔體成分特徵。

大數據統計分析揭示,基性巖漿只有在演化至中性成分時才會大量結晶出鋯石(Keller et al., 2015),這可能才是導致所有碎屑鋯石(年齡跨度長達10億年)計算獲得的母巖漿都為安山質成分的主要原因。具有與現今大陸弧類似的地球化學特徵是否意味著全球板塊構造的存在則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邏輯推論。

總之,該研究為碎屑鋯石的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也為探究冥古宙地球熱狀態提供了新的視角,值得更多工作予以完善。

參考文獻

1.Harrison T M. The Hadean crust: evidence from> 4 Ga zircons[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09, 37: 479-505.

2.Keller C B, Schoene B, Barboni M, et al. Volcanic–plutonic parity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J]. Nature, 2015, 523(7560): 301-307.

3.Padilla A J, Gualda G A R. Crystal-melt elemental partitioning in silicic magmatic systems: An example from the Peach Spring Tuff high-silica rhyolite, Southwest USA[J]. Chemical Geology, 2016, 440: 326-344.

4.Turner S, Wilde S, Worner G, et al. An andesitic source for Jack Hills zircon supports onset of plate tectonics in the Hadea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241.

5.Wilde S A, Valley J W, Peck W H, et al.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 and oceans on the Earth 4.4 Gyr ago[J]. Nature, 2001, 409(6817): 175-178.

(撰稿:王浩/巖石圈室)

美編:徐海潮

校對:陶 琴

相關焦點

  • 單顆粒鋯石古地磁研究揭示冥古宙地球發電機狀態
    PNAS: 單顆粒鋯石古地磁研究揭示冥古宙地球發電機狀態地球磁場作為地球的基本物理場之一,對保護地球大氣圈、生物圈免受太陽風等宇宙射線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地球磁場形成的原理和最初形成的時間是地球物理學研究的前沿科學問題。
  • 從來沒有確切資料的地球冥古宙時期,是否存在失落的高級文明
    之所以沒有提到冥古宙,是因為科學家並沒有獲取到冥古宙時期的確切資料。所以冥古宙究竟什麼樣只存在於科學家的想像之中。那其他階段的情況科學家又是如何獲取的呢?科學家可以通過地質的探查,得到地球當時的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
  • GCA:太古宙矽酸鹽地球均一化的W同位素證據及對地球構造體制轉換的制約
    地球早期演化是地質學研究的前沿熱點之一,其主要研究對象是冥古宙和太古宙的古老地球樣品,這些樣品通常被後期地質作用所改造,傳統地球化學分析方法很難獲得原始信息與之相比,年齡小於36億年的樣品通常都具有與現今地幔值一致的W同位素組成,包括Barberton綠巖帶的奧長花崗質片麻巖、鉀質花崗巖和角閃巖以及鞍山地區33-29億年的TTG巖石,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最老具有現今矽酸鹽地球W同位素組成的樣品,標誌著地球自36億年開始出現地幔混合效率的提高,地幔W同位素開始均一化,這種高效率地幔混合標誌著地球上俯衝作用的起始,代表了地球上構造體制開始由垂向運動為主的構造體制轉變為以水平運動為主的板塊構造體制
  •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如同地獄
    不同的研究文獻對地球各個時期的劃分不一樣,根據人類對地球歷史階段的劃分,冥古宙是屬於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起源於地球形成時期,結束於38億年前。
  • 古老地球史-冥古宙酒神代
    大家好,我是悟空,今天我們繼續聊聊古老地球史-冥古宙酒神代(酒海紀) 酒神代又稱酒海紀 地球上現有的酒海紀月巖樣本取自三座月海:酒海盆地、澄海和危海。
  • 隕石撞擊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嗎?
    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早期構造比較活躍,41 億年前的鋯石晶體顆粒可以作為證據。然而,另一些人更相信地球化學的數據,地化數據分析表明地球形成過程中,被一個靜止的「蓋子」包裹著,活動的構造板塊是後來出現的。直到最近,人們才逐漸接受「地球板塊在太陽系內是獨一無二的」這一觀點。然而,2012 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觀察衛星圖像發現,火星也經歷過規模較小的板塊運動。
  • 什麼是「冥古宙」?在「冥古宙」時期,有生命的存在嗎?
    那這個時候有的朋友疑問了,「冥古宙」與地球有什麼關係呢?大家別著急,下面小編就跟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冥古宙」?以及在「冥古宙」時期,有生命的存在嗎?甚至都不知道有「冥古宙」的存在。所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冥古宙」。今天咱們說的「冥古宙」其實大家可以理解為地球,而在地球很早的時候,跟咱們現在見到的地球絕對不是一樣的形態,而「冥古宙」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相當於是最初的地球形態,沒有任何生命形態的,大家可以想像成,當時最初的地球就是現在的「月球」。而且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調查發現「冥古宙」大約在38億年前結束,地球便進入了「太古宙」。
  •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什麼樣的?難以想像,專家稱:人間地獄!
    在38億年前,地球第一次形成了穩定的陸地,液態水在當時被證明是沸騰的,這個時期被稱為「冥古宙」時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一些能忍耐極端高溫的古老細菌和甲烷菌都在這個時期誕生。在澳大利亞發現的35億前的微生物,被科學家一致認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人間地獄」雖然這個時期地球誕生了最早的生命,但是同時也是一個「地獄時期」。
  • 冥古宙失落的大陸:被地球吃掉了
    但是這個時代(46億年到40億年前,被稱為冥古宙)的大陸,實在是太過虛弱,極易被毀滅。現代大陸的抗拉強度相對較高,也說明很難通過拉扯的力量將它們弄碎。但是冥古宙的地殼要比現在更高溫更薄弱,並且浮在一層更加黏軟的表層地幔上。
  • 冥古宙失落的大陸:被地球吃掉了
    但在這種迅速更迭的過程中,它們為更加堅實的大陸奠定了基礎,並最終產生了板塊結構。「我們的結果說明,在這些大陸的嬰兒期,也就是45億年到40億年前,它們比較虛弱,容易遭到破壞。然後它們開始分化,逐步變得堅硬,形成了我們現代大陸的核心,」文章的第一作者,莫納什大學的地球科學家Fabio Capitanio在報告中說。
  • Nature:花崗巖較低的結晶溫度及其對地殼巖漿作用的影響
    花崗巖結晶的溫度支撐著我們對這些現象的思考,但有證據表明,這種溫度可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約束。普遍的觀點認為,花崗礦物組合在約650-700℃或以上的溫度下完全結晶。Tuolumne樣品中的石英晶體記錄了474-561℃的結晶溫度。石英中鈦的熱壓測量和石英中鈦濃度的擴散模擬表明,相當一部分花崗巖巖石(例如,80%以上的石英)的結晶溫度比的固相線低約100-200℃。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 華北克拉通與古太平洋板塊俯衝
    ,並且沿整個東亞大陸邊緣發育;(2)巖漿巖地球化學特徵指示其形成與板塊俯衝過程相關;      (3)克拉通東部裂谷盆地及變質核雜巖等伸展構造產物主要發育於早白堊世(Meng etal,2003;Zhu G et al, 2012) ,指示巖石圈經歷了大尺度減薄;      (4)巖石圈地幔屬性從古老克拉通型轉變為大洋型一克拉通破壞了  ;(5)華北克拉通破壞主要發生在
  • 地球在「冥古宙」時期是何樣子?難以想像,專家:猶如「地獄」!
    地球在「冥古宙」時期是何樣子?難以想像,專家:猶如「地獄」!現在人們對於宇宙發展變遷的興趣也越來越大,尤其是美國科幻片等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現的各種宇宙形式。而隨著對宇宙了解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目光也開始轉移到了我們生存的地球,地球到底是怎麼演變的,幾十億年前的地球在「冥古宙」時期是何樣子?難以想像,專家:猶如「地獄」!據科學家介紹,從誕生到現在,地球經歷了數十億年的發展和演變。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非常適合人類居住,但是在地球剛誕生時的冥古宙時期,情況卻與現在完全不同,而且在現在看來,當時的環境堪稱真正的人間地獄。
  • 地球形成之初,冥古宙時期與地球生命起源的關聯
    隨著冥古宙時代的結束,也標誌著內太陽系的後期重轟擊期的時代結束。隨著這樣的一個時期結束,在整個內太陽系中也不會再出現比較大規模的撞擊事件了,當研究者對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最古老的巖石進行研究的時候發現,這些巖石就出現在38億年前,因為那樣一個時期的巖石沒有被保存至今,因此研究者無法對那個時代的巖石進行細分。
  • 冥古宙期間大雨狂下幾百萬年 其間地球經過煉獄般考驗獲得新生
    這個地球的動蕩年代就被稱為冥古宙,冥古宙(Hadean)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最初是由普雷斯頓·克羅德(Preston Cloud)於1972年所提出的,在整個冥古宙,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從一個熾熱的巖漿球逐漸冷卻固化(計算表明僅需1億年),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與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巖四處流淌。
  •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怎樣一片場景?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是怎樣一片場景?科學家:宛如地獄!
  • 冥古宙後地球經歷了怎樣的時代?
    冥古宙時期地球的環境狀態在冥古宙早期,地球上大氣冷卻和水分凝聚而形成海洋,在冥古宙後期,地球上開始了生命的起源,此生命跡象可從沈積在最古老的沉積巖(大約37-39 億年前) 中特殊的碳同位素研究所發現。在Pilbara Supergroup (位於澳洲西北) 發現有藍藻沉積的頂燧石 (Apex cherts),據推測此化石應有34億7000 萬年的歷史,屬於地球上最早有生命記錄的古老化石。
  • 「冥古宙」時期是怎樣的一片景象,科學家給出了一個合理的答案
    明顯當初宇宙很寧靜,非常美妙的地球為何說在「冥古宙」時代,把它比喻為地獄般的存在呢?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深刻的了解一下冥古宙時代,看看「冥古宙」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它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呢?這還要追溯到38億年前,由於在那時期是地球形成的一個階段,能夠說是地球的前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