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首次在零磁場實現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中的陳數調控

2020-12-17 木木西裡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一種無需外加磁場的量子霍爾效應,是微觀尺度下電子的量子行為在宏觀世界裡精確而完美的體現。它不僅可以用來構建多種新奇的拓撲量子物態,也是量子霍爾效應在電子學器件中實際應用的關鍵。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零磁場下具有無耗散的手性導電邊緣態和精確的量子電阻,更有利於實現低能耗電子器件,在物質科學、精密測量和電子器件領域中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由美國物理學家F. D. M. Haldane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於1988年從理論上預言。2013年Cui-Zu Chang 等在鉻(Cr)摻雜的拓撲絕緣體薄膜中首次從實驗上觀測到了陳數為1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Science 340,167-170 (2013) )。


截止目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已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Cr 或V 摻雜的(Bi,Sb)2Te3)外延薄膜、機械剝離的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MnBi2Te4)薄片和魔角石墨烯中實現。然而,這些量子霍爾絕緣體系統在零磁場下只能提供單個的無耗散導電邊緣態,從而限制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應用與發展。高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不僅可以減小導線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器件之間的接觸電阻,還在拓撲量子計算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因此,實現零磁場下高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及其陳數的調控,進而達到無耗散量子通道的精準控制,對於低耗散電子器件與拓撲量子計算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系的Cui-Zu Chang課題組與Chaoxing Liu課題組合作, 通過製備磁性拓撲絕緣體多層結構,首次在零磁場下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的陳數調控。該工作以「Tuning the Chern Number in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 為題,於2020年 12月16 日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系博士研究生Yi-Fan Zhao、 Ruoxi Zhang 和Ruobing Mei 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其他合作者還包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系的Moses H. W. Chan 教授 和 Nitin Samarth 教授。


圖1:高陳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器件示意圖(用樂高積木表示,紅色為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灰色為非摻雜拓撲絕緣體,藍色通道為無耗散的手性導電邊緣態)和實驗數據


如圖1所示,研究者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MBE)製備了高濃度磁性元素Cr摻雜的 Crx(Bi,Sb)2-xTe3/(Bi,Sb)2Te3拓撲絕緣體多層結構。高濃度摻雜的磁性拓撲絕緣體Crx(Bi,Sb)2-xTe3層打破了相鄰的非摻雜拓撲絕緣體(Bi,Sb)2Te3層的時間反演對稱性,使其表現出陳數為1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同時,高濃度的Cr摻雜減弱了磁性拓撲絕緣體的自旋軌道耦合,使其變得拓撲平庸,從而分隔開了相鄰陳數為1的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如果相鄰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間的相互作用比較弱,通過重複疊加Crx(Bi,Sb)2-xTe3與(Bi,Sb)2Te3層, 便可以得到任意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實驗中,研究者通過這種方法,得到了陳數從 2到 5的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這些高陳數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在零磁場下均呈現出高精度的量子化霍爾平臺以及接近消失的電阻。


圖2: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中的陳數調控。通過(a)改變磁性摻雜的濃度或(b)中間磁性摻雜絕緣體的厚度實現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的陳數調控。(c)五層結構中非平庸表面態數目的變化。一對非平庸表面態貢獻陳數為1.


磁性拓撲絕緣體多層結構中實現高陳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關鍵在於高濃度的Cr摻雜減弱了磁性拓撲絕緣體層的自旋軌道耦合,使其變得拓撲平庸,從而使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Crx(Bi,Sb)2-xTe3與非摻雜拓撲絕緣體(Bi,Sb)2Te3的界面處出現了新拓撲表面態。即通過改變磁性元素Cr的摻雜量可以實現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陳數的有效調控。以五層結構為例 (圖2c),摻雜濃度較高時,器件表現出陳數為2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而當摻雜濃度較低時,器件則表現出陳數為1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圖2a)。


當摻雜濃度確定時,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的陳數還會受到非摻雜拓撲絕緣體(Bi, Sb)2Te3 層間相互作用的影響。距離越近,相互作用越強。只有當相鄰的非摻雜拓撲絕緣體(Bi,Sb)2Te3層間相互作用小於一定臨界值時,器件才會表現出高陳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者們通過控制中間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Crx(Bi,Sb)2-xTe3層的厚度同樣實現了對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的陳數調控。實驗發現,當磁性摻雜拓撲絕緣體Crx(Bi,Sb)2-xTe3層厚小於或等於1納米時,器件表現出陳數為1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大於或等於2納米時,器件表現出陳數為2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圖2b)。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凝聚態物理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陳數調控的實驗實現,豐富了量子世界已知的拓撲物相,並為時間反演對稱性破缺下拓撲相變研究和探尋磁性外爾半金屬態在內的新拓撲物態提供了新的平臺。同時,實驗上實現的對手性邊緣態數量調控,也讓基於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多通道量子存儲器件和拓撲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成為了可能。零磁場下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中的陳數調控,將開啟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的新篇章。

內容來源:知社學術圈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首次在零磁場下實現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中的陳數調控
    然而,這些量子霍爾絕緣體系統在零磁場下只能提供單個的無耗散導電邊緣態,從而限制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應用與發展。高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不僅可以減小導線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器件之間的接觸電阻,還在拓撲量子計算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因此,實現零磁場下高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及其陳數的調控,進而達到無耗散量子通道的精準控制,對於低耗散電子器件與拓撲量子計算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 首次在零磁場下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的陳數調控
    打開APP 首次在零磁場下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的陳數調控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5 09:37:45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一種無需外加磁場的量子霍爾效應
  • Nature重磅:首次在零磁場下實現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中的陳數調控
    高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絕緣體不僅可以減小導線與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器件之間的接觸電阻,還在拓撲量子計算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因此,實現零磁場下高陳數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及其陳數的調控,進而達到無耗散量子通道的精準控制,對於低耗散電子器件與拓撲量子計算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而量子霍爾效應則可以對電子的運動制定一個規則,讓它們在各自的跑道上「一往無前」地前進,「這就好比一輛高級跑車,常態下是在擁擠的農貿市場上前進,而在量子霍爾效應下,則可以在『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的高速路上前進。」然而,量子霍爾效應的產生需要非常強的磁場,「相當於外加10個計算機大的磁鐵,這不但體積龐大,而且價格昂貴,不適合個人電腦和可攜式計算機。」而量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在實驗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我國物理學研究取得世界級成果  【新聞直播間】我科學家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4月10日,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在北京聯合宣布: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最近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薄膜中,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首次觀測 帶動量子概念股集體漲停
    編者按:近日,一則科學界的喜訊傳來:中國物理研究院及清華大學聯合實驗團隊在磁性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薄膜中,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獲得楊振寧稱讚。消息一出,量子概念股集體漲停。A股中跟該實驗密切合作過的上市公司有望大獲收益。  霍爾效應是美國物理學家霍爾在距今130多年前的1879年發現的一個物理效應。
  • 科學網—首次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該結果於3月1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在凝聚態物理領域,量子霍爾效應研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發現整數量子霍爾效應與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科學家分別獲得1985年和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不同於量子霍爾效應,它不依賴於強磁場而由材料本身的自發磁化產生。」
  • 【中國科學報】首次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不同於量子霍爾效應,它不依賴於強磁場而由材料本身的自發磁化產生。」項目組成員、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員何珂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多年來凝聚態物理領域研究者努力追求的目標,在實驗上,這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重大挑戰。」何珂表示,該效應實現非常困難,需要精準的材料設計、製備與調控。
  • 薛其坤等《科學》發文 首次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組成的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美國物理學家霍爾於1880年發現反常霍爾效應133年後終於實現了反常霍爾效應的量子化。
  • 清華大學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觸及諾貝爾獎
    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4月10日在北京聯合宣布,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最近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薄膜中,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實驗發現也證實了此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與史丹福大學理論團隊的預言。
  • 薛其坤院士綜述文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霍爾電阻隨磁場的變化[左圖];零磁場下霍爾電阻(藍)和縱向電阻(紅)隨柵極電壓的變化[右圖]早在1879年發現的霍爾效應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電磁現象之一。20世紀80年代整數和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使人們開始利用數學中拓撲的概念用來理解物質形態,為凝聚態物理帶來了巨大的概念突破,因此分別於1985年和199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並發展成為凝聚態物理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是磁性材料中反常霍爾效應的量子化版本,是一種不需要外磁場就可以實現的量子霍爾效應。
  • 量子霍爾家族的新成員 實驗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量子霍爾效應是整個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應之一。它是一種典型的宏觀量子效應,是微觀電子世界的量子行為在宏觀尺度上的一個完美體現。在量子霍爾效應家族裡一個至今尚未被發現的效應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不需要外加磁場的量子霍爾效應。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薛其坤送給世界的禮物,將帶來新的信息新革命
    也就是說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它不依賴於強磁場而由材料本身的自發磁化產生。在零磁場中就可以實現量子霍爾態,更容易應用到人們日常所需的電子器件中。自1988年開始,就不斷有理論物理學家提出各種方案,然而在實驗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 我國首次實驗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近日,我國在量子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在磁性摻雜的拓撲絕緣體薄膜中,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被視為世界基礎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發現。    作為微觀電子量子行為的宏觀體現,量子霍爾效應一直在凝聚態物理研究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並可能在未來用於製備低能耗的高速電子器件。然而,量子霍爾效應的產生需要施加強磁場,因此,造價昂貴、體積龐大等因素限制了其走向實際應用。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與材料物理學
    1月8日,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薛其坤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現了這一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薛其坤教授表示,材料生長動力學奠定了他們的研究基礎。本期特邀薛其坤院士介紹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發現實驗的過程以及背後的材料物理學研究。
  • 薛其坤: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與材料物理學
    1月8日,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薛其坤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現了這一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薛其坤教授表示,材料生長動力學奠定了他們的研究基礎。本期特邀薛其坤院士介紹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發現實驗的過程以及背後的材料物理學研究。
  • 薛其坤揭秘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電子運動的交通規則
    2009年,張首晟團隊提出了將Bi2Se3、Bi2Te3、Sb2Te3摻入3d磁性元素,實現磁性拓撲絕緣體的方案,並做了具體的解析計算。隨後,張首晟又與方忠、戴希開展合作,認證了該系統乃是磁性拓撲絕緣體,是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理想材料。這一系列的理論工作,引起了國內外實驗物理學家的廣泛關注。從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國際競賽開始了。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它的發現有什麼重大意義?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示意圖,拓撲非平庸的能帶結構產生具有手徵性的邊緣態,從而導致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理論計算得到的磁性拓撲絕緣體多層膜的能帶結構和相應的霍爾電導4月10日,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教授高度評價了我國科學家的重大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組成的實驗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美國《科學》雜誌於3月14日在線發表這一研究成果。
  • 薛其坤揭秘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電子運動的交通規則
    後來,張首晟通過與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和清華大學的合作,把拓撲絕緣體研究帶到了中國。2009年,張首晟團隊提出了將Bi2Se3、Bi2Te3、Sb2Te3摻入3d磁性元素,實現磁性拓撲絕緣體的方案,並做了具體的解析計算。隨後,張首晟又與方忠、戴希開展合作,認證了該系統乃是磁性拓撲絕緣體,是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理想材料。
  • 陳仙輝等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突破
    中國科大陳仙輝課題組與復旦大學物理系張遠波課題組和王靖課題組合作,首次在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中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其實現溫度可達到1.4K。,非平庸的拓撲能帶結構與長程磁有序的結合將誘導出一系列新奇量子現象和拓撲物態,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軸子絕緣體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