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讀歷史】西侯度:人類文明的第一把聖火在這裡燃起

2021-01-09 澎湃新聞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我省開展的「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就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深化文旅融合,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重大舉措。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有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走進山西,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歷史脈動。遊山西,就是在讀中華文明演進史,就是在讀黃河文化變遷史,就是在讀長城軍事鬥爭史,就是在讀民族融合發展史,就是在讀古代建築藝術史,就是在讀匯通天下晉商史,就是在讀中國紅色革命史,就是在讀勞動人民創造史,就是在讀地質構造運動史。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今天起,山西日報推出「遊山西·讀歷史」專欄,帶您穿越千年歷史,品味厚重文化,實現精神升華,同時也為山西文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助力。

西侯度遺址全景。肖永傑 劉巖松攝

是誰點燃了人類文明的第一把聖火?

上世紀60年代,在黃河岸邊一個名為西侯度的地方,考古人員發現了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用火的證據。至此,西侯度遠古遺蹟終於抖落滿身的浮塵,放射出璀璨的文化之光。

2019年3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在西侯度遺址進行了聖火採集儀式。當現代體育之火承繼人類文明古老之火,電光石火迸發間,西侯度再度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西侯度考古之所以震驚世界,恰恰在於火的發現。」山西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範文謙說,「西侯度遺址,是遠古人類留給中國人的寶貴文化遺產,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發現最早的人類腳踏地。」

初秋之際,記者來到了西侯度遺址。西侯度遺址建在當年考古遺址「6053」發掘點旁邊,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導遊劉西西帶領記者來到展廳,這裡還原了賈蘭坡等著名考古學家考古發掘的過程,通過展出的一件件石製品和動物化石標本,遊客就會讀懂「早更新世」的人類文化遺存,了解到火對人類進化的作用,從中找到了人類文明起源的密鑰。

學生們感受二青會取火。肖永傑 劉巖松攝

與記者同處展廳的還有多個來西侯度遊學的團隊,他們都是利用暑假期間,前來探尋人類進化的奧秘。學生們不停地記錄、不停地詢問導遊,從求知若渴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們不虛此行的激動。一位來自西安的帶隊潘老師說,來到西侯度,學生們找到了人類文明賡續綿延的源頭,真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山西表裡河山的深厚底蘊。

從導遊講解中了解到,自1959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院士率領的考古隊發現了西侯度遺址以來,王建、王益人等考古學家又多次率領考古和科研隊伍進行考古發掘,使種類居多的「早更新世」化石在考古學家的手鏟下陸續浮現。在距地表近70米的砂礫薄層和砂礫層之間的交錯砂層中,不僅出土了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三稜大尖狀器等石製品,還出土了包括平額象、雙叉麋鹿、山西披毛犀、三門馬等22種古脊椎動物化石。其中,有一個保存兩段鹿角的步氏真梳鹿的頭蓋骨,上面具有明顯的人為切割或砍斫的痕跡。還有一件鹿角有清楚的刮痕,揭示了人類已經開始製作骨器。

「看,這就是180萬年前人類最早用火的證據。」導遊的一句話讓孩子們立刻圍了過來。大家好奇地盯著展櫃中那些有黑、灰和灰綠的動物化石原件。「這些顏色不同的骨、角和馬牙化石並非礦物所染,而是燃燒所致!」

西侯度遺址的發現,把中國古人類用火的歷史,從70萬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進了110萬年。

火與人類文明的親密關係,在西侯度第一次得到了驗證。

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書中寫道:「火很可能是人類迄今除了語言之外的最大發現。」

由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蘇秉琦、嚴文明編纂的《中國通史》第二卷「遠古時代」第一章「我們的遠古祖先」中,也明確把「西侯度文化」確定為「最早的人類及其文化」。

《山西通史》「三晉源流」中指出,「西侯度人當時已經開始用火」。

人類進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個發展階段。從距今4500萬年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動物特徵的垣曲「世紀曙猿」,到距今180萬年的芮城西侯度直立人使用火,人類進化的發端與人類文明的衍生,都在黃河岸邊鐫刻下無法磨滅的印痕。

火的發現和使用,使人類的進化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人猿相揖別,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荒蠻時代。研究員範文謙向記者進一步作出註解。他說,借著文明之聖火,人類迅速完成了進化過程,從製作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到廣泛冶煉與使用金屬工具,進而發明了火藥、蒸汽機,人類進入了工業文明和科技文明,進入了文明高度發達的新時代。應該說,人類使用火的每一次重大進展,都是促進生產力極大提高、促使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之源。

參觀完展廳,拾階而上,沿途雕塑處處活靈活現地展示西侯度人取河水飲用之便利,擇黃土洞穴而群居,結伴在山林和水澤呼嘯圍獵,用打制過的石器切割獸皮,將獸肉或投於火堆或架於火堆之上燒烤,取熟食大快朵頤等場景。遊客一路走,一路傾聽導遊講解,一個個人類進化史的知識點,一個個彰顯人類遠古文化的故事,將深深地銘刻在記憶中。

登臨西侯度遺址聖火臺俯瞰,蒼莽的中條山與巍峨的華山對岸夾峙中,黃河自北而來掉頭東去,「嶽瀆相望」的唯美仙境徐徐展開。此刻,你一定已經清楚了是誰點燃了人類文明第一把聖火的。你一定會感慨西侯度人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勇敢。

暢遊西侯度,等於讀懂了一部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史,一部古人類進化史。(山西日報記者李寧波)

原標題:《【遊山西·讀歷史】西侯度:人類文明的第一把聖火在這裡燃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遊山西 讀歷史】 山西古長城之邊塞遺韻
    【遊山西 讀歷史】 山西古長城之邊塞遺韻 2020-12-03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刊發樓陽生署名文章:遊山西就是在讀歷史
    中共中央主辦的全國性思想文化報紙《光明日報》8月21日刊發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的署名文章:《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打造「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品牌》。
  • 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在歷史中去探尋人類文明興衰|度書三問
    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在歷史中去探尋人類文明興衰|度書三問 2020-05-11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將西侯度遺址打造成東方聖火採集基地 訪芮城縣政府副縣長趙偉兵
    在西侯度遺址二青會聖火採集儀式現場,記者見到了忙碌的趙偉兵,他十分高興地說,今天的心情真的太好了,聖火採集儀式圓滿成功,說明我們團隊的努力沒有白費,說明我們把這裡打造成東方聖火採集基地的第一步邁的踏實。
  • 中國人類用火最早的遺蹟,元謀人?NO它在山西鮮為人知
    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歷史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處處有文化發源地、名勝古蹟、遺址…處於黃河流域的山西也不例外處處是文化發源地。有它的大院文化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渠家大院…有晉商文化、汾河文化、關隘文化…還有不可缺少的人類文明發源地西侯度遺址、陶寺遺址、丁村遺址。
  • 在永樂宮點聖火,是耶非耶?--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所以,木結構建築防火就成了文物古蹟、歷史城區保護的重點和難點。永樂宮在中國古建築歷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1961年就已經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中國現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宮觀,除山門外,皆為元代遺物,比北京故宮的修建時間還要早200年。永樂宮有著極為深厚、豐富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 無悔奉獻,烏雲娜「刺桐城」高擎奧運聖火
    奧運聖火抵達福建省第二站泉州市,在這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掀起了一股全民迎奧運的熱潮,刺桐城煥發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奧運火炬在泉州傳遞路線全程 20.35 公裡,由近100 名火炬手完成。起跑儀式地點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途經江濱路、江濱體育公園、雲鹿路、坪山路、坪山隧道、安吉路等,傳遞路線終點在海峽體育中心。
  • 五大女神胸殺《聖火英雄傳》靜態電影首映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愛琴海美麗的風光,愛神維納斯誕生的海洋,情人們的夢幻天堂,希臘,西方文化的始祖,歐洲文明的發源地,蘊藏著一段人與神的遠古神話……《聖火英雄傳》下載地址:http://online.shouyou.com/info-4036746.html
  • 【奧運聖火傳遞】奧林匹克運動與火炬接力
    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3月24日播出):奧運聖火象徵著停息戰亂、恢復和平。幾千年前,奧林匹克運動誕生地——古希臘戰事連綿。為解除徵戰之苦,各城邦籤訂《神聖休戰條約》,約定在運動會期間停止一切戰爭。
  • 遊山西 讀歷史|從文字創意到三晉文化符號
    文字是一個國家以及民族最具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比如中國漢字帶有很強的象形文字屬性特點,是世世代代的文化傳承與沉澱,是文明的重要象徵之一。經過藝術化設計以後,可使文字形象變得情境化、視覺化,強化了語言效果,文字能寫善畫,以形說理,以意動人。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中國人類最早的腳踏地——西侯度
    3月28日,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聖火採集儀式,在我們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的西侯度遺址公園隆重舉行。其實,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聖火就是在該處採集的,如此看來,西侯度遺址,再次能成為全國性運動會的聖火採集地點,是有根據的。
  • 港媒高度評價聖火傳遞 大公報:最成功最感人
    今天,香港媒體紛紛發表社論或評論,高度評價聖火在港傳遞,認為這將在奧運火炬傳遞史上留下精彩的篇章,並成為港人美好的集體回憶。  香港《文匯報》題為《香港聖火傳遞展現「一國兩制」風採》的社論指出,在聖火從境外回家的熱烈溫馨和諧氣氛中,香港的傳遞動人心弦,萬眾歡騰迎聖火的場面令人激動,富於特色的傳遞方式令人叫絕,特區政府、民間機構卓越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市民的自發參與熱情令人稱讚,這一切將在奧運火炬傳遞史上留下精彩的篇章,並成為港人美好的集體回憶。
  • 讀《百年孤獨》一個關於文明進程的寓言,也是一個關懷人類的預言
    在沒讀這本馬爾克斯的小說《百年孤獨》之前,看過一些書評,大致就是說這本書的故事與孤獨相關,要不是家族成員沒有情感交流,要不就是孤獨是毀滅的根源,然後如何如何的引起大家的共鳴,再有人便是列出排遣孤獨的種種方式,或者出來一個反方說我們應該學會與孤獨為伍,我帶著這些印象去嘗試的閱讀這本比較難讀的小說
  • 神秘的北緯30度,四大文明和地球未解之謎為何都出現在這裡?
    一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出現在北緯30度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都是出現在北緯30°附近,這是一種巧合嗎?1、這個緯度大都數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相對溼度、溫度來講都是比較適合人類的繁衍和生息。
  • 人類歷史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之謎
    蘇美爾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文明,蘇美爾文敏起源於現今伊拉克東南部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下遊。最好的證明就是人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就是出自蘇美爾人之手,那麼關於蘇美爾人更多的故事還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 陶瓷是開啟人類智慧的第一大文明
    當我們開始擁有智慧之後,就與周圍其他的人類群體,發生各種深層次的人際關係交往,於是就有了神話傳說,有了宗教信仰,也有了文明制度,人的智慧也在不斷的進化之中,發展到了現代的科技文明。人類發現了火的作用,並學會了使用火和保存火種。在使用火的同時,發明了陶器,在陶器的基礎上又發明了瓷器。歷史傳說,陶瓷是神農氏文明的結晶,是從生食進化為熟食的應用工具。人類才因此脫離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
  • 地球歷史上可能出現過的4代超遠古文明!人類文明或是「第5代」
    這裡是老鹿講百科!我們都知道人類歷史距今大約有200萬年,但是在這大部分的時間裡,人類都是過著最為原始的生活,而距今大約6000年前人類才發展出文明也就是古埃及文明。而我們現在所居住的星球起源於46億年以前,假如我們把人類起源放在地球起源的時間裡我們只不過是在地球上存在過一瞬間。
  • 人類曾經被毀滅 386「人類第一代文明的老師是"神"」
    我們人類一直有一種誤解,認為當前的文明乃是起源於6000多年以前,它的標誌就是文字的出現。然而,按照我們的假設,人類的文明本應該有兩個,它的劃分以大洪水為界,前一個文明應該稱之為第一代文明,也叫&34;(至於什麼是中介文明我們以後要談到);後一個文明應該稱之為第二代文明,也叫物質文明。我們今天正處於第二代文明當中。
  • 洗劫伊博物館:人類文明的浩劫、歷史記憶的重創
    ,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的特殊浩劫,是對人類保存歷史記憶的一次重創」。一些伊拉克人開始哄搶國家博物館內珍藏的有幾千年歷史的珍貴文物。48小時內,博物館被洗劫一空,17萬件文物不知去向。  西亞早期文明誕生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一系列文明古國在這裡建立,輝煌的早期文明在這裡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