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劫伊博物館:人類文明的浩劫、歷史記憶的重創

2020-12-05 搜狐網
洗劫伊博物館:人類文明的浩劫、歷史記憶的重創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16日18:26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6日電(黃富慧 李忠發)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蘇東海16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對伊拉克 國家博物館17萬件歷史文物的洗劫,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的特殊浩劫,是對人類保存歷史記憶的一次重創」。

  美軍佔領巴格達後,該城陷入嚴重無政府狀態,一片混亂。一些伊拉克人開始哄搶國家博物館內珍藏的有幾千年歷史的珍貴文物。48小時內,博物館被洗劫一空,17萬件文物不知去向。

  西亞早期文明誕生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一系列文明古國在這裡建立,輝煌的早期文明在這裡誕生。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是西亞早期文明歷史遺產的最重要的也是最著名的博物館,藏品涵蓋了兩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中經蘇美爾城邦、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蘇珊王朝直至近代阿拉伯等各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有4000年歷史的烏爾古城豎琴,成千上萬件圖形文字、楔形文字的土簡,亞述時代留下的精美絕倫的婦女雕像和大量手稿。

  對於這次亂民哄搶國家博物館文物,這位76歲的博物館專家尤感痛心,他說:「博物館千辛萬苦聚集起來的文物是有內在聯繫的,一旦失去了文物與歷史、文物與文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文物就變成了歷史的顆粒甚至失去了其意義。例如一個王冠,在哄搶過程中,上面的珠寶可能散落,王冠、珠子只能成為歷史的碎片。」

  他認為,集體洗劫的文物還有線索可尋,可以爭取返還。「但是,亂民哄搶後各奔東西,把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用幾十萬件文物連綴起來的歷史回憶打成碎塊甚至塵沫,互不相聯。單純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集體搶劫後,文物至少還存在,而亂民哄搶毀壞的文物就一去不復返了。這難道不是人類文明的一次特殊的浩劫嗎?」

  「亂民一般只搶金銀珠寶,象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內珍藏的刻有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的泥板哄搶時可能被隨手丟棄、摔碎。」這是蘇東海尤其不能接受的。他說:「文物收集起來非常不容易,博物館用歷史把單個的文物連綴起來,是一件非常偉大、非常有貢獻的工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12日在巴黎總部發表公報,呼籲美國和英國立即採取措施保護伊拉克的文化遺產,該組織也已同伊拉克周邊的國家取得聯繫,以防止伊拉克文物非法外運。蘇東海認為,雖然現在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但即使幾十萬件文物能夠收回來,恢復工程也需要長期艱苦的工作。

  蘇東海特別提到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博物館遭受洗劫後的傷心與流淚。作為同行,他非常理解他們,「博物館管理人員是在為人類文明而哭泣」。

  不僅博物館內珍藏的文物遭到洗劫,伊拉克國內的歷史遺蹟在戰爭中同樣飽受蹂躪。

  伊拉克的古代城池都是由泥磚建造的,在它們坍塌後,後來的建築物又會建在其廢墟之上。經過幾個世紀的累積,這些土墩,稱為臺形遺址,在荒涼平坦的沙漠上堆起了八九層高的建築。臺形遺址的這種突出性使它成為伊拉克雷達設施和防空武器的天然場地。

  這位老專家說,伊拉克每一片土丘都可能是一處文化遺址,任何軍事行動都會對地下遺址破壞,損失無法計算。

  他說:「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這次洗劫是蓄意的還是自發的,但我們清楚地知道美國佔領軍負有責任。因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4年海牙會議通過的《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物財產公約》第五條規定,佔領國『有必要採取措施以保存位於被佔領領土內為軍事行動所損害的文化財產』。」

  據悉,早在年初美國學者就向美國軍方提交了一份伊拉克戰事需要保護的四千多文物保護點,軍方承諾予以保護。現在看來,美軍佔領巴格達市區後卻沒有對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進行有效的保護。

  「在亂民蜂擁進入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甚至用手推車往外運文物時,美軍卻視而不見。無論是從國際公約還是從現場情形來看,美軍應對這次洗劫負責。」蘇東海說。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14日表示,美國將採取措施保護伊拉克的文物,並將修復伊拉克國家博物館內被毀文物。同一天,鮑威爾還發表聲明說,美國正在尋求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歐盟及國際刑警組織合作,以防止搶劫者將劫走的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文物偷運出境。(完)











相關焦點

  • 伊拉克博物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瑰寶
    原標題:伊拉克博物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瑰寶   這是9月19日在位於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拍攝的藏品上的精美浮雕。位於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館藏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文物的博物館,珍藏著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亞述、巴比倫等歷史時期的瑰寶。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博物館遭到洗劫和破壞,大量珍貴文物丟失。2015年2月,伊拉克博物館重新開放。
  • 中華文明的歷史記憶傳播與文化認同建構
    筆者主要藉助中國文物,從激活文物、凸顯文明特色,講述中國記憶、傳承歷史文脈,凝聚情感共識、促進認同建構等幾方面闡析《國家寶藏》,以表現其傳承文化記憶和構建文化認同的雙重傳播意義。 (二)國寶:華夏文明的表徵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民族獨有的特質。國寶作為歷史文物,承載著民族的記憶與文明,它的誕生與流傳皆源於文化血脈的精髓,同時又反哺於發展著的博大文化。作為一種器物媒介,不僅僅為今天的人們所欣賞和收藏,更是華夏文明的表徵。
  • 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紀錄片《浩劫》,它的導演朗茲曼走了
    納粹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記憶之一。對於這些最深的痛苦,我們如何去面對?如何去反芻?有人用虛構的方法去追溯,於是我們看到了《辛德勒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師》;也有人用記錄的方法去再現,於是我們有了關於大屠殺最重要的紀錄片——《浩劫》。
  • 上海赫德博物館課堂:與200萬年浩瀚人類歷史的親密接觸
    這個計劃籌備時間長達4年,總共動員了100多名大英博物館館員、400多名專家,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以時間為經,物品為緯,講述了長達200萬年的人類歷史。博物館中的課堂G4A同學們在中方班主任周陽老師、義工家長和隨行老師們的帶領下,首先來到了「大英展」知識小講堂。
  •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站在上帝視角,欣賞人類文明!
    而且在大多數博物館中,你能找到的,主要是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而在大英博物館——埃及的羅塞塔石碑、亞述的雕像、南美的復活節島雕塑、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像、以及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伊斯蘭藝術……都在這裡匯集。
  • 百餘座博物館展示濟南文明與記憶
    2011年,濟南市文物店整建制併入濟南市博物館,舊藏8萬餘件各類文物使濟南市博物館藏品更加豐富。而以「古城輝煌」為主題的濟南歷史暨館藏文物展覽,已成為市博免費對外開放的基本陳列,向人們詳細介紹著屬於這座城市特有的記憶。
  • 《天際浩劫2》熱血沸騰,看硬漢手拿外星戰斧如何捅死外星士兵!
    自從第一部《天際浩劫》觀眾當時看了不免心中大罵,多好的故事,效果那麼逼真的外星怪物,竟然以虎頭蛇尾,最後評價爛片一部。沒想到今年《天際浩劫》還竟然出了續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背景宏大,講的是外星人大舉入侵地球。運用一種藍色的光芒當武器,所有人類只要有直視藍光的就會被控制住。
  • 若地球遭到重創,要留下多少倖存者,才能夠重建人類文明?
    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至少遭遇過5次物種大滅絕,若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計算,地球遭受的重創次數,估計連考古學家們都說不清,地球不會永遠只是一個物種的家園,從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地球上的物種一直不斷地演化更迭,遵循著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和淘汰規律,雖然人類足夠幸運,在短時間內就成為了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
  • 探索失落的文明 全網網媒記者走進三星堆歷史博物館
    青銅面具  青銅面具  中國江西網成都訊 特派記者湯克誠報導 不管是造型、製作工藝還是藝術風格,三星堆歷史博物館的的青銅大立人、青銅面具都令人匪夷所思,三星堆銅人像的眼睛以及大面具竟然長著「凸目」,似乎有些不同於地球上的人類;三星堆遺蹟竟然發現金面罩以及金杖,似乎是西方文明的產物;三星堆的青銅大立人長著粗長的大手,卻擁有細長的身體,軀體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是另有原因還是根本不是寫實風格的雕像;為探尋這些稀世之珍,23日,參加「跨越發展·秀美四川」全國網絡媒體採風活動的40餘名記者編輯來到了三星堆歷史博物館。
  • 「小博物館」藏著「大歷史」 ——從「小大博物館」裡穿越回古青州
    而青州博物館作為衡量城市發展的「文明標尺」和儲存城市記憶的「硬碟」,匯集青州歷史、地理、藝術等於一身,以歷史見證者的身份講述著青州歷史文化變遷,堆滿了古老青州的文明與記憶。 古青州的燦爛文明不是一瞬,而是一個不斷層的歷史瑰寶,「在距今7000年~6000年,就有東夷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其後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先後經歷了東夷文化、齊文化、青州文化時期,因此青州地區古文化遺址眾多,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便曾有『彌淄流域的典型遺址,看來以青州為中心自稱一區系』的論述。」王瑞霞說道。
  • 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探秘古埃及文明(組圖)
    一位成年的女性木乃伊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這些人們耳熟能詳古埃及符號既遙遠又神秘。雖然古埃及文明早已遠去,但豐富的歷史遺存依舊訴說著埃及昔日的地中海大國歲月,並幫助今天的人們重構這一法老國度的歷史。1月22日,浙江省博物館開年大展《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在西子湖畔揭開神秘面紗,通過來自義大利多家博物館的180件文物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帶領觀眾探秘古埃及文明。
  • 人類發展歷程:給人類自負帶來重創的三大科學理論
    人類文明在不斷的進步,從以前的封建迷信到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觀念一次一次的被顛覆刷新,每次觀念的顛覆刷新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接受,甚至有的人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徹底顛覆人類觀念,給人類自負帶來重創,打擊人類信心的三大科學理論,它們就是日心說,進化論,精神分析。 先說第一個日心說。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以前,是地心說。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宇宙的中心是地球,所有的天體都是以地球為中心運轉的,這個時候的人類是無比自信的,就像現在所說的以自我為中心。
  • 趣味自然歷史博物館|感受生命與歷史的奇妙之旅
    電影中奇妙故事的發生地就是今天我們走進的地方——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始建於1869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 它位於中央公園的西側,擁有42個展廳,館藏內容豐富,包括了天文、礦物、人類、古生物和現代生物等5個方面,陳列有大量的恐龍、化石、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的複製模型。
  • 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 自然愛好者天堂
    不過對於喜歡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的我來說,華盛頓這個政治中心也有有趣的元素,比如華盛頓街道花園裡的松鼠,就算是大都市一大特色;還有就是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了。雖然這家博物館在規模上比紐約自然博物館略小,不過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體系史密森尼博物館所屬的十六所博物館之一。於是我在那裡一逛就是一下午,走走拍拍看看,意猶未盡。
  • 《瞭望》:歷史教科書不應該和歷史完全重合
    李將軍的這篇文章,使一段時間以來,一直處於「燜燒」狀態的對上海新版歷史教科書的爭論,再次公開化了。從網上的反映看,許多人支持李將軍的觀點,但也有人對李將軍的文章不以為然,有的說「讓歷史教科書承載意識形態內容就是對歷史的篡改」,也有人說修改是為了「認同先進文明」,更有人說這恢復了「歷史本來面目」,云云。  對李將軍的這些批評,我不贊成。
  •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
    將人類的記憶提取轉移,愛因斯坦的智慧,會不會留存下來?《記憶提取》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吧,一名科學家為了找出殺人兇手,發明了一種可以提取他人記憶的技術,在近幾年的時間內,類似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因為人類已經走上了開始研究記憶移植的道路。
  • 古道博物館再現青海燦爛歷史文化
    馬丁 攝   中新網西寧8月6日電 (張海雯)「日月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國家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三大古道之一。博物館的建設能讓遊客短時間之內了解青海的歷史,直觀感受青海燦爛的文化。」青海古道博物館館長劉磚6日告訴記者。
  • 【走進博物館 傳承中華文明】三星堆博物館
    這誇張地描述了古蜀國的歷史,以及地勢的險惡。古蜀國一直是神秘的,由於文獻記載的缺少,蜀國早期歷史顯得撲朔迷離。而在1929年,當地農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坑玉石器,自此揭開了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序幕,三星堆文明也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震驚了國內外。
  • 浩劫導演去世 《狂暴:世紀浩劫》震撼來襲!
    浩劫導演去世 《狂暴:世紀浩劫》震撼來襲!時間:2018-07-06 12:3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浩劫導演去世 《狂暴:世紀浩劫》震撼來襲! 當地時間7月5日,法國 導演、作家、哲學家克勞德朗茲曼逝世,享年92歲。
  • 史前文明照片被曝光!人類曾多次被毀滅
    從鞋印後跟部份下凹1.5公分來看,這應該是一雙和現代人類所穿的便鞋類似的鞋子,也就是說這隻鞋子的主人是生活在一個有一定文明下的環境。令人納悶的是,三葉蟲是一種生長於六億年前至二億多年前的生物,換句話說,在這久遠的歷史時期之前,是不是有著和我們一樣的人類文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