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物館」藏著「大歷史」 ——從「小大博物館」裡穿越回古青州

2020-12-08 騰訊網

「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大文豪蘇轍的詩給古青州作了全面而中肯的概括。而青州博物館作為衡量城市發展的「文明標尺」和儲存城市記憶的「硬碟」,匯集青州歷史、地理、藝術等於一身,以歷史見證者的身份講述著青州歷史文化變遷,堆滿了古老青州的文明與記憶。

源遠流長的青州歷史

街道兩邊是茶樓、作坊、當鋪,行人穿流不息,車馬轔轔而來,綠瓦紅牆間商鋪招牌旗號高高飄蕩,魯中山區沂山山脈北麓和魯北平原洽接地帶,坐落著繁華的青州。「這是隋唐至明清時期的青州。」青州博物館館長王瑞霞說,「當時臨淄已成齊魯地區經濟中心,其富庶繁榮可與長安媲美,與臨淄僅僅一水之隔的青州也在臨淄經濟圈內,因此可與之同領風雲。隨著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特徵,回、漢、滿、蒙等各民族居住在此,佛教、伊斯蘭教等多元文化得以交流互融,另外青州地處交通要塞,東扼半島,南控沂蒙,北望渤海,除海上的絲綢之路貿易活動頻繁外,還為兵家必爭之地。」那時的青州已成為歷史上山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它在歷史中最輝煌的時刻。

古青州的燦爛文明不是一瞬,而是一個不斷層的歷史瑰寶,「在距今7000年~6000年,就有東夷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其後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先後經歷了東夷文化、齊文化、青州文化時期,因此青州地區古文化遺址眾多,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便曾有『彌淄流域的典型遺址,看來以青州為中心自稱一區系』的論述。」王瑞霞說道。

一個人,因為有了故事而獨特,一座城,因為有了歷史而被賦予靈魂,在其後的時代變遷中,青州雖逐漸褪去往日鉛華,卻自得一番寧靜。從兵荒馬亂的秦漢到繁花似錦的明清,再到和平統一的今天,在幾千年的歲月滄桑中孕育出了寶貴的中華文明,即使青州當今已成為縣級市,但其不朽的歷史文化底蘊只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越釀越「香」。

「小大博物館」,歷史的見證者

拂去歷史塵埃,青州博物館將青州過去的輝煌文化納入囊中,在青州市範公亭西路的西端,這片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築群裡,以一個歷史見證者的身份將青州過去的故事說給現代人聽,讓人們走進歷史記憶,使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新時代重綻異彩。

著名藝術大師黃胄曾為博物館題詞:「小大博物館,天下第一流」。「小」是指它只是一個縣級博物館,「大」是說它藏品豐富,特色鮮明,屬於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的一部分。已經守護了這個博物館近三十年的王瑞霞館長說:「極具地方特色是青州博物館藏品的一大特色和亮點,5萬餘件藏品雖然不多,但一級藏品目前定級的有142件,藏品質量很高,有的是唯一存世,有的是世所罕見,均是地方歷史文化的代表。」

「比如青州博物館藏明萬曆二十六年趙秉忠殿試狀元卷,是目前保存下來的唯一一份明代及明代以前的狀元卷,填補了我國宮廷檔案的空白;香山漢墓出土彩繪陶俑、陶器,是目前同時期文物中彩繪保存最好的一批;龍興寺遺址出土窖藏佛教造像,代表了我國北朝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是青州風格佛教藝術的典範;戰國金環首、銀盒、蜻蜓眼琉璃器、北齊線刻畫像石等等,是青州與北方草原、西亞、陸上絲綢之路等地文化交流的見證。」陶瓷書畫無不齊備,青銅石塑各呈風採,青州博物館作為唯一一個首批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縣級市博物館,以其盈千累萬的藏品、濃鬱悠久的歷史傳承早已聞名全國。

小地方裝著大文化,王瑞霞說:「青州博物館是古青州歷史文化的展示場所,其藏品是歷史的見證者,是靠藏品的展示,揭示地方的歷史文化。」走進青州博物館,便是走進青州悠久的歷史,走進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END-

半月談·文化大觀

定位於觀察、調研、剖析、引領,將專業高度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地實踐相結合。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弘揚社會正能量,啟迪心靈智慧,讓師生以及社會大眾深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學以致用。

相關焦點

  • 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
    芝加哥博物館汪濤教授(右)、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左)和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周亞(中)2月23日,「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共展出橫跨商代至今3400多年約180件作品
  • 藏在青州古城裡的——木青茗苑
    青州古城可不單單是那段偶園街,歷史上,青州古城經歷「三遷四築」有過五座城池。甚至當過山東唯一的一個國都(拋開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都),南燕國慕容德在公元400年於青州廣固城稱帝。不錯,就是姑蘇慕容復口口聲聲要光復的「大燕」。
  • 北京這個免費博物館,藏了個「侏羅紀公園」,孩子們很喜歡
    徜徉其中,宛如來到了迷你小世界,變幻莫測的海底王國、遼闊蒼茫的非洲草原、穿越時空的恐龍公園,夢幻般的場景立體展現在眼前,讓人嘆為觀止。博物館交通方便,乘坐地鐵到天橋站,出來便是。雖然外地遊客很少,但常有市民帶孩子前往,當天還遇見了學校組織的參觀活動,因此館內也少不了熱鬧一番。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考古大咖到省博掌舵人,華麗轉身的背後,是鄭同修對考古、文物、歷史刻入生命的熱愛。這俗語不是空穴來風,那時的考古工作異常艱苦,長時間在野外不說,「常常需要徒步翻山越嶺」,「那時候,有輛自行車就不錯了,我曾經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從鄒平到臨淄,140裡路,騎了整整一個上午」。夏受炎熱,冬忍寒冷,冷暖自知,鄭同修至今記得那時候做考古調查時住在鄉村小旅館的情形,「地上全是雞屎鴨屎雞毛鴨毛,晚上睡覺,為了不弄髒內衣褲,要麼穿著外套睡,要麼脫得一絲不掛。
  • 開元書院研學活動:參觀山東省劉氏古鐘錶博物館
    文 | 術德生 2020年6月14日,開元書院組織第一次文化藝術研學交流活動,參觀了山東省劉氏古鐘錶博物館。博物館有4個展廳,第一個為懷表系列,第二個是臺表座鐘系列,第三個是座鐘掛鍾系列,第四個為綜合展廳。在這座博物館裡,展出了2800餘件各類鐘表,分為座鐘、掛鍾、臺表、手錶、懷表五大系列。
  • 穿越回大帆船最後的黃金時代!芬蘭勞馬海事博物館遊記
    儘管其始建於15世紀,但其真正的輝煌還要到19世紀末,大帆船最後的黃金時代,勞馬建立了芬蘭第一支帆船船隊,城市的繁榮因航運而達到頂峰。可見勞馬人與海,與船都有著深深的淵源。在進入海事博物館前,我們有必要先參觀一下位於老城區萬塔的聖十字教堂。教堂的基石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如同萬塔區所有的木建築一樣,現在看到的應該是19世紀重新修建的。
  • 5.18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走進老子歷史博物館
    鹿邑縣老子歷史博物館,位於紫氣大道東段,東接老子出生地太清宮,西近老子講學地明道宮,北鄰渦河溼地公園,具有旅遊觀光、博物館展覽、文獻收藏、學術研究、信息交流和人才培訓等多種功能。博物館擁有館藏文物2多萬件,是極具文化品位、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綜合類大型博物館。同時也是我國唯一一所民辦老子文化專題博物館。
  • 湖南博物館看古秘魯展,真實的千年木乃伊
    自15000年前,亞洲蒙古人種穿越白令海峽,來到這片土地後,經過漫長發展歷程,最終創建印加帝國,把秘魯古代文明推向發展最高峰。以秘魯為中心的印加帝國,雖然湮沒於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之下,但她留給人類文明史的印記,以及印第安人關於祖先的記憶,將恆久地存留在人們心中。古秘魯的神秘程度和中國的樓蘭古城,貴州的夜郎古城一樣,有著萬年的神秘歷史,讓人們一直探索。
  • 來雲南省博物館,發現古滇生物多樣性之大美
    有網友認為這些場景可能反映了2000多年前的古滇生物多樣性的一個方面。希望能有文博專家做些解答,解疑釋惑。為此,1月6日,記者專門採訪了雲南省博物館的相關專家,請他們就網友關注的話題作些解答。採訪中,有專家稱,雲南省博物館以動物為題材的青銅器藏品在整個中國的青銅藏品中都十分獨特罕見。從一個側面精彩生動地展現了古滇生物多樣性之大美。
  • 青州:石頭裡的佛影
    低頭看一下說明:青州!這些從北齊到北魏的石佛造像,無一例外全部來自「1996年山東青州市龍興寺窖藏出土」。原來,這些震撼人心的佛造像,來自我的故鄉山東,來自青州那些青灰色的石灰巖。「我看過這些石佛像!」我悄聲急促地對朋友嚷道。兩年前,我曾經造訪過青州,在這座小城裡,我感覺過它的完美與愛意。我也曾在朋友的帶領下,參觀過青州博物館,瞻仰過這批石佛造像。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6件(套)文物(8件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一級文物、5件文物複製品、1件文物仿製品)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頗具挑戰性。
  • 隨州青銅器博物館,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蹟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其「隨」字最早出於西周「漢東之國隨為大」,當時隨國為一諸侯國,附庸在楚國之下,附近有陳國、蔡國、唐國等。自西周后,「隨」這一古地名得以流傳下來。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封地,隋朝亦因隨州而命名。
  • 山西有平遙古城,山東也有古城是5A景區,那就是青州古城
    平遙古城保留了明清時代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族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也是中國唯一的整個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兩個古城市之一, 平遙古城的價值不言而喻,很少人知道山西和山隔開的山東也有古城, 那就是青州古城,青州古城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是國家5A級旅遊勝地, 青州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古九州之一, 大禹治水劃分九州,被認為科學價值最高的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
  • 在百年觀象臺遙望蒼穹,登航海船做氣象小主播!夜遊博物館讓孩子們...
    揭示「雲朵的秘密」 博物館室內展廳裡的各色陳列品,見證了上海氣象博物館一路走來的歷史。 在這裡,孩子們細細聆聽著1872年至2019年的氣象發展歷史,與十九世紀歐洲古董氣象文物近距離接觸,了解現代最前沿的氣象科技進展。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全文5800字,圖片60幅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世界著名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像一個虔誠的朝聖者一樣朝拜「聖殿」,這些聖殿正是自然歷史與人類科學知識的結晶,帶著我們回溯地球生命史的傳奇。我會將自己的朝聖之旅寫成參觀遊記,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喜歡我的世界頂級自然歷史博物館遊記,歡迎轉發評論,打賞就更好啦!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第一,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城市,沒有比博物館更能貼近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的原始脈搏,博物館裡有這個國家或這座城市的基因;第二,博物館裡的文物是歷史最具象的體現,文物跨越時空,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第三,博物館可以提升人的品位。蔣勳先生在《美的沉思》中說:這些瑩潤斑駁的玉石,這些滿是鏽綠的青銅器,這些夭矯蜿蜒的書法,這些縹緲空靈的山水畫,卻逐漸使我開始思考起它們形式的意義。
  • 新年到博物館裡去數數「羊」青銅器 上海博物館 數數 磁山遺址...
    2015-2-21 15:08:16來源:新民晚報作者:樂夢融 史通 選稿:方翔原標題: 新年到博物館裡去數數「羊」紅火熱鬧的甲午馬年已經過去,沐浴著寧和安詳氣息的乙未羊年歡快地到來。我們的祖先如何做出有關羊的精美藝術品,不妨去博物館裡探索與發現。
  • 古墓出土4大逆天文物,一件像遠古手機,圖3確定不是穿越?
    從古墓中挖出土的好些隨葬品,現如今都是放在博物館裡,成為中國重要的歷史文物。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非常奇特的4件文物,似乎像極了穿越了的文物。第一種:三星堆太陽輪在全世界各大文明古國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在大部分中文明古國都會相信有大陽神。當然,在中國的上古傳說裡也是相信有太陽神的。
  • 【丹青·資訊】藏在美國博物館裡的中國國寶
    ▲美國博物館地圖/曾刊於《美成在久》第17期20世紀初,西方收藏界對中國藝術產生了空前興趣,美國的藏家和博物館競相購買市場上最傑出的中國藝術珍品。而同一時期的中國積貧積弱,面臨內憂外患,無暇保護自身的文化遺產,使大量珍貴藝術品流入市場。
  • 全世界的小丁丁居然都在這個博物館裡!
    冰島丁丁博物館!對就是你想的那個丁丁!世界上唯一一家專門收藏小丁丁的博物館。博物館共收藏了282件、來自93種雄性動物的丁丁標本,還有大約350件、與博物館主題相關的藝術品。最小的丁丁來自倉鼠,只有2毫米。當然,館內也有人類的......據說有一位男子願意將自己長34釐米的「大兄弟」捐給博物館展出。無論有沒有這個器官,都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