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粘菌中發現雙鳥苷酸環化酶

2020-12-01 科學網

                       

 

來自英國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he prokaryote messenger c-di-GMP triggers stalk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Dictyostelium」的文章,首次在一種原核生物粘菌(Dictyostelium)的所有主要類群中發現了真核生物的雙鳥苷酸環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這不僅解答了長期以來關於誘導形態發生的一個謎團,而且也有助於解析真核生物中的相關作用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雜誌在線版上。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鄧迪大學陳志輝教授,他此前在英國設菲爾德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主要以植物碳、氮、磷營養代謝過程中的關鍵酶PEPC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及其激酶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從基因表達至酶活性調控等多層次的研究,2006年加入英國鄧迪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系,研究細胞發育過程中的cAMP信號傳導。

 

盤基網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是一種「土壤阿米巴」,以吞食細菌為生。在營養豐富條件下,以單細胞形式存在;一旦食物匱乏,單個細胞聚集成多細胞體,細胞歷經細胞丘、蛞蝓體、拔頂階段完成發育和分化過程,最終形成由孢子細胞和柄細胞組成的子實體。

  

這種結構包含一個由柄細胞(stalk cell)柱支撐的球孢子團,以及一個基盤,之前的研究發現聚酮化合物(polyketide)DIF-1能誘導體外柄狀細胞,會在早期被隔離,但是也有研究表明這個化合物在體內能抑制基盤的形成,那麼這其中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呢?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粘菌的雙鳥苷酸環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A能生成環鳥苷二磷酸(c-di-GMP),而後者則會引起柄細胞分化——c-di-GMP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第二信使,由雙鳥苷酸環化酶合成,並誘發無柄以及生物膜的形成。

 

研究人員證明擾亂DgcA基因的表達會阻斷團狀向柄細胞成熟和表達這一過程的轉變,並且這種情況能通過讓DgcA缺陷型細胞與野生型分泌產物,或者c-di-GMP接觸後得到恢復。

 

除此之外,c-di-GMP還能誘導被稀釋的細胞單層中stalk基因的表達。因此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解決了一個長期以來難以解析的stalk誘導多態性的問題,而且還為解析真核生物中c-di-GMP的作用提供了依據。

 

關於c-di-GMP,近期來自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解析了一種關鍵接頭及感應蛋白STING胞內部分的Apo蛋白及其與c-di-GMP複合物的晶體結構,提出STING具有一個「蓋子」(lid)區域,在沒有結合c-di-GMP前,這個區域具有較高柔性,易於敞開;一旦感應及結合c-di-GMP後,這個「蓋子」區域就會與其它部分一起形成更加穩定的結構,非常牢固的結合c-di-GMP,複合物也進一步穩定了同源二聚體結構。這也為進一步解析c-di-GMP的作用提供了又一方向。(來源:生物通 張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青春生音 | 粘菌小知識——「貪吃菌」來啦!
    它是一種單細胞生物,但具有最原始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平時像動物一樣四處爬動覓食,但又能像蘑菇一樣長出子實體來散播孢子;它們沒有大腦,卻能計劃出最佳的行走路線:它就是粘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康康這種神奇的單細胞生物(single cell)叭!
  •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
  • 我們身邊的「外星生物」:粘菌!
    「外星生物」?
  • Nature Communications|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沈錫輝教授團隊揭示原核生物實現異種細胞間對話新機制
    10月2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生命學院沈錫輝教授團隊張磊副教授完成的題為「Sensing of autoinducer-2 by functionally distinct receptors in prokaryotes」的文章,揭示了原核生物
  • 什麼是原核生物?什麼是真核生物?
    什麼是原核生物?什麼是真核生物?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原核生物:缺乏將細胞核和其他細胞成分分割開來的膜結構的細胞或生物體。包括病毒、細菌和藍綠藻。(《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第一版)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具有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由一個類似於細胞核的細胞(胚、孢子等)發育出來,包括除病毒和原核生物之外的所有生物。與古核生物、原核生物並列構成現今生物三大進化譜系。
  • 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是哪裡 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在哪裡
    在我們的生活中,細菌無處不在,而且細菌的種類非常繁多,其中有一些細菌叫原核生物,細菌是我們肉眼看不見,但是在一些書籍中我們會看到它們的名稱。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是哪裡。
  • 真核微生物的形態 構造和功能
    真核生物(Eukaryotes):是一大類細胞核具有核膜,能進行有絲分裂,細胞質中存在線粒體或同時存在葉綠體等多種細胞器的生物。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的比較:細胞質:細胞核:生理特性: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organisms):
  • 高中生物 |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區別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在細胞結構和生命活動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差異。
  • 粘菌複合體有哪些特點?粘菌是植物還是動物?有什麼價值?
    他看著那個奇怪的東西放在一個盛滿水的大鐵鍋中。經測量,長75釐米,寬50釐米,周長110釐米,通體為褐黃色,局部呈珊瑚孔狀;內部呈白色,有明顯分層,手感柔軟。這位從事生物教學和研究的老師一下愣住了。他也弄不明白眼前的「怪物」是什麼。西安市市長崔林濤指示,由市科委組織西北大學、西安醫科大學、西安動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進行鑑定。
  • 高中教材中的「原核生物」
    高考中每年都有涉及原核生物,為了方便同學們在題海訓練中能迅速和相應考題建立條件反射,在此總結高中生物常見的原核生物及考點
  • 植物趣聞:粘菌「植物」之謎
    1992年8月,陝西省周至縣尚村鄉張寨村農民杜戰盟,到鄰縣永安村邊的渭河中打撈浮柴。偶然,他感到左腳踩著了一大塊軟乎乎的東西。他把它拖到河邊一看,原來是一堆「爛肉」似的東西。在夥伴們的幫助下,他把這團「爛肉」拉回家,一秤有23.5公斤。
  • 【微知識】微生物學—原核生物
    像所有其他生物樣,微生物能被分 為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兩類生物是根據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細胞結構、亞細胞結構和超微結構不同而劃分的。微生物中細菌是原核生物,而其他的微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動物、單細胞藻類是真核生物。複雜的植物和動物也是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許多生理學和結構方面的差異。
  • 古菌的發現,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是生命的第三種形態
    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動物和植物的細胞都有細胞核,遺傳物質DNA就儲存在細胞核裡,而細菌沒有細胞核,DNA游離在細胞質之中。自此改變了亞里斯多德的生命二分類法,人們把生命之樹還是分為兩枝,一枝是含細胞核的「真核生物」,另一枝是不含細胞核的「原核生物」。動植物都屬於真核生物,而細菌屬於原核生物,但是事情到此並沒有完結。
  • 《Grounded》粘菌燭臺不亮怎麼辦 粘菌燭臺不亮解決方法
    導 讀 粘菌燭臺是《Grounded》中的一項照明工具,有小夥伴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燭臺不亮了。
  • 《Grounded》粘菌燭臺不亮怎麼辦 粘菌燭臺不亮解決攻略
    導 讀 粘菌燭臺是《Grounded》中的一項照明工具,有小夥伴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燭臺不亮了。
  • 【知識加油站】原核生物知識點匯總
    思維導圖: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細菌、放線菌、藍藻、支原體等。
  • 《Grounded》粘菌燭臺怎麼不亮 粘菌燭臺不亮解決方法
    導 讀 粘菌燭臺是《Grounded》中的一項照明工具,有小夥伴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燭臺不亮了。
  •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概念:(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2、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分為真核和原核生物,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就是病毒。自然界生物的分類:知識拓展:(1)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於原核生物。
  • 科學家用機器人表達粘菌的情緒
    原生生物slime mold(暫無科學中文譯名,先稱為粘菌吧)已經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智力,從解迷宮到畫出比人工設計更為合理的東京鐵路系統。而計算機學者Ella Gale在倫敦Living Machines大會上用這種單細胞生物搭配計算機和機器人做出的一個人臉裝置則更讓人心理髮麻。 Gale讓粘菌在充滿食物和電極的環境中成長。電極會在粘菌對食物或光作出反應時(遇食物前進,遇強光則抖動)捕捉其分散的附屬細胞間溝通時發出的信號,並做出一份記錄。
  • 原核生物的分類介紹
    原核生物指的是無真正細胞核的一類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它包括細菌(杆狀、球狀、螺旋狀)、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螺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