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首次英文演講!精彩 看完想背誦全文(雙語)

2020-11-23 新東方

  當地時間11月8日,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家、《三體》作者劉慈欣在美國華盛頓被授予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成為獲得該獎的第一位中國人!

  科普:克拉克獎

  亞瑟·克拉克爵士(Arthur Charles Clarke)是20世紀享譽世界的英國科幻小說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學為依據,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於1968年被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拍攝成同名電影。


  由亞瑟·克拉克基金會設立的克拉克獎,每年度會評選出終身成就獎(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想像力服務社會獎(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 )、創新者獎(Innovator Award)三大獎項,以表彰世界上最卓越並最富創造力的思想家、科學家、作家、技術專家、商業領袖以及創新者(The Clarke Awards recognize and celebrate the world's most illustrious and creative thinkers, scientists, writers, technologists, business leaders and innovators)。

  英國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曾於2017年獲得過克拉克終身成就獎。

  2012年,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首次設立,獲得過該獎項的作者包括《使女的故事》作者、加拿大小說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多次獲得雨果獎和星雲獎、代表作有《火星三部曲》的美國科幻小說家金·斯坦利·羅賓森(Kim Stanley Robinson)等。

  劉慈欣曾獲得過雨果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重量級獎項,但這次的克拉克獎,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因為阿瑟·克拉克是劉慈欣非常崇拜的科幻小說家,每次做閱讀書籍推薦,他也總會推薦克拉克的作品。

  劉慈欣曾在央視《朗讀者》節目中談道:「我所有的一切作品都是對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在頒獎禮致答謝詞時,劉慈欣還表示,正是克拉克將自己引進了科幻閱讀和寫作之門。

  It's an honor for Liu that he got the award under the name of his favorite sci-fi master. Liu said in his reception speech that Clarke was the one that led him into sci-fi world and ignited his imagination ever since the 1980s.

  值得一提的是,劉慈欣這次的獲獎演講全部用英文完成。

  他的英文有多好呢?中國日報記者此前問過《球狀閃電》和《三體2》的譯者周華(Joel Martinsen),得知,書的英譯本大劉是全文看過的。

  而這篇英文演講稿也非常精彩,劉慈欣用詩意和深沉的文字表達了自己對於「想像力」(imagination )的理解,以及對宇宙和星辰大海的嚮往。

  劉慈欣在演講中說,自己在上世紀80年代首次接觸到克拉克的著作,想像力第一次「被激活」(These two books, for the first time, brought my imagination to life)。

  他回憶起讀完《2001:太空漫遊》的那天深夜,他走出家門仰望星空,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宇宙: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I was awed by the magnitude and mystery of our universe, the feeling which you only get facing religion.

  我第一次對宇宙的宏大與神秘產生了敬畏感,這是一種宗教般的感覺。

  如今,科技的發達使得世界越來越像科幻小說了,但劉慈欣不無遺憾地表示,在IT所營造的舒適安樂窩中,人們對太空漸漸失去了興趣。

  The imagin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s abandoning the vastness and profoundness that Arthur Clarke once opened up, instead people are now embracing the narrowness and introversion of cyberpunk.

  科幻的想像力由克拉克的廣闊和深遠,變成賽博朋克的狹窄和內向。

  但劉慈欣仍然一直在努力延續著克拉克的想像,一直在描寫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寫遙遠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他相信:

  The vast ocean of stars can always carry our infinite imagination.

  浩瀚的星空永遠能夠承載我們無窮的想像力。

  來看大劉英文演講視頻:


  以下是演講稿雙語全文:

  Ladies and Gentleman,

  女士們,先生們:

  Good evening!

  晚上好!

  It’s my great honor to receive the 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 Thank you.

  很榮幸獲得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This award is a reward for imagination. Imagination is a capability that should have exclusive belonged to God but we, as human beings, luckily have this too. It is far beyond our imagination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existence of imagination. A historian used to say that the main reason why human beings have been able to surpass other species on earth and to build civilizations is that we are able to create something in our heads that does not exist in reality. In the future, wh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s smarter than us, imagination may be the only advantage we have over AI.

  這個獎項是對想像力的獎勵,而想像力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似乎只應屬於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義也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有歷史學家說過,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種建立文明,主要是因為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大腦中創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在未來,當人工智慧擁有超過人類的智力時,想像力也許是我們所擁有的惟一優勢。

  Science fiction is a literary genre based on imagination. And the first sci-fi works that impressed me were those by Arthur C. Clarke. Together with Jules Verne and George Wells, Arthur Clarke was among the first Western modern sci-fi writers to enter China. In the early 1980s, the two novels 2001: A Space Odyssey and Rendezvous With Rama were published in my country. At that tim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just ended. While the old life and faith had collapsed, the new ones had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Like other young people, I felt lost during that period. These two books, for the first time, however, brought my imagination to life. My mind opened up like it has never before. I felt like a narrow stream finally embracing the sea.

  科幻小說是基於想像力的文學,而最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亞瑟·克拉克的作品。除了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外,克拉克的作品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西方現代科幻小說。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出版了他的《2001:太空漫遊》和《與拉瑪相會》。當時文革剛剛結束,舊的生活和信仰已經崩塌,新的還沒有建立起來,我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心中一片迷茫。這兩本書第一次激活了我的想像力,思想豁然開闊許多,有小溪流進大海的感覺。

相關焦點

  • 精彩!劉慈欣首次英文演講,文稿深情優美,看完想背誦全文
    值得一提的是,劉慈欣這次的獲獎演講全部用英文完成。他的英文有多好呢?中國日報記者此前問過《球狀閃電》和《三體2》的譯者周華(Joel Martinsen),得知,書的英譯本大劉是全文看過的。而這篇英文演講稿也非常精彩,劉慈欣用詩意和深沉的文字表達了自己對於「想像力」(imagination )的理解,以及對宇宙和星辰大海的嚮往。
  • 精彩!《三體》劉慈欣首次英文演講,文稿優美深邃、富有哲理
    有趣 ● 有料 ● 有分量 ● 有價值今年11月初,在由亞瑟·克拉克基金會主辦的克拉克獎頒獎禮上,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家、《三體》作者劉慈欣劉慈欣曾獲得過雨果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重量級獎項,但這次的克拉克獎,對他來說意義非凡。阿瑟·克拉克是劉慈欣非常崇拜的科幻小說家,每次做閱讀書籍推薦,他也總會推薦克拉克的作品。
  • 雙語翻譯:彭麻麻聯合國英文演講 驚豔全場
    [Photo/UN Sina Weibo]   2015年9月26日,中國第一夫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使彭麗媛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教育第一促進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活動,並發表英文演講。(照片來源:聯合國新浪微博)   一起來看彭麻麻的演講全文(雙語)吧~   Director-general Bokova, ladies and gentlemen,   尊敬的博科娃總幹事,女士們、先生們: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 海南首場自貿港英文演講舉行 展示精彩海南
    12位演講嘉賓精彩亮相(主辦方供圖)人民網海口8月20日電(樊歡迪)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一百天之際,《暢想自貿港》英語演講活動今天舉行。據了解,這是海南省首次以自貿港建設為主題的英文演講,活動邀請了12位來自各領域的優秀中外人士,通過英文演講的跨文化方式,暢想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機遇,助力海南自由貿港建設。
  • 雨果獎《三體》作者劉慈欣英文簡介(雙語)
    劉慈欣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家,現年52歲的他著有13作品。劉慈欣曾擔任山西省某發電廠的軟體工程師。他在中國的知名度可以和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相媲美。人們常將劉慈欣與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相提並論,而劉慈欣稱自己受到了克拉克的影響。
  • 繼「雨果獎」後,劉慈欣又獲「克拉克獎」:全程英文演講談科幻使命
    ——劉慈欣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科幻大神」劉慈欣又獲大獎了!美國當地時間2018日11月8日晚8點15分,劉慈欣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像力貢獻社會獎」(Clarke Award for Imagination in Service to Society),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做出的貢獻。
  • 地球村國際青少年雙語演講大賽傳喜訊 蘇州學子捧回6座獎盃
    地球村國際青少年雙語演講大賽傳喜訊 蘇州學子捧回6座獎盃 2019年02月10日 16:57:59 | 來源:引力播
  • vipJr地球村雙語演講大會北京站盛典,走進故宮博物院
    vipJr地球村雙語演講大會北京站盛典,走進故宮博物院3月16日,vipJr杯•第十屆GoodTalk(地球村)國際青少年雙語演講大會北京站盛典即將舉行•本次活動將走進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新浪直播間,打造全球化溝通交流的平臺,為全球青少年提供表達和提升演講溝通能力的機會
  • vipJr杯·地球村國際雙語演講大會線上選拔收官 用英語展現自我風採
    vipJr杯·地球村國際雙語演講大會線上選拔收官 用英語展現自我風採  2018「vipJr杯·GoodTalk(地球村)國際青少年雙語演講大會」(暨第十屆「地球村」國際青少年雙語演講大賽)vipJr線上選拔已經圓滿結束。
  • 德齡公主英語演講驚豔網友,清朝人原來這麼學英語的?
    一段德齡公主的全英文演講在網上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演講視頻拍攝於1930年,當時德齡公主44歲。在演講中她表示,當今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她希望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全世界的和平。
  • 劉慈欣《三體》,三部科幻巨作,一部比一部精彩,直到星辰大海!
    科幻巨作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中國科幻小說界的最高榮譽獎項——「銀河獎」,更是摘得了「雨果獎」,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軍人物」。雨果獎的地位,相當於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而劉慈欣不僅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人,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人,被盛讚:「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卡梅隆對話劉慈欣:想看《三體》拍成電影
    而在首映式前,詹姆斯·卡梅隆即開始了繁忙工作,先是與「大劉」劉慈欣對話,之後又與導演一起接受了中國記者的圓桌採訪。 2月5日《流浪地球》上映首日,導演郭帆發微博長文,以父親的口吻給《流浪地球》寫了一封信,感謝了對影片有幫助的人。郭帆感謝的第一個人就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他說自己在15歲的時候看了卡梅隆導演的《終結者2》,從此立志要拍科幻片,這才有了後來去拍《流浪地球》的可能。
  • 五本甜寵星際文,《替婚標準,背誦全文》超好看,星際小甜餅
    五本甜寵星際文,《替婚標準,背誦全文》超好看,星際小甜餅。第一本:《星際女王成長紀》作者:言成奚第二本:《這王子有病》作者:童畫第三本:《銀河盡頭的小飯館》作者:老衲吃素第四本:《替婚標準,背誦全文》作者:青青綠蘿裙第五本:《星際寵物店》作者:長生千葉
  • 我是如何讀英文書的?
    01現在每天6點半左右起床,起來之後看一會書,然後就去吃早餐。昨天去公司加班了,在加緊做CATTI衝刺班的講解。今天本來想多睡一會,結果做了個奇怪的夢,一下子就醒來了。今天他有事得出門,我本想著繼續弄翻譯和講解,剛坐在電腦前,便看到被我隨意丟在桌上的英文版《半生緣》。想著昨天忙了一天,要不今天早上就看會書吧。
  • 幾句話告訴你,為什麼語文課本裡有那麼多「背誦全文」
    幾句話告訴你,為什麼語文課本裡有那麼多「背誦全文」還記得那些支配了我們學生時代的恐懼嗎?「你們體育張老師說這節課給我了」「同學們,我要拖堂十分鐘」「明天放學了把你家長叫來」……這些都是小CASE。如果問「上學時最怕的是什麼」,很多人會回答這個——Do you think so?
  • 「地球村」雙語演講大賽在蘇外舉行
    讓中國學生世界化,讓世界學生說中國話「地球村」青少年雙語演講大賽中國賽區總決賽在蘇外舉行 3月17日,第八屆「地球村」青少年雙語演講大賽中國賽區總決賽在蘇州外國語學校舉行
  • 成都市委書記精彩演講!(附全文+PPT)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個美輪美奐的PPT,是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公園城市論壇」上,向大會匯報成都規劃時的演講PPT。公園城市 未來之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
  • 英文情話暴擊,一根來自澳洲的「老油條」躥紅抖音
    「曉看天色暮看雲,朝也思君,暮也思君。春賞百花冬觀雪,醒也念卿,夢亦念卿。」中文裡的情愫如何用英語訴說?如何跨越不同的語言實現表情達意?在抖音,一位名叫@澳洲老油條的達人,用一口流利而純正的英語表達情話,讓近148.8萬粉絲一邊學習英語,一邊直呼「心動」。這位被稱為抖音英語屆的「王耀慶」,堅持線上英語教學,其視頻已收穫近1300萬點讚。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 楊天真的首次英文演講?開言英語留聲2020遇見生命的不平凡
    與前兩屆不同的是,此次開言TALK演講不是從觀眾中進行選拔培訓並且參與最終決賽,而是向楊天真、許君豪、張偉麗、卓嘎拉姆、馮殊、蔣文強等6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英語水平的演講嘉賓發出邀請,用全英文演講的方式講述在自己這一年最真實的經歷,為2020年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