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現在每天6點半左右起床,起來之後看一會書,然後就去吃早餐。昨天去公司加班了,在加緊做CATTI衝刺班的講解。今天本來想多睡一會,結果做了個奇怪的夢,一下子就醒來了。今天他有事得出門,我本想著繼續弄翻譯和講解,剛坐在電腦前,便看到被我隨意丟在桌上的英文版《半生緣》。想著昨天忙了一天,要不今天早上就看會書吧。
02
《半生緣》我最早看的是電影版,小說說實話我沒看過。我平時喜歡看社科類的書籍,比如哲學類、歷史文化類的。我看英文版《半生緣》也是為了提高英語和翻譯水平,哈哈。這本書翻譯得真好,可以借鑑學習的點太多太多了。每一本好的翻譯作品背後都有譯者的巨大付出,《半生緣》英譯本是譯者金凱筠(Karen S. Kingsbury)打磨了六年的成果。這本書生詞不多,句型也不怎麼難,故事背景我們又比較熟悉,所以我覺得很適合閱讀。
03
我以前看書特別慢,特別喜歡雙語對照著學習,細究翻譯。這種習慣有其好處,長期的細究讓我可以欣賞到語言的美、用詞的精妙,自己的翻譯水平也在不斷精進。但是這樣看書真的很慢,慢到讓人懷疑這樣閱讀是不是不對。
這樣確實有問題,細究太多,泛讀輸入自然會相對少些。後來我就強迫自己改變了閱讀習慣。可能在大家看來,我的學習目的性很強,不是為了純閱讀而閱讀,而是為了學習。
我平時比較忙,確實不像學生時期那樣可以細品一本書。現在我看書更多是為了提升英語和翻譯水平,當然文字背後的故事和文化也是非常引人入勝的。
就拿我現在看的《半生緣》來說吧,我是這樣閱讀的:第一章節我先看完中文,再看英文,看英文的時候,有生詞或不太好理解的地方我還是會查,包括查單詞和再看看中文,這樣看也還是比較慢,但是收穫很大。第二章節我先看中文,再看英文,這章節我基本不做筆記,也不查。這樣精讀和泛讀交替進行才能儘快看完一本書。
04
下面我大概分享一些自己精讀和泛讀的習慣:不管是高齋外刊精讀翻譯社還是高齋CATTI和MTI翻譯班,我講解特別細緻,那是要照顧各個水平的學員,我自己平時學習不會做那麼詳細的筆記。
A精讀
我現在的閱讀水平基本可以達到深度閱讀(精讀)了,我基本可以迅速抓住自己想積累的知識點,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看看:
比如我看到這句:
Time does fly for the middle-aged: a decade whips by in the blink of an eye, a flick of the fingertips.
我能迅速抓住重點:
這句對應的小說原文是「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顧間的事」,譯文很形象生動,譯者使用了「in the blink of an eye」和「a flick of the fingertips」,起到了強調的作用,強調時間過得快。這個相對簡單,不需要整理匯總,只需要標註出來即可。
還比如這句:
Manzhen worked in that office, at a desk next to Shuhui’s, so he must have passed her several times on his way to see Shuhui, but nothing stuck in his mind.
大家自己翻譯下「he must have passed her several times on his way to see Shuhui, but nothing stuck in his mind」,我們來看看這個對應的小說原文」曼楨也在這個廠裡做事,她的寫字檯就在叔惠隔壁,世鈞好幾次跑去找叔惠,總該看見她的,可是並沒有印象」,這裡的pass和nothing stuck in his mind我們可以借鑑學習。
同時,我習慣把相似的知識點匯集在一起,舉一反三,提高記憶效果(當然我不建議每個都這樣學,整理是很費時間的一件事,我差不多每周會抽出半天時間做一次整理匯總)。其中in one’s mind在這本書中也有見,如:
But in fact, the moment when he first saw her was not all that clear in his mind.
其實他到底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看見她的,根本就記不清楚了。
這個雖然不難,但是可以整理匯總,方便後期複習,這個可以歸到in one's mind的用法中,我的筆記大概如下:
記不清,沒什麼印象nothing stuck in one’s mind,sth is not all that clear in one’s mind:
But in fact, the moment when he first saw her was not all that clear in his mind. 《半生緣)
Manzhen worked in that office, at a desk next to Shuhui’s, so he must have passed her several times on his way to see Shuhui, but nothing stuck in his mind. 《半生緣》
例句做成雙語的也可以,就看自己後期的複習目標了,我現在重心是做漢譯英,所以我就不帶中文了,後期我直接看英語即可。
當然,我每周都會看很多東西,如果每個都這麼做整理匯總,真的是太浪費時間了,更別說像有些人做花裡胡哨的筆記了。
B泛讀
因此,泛讀的東西我基本不做筆記,閱讀的時候最多看兩遍,堅持不回看。我會迅速抓取知識點,比如下面括號裡面的內容就是我大腦中迅速閃過的知識點:
And yet, when it came time to bid the old year adieu(bid year adieu,bid farewell to sb), with(with表伴隨) everyone gathering at dusk for the holiday meal while random bursts of firecracker noise(random bursts of firecracker noise不錯)filled the streets(街上到處都是爆竹聲,高齋外刊雙語精讀上發過類似的filling streets with the smell of grilled meats).
They turned around and headed back through streets strewn with(街上滿地都是) the red-paper shells of burnt-out firecrackers(燃放後的鞭炮紙屑), he still felt the weight of worries(feel the weight of加情感表壓在心頭,CATTI衝刺班講過sth weigh down on one’s mind) he couldn’t quite figure out(莫名的).
they stayed to the end of the double bill(double bill表同場地的兩場電影,stay to the end of看完). Watching midnight movies on New Year’s Eve was a peculiar experience: all that seasonal jollity(節日的熱鬧), with a twinge of loneliness in the middle.(句型all that sth, with a twinge of in the middle,all that表儘管,儘管節日很熱鬧,但內心有種孤獨之感,twinge是陣痛,in the middle表內心)
05
當然,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我分享出來只是供大家參考。學習習慣切勿盲目模仿別人,一定要養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學習習慣和做筆記的習慣。
之前有粉絲問我:「老師,我最近關注了一位某平臺上的學霸,看她分享的生活,覺得很厲害。她每天都會發圖,說自己每天會抄寫幾篇外刊原文。您覺得抄寫可行嗎?」
我的回答:「抄寫」也分為很多種,最無效的抄寫應該是文章還沒看一遍,直接對著文章抄。這種抄寫沒什麼意義,頂多是自己欺騙自己。有效的抄寫是文章看過了,想看看自己掌握的程度,如果默寫不下來,可以默寫和抄寫結合著進行。
當然,我覺得沒必要整篇文章都抄寫,可以挑重點進行抄寫,正如我們背誦的時候也是挑經典段落背誦,不是背誦整篇,如果整篇抄寫或背誦,勢必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反而會影響後續的學習積極性。
06
總之,現在分享生活、工作和學習方法的博主很多,大家一定要多思考,不要盲目模仿。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節奏很重要,這樣你才能學到東西,也才能學得輕鬆點。今天就分享這麼多,喜歡的記得點個讚哦!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閱讀好習慣。
想學習更多外刊精讀和翻譯,推薦圍觀公號:高齋外刊雙語精讀,一個專注做更細透徹的經濟學人等外刊精讀與翻譯講解的公號,長難句語法解析和翻譯講解360°無死角,乾貨滿滿,關注即可領取【220頁高齋外刊雙語精讀-考研英語精讀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