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國家機關如何帶頭示範、厲行節約?在外點餐,如何避免浪費?勤儉家風如何傳承?愛糧節糧的好習慣怎樣養成?本版今起推出「愛糧節糧 從我做起」系列報導,走訪國家機關、餐飲企業、學校、社區、家庭和行業協會,探索愛糧節糧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關注。
近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發出公開信,倡議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幹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員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餐飲浪費上走在前、作表率。愛糧節糧、厲行節約,國家機關有哪些好做法、好機制?記者日前對農業農村部、國家信訪局和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提供後勤保障服務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進行了走訪。
農業農村部:
創新供餐思路
體驗農事活動
「行啦,就打這些,不夠再添」「吃不了這麼多米飯,幫我少盛點兒」……走進農業農村部食堂,職工們按需取餐,秩序井然。取完餐入座,每張桌子上都擺放著「適量取餐 避免浪費」的溫馨提示牌。
「糧食來之不易。在保障員工日常營養的基礎上,也要努力減少餐飲各個環節的浪費。」農業農村部機關服務局餐飲部門負責人坦言,這不僅需要強化用餐者的節糧意識,也要通過加強食堂後廚的創新意識、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食材物盡其用。比如,食堂每天製作的豆腐會產生大量豆渣。廚師就把這些豆渣以及做菜剩下的芹菜葉等利用起來,摻在雜糧中,做成特色窩窩頭。「既充分利用了廚房邊角料,又營養健康,這樣的小點心很受大家歡迎」。此外,廚師們在製作中努力做到鹹淡適宜,儘量照顧到大部分人的口味,讓用餐者吃好吃完。根據不同時間就餐人數的不同,食堂在供餐量上靈活機動,並採用小鍋炒制,隨缺隨補,有效減少了浪費。
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機關黨委組織青年黨員幹部赴河北趙縣參加「三夏」生產田間日活動。「這是部門每年的傳統活動了。腳底沾有泥土,心裡才有真感悟。」農業農村部直屬機關團委書記薛瑞寧介紹,在現場,許多青年黨員幹部體驗了夏糧機械化收割測產、秸稈打捆等一系列農事活動,對愛糧節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除了農事體驗,農業農村部機關黨委每年春節都組織幹部職工回鄉調研,深入「三農」基層,聆聽老鄉聲音。今年上半年,他們還在部系統開展了「最美家書」徵集活動,「勤儉節約」「農事艱辛」正是許多家書中頻頻提及的字眼。
「作為『三農』工作者,重視糧食是本職,愛惜糧食是本分,節約糧食是本色。」農業農村部機關服務局副局長王志強說,單位不少幹部、職工從小在農村長大,見證了從解決溫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的歷程。農業生產中強調顆粒歸倉,反映到生活裡,那就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大家都表示,要落實部領導關於餐飲工作的要求,推進餐飲服務工作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和專業化,做到節約糧食、反對餐飲浪費。
在農業農村部一些司局辦公室的窗臺上,擺放著辣椒盆栽。這是幹部職工們在工作之餘栽植的。從種子到果實,看到辣椒從青變紅,他們在一點一滴中感悟著節約糧食的真諦。
國家信訪局:
優化餐飲服務
強化考評獎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家信訪局近日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並進行專題研究。黨組要求,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制止餐飲浪費,是一個系統性全流程環節,不能僅在『吃』上厲行節儉,也要在『製作』『採購』等方面下功夫。」國家信訪局機關服務中心服務處處長張丁根說,2007年國家信訪局針對機關食堂實行了全委託式的社會化保障,只提供場所和設備。採購、加工、製作等餐飲環節,都由專業的餐飲公司完成。
張丁根介紹,這樣的做法有兩大優勢:首先,這些專業餐飲公司在北京有50多家團餐服務點的規模效應。他們通過集中採購可進一步降低採購成本,提高效益。其次,這些專業餐飲公司有豐富的服務經驗,在嚴格的合同標準預算控制下,能倒逼他們採取更精細化的管理,優化餐飲服務的各個環節。
不僅如此,國家信訪局機關服務中心製作了「餐飲管理工作日記」,逐日記錄跟蹤餐飲採購、消耗等情況,做到日提醒、周講評、月考核,針對發現的浪費問題及時糾正。為加強監管,進行「陽光餐飲」改造,在加工間、庫房、餐廳、殘食桶等處加裝攝像頭,全程監控,並聯通到管理人員手機上,24小時監管,及時曝光制止浪費現象。
張丁根說:「厲行餐飲節約,需要強化考評,做到獎罰分明,才能發揮激勵機制。」國家信訪局按照中央和國家機關愛衛辦創建「健康食堂」的要求,制定「餐飲服務百分制考評細則」,其中制止浪費是一個重要環節,並規定餐飲公司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自覺執行節能減排規定、作出貢獻的給予加分。職工在食堂就餐,做到「光碟行動」的才能帶走水果或酸奶。
如何讓「杜絕浪費、節約糧食」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對此,國家信訪局也有妙招。「我們在機關內部成立了『夥食管理委員會』,通過互助共勉的方式,加強教育宣傳,樹立職工正確的用餐理念。」張丁根介紹,餐飲工作關係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為方便溝通協調,做到大家的食堂大家管,「夥食管理委員會」會定期召開會議,徵求餐飲服務意見,研究制止浪費問題。
他們近期進行專題研究,向全體幹部職工發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合理取餐,光碟行動,自覺增強勤儉節約意識」的倡議,在餐廳張貼「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珍惜糧食、遠離浪費」「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等宣傳畫或提示牌,大力營造節約用餐氛圍。他們還準備定期組織吃「紅米飯、南瓜湯」類簡餐,提高職工思想認識。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加強部門聯動
按需採購配餐
舀起一勺雞蛋羹,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幹部趙福濤頓了頓,最後只放了小半勺進餐盤,「勤拿少取,避免浪費。」說著,他又夾了一個拳頭一半大小的饅頭,「現在饅頭只有原來的1/3,不用擔心吃不完了。」
「踐行節約、拒絕浪費,你是榜樣」「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在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機關食堂入口處、取餐區、餐桌、牆壁等醒目位置,都能見到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制發的倡導節約牌板。
作為2018年機構改革後新組建的部門,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不再設立機關服務局,後勤保障服務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統一提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連日來,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駐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工作組(以下簡稱「駐點工作組」)通過宣傳教育、部門聯動、科學配餐等多項舉措,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駐點工作組幹部緒洪林介紹,工作組與被服務保障部門建立用餐人數變動實時溝通機制,根據就餐人數變動,督促餐飲服務單位按需採購、配餐。
少炒勤炒,是防止浪費的有效方法。「就餐人數接近一半,可以補第三輪了,換成淺盤。」中午12時13分,了解到就餐刷卡人數基本過半,食堂經理通過對講機把情況通知後廚。
在後廚,師傅王富海正在翻炒番茄菜花。「現在午餐大約補個七八輪,原來三四輪。」王富海說,「一次少做點,能保證菜的色香味和熱度,也不容易浪費。」在後廚的蔬菜處理間內,師傅賀軍正在處理剩下的菜花幫子,「把皮去了,切切片,還可以做泡菜;芹菜用來炒,葉子可以用來做餡餅。」
防止浪費是個精細活。食堂取餐區中,幹豆角燒肉、雞蛋羹、番茄菜花依次擺放。「把受歡迎的菜擺在前面,按照從葷到素的順序來,也是防止浪費的方法。」緒洪林介紹。
環視四周,一層容納200人左右的餐廳裡,基本都是光碟。「我們回家也會向家裡人宣傳節約,特別是教育孩子不能浪費。」機關幹部趙瑋說。
據了解,不僅是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提供服務保障的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醫療保障局等單位也正採取類似相應措施防止餐飲浪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7日 10 版)
(責編:牛鏞、嶽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