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巫書《山海經》中講了一個夸父追日的故事,一個叫夸父的大神看到太陽快要落山了,他不想讓天黑下來,於是奔跑起來要把太陽抓住。他口渴的時候一下就把渭河和黃河的水喝乾了,準備去北邊的大湖裡喝水,卻渴死在路上。
夸父在地上追太陽,他永遠也不會抓住太陽,不過是有望一直保持白天的。現在人類已知道,晝夜是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只要向西奔跑的速度達到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就有望一直處在白天的環境中。比如赤道位置處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465米每秒,在赤道上保持這個速度向西追太陽就能一直處在白天。
夸父是古代中國的神話人物,他喝乾的是黃河和渭河的水,他並不是處在赤道位置,而是處在北緯35度附近。這個位置處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赤道位置的線速度再乘以cos35°,大約是380米每秒。人類的奔跑速度達不到這麼大,不過超音速飛機還是有望達到這個速度的。
有一個問題需要認識到,夸父追日的時候很可能不是是向正西方向跑的。不論是夸父還是編造夸父神話的人,他們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都不知道晝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在他們看起來,夸父要追日就應該朝著太陽的方向奔跑。而太陽落山時並不一定是在正西的方向落下,全年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是在正西方向落山。
上圖是北半球全年不同時節太陽的視運動軌跡示意圖。從中可以看到,冬至日附近,太陽是從東南方升起,從西南方落下;夏至日附近是在東北方升起,從西北方落下。如果夸父追日發生在炎炎夏日,夸父會被太陽帶偏到西北方向。夸父最終倒在了追日的路上,如果他沒有倒下,或許能夠圍著地球轉一圈返回到出發點。那樣的話,國內就會有人站出來說:據《山海經》記載,夸父是第一位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