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少 •2018-04-18 11:51:07來源:前瞻資料庫瀏覽量:7745
十八大以來,我國環保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環境治理投資也穩定增長,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汙染投資佔 GDP 的比例仍處於較低水平。最新十九大報告中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表明我國已由過去的盼溫飽、求生存轉為盼環保、求生態,環保高度得到大幅提升。另外,報告提出,2020 年前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的攻堅戰,結合 2035 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目標,我們判斷未來十年我國環保行業將持續景氣。
國民環保意識逐步覺醒
2013年特大霧霾事件的發生,正式引起了大眾對這個無法迴避的空氣問題的討論,2015年輿論達到高潮,民間開始自發組織環保活動,「綠色」、「環保」之類的詞彙也更多的出現在了電視、電臺和日常生活中。根據2015年對移民原因的調查數據來看,環境汙染高居第二位,佔比五分之一,人們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環境質量提升帶動總投資增長
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空間大:不論是從GDP佔比還是地方財政支出佔比角度,我國環保產業在國民民濟中的佔比仍處於較低水平。保守假設:「十三五」期間我國GDP年複合增速6%,至2020年全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額佔比微升至 1.45%,則「十三五」期間全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約5.68萬億,較「十二五」增長33%。
財政支出角度:中國水體及固廢治理支出佔比較低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環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環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分析,2000-2016 年,我國環境治理投資總額從1014.90 億元增長至2016 年的9219.80 億元,複合增速達14.79%。2016 年,我國環境治理 投資佔 GDP 比例為1.24%。
根據國際經驗,當治理環境汙染的投資佔GDP 的比例達 1%~1.5%時,可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當該比例達到 2%~3%時,環境質量可有所改善。
發達國家在20世紀 70年代環境保護投資佔GDP的比例已達2%,《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20 年,我國環保投資佔GDP 的比例不低於3.5%,環保投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穩定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工業企業盈利復甦,有利於環保需求釋放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底,鋼鐵已提前完成4500 萬噸全年去產能目標任務,煤炭去產能2.5 億噸的全年目標任務有望提前完成。從統計的情況來看,從2014-2016 年開始,我國鋼鐵和煤炭產量均比過去有了明顯的下降。而更為重要的是,2016年統計數來看,我國GDP 增長維持在6.7%,實現了在維持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去產能任務。
環保行業整體業績穩健增長
環保板塊業績保持了高速穩健的增長。從重點關注的39家環保公司來看,近三年營收增長率都保持了20%以上。2017年Q3,環保板塊實現營收合計734.08億元,同比增長25.27%;歸母淨利潤合計95.07億元,同比增長23.26%。
環保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環保行業是典型的受政策驅動的行業
中國環境監管執法體系已經開始重構
2015-2017年,中國環保方面最核心的變革是環境監管執法體系的重構,前文詳細分析的中央環保督察、環保稅都是這一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 2015 年以來,國家出臺多項環保政策,在責任主體、監管體系、汙染物收費、排汙許可、排汙權交易五個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把過去被動化、模糊化的環保管理變為了主動化、定量化、清晰化的管理,環保政策體系和監管執法體製得到重構後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新老環保監管執法體系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環保尤其是水務類環保項目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整個金融環境的鬆緊與環保類公司的經營息息相關
目前政府和企業都面臨融資難的問題,PPP 可平滑政府財政支出,加快企業資金周轉。未來 PPP 仍將是水務等環保投資的必然選擇。 2013年11 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 資和運營」,之後42 號文、90 號文的相繼出臺,PPP 得到大力推廣。截至 2017年9 月末,財 政部 PPP 入庫數量達 14220 個,總投資額達17.8萬億元。根據前期環保類 PPP 項目所佔比例,我們預估目前環保 PPP 投資額約3萬億元,佔比約 18%。
PPP 投資穩定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環保行業的快速發展普遍發生在國家產業升級階段,第一次升級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出現在信息化產業升級的八十年代,由美國發起,逐步擴展到日本和歐洲。環保行業的快速發展持續時間大約在 20 年左右,年均增速平均在 20%以上。對比我國行業與經濟發展現狀,基本可以得出我國環保行業正在步入一個景氣不斷攀升、持續高速增長的良性發展路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