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中國發現的五個新物種,只有一種在北方

2021-01-08 自然界小偵探

鄂西商陸,近日在湖北後河保護區中發現的一種植物新種,其實這種植物在2011至2013年期間就被發現,只是直到近期才被正式確認為新物種,現已被評定為極危物種。

新物種寰螽,直翅目昆蟲的一類,這種新發現的物種跟已知的鳳陽山寰螽非常相似,據說是在浙江野外發現採集到的標本,因其叫聲怪異被帶回研究,經過檢測才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海厚託桐,這是在廣東珠海萬山群島發現的一種新被子植物屬,事實上這一種植物早在30多年前就被專家發現,只是當時缺乏植物的關鍵特徵,無法確認鑑定。

高姥山瑞香,最初於2015年在浙江省磐安縣高姥山上發現,直到2018年3月份才被科研人員確認為瑞香屬一新種,並命名為高姥山瑞香,是一種觀賞性高的美麗植物。

太白山蝦脊蘭,這是專家在太白山調查時發現的一種新蝦脊蘭屬植物,其外形跟弧距蝦脊相似,我國分布的蝦脊蘭屬植物類型比較豐富,全球大約有150種蝦脊蘭屬植物,我國便佔有了40種左右。

相關焦點

  • 2018 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
    2018年,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科學家發現並命名了100多種植物,他們列出新發現的植物包括:食肉性豬籠草、奇異蘭花和尚未藥用開發的攀緣植物。以下是2018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1、瀑布中的香草瀑布中的香草阿亞·雷比伊(Aiah Lebbie)教授在非洲獅子山的瀑布附近發現一種不同尋常的香草
  • 這些物種在2018年滅絕 2019年可能註定要追隨更多物種
    他們已經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但2018年是幾個物種正式消失的一年。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是大陸物種開始滅絕,而不是島嶼物種:「近幾個世紀以來,百分之九十的鳥類滅絕都是島上的物種,」其他一些瀕臨滅絕的鳥類具有新喀裡多尼亞Lorikeet和Pernambuco侏儒貓頭鷹等異域名稱。 除了鳥類之外,其他動物如vaquita(海豚般的海豚)和北方白犀牛也接近尾聲。
  • 2018年已滅絕和2019將要滅絕的物種
    有一些物種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但在2018年卻永遠地消失了。在新的2019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在國際鳥類保護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中,科學家稱,2018年有三種鳥類滅絕。
  • 海南已連續5年發現新物種~
    據介紹,這是海蝽科昆蟲在 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 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以南海單一島礁的名稱為動物新物種命名,對於維護國家南海權益具有特殊意義。
  • 植物世界隱藏的秘密:2018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幾百年以來,植物收藏家一直在搜尋植物世界隱藏的秘密,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科學家們每年都會發現一些植物新物種,大約每年能發現2000種。2018年,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科學家發現並命名了100多種植物,他們列出新發現的植物包括:食肉性豬籠草、奇異蘭花和尚未藥用開發的攀緣植物。
  • 新發現的九個物種--中國數字科技館
    1979年, 是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主辦的國內惟一文理合編的國家級科普刊物; 是國內公認的具有權威性的老牌科普雜誌之一。 新發現的九個物種2017-06-05 15:30:00
  • 2018年十大"新奇物種"名單:海洋最深的魚類被發現
    (IISE)日前公布了2018年發現的十大新奇物種名單,裡面包括了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除了兩種海洋生物,今年發現的新物種來自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巴西、哥斯大黎加、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日本、澳大利亞以及中國。其中一個新物種甚至是在美國水族館裡發現的,其在野外的起源尚未知曉。
  • 2018 年十大 「新奇物種」名單:海洋最深的魚類被發現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業學院(SUNY-ESF)與國際物種探索研究所(IISE)日前公布了2018年發現的十大新奇物種名單,裡面包括了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它們的體型有大有小,但同樣美麗而又奇異。其中,最高大的是一種雄偉巨樹,高達40米。最小的是一種單細胞的原生生物。
  • 「綠訊」2019年發現的15個新物種一覽:精彩回顧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19年,Mongabay報導了幾則有關生物新物種的發現。發現新物種總是令人震驚;這是人們頑強的毅力、經年累月的實地調查以及長時間篩選上百種博物館記錄共同累積的成果。在此列舉15類新物種,排名不分先後。發現新物種總是令人振奮,使我們充滿希望。今年,研究人員向我們介紹了一些新物種。
  • 中國一新物種又一次被發現,以「北京」命名,被國際關注
    2020年,在北京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這次發現北京無喙蘭,是這一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第一個記錄。
  • 海南發現世界海生昆蟲新物種 系中國昆蟲新記錄科
    文章指出,該科考隊在我國西沙群島羚羊礁發現一種海蝽科昆蟲世界新物種,並根據其分布地點將其命名為羚羊礁海蝽。這是海蝽科昆蟲在我國首次被發現,為中國昆蟲新記錄科。圖片來源:中山大學昆蟲學博士後陳華燕提供2018年至2019年,中山大學南海研究院組織了數次南海科學考察活動,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謝強在隨隊赴西沙群島考察期間採集了多種海生昆蟲樣本。「全世界已知昆蟲物種約100萬種,其中嚴格海生(僅在海洋中生活)的種類只有100餘種,而體型嬌小、遊弋在珊瑚礁周圍的海蝽科昆蟲又是最引人入勝、同時最缺乏了解的類群。」
  • 2018年哪些新物種值得關注?旋轉蜘蛛、豹紋鰻和紅珊瑚
    但在所有壞消息中有一個小亮點:2018年發現了大量新物種。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2月8日報導,科學家每年都會發現數以萬計的新物種——2016年有1.8萬個。但同樣值得指出的是,我們也在以驚人的速度摧毀物種。由於我們對大自然知之甚少,所以很難對滅絕的物種進行量化,但估計每天有幾十種到幾百種不等。
  • 「超級大陸」發現新物種完整骨架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美國科學家發現了「超級大陸」的一具完整哺乳動物骨架。該骨架是岡瓦納獸目的首個近乎完整的骨架,這項發現為理解早期哺乳動物的演化帶來了線索。  岡瓦納的中生代(2.52億—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化石記錄,遠遠不及北方超級大陸勞亞古大陸。
  • 中國娃娃魚至少有五個物種
    原標題:中國娃娃魚至少有五個物種   曾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的娃娃魚(學名中國大鯢),近些年已大量養殖成功,並允許食用。然而這個「成功」的保護案例可能要被改寫了。
  • 旋轉蜘蛛、豹紋鰻和紅珊瑚……2018年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但在所有壞消息中也有個小亮點:2018年發現了大量新物種。Scientists are find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new species a year—there were 18,000 identified in 2016.
  • 中國近海發現40餘個海洋生物新物種
    中國近海發現40餘個海洋生物新物種 40 plus new species found in China's coastal waters
  • 上海現昆蟲新物種 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說,雙斑粗角步甲家族的第26名新成員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被發現。這種小甲蟲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苛,只有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樹林裡才可以發現。近些年發現的新物種刷新世界觀。
  • 【新物種第11期】2020年04月發的新物種
    九龍唐松草位於甘孜州境內的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添5個毛茛科植物新種,分別是細盔烏頭、疏葉烏頭、細莖唐松草、康定唐松草和九龍唐松草。這是繼1982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所長劉照光於海螺溝發現並命名「垂莖異黃精」這一新種以來,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大家庭又一次增添新成員。
  • 海南發現11個特有新物種 一起來認識它們!
    11月14日下午,位於海口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稱熱科院)召開「海南特有新物種發布會」,向外界宣布發現海南新記錄種85個,其中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這11個新物種是:尖峰薹草、凹果薹草、伏臥薹草、吊羅山薹草、長柄薹草;盾葉胡椒、尖峰嶺胡椒;莫氏曲唇蘭、黎氏蘭、昌江盆距蘭;定安耳草。其中,五種新物種的名稱使用了海南發現地的地名。
  • 發現天牛新物種 他不是科班的
    新物種的發表,也是「小寨子溝保護區天牛昆蟲多樣性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世界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日前在中國四川被發現。發現者稱,該物種至今才被發現,是因其與屬內其他種類區別不明顯,易混淆。後期研究發現新物種法制晚報(以下簡稱「法晚」):你們是怎麼發現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的?劉彬(以下簡稱「劉」):這種天牛是在後期對採集的標本進行研究的時候才發現的。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採集於板慄樹的花上,屬於該地區同時期的優勢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