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場強度H和磁感應強度B,磁化強度M和磁極化強度J

2020-12-03 找磁材

磁場強度H、磁感應強度B、磁化強度M和磁極化強度J是四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他們之間關聯但有時又很容易混淆。分清這四個概念對於磁材行業從業者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懂磁帝就為大家細說一下它們的身份和關係。

磁場強度H

磁場強度H其實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物理量,人們先前定義它的時候假設有磁荷這種東西,但是後來發現這個東西並不存在,它只是電流的另一面。

19世紀20年代科學家有一系列的革命性發現,這些發現開啟了現代磁學理論。

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於1820年7月發現載流導線的電流會施加作用力於磁針,使磁針偏轉指向。(奧斯特實驗—電流的磁效應)9月,在這一新聞抵達法國科學院僅僅一周之後,安培成功地做實驗展示出,假若所載電流的流向相同,則兩條平行的載流導線會互相吸引;否則,電流流向相反,平行導線會互相排斥。1825年安培發表了安培定律,這是關於電流和電流所激發磁場的磁感線方向之間關係的定則。通過力學的測量可以得出長直導線外到導線距離相等的點,磁針感受到的「磁場」強度相同,距離不同的點「磁場」強度隨著距離成反比。這樣我們通過力學測量和電流強度來定義磁場強度H這個物理量,它的單位是安A/米m,在高斯單位制中H的單位是Oe奧斯特,1A/m=4π×10-3Oe。

關於磁場強度H有很多解釋,我們可以簡化地把H理解為一個外磁場(類比於電場強度,例如利用電流I將一個磁場H施加到某個物體上)。

磁感應強度B

磁場強度只是外加電流給的一個磁場,而對於磁場內的鐵磁性物質來說,除了受到外磁場H的影響,物質內部粒子在外磁場的作用下也會產生一個感生磁場。磁感應強度B表示一個粒子「感受」到總磁場,是外加磁場H和此時感生磁場M的總和。

在真空中磁感應強度和外磁場呈正比,B=μ0H,其中μ0為真空磁導率。在鐵磁性物質內部的磁感應強度 B=μ0(H+M),即總磁場等於μ0乘以「電流產生的磁場H」加上「介質受到H磁化後產生的磁場M」之和。B的單位是特斯拉T,在高斯單位制中單位是高斯Gs,1T=10KGs。

其實磁感應強度才是磁體真正的「磁場強度」,但由於歷史上已經把H稱為磁場強度了,所以只能給B另起個名字叫磁感應強度。B與H說的都是「磁場強度」,但由於定義的方式和導出的方式不同,它們的單位是不同的(高斯制下B的單位是高斯Gs,H的單位是奧斯特Oe,1Oe=1×10-4Wb·m-2=1×10-4T=1Gs)。

磁場強度H是虛無空間的磁場,它不考慮空間中的物質,它關注的是磁場和產生磁場的源--電流之間的關係,而磁感應強度B則是考慮在虛無空間磁場H的基礎上加上實際物質後最終磁場的強弱,它關注的是物質的實際磁場強弱。

磁化強度M

剛才我們已經提到了磁化強度M,它是物質內部粒子在外磁場的作用下產生的一個感生磁場。近代物理證明,原子中的每個電子都在圍繞原子核做軌道運動和自旋運動,這兩種運動都產生磁效應。如果把分子看成一個整體,分子中各個電子對外所產生的磁效應的總和,可以用一個等效的圓電流來表示,這個等效的圓電流稱為分子電流,其相應的磁矩稱為分子磁矩,用pm來表示,它是分子中各個電子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

在無外磁場時,磁介質內部任一體積元內所有分子磁矩的矢量和為零, 物質對外不顯示磁性;而當磁介質處於外磁場中時,每個分子都受到一個力矩,該力矩迫使分子磁矩轉向外磁場的方向,於是,在外磁場的作用下,任一體積元內所有分子磁矩的矢量和不為零。這樣,磁介質對外就顯示出一定的磁性,或者說磁介質被磁化了。 為了描述磁介質的磁化狀態(磁化程度和磁化方向),我們引入磁化強度矢量M,它表示單位體積內所有分子磁矩的矢量和,單位是A/m(高斯制下M的單位是高斯Gs)。

為了研究這個感生的磁場M與外加場H的關係,我們定義了磁化率χ=M/H。磁化率大,說明同樣的外磁場能產生更多的內在感生磁場;磁化率小說明即使外加磁場很大,裡面的材料也「懶得理它」,只有微弱的響應。磁化率可正可負,正磁化率χ>0,說明產生的內部磁場M方向與外加磁場H相同,負磁化率χ<0,則材料內部由於H產生的額外磁場M和外場H方向相反。

磁極化強度J

上文中我們介紹了磁感應強度 B=μ0(H+M)=μ0H+μ0M,我們把μ0M稱為物質的磁極化強度,即J=μ0M,它的單位也是T(特斯拉)。磁極化強度J在物理意義上解釋為單位體積磁性介質的磁偶極矩,也稱內稟磁感應強度。符號為Bi或J。從J=μ0M中不難看出,磁極化強度J和細化強度M之間的差別,僅在於M乘上一個常數μ0。

在軟磁材料中,磁場強度的值通常是不大於1000A/m,μ0為4×10-7H/m,而J=B-μ0H,所以磁感應強度B和磁極化強度J之間差別很小;但在硬磁性材料中,這種區別是非常顯著的,因此通常會給出B=f(H)和J=f(H)這兩種關係曲線。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B、J和M這三個概念,懂磁帝找到了物質的三種磁化曲線與三種磁滯回線圖,從圖上大家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出他們的關係和差異。(受繪圖工具和繪畫水平限制,曲線並不完全精準,僅供大家了解B、J和M使用)

以上是懂磁帝整合併總結相關書籍、學術論文、網絡資源等各類資料後,對H、B、M、J這四個概念的介紹,如有不妥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相關焦點

  • 磁感應強度B和磁極化強度J
    實踐和理論已經證明,當鐵磁性或亞鐵磁性物質放在磁場中磁化時,在物質內除了磁場外,由於強磁性物質原子磁矩轉向外磁場方向,它在物質內部產生了附加的磁場M。外磁場和此時附加磁場的總和稱為磁體的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B磁感應強度B是磁體「感受」到的總磁場,是外加磁場H和此時感生磁場M的總和。在真空環境中,磁感應強度和外磁場呈正比,即B=μ0H,其中μ0為真空磁導率,μ0=4π×10-7H/m (亨力/米)。磁體內部的磁感應強度 B=μ0(H+M)。
  • 論磁場強度H與磁感應強度B對電子運動描述的差異性
    ,即H=km.qm/r²;另一個是以電磁感應理論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物理量,稱為磁感應強度,即B=Fmax/qv,這二個物理量都描述了磁體空間磁場分布的強弱,但在實際運用中,物理學都以B為主,H只作為一個輔助量而存在,並在介質磁化理論中,有H=B/u0-M,式中u0為真空磁導率,M為介質磁化強度。
  • 基礎知識:磁場強度與磁感應強度的區別
    從定義的操作方面來看,磁感應強度是完全只是考慮磁場對於電流元的作用,而不考慮這種作用是否受到磁場空間所在的介質的影響,這樣磁感應強度就是同時由磁場的產生源與磁場空間所充滿的介質來決定的。相反,磁場強度則完全只是反映磁場來源的屬性,與磁介質沒有關係。實際在前面已經說明,這兩個概念在實際運用中各有其方便之處。         描述磁介質中磁場的一個輔助物理量。
  • 磁感應強度詳解
    磁鐵之所以吸引鐵釘是因為鐵釘被磁化後,鐵釘與磁鐵的接觸部分間形成 異名磁極,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的結果。鋼和軟鐵的磁化軟鐵被磁化後,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磁材料。鋼被磁化後,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性材料。所以製造永磁體使用鋼 ,製造電磁鐵的鐵芯使用軟鐵。
  • 高中物理 | 3.2磁感應強度詳解
    磁鐵之所以吸引鐵釘是因為鐵釘被磁化後,鐵釘與磁鐵的接觸部分間形成 異名磁極,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的結果。鋼和軟鐵的磁化軟鐵被磁化後,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磁材料。鋼被磁化後,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性材料。所以製造永磁體使用鋼 ,製造電磁鐵的鐵芯使用軟鐵。
  • 電磁學基礎:磁場與磁感應強度
    ①.基本性質:磁場對處於其中的磁體、電流和運動電荷有磁力的作用。c.在赤道平面上,距離地球表面高度相等的各點,磁感應強度相等,且方向水平向北。三、磁感應強度1.定義在磁場中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直導線,所受的安培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之積IL的比值叫作磁感應強度。
  • 每周一磁 · 磁滯回曲線和內稟退磁曲線(B-H曲線和J-H曲線)
    上期每周一磁欄目向大家介紹了磁感應強度B和磁極化強度J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磁感應強度B:當鐵磁性或亞鐵磁性物質放在磁場中磁化時,在物質內除了磁場外,由於強磁性物質原子磁矩轉向外磁場方向,它在物質內部產生了附加的磁場M。外磁場和此時附加磁場的總和稱為磁感應強度B。
  • 磁感應強度
    磁感應強度1、什麼是磁感應強度?答:磁感應強度是用來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 高中物理:磁感應強度知識點總結
    定義 磁感應強度是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在磁場中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導線,所受的安培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IL的比值叫做磁感應強度,用B表示,即B=。由於磁感應強度是矢量,物理中把磁場中某一點的磁場方向定義為該點的磁感應強度的方向。2. 矢量性 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規定為該點的磁感應強度的方向,簡稱為磁場方向。
  • 【名師講壇】磁感應強度的測量方法
    一、利用霍爾效應的原理測量      將長為a、寬為c,高為b的導體板放在水平方向的勻強磁場中,並通有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電流時,在導體板的上下兩側面間會出現電勢差,這個現象稱為霍爾效應.實驗表明,當磁場不太強時,電勢差U、電流I和B的關係為U=k ,式中比例係數k稱為霍爾係數.利用霍爾效應的原理可以製造磁強計,測量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 難點解析 / 磁場 之 磁感應強度
    (多選題)(多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荷在某處不受電場力的作用,則該處的電場強度為零B.一小段通電導線在某處不受安培力的作用,則該處磁感應強度一定為零C.把一個試探電荷放在電場中的某點,它受到的電場力與所帶電荷量的比值表示該點電場的強弱D.把一小段通電導線放在磁場中某處,所受的磁場力與該小段通電導線的長度和電流的乘積的比值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
  • 電工基礎之磁場特性、右手定則以及磁感應強度
    而為了描述磁場的性質,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描述磁場性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磁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磁場強度)定義:反應磁場強弱的物理量稱為磁感應強度(磁通密度),用大寫字母B表示,其定義為:在磁場中,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導體受到的磁場作用與電流強度和導體長度乘積的比值,叫做通電直導線所在處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
  • 高中物理 | 《磁場 磁感線 磁感應強度 磁通量》知識點
    3、方向:磁場中某點的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即該點的磁場方向,就是放在該點的小磁針N極受力的方向。4、勻強磁場:在磁場的某個區域內,如果各點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這個區域的磁場叫勻強磁場。(二)概念辨析1、如何理解磁感應強度由鐵屑在磁體周圍的分布可知,磁體周圍的磁場有強有弱,磁感線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場的強弱,即磁感線越密,磁場越強;磁感線越疏,磁場越弱。如何定量地描述磁場的強弱呢?我們知道,用電場強度可以定量地描述電場的強弱。因此不難想到用磁感應強度可以定量描述磁場的強弱。與電場強度相似,磁感應強度也是一個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
  • 【高中物理】磁感應強度測量方法解析
    二、用動生電動勢公式E=BLv測磁感應強度B例2、為了控制海洋中水的運動,海洋工作者有時依靠水流通過地磁場產生的感應動勢以及水的流速測地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向下的分量B,某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由四個成員甲、乙、丙、丁組成,前去海邊某處測量地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向下的分量B。
  • 磁感應強度的測量方法
    磁感應強度是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它是電磁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如果能夠確定空間各點磁感應強度的分布,我們就可以表達出有關安培力的大小的變化規律,進而可以確定磁場中的運動電荷、電流的受力情況及運動情況。
  • 測量磁場強度的九大方法
    磁場強度的測量方法有哪些?磁感應強度概述磁感應強度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國際通用單位為特斯拉(符號為T)。磁感應強度也被稱為磁通量密度或磁通密度。除利用洛倫茲力定義B外,也可以根據電流元Idl在磁場中所受安培力df=Idl×B來定義B,或根據磁矩m在磁場中所受力矩M=m×B來定義B,三種定義,方法雷同,完全等價。
  • 磁感應強度方向怎麼判斷
    打開APP 磁感應強度方向怎麼判斷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1-29 13:58:17   磁感應強度是指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國際通用單位為特斯拉(符號為T)。
  • 幾種典型電流產生的磁感應強度
    一、磁感應強度的定義磁感應強度B是描述磁場強弱的一種矢量,單位叫特斯拉,符號為T,磁場中某點的磁感應強度方向就是置於該點的磁針N極的指向,大小可用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導線所受的磁場力F與電流和導線長度的乘積IL的比值表示
  • 磁芯氣隙對磁感應強度的影響
    ×10-6=0.503T=503mT 這樣大的磁感應強度,即便在室溫下磁芯肯定要飽和。這樣,電感因子大幅度減少,而圈數增加並不多,所以磁感應強度下降了。     在磨氣隙後,按式(10),磁感應強度B變為:           B=N×AL×I/Ae =188×59.6×10-9×0.3/39.6×10-6=0.084T=85mT     可見,磨氣隙後,磁心的磁感應強度大幅度下降。
  • 求通過C點的通電直導線在B點產生的磁感應強度
    求通過C點的通電直導線在B點產生的磁感應強度豎直平面內有一菱形ABCD,角ABC=120度,A、B、C三點各有一根水平通電直導線通過,三根導線中電流大小相同,電流方向都向裡,測得D點的磁感應強度為B,求通過C點的通電直導線在B點產生的磁感應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