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12月84次調研 2020年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為王牌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藍鯨保險

作者:李丹萍

保險機構正緊鑼密鼓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尋找新的投資機會。藍鯨保險梳理發現,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保險機構共對上市公司進行1408次調研,密集程度可見一斑。在剛過去的12月,41家保險機構陸續進行84次調研,其中,電子計算機行業備受青睞。

展望2020年,券商分析師指出,經濟增速階段性企穩概率較大,場外資金大規模入市或是大概率事件,權益市場表現有望延續較好表現,但由於2019年險資投資收益率基數較高,2020年的改善效應將會明顯減弱,若股市下行,險資投資收益率將有所回落。

在 IFRS9 準則下,保險公司投資風格會偏於保守,以平滑權益資產波動對於利潤表的影響,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符合險資「收益確定、久期匹配、業績波動小」的投資目標,同時也具備長期持有、大額持有的特徵。

摸底「淘金」,41家險企調研57家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2019年12月,41家保險機構合計對57家上市公司進行84次調研活動。

從被調研的個股所屬行業來看,電子計算機、軟硬體科技類別受險資偏愛,57家上市公司中有13家可劃至該類。具體來看,前海人壽、中荷人壽、平安養老三家險企均對石基信息(002153.SZ)進行調研;華天科技(002185.SZ)分別接受國壽養老、長江養老調研;廣電運通(002152.SZ)分別接受太平養老、東吳人壽調研。

除此之外,數碼科技(300079.SZ)、恆銘達(002947.SZ)等10家上市公司,也被保險機構選中調研,列入投資備選名單中。

生物醫藥行業仍受險資青睞,一心堂(002727.SZ)、開立醫療(300633.SZ)、眾生藥業(002317.SZ)、海普瑞(002399.SZ)等數家上市公司也受到保險機構逐一調研。

這背後,自然有邏輯可尋。半導體行業景氣上行以及5G浪潮刺激帶動消費電子應用,均形成利好;生物醫藥行業的創新研發、消費升級、製造升級,也給行業帶來確定性的增長動力。紅利在前,保險機構自然不會放過機會,摸底「淘金」。

個股方面,家用電器行業的美的集團(000333.SZ)拔得頭籌,中國人壽(601628.SH)、陽光保險集團、人保壽險、太平養老、渤海人壽、華夏人壽等6家機構均在12月對其進行調研。交通運輸業的招商公路(001965.SZ)次之,新華保險(601336.SH)、中國人壽、人保壽險、農銀人壽、恆安標準人壽5家機構集中調研。

2019年年初至今,多家券商機構對美的集團給出「買入」或「增持」的信號,2019年3季度,美的集團業績超預期,凸顯優勢;招商公路上半年業績略超預期,目前正牽頭收購海外路橋資產,保險機構或看中未來成長機會。

從頻次來看,資金實力雄厚的國壽首當其衝,中國人壽及國壽養老共調研五糧液(000858.SZ)等14家上市公司,為後期投資做準備。事實上,2019年,國壽投資端動作積極,陸續舉牌萬達信息(300168.SZ)、中廣核電力(1816.HK)、中國太保(2601.HK),並參與申萬宏源港股IPO。

2019年,上證指數保持震蕩上行,從年初的2500點左右攀升至年末3000點,整體漲幅約20%。

一位金融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市場回暖的情況下,儘管大型險企、中小型險企在權益投資標的選擇上各有偏好,但板塊輪換中也蘊含著投資機會。

截至 2019年 9 月,險企對權益市場的配置比例約 13%,距 30%的監管上限還有較大空間,近期,監管也在商討將上限提升至 40%。據了解,權益類資產主要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上市權益類資產,以及未上市企業股權、股權投資基金等未上市權益類資產。酌情調高比例,將給保險機構更大的投資自由,包括投資於新興戰略性產業,服務於國家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

把握市場趨勢,2020年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或為標配

政策鼓勵險資入市,那麼,保險機構又該秉持怎樣的投資策略?

華泰金融沈娟團隊分析道,隨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利率水平可能會階段性保持低位,「但與此同時,權益市場機遇正逐步顯現」。隨著科創板的正式落地,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MSCI 擴容與 QFII 額度提升,增量資金入市,有望激發權益市場活力。

「當前時點,應把握資本市場估值優勢機遇,適度加大對於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以減緩利率水平降低所帶來的利差損風險」,華泰金融團隊表示,IFRS9新準則下,保險機構應集中投資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符合險資「收益確定、久期匹配、業績波動小」的投資目標,同時也具備長期持有、大額持有的特徵。譬如,中國平安已經開始踐行投資優質藍籌股,包括滙豐控股(00005.HK)、工商銀行(601398.SH)等。

此外,低利率環境下,保險公司資產端利率調整快於負債端,為應對短期負債端成本壓力,高收益資產配置需求提升,權益、非標資產配置比例有望提升。

適度增加對於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以減緩利率水平降低所帶來的利差損風險是保險公司的較優選擇。同時,在 IFRS9 準則下,保險公司投資風格會偏於保守,以平滑權益資產波動對於利潤表的影響,在權益資產的配置方面會提升高股息率股票及長期股權投資的配置比例。

萬聯證券繳文超團隊提醒,2019年A股估值修復,2020年表現有望延續,但投資收益率高基數下提升空間有限。2019年,隨著資金面有所寬鬆,股市大幅回暖,受益於此,險資投資收益率在2018年低基數的基礎上大幅改善,行業全年投資收益率有望超過5.5%。

展望2020年,經濟增速階段性企穩概率較大,場外資金的大規模入市也將會是大概率事件,權益市場表現有望延續較好表現。「由於2019年投資收益率基數較高,2020年股市對投資端的改善效應將會明顯減弱,如果股市出現下行,險資投資收益率將有所回落」,萬聯證券分析道。

進一步細化資產配置,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2019年配置思路及節奏圍繞盈利小年、北向加速、科創周期展開。2020年,補庫周期、通脹節奏、5G商用將對全年行業配置節奏產生影響,上半年補庫存順周期、通脹高點,深度價值迎來階段性時機;下半年通脹回落、5G商用提速,藏有機會。

相關焦點

  • 低估值藍籌股名單一覽 低估值藍籌股是什麼意思
    低估值藍籌股名單一覽,低估值藍籌股是指低於市場整體市盈率或行業市盈率的股票,而且這類股票是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低估值藍籌股名單有哪些個股?近期,有不少機構開始布局低估值藍籌股。有分析人士表示,到12月中後期,從風險和收益匹配的角度看,應適當增加藍籌股配置降低成長股配置。
  • 低估值藍籌股有哪些? 資金向低估值藍籌股轉移
    低估值藍籌股有哪些?今日,低估值藍籌股大漲。同時,由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而地產有望迎來政策性利好,板塊內金融街、萬科A等強勢封漲停板。低估值藍籌股有哪些據消息,註冊制提前推出加劇了個股風險,主力資金有向低估值藍籌股轉移的跡象。何為低估值藍籌股?
  • 低估值藍籌股有哪些?優質低估值藍籌股力薦5股
    經過一輪暴風驟雨式的股災暴跌之後,藍籌股迅速價值回歸,某些儼然已進入低估範疇。儘管銀行股在國家隊託盤的情況下唯有大幅度下滑,但是某些股票仍然被錯殺。提前優選個股,布局低估值藍籌股,耐心和心態平和很重要。那麼低估值藍籌股有哪些?且看下文。
  • 低估值績優藍籌股有哪些?挖掘滬港通低估值藍籌股
    此時,正是挖掘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時候。那麼低估值績優藍籌股有哪些?下面我們嘗試挖掘滬港通低估值藍籌股,投資者值得關注。長江證券發布研報觀點認為,市場短期內仍將維持震蕩整理的態勢,難以大起大落,而中期趨勢則仍可看好,投資者可逐步逢低吸納一些低估值績優藍籌股和高成長股,中線持有。低估值績優藍籌股有哪些?以下是低估值績優藍籌股。低估值績優藍籌股:低估值的藍籌股正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低估值績優藍籌股有哪些呢?
  • 低估值藍籌股一覽表 2019被低估的藍籌股有哪些?
    在股票種類中有一種藍籌股是人們常常會接觸到的,那麼藍籌股是什麼呢?2019年低估值藍籌股一覽表有哪些股票上榜?這些股票走勢如何值得購買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證券市場上通常將那些經營業績較好,具有穩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2019年低估值藍籌股龍頭股有哪些?
  • 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順周期...
    多數險企2021年配置方案出爐。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了解,鑑於低利率的情況仍將持續,險資今年配置將向權益類資產傾斜。整體看,險資認為港股市場的預期收益率及配置價值相對A股更高,同時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順周期板塊的重估機會,此外,認為科技、消費和醫藥板塊回調之後的長期配置機會也值得關注。
  • 買方熱推打新策略 押注低估值底倉模式
    記者獲悉,在打新策略的設計安排中,押注低估值、高股息率標的作為底倉,並獲取打新穩健收益的模式逐漸成為更多打新機構的選擇。此外,也有風險偏好更小的打新機構,採用融券對衝的方式來降低底倉風險。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打新機構的不斷增多和類似策略的增多,這也將對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標的帶來提振作用。
  • 「低」心引力強 基金看多做多藍籌股
    「低」心引力新資金往「低」處流 老基金邊打邊撤每經記者 李新江  適逢年內滬指第二次站上3000點,基金經理正醞釀著向大盤藍籌股示好。周五,一位投資總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藍籌股價格較低,而且市場支撐力較大,對藍籌股走勢比較看好。  由於此前密集投資了中小盤個股,讓不少基金經理的操作陷入被動。
  • 財經早茶|險資年內21次舉牌創近五年新高;立訊精密回應美國337調查...
    《科學》評出2020年十大突破 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國《科學》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其中,新冠疫苗的研發居於榜首,另外9項研究則囊括愛滋病、室溫超導、CRISPR治療遺傳性疾病、全球變暖等多個領域。
  • [分配]工銀四季 : 2020年第四次分紅公告
    [分配]工銀四季 : 2020年第四次分紅公告 時間:2021年01月12日 17:21:18&nbsp中財網 原標題:工銀四季 : 2020年第四次分紅公告 工銀瑞信四季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LOF)2020年第四次分紅公告 公告送出日期:2021年1月13日 1.
  • 銀保新規落地5個月 35%險企預期合作銀行網點數下降
    畢馬威的上述報告基於今年第二季度對23家壽險公司(包括中資及中外合資公司)進行的問卷調研,調研對象涵蓋了規模保費前十位的保險公司、銀郵系保險公司,以及2014年第一季度高現金價值產品銷售規模較大的公司。
  • ...中線建議繼續關注部分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投資機會_7x24小時_市...
    3350附近獲得支撐;② 隨著醫藥,家電,汽車以及安防設備等成長板塊的逐步走強,市場做多熱情有所恢復;③ 年底將至,市場各方持幣觀望的心態依然較重,多數場外資金進場做多意願不甚強烈,後市股指能否再度走強仍需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強有力的外部因素提振,預計滬指短線小幅整理的可能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小幅震蕩的可能較大;③ 建議投資者短線謹慎關注醫藥,安防設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投資機會,中線建議繼續關注部分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 盈虧險企佔比「平分秋色」 四家虧損超10億元
    虧損的險企中,虧損超過10億元有4家,淨虧損額在1億元-10億元有7家;虧損0億元-1億元有22家。   從非上市壽險公司淨利潤排名靠前的險企來看,泰康人壽、華夏人壽、陽光人壽排名居前,3家險企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分別為74.71億元、30.46億元、23.88億元。   從虧損的險企來看,有4家險企今年上半年均虧損超過10億元。
  • 13隻被嚴重低估的潛力藍籌股名單,有肉吃!值得低吸
    13隻被嚴重低估的潛力藍籌股名單 上證指數已經接近3000點,量能、趨勢、資金以及市場預期等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節後向上突破的概率很大。同時,3000點是重要的心理關口,也是前期的成交密集區,大盤有效站穩之後將會進入新的運行階段。
  • 銀保監會通報:多險企上投訴榜單!一文帶你了解買保險如何「避坑」
    銀保監會消保局日前發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對險企投訴量、投訴原因、投訴業務等多方面進行了披露。  哪些險企是投訴「重災區」?  整體來看,保險消費投訴增長仍然處於「快車道」。
  • 保險周報(1月11日)
    社保累計減持人保4億股 尚未完成計劃一半股東卜蜂集團累計減持中國平安H股2.2億股保險資管產品2020最高收益119%中銀證券:上市險企開門紅與利率上行有望共振 低估值保險股具有配置價值中資協開展投資管理業務綜合調研花旗財險減持人保財險H至6.33%Citigroup Inc.減持中國財險股份約50.70
  • 從10月1日起,即期返還的年金險、養老險等產品不再銷售——
    從10月1日起,各保險公司「分紅年金/兩全保險+萬能帳戶」產品形態並能即期返還的年金險、養老險等產品不再銷售。投保人在中短期內從人身保險上快速獲利已不可能,同時壽險公司也面臨從「單純追求規模」向「注重提升質量」轉型的壓力。
  • 20隻優質藍籌股,低估值,市值大於300億元,有的你嗎?
    藍籌股多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以及金融股。 性質: 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好。 優質藍籌股有很多比如:西山煤電、瀘州老窖、粵電力A、雲南銅業、中集集團等等。
  • 網際網路人身險將迎新規 多險企不完全符合要求
    繼去年12月14日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之後,銀保監會1月6日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擬細化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的監管。
  • 2018年險企創新健康險各有所為,「保險+服務」或成異質化突破口
    依託優勢,各類險企推進健康險業務各有「偏好」《國民健康大數據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商業健康險覆蓋率僅有10%,且據預測,到2020年,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將達1.3萬億元。正是基於對健康險這一「藍海」的看好,行業對健康險布局腳步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