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通報:多險企上投訴榜單!一文帶你了解買保險如何「避坑」

2020-12-07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當前保險正逐漸成為人們投資理財、資產保全的重要渠道,選擇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投保成為消費者投保關注重點。作為險企服務水平的一個側面,保險消費投訴情況值得你重點關注!

  銀保監會消保局日前發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對險企投訴量、投訴原因、投訴業務等多方面進行了披露。

  哪些險企是投訴「重災區」?

  整體來看,保險消費投訴增長仍然處於「快車道」。2020年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

  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

  從投訴總量看,涉及人身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量環比增速高於財產保險公司,這也與二者業務體量密不可分。而從單個公司投訴量來看,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大型險企的投訴量均居於前列。

  壽險公司投訴量居前8位的依次為: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601628)、泰康人壽、新華人壽、華夏人壽、富德生命、陽光人壽。其中,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也是二季度投訴量排名前三。具體來看,平安人壽3555件,同比增長30.36%;中國人壽2165件,同比增長45.20%;太平洋人壽1730件,同比增長40.54%。

  不過,單純以「投訴量」來評估一家保險公司有失偏頗,大型險企業務量市場佔比也一定程度決定了其投訴量相較中小險企更高。從「億元保費投訴量」「萬張保單投訴量」「萬人次投訴量」3個維度考察消費者投訴情況則更為立體,也對於如何「避雷」更有參考價值。

  以萬張保單投訴量指標來看,信美相互人壽、北京人壽、瑞泰人壽的萬張保單投訴量位居前三位。財產險公司中,蘇黎世、安華農險、國元農險的萬張保單投訴量位居前三。

  以人身保險公司萬人次投訴量指標看。弘康人壽、招商信諾、中美聯泰為前三名。

  哪些業務容易陷入糾紛?

  銷售是人身險消費者糾紛投訴較為集中的環節。《通報》顯示,在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銷售糾紛佔比41.12%。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銷售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財險公司方面,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在理賠環節。《通報》顯示,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66.45%。

  從險種來看,人身險投訴主要集中於普通人壽保險和疾病保險。其中,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普通人壽保險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位居前三名。疾病保險糾紛投訴量前三名的人身保險公司則分別為平安人壽、新華人壽、太平洋人壽。

  對於人身險銷售投訴高發原因,一中型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主要集中於理賠金額爭議、責任認定糾紛、理賠時效慢等問題,「其中不排除部分銷售人員存在銷售誤導行為,但從我們的經驗看,也有很多消費者投保前隱瞞既往病史、沒有看清除外責任條例,以及未過等待期就要求出險等原因。」

  銀保監會消保局局長郭武平此前表示,保險誤導銷售仍是頑疾,銷售人員誇大保險責任或收益,隱瞞保險合同重要內容。特別是網際網路領域問題多發,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不到位。

  針對財產保險公司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車險。《通報》顯示,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機動車輛保險糾紛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53.80%;保證保險糾紛佔比19.47%。而在今年第二季度通報的情況中,機動車輛保險糾紛佔比為39.49%。主要反映定核損和核賠環節的金額爭議、責任認定爭議和理賠時效過長等問題。

  某大型保險公司財險部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當前部分地區、和機構仍然存在車險亂象,主要涉及高手續費競爭、給予合同外利益、增值服務條款使用無序以及個別領域存在大量按照「地板價」出單等方面。

  「以高手續費為例,在改革後,部分財險公司支付和承諾給4S店的費用,仍超過報備時的手續費率上限。特別是在4S店新車領域,部分4S店在承保端抬高手續費的同時,還在理賠端抬高工時、配件等價格,對市場造成了惡劣影響。」該負責人指出。

  而監管部門也正加速補齊制度短板。近期,寧夏、寧波、遼寧多地銀保監局,從財務數據、費率、定價等方面加強對車險市場監管。此外,保險行業協會牽頭起草的《關於改進財產保險公司車險考核有關工作的建議方案(徵求意見稿)》也已經在業內開始徵求意見。

  買保險如何「避坑」?

  保險種類繁多,保障種類各不相同,但購買時亦有通行注意事項,某合資險企保險代理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列出了這些注意事項:

  1、在購買保險前,要認認真真的去閱讀每一條條款中的內容,並詳細了解條款所涉及的每一項權利與義務。

  2、查看保險責任,包括保險公司所承擔的責任以及除外責任,同時要細心的留意產品的備註內容,以及對理賠的所有相關規定和注釋。

  3、對於理財型或分紅型保險而言,要了解交錢與領錢的時間及方式。

  4、認真填寫保險內容。不管是個人隱私內容還是身份信息等都要如實填寫,特別是健康險、重疾險等保險,如果填寫失實,保險公司很可能會以此為由拒絕賠償及給付保金。

  5、買保險應符合自身需求。例如,境外旅行應選擇境外旅行保險,包括緊急救援、個人意外傷害、醫療保障、個人財務保障等,國內險企購買的意外險可能無法實現對出境遊需求的全面覆蓋。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業務保費降幅達20%;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核查整頓工作
    監管動態 銀保監會發文要求險企及時開發保險產品應對突發事件 銀保監會嚴禁銀行配合有權機關凍結、扣劃險企資本保證金 銀保監會:金融產品承諾收益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銀保監會:將制定和修訂銀保機構公司治理指引等監管制度
  • 復星保德信、中韓人壽、恆大人壽等30家險企被點名
    17家險企因報送問題被點名  通報還披露稱,有17家人身險公司報送的2021年度業務發展計劃存在問題。  對此,銀保監會表示,將結合上述情況,將報送內容不全面、風險指標較高、投訴舉報較多公司列入重點關注範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 11月份另類罰單:多家險企被騙又被處罰 「內鬼」騙保折射風控漏洞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冷翠華保險監管機構11月份發布的行政處罰公告顯示,多家險企「被騙保又被處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折射了險企風控體系不完善的問題,保險公司需要完善風控體系,落實銀保監會《反保險欺詐指引》的要求。 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認為,從制度上看,我國的保險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起步較早且相對完善,但在實踐中,存在內控低效或者無效的情況,必須嚴格落實風控理念和相關制度。
  • 銀保新規落地5個月 35%險企預期合作銀行網點數下降
    >  自4月1日起,銀監會、保監會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下稱「3號文」)已正式實施了5個多月。  銀郵系險企最得利  就「3號文」對公司銀保渠道業務發展的影響,《證券日報》(保險版官方微信:證券日報微保險)記者從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有限公司了解到,其近日發布了《2014年中國壽險業銀行保險市場調查》,調研結果顯示,銀保新規的實施對不同類型的壽險公司影響程度有很大區別。
  •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銀保監消保發〔2020〕12號各銀保監局、保險公司:現將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通報如下:一、保險消費投訴環比增長近9%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
  • 網際網路人身險將迎新規 多險企不完全符合要求
    繼去年12月14日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之後,銀保監會1月6日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擬細化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的監管。
  • 風控體系不盡完善 平安財險等險企存風控漏洞遭遇保險欺詐又被監管...
    內外勾結虛假理賠被騙取保險金超9萬元之後,又遭遇監管處罰8萬元……保險監管機構11月份發布的行政處罰公告顯示,由於風控體系不盡完善等問題,包括平安財險在內的多家險企「被騙保又被處罰」。對此,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保險公司被騙取了保險金又被行政處罰,是監管機構對保險公司風控體系建設不完善、風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處罰。
  • 財聯社保險早會|寧波銀保監局|保險|財產保險公司|工銀安盛人壽|...
    中國人壽、國家電投等在天津成立清潔能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輕鬆籌App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通報工銀安盛人壽浙江分公司欺騙投保人被罰12萬元從健康擴展到意外領域 相互寶上線公共運輸意外互助計劃險資股權五大險企上半年淨利下跌24%如何應對長期利率下行?
  • 多家金融機構被通報,發生了什麼?國辦和銀保監會聯合出手,小微貸款...
    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和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通報了在暗訪督查中發現的多家金融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高額服務費,抬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情況。兩類典型情況遭通報通報稱,近期,按照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組織開展了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對群眾通過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反映的有關問題線索進行了核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對有關突出問題進行了暗訪督查。
  • 2018年險企創新健康險各有所為,「保險+服務」或成異質化突破口
    在誠志健康保險「準備」期間,銀保監會在2018年5月批覆同意瑞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成為獲批展業的第七家健康保險公司。那麼其餘六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目前展業情況如何呢?數據顯示,2018年前3季度,6家健康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呈現明顯分化。
  • 獨家丨銀保監會就財險業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二度徵求意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上海證券報記者今日獲悉,繼人身險行業開展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之後,銀保監會非銀行機構檢查局近期又牽頭編制了《保險業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財險公司版)》(下稱《規範》),旨在夯實財險監管數據基礎,持續提升財險公司數據治理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
  • 銀保監會:差異化設置險企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上限為上季末總...
    《通知》制定遵循的原則為,據銀保監會介紹,首先是堅持市場化改革。在宏觀和微觀審慎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將資金運用的自主決策權交給保險公司,相應風險和責任也由保險公司自主判斷並自行承擔。其次是堅持差異化監管。
  • 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銀保監會通報問題 涉工行、民生銀行、平安保險
    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銀保監會通報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涉及工商銀行部分分支機構、民生銀行總行集團金融部和部分分支機構、平安保險(集團)下屬平安普惠等。目前,銀保監會正在會同有關方面對督查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依規處理。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將密切跟蹤相關工作進展,督促推動問題整改到位。
  • 銀保監會肖遠企:中小金融機構整體經營穩健 風險完全可以控制
    7月16日,銀保監會召開通氣會,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城市銀行部副主任劉榮、農村銀行部副主任洪小平等出席,對近期銀行、保險、信託行業狀況進行了通報。一周前,銀保監會於官網發布答記者問,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業保險業信用風險有所上升。答問中出現「一些銀行、企業和地方政府不願主動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飾和隱瞞。總的來說,當前不良貸款並未充分暴露,存在較大上升壓力。」等表述,引發市場關注。此次肖遠企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大關鍵進展,金融系統性風險在下降,運行是健康的。
  • 惠民保險如何叫座又較好? 銀保監會出大招兒
    目前,各銀保監局,各保險公司,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在加緊反饋《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稱「《徵求意見稿》」)。
  • 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平安普惠等4家銀行保險機構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11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通報了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等問題。
  • 4家銀行保險機構被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平安在列
    來源:網貸之家來源:中國銀保監會官網11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通報了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等問題。
  • 4.025%的年金險競相停售,有必要上車嗎?
    11月份,銀保監會約見了弘康、華夏、百年人壽等13家保險公司的總精算師,召開了風險提示座談會。 對於重疾險,預定利率越高,我們的保費將會越便宜。 對於年金險,預定利率越高,我們的收益也越高。 而年金險的預訂利率一旦設定好,其收益也就固定下來了,合同上寫了給多少,就會給多少,即使經濟下行,投資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