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

銀保監消保發〔2020〕12號

各銀保監局、保險公司:

現將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通報如下:

一、保險消費投訴環比增長近9%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 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

(一)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投訴量位列財產保險公司前三名。財產保險公司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4102件,環比增長7.24%;平安財險2485件,環比下降32.45%;太平洋財險1282件,環比增長36.82%;眾安在線967件,環比下降16.71%;易安財險789件,環比下降9.10%;陽光財險696件,環比下降1.97%;大地財險664件,環比增長3.27%;泰康在線621件,環比增長87.05%;國壽財險559件,環比增長47.11%;太平財險461件,環比增長29.86%。


圖一 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

(二)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中國人壽的投訴量位列人身保險公司前三名。人身保險公司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平安人壽4476件,環比增長25.91%;太平洋人壽1933件,環比增長11.73%;中國人壽1927件,環比下降10.99%;泰康人壽1514件,環比增長21.41%;新華人壽1221件,環比增長10.90%;華夏人壽1011件,環比增長57.48%;富德生命994件,與第二季度相同;陽光人壽860件,環比增長58.09%;人民健康821件,環比增長64.20%;太平人壽631件,環比下降32.37%。


圖二 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

二、投訴與業務量對比情況

(一)財產保險公司。

1.易安財險、陽光信保、安心財險的億元保費投訴量位居財產保險公司前列。2020年第三季度,財產保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中位數為6.22件/億元。其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易安財險910.79件/億元;陽光信保313.97件/億元;安心財險73.52件/億元;眾惠相互48.42件/億元;泰康在線24.97件/億元;眾安在線22.05件/億元;融盛保險21.96件/億元;國泰財險20.38件/億元;太平科技19.45件/億元;前海財險14.80件/億元。


圖三 億元保費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億元)

2.蘇黎世、安華農險、國元農險的萬張保單投訴量位居財產保險公司前列。2020年第三季度,財產保險公司萬張保單投訴量中位數為0.50件/萬張。其中,萬張保單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蘇黎世11.47件/萬張;安華農險3.44件/萬張;國元農險3.19件/萬張;陽光農險2.80件/萬張;日本財險2.36件/萬張;安信農險2.34件/萬張;安達保險2.07件/萬張;融盛保險2.07件/萬張;泰山財險2.01件/萬張;陽光信保1.98件/萬張。


圖四 萬張保單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萬張)

(二)人身保險公司。

1.和諧健康、人民健康、瑞泰人壽的億元保費投訴量位居人身保險公司前列。2020年第三季度,人身保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中位數為2.29件/億元。其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和諧健康79.45件/億元;人民健康15.93件/億元;瑞泰人壽14.18件/億元;弘康人壽13.78件/億元;中美聯泰10.98件/億元;和泰人壽10.25件/億元;富德生命8.68件/億元;陽光人壽7.49件/億元;吉祥人壽7.46件/億元;德華安顧7.02件/億元。


圖五 億元保費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億元)

2.信美相互人壽、北京人壽、瑞泰人壽的萬張保單投訴量位居人身保險公司前列。2020年第三季度,人身保險公司萬張保單投訴量中位數為0.25件/萬張。其中,萬張保單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信美相互人壽1.46件/萬張;北京人壽1.35件/萬張;瑞泰人壽0.82件/萬張;中美聯泰0.82件/萬張;國寶人壽0.82件/萬張;君龍人壽0.77件/萬張;愛心人壽0.71件/萬張;三峽人壽0.69件/萬張;恆安標準0.68件/萬張;中德安聯0.64件/萬張。


圖六 萬張保單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萬張)

3.弘康人壽、招商信諾、中美聯泰的萬人次投訴量位居人身保險公司前列。2020年第三季度,人身保險公司萬人次投訴量中位數為0.09件/萬人次。其中,萬人次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弘康人壽0.50件/萬人次;招商信諾0.38件/萬人次;中美聯泰0.38件/萬人次;富德生命0.34件/萬人次;君龍人壽0.33件/萬人次;華夏人壽0.27件/萬人次;長城人壽0.26件/萬人次;交銀康聯0.24件/萬人次;天安人壽0.24件/萬人次;愛心人壽0.24件/萬人次。


圖七 萬人次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萬人次)

三、投訴財產保險公司的主要事項

(一)投訴涉及的主要事由。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11227件,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66.45%;銷售糾紛2606件,佔比15.42%。

1.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理賠糾紛投訴量在財產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財產保險公司理賠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2391件,環比增長28.89%;平安財險1234件,環比增長55.42%;太平洋財險977件,環比增長51.00%;易安財險714件,環比下降6.18%;眾安在線460件,環比增長40.24%;國壽財險458件,環比增長47.27%;泰康在線430件,環比增長87.77%;太平財險373件,環比增長62.17%;大地財險364件,環比增長26.39%;陽光財險346件,環比增長53.78%。


圖八 理賠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

2. 人保財險、平安財險、眾安在線的銷售糾紛投訴量在財產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財產保險公司銷售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891件,環比下降27.27%;平安財險734件,環比下降64.78%;眾安在線271件,環比下降49.06%;陽光財險168件,環比下降33.86%;大地財險122件,環比下降39.60%;太平洋財險92件,環比下降29.77%;安心財險51件,環比增長18.60%;泰康在線47件,環比增長113.64%;太平財險37件,環比下降45.59%;永安財險31件,環比下降70.48%。


圖九 銷售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

(二)投訴涉及的主要險種。在涉及財產保險公司投訴中,機動車輛保險糾紛9090件,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53.80%;保證保險糾紛3289件,佔比19.47%。

1.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在財產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2563件,環比增長32.87%;平安財險1422件,環比增長50.16%;太平洋財險950件,環比增長43.94%;國壽財險487件,環比增長53.63%;大地財險390件,環比增長30.87%;陽光財險324件,環比增長63.64%;永安財險294件,環比增長40.00%;天安財險262件,環比增長29.06%;太平財險261件,環比增長57.23%;中華財險226件,環比增長26.97%。


圖十 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

2. 人保財險、平安財險、易安財險的保證保險糾紛投訴量在財產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財產保險公司保證保險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943件,環比下降36.50%;平安財險763件,環比下降69.37%;易安財險669件,環比下降6.17%;眾安在線288件,環比下降55.07%;陽光財險232件,環比下降42.57%;大地財險113件,環比下降44.33%;太平洋財險95件,環比下降29.63%;中華財險48件,環比增長9.09%;太平財險26件,環比下降61.76%;安心財險22件,環比增長83.33%。


圖十一 保證保險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財產保險公司(單位:件)

四、投訴人身保險公司的主要事項

(一)投訴涉及的主要事由。在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理賠糾紛3052件,佔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15.37%;銷售糾紛8166件,佔比41.12%。

1.人民健康、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理賠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人身保險公司理賠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民健康649件,環比增長88.66%;中國人壽335件,環比增長1.82%;太平洋人壽309件,環比增長11.15%;平安人壽278件,環比增長33.01%;新華人壽201件,環比增長31.37%;華夏人壽141件,環比增長161.11%;泰康人壽141件,環比增長23.68%;平安養老109件,環比增長25.29%;人民人壽106件,環比增長24.71%;富德生命86件,環比增長26.47%。


圖十二 理賠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

2.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銷售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人身保險公司銷售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平安人壽2379件,環比增長22.00%;中國人壽741件,環比下降12.82%;太平洋人壽726件,環比增長9.34%;泰康人壽693件,環比增長26.69%;新華人壽429件,環比下降8.92%;陽光人壽422件,環比增長80.34%;富德生命396件,環比下降15.74%;華夏人壽372件,環比增長63.16%;太平人壽295件,環比下降36.15%;中美聯泰251件,環比下降14.92%。


圖十三 銷售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

(二)投訴涉及的主要險種。在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普通人壽保險糾紛7881件,佔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39.68%;疾病保險糾紛4163件,佔比20.96%。

1.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的普通人壽保險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人身保險公司普通人壽保險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平安人壽2405件,環比增長28.27%;中國人壽844件,環比增長7.11%;太平洋人壽720件,環比增長31.15%;泰康人壽562件,環比增長45.22%;華夏人壽422件,環比增長78.06%;陽光人壽391件,環比增長92.61%;新華人壽358件,環比增長22.18%;富德生命307件,環比下降6.40%;太平人壽234件,環比下降31.98%;中美聯泰229件,環比下降7.66%。


圖十四 普通人壽保險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

2.平安人壽、新華人壽、太平洋人壽的疾病保險糾紛投訴量在人身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人身保險公司疾病保險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平安人壽768件,環比增長16.19%;新華人壽399件,環比增長18.75%;太平洋人壽323件,環比下降11.02%;華夏人壽277件,環比增長35.12%;富德生命265件,環比增長1.92%;中國人壽264件,環比下降24.36%;泰康人壽250件,環比增長1.63%;人民人壽160件,環比增長17.65%;人民健康146件,環比增長60.44%;陽光人壽140件,環比增長53.85%。


圖十五 疾病保險糾紛投訴量前10位的人身保險公司(單位:件)

附件: 

1.保險消費投訴量情況統計表(財產保險公司)

2.保險消費投訴量情況統計表(人身保險公司)

3.保險消費投訴指標情況統計表(財產保險公司)

4.保險消費投訴指標情況統計表(人身保險公司)

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
2020年11月30日

附件信息:

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通報附件1-4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 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通報:多險企上投訴榜單!一文帶你了解買保險如何「避坑」
    當前保險正逐漸成為人們投資理財、資產保全的重要渠道,選擇一家「靠譜」的保險公司投保成為消費者投保關注重點。作為險企服務水平的一個側面,保險消費投訴情況值得你重點關注!  銀保監會消保局日前發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對險企投訴量、投訴原因、投訴業務等多方面進行了披露。
  • 中國平安36%業務急需整頓:平安財險2020年四季度吃13張監管「罰單」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平安財險在2020年四季度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13張行政處罰罰單,其中,貴州、湖南、北京是重災區。此外,平安財險和其最重要的車險業務,投訴量均排名行業第二。佔比36%業務板塊「集中」收監管「罰單」根據中國平安公開披露信息,2020年1-11月份,平安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2624.4872億元,為中國平安保險業務的第二大控股子公司。
  • 銀行業2020合規大潮直擊
    銀保監會曾發專文:對無視禁令、頂風違規的,金融監管部門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頂風「撞槍」,還是發生在頭部大行身上,自然引發強關注。11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大連監管局公告:因違規出具擔保和銀行保函,信貸業務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後管理不到位等違規行為,中國工商銀行大連星海支行被罰款90萬元。
  • 銀保監會:絕...
    銀保監會:絕不姑息違規行為】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期開展了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發現,有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抬升了綜合融資成本,削弱了小微企業獲得感。
  • 銀保監會: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須提高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
    來源:銀保監會原標題: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各銀保監局:為妥善應對疫情影響,增強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經銀保監會同意
  • 12月2日財經早餐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1日發布通報:今年第三季度,共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投訴量位列財產保險公司前三名。
  • 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平安普惠等4家銀行保險機構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11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通報了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等問題。
  • 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央廣網北京7月17日消息 據銀保監會消息,為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經營行為,促進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平穩健康發展,銀保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0年5月9日—6月9日,銀保監會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金融機構、行業自律組織、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給予了廣泛關注。
  • 中國銀保監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定了
    銀保監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出爐!  11月13日,中國機構編制網發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銀保監會機關事業編制925名。設主席1名,副主席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107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機關紀委書記1名,首席風險官、首席檢查官、首席律師和首席會計師各1名)。
  • 央企金融機構或在3-5年內降薪20%;多地銀保監局進駐險企,車險亂象...
    :3年內基本實現財險公司償付能力均達標 銀保監會整頓銀保機構信息洩露,軟體使用與評級掛鈎 銀保監會擬修訂信保業務統計制度 深圳支持險企在深設立獨立核算資產管理等各類總部 湖北註銷23家機構保險兼業代理資質 吉林保險業將消費投訴處理工作納入消費者權益監管
  • 銀保監會談螞蟻集團問題:有普遍性,建議網際網路平臺對照約談內容自查
    同時,金融數位化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網絡安全、市場壟斷、數據權屬不清、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影響市場公平和金融穩定。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於金融科技發展,銀保監會一貫堅持既鼓勵創新又堅守風險底線的態度,把握好創新與監管的動態平衡。該負責人同時指出,最近中央金融管理四部委再次約談螞蟻集團並公布了重點內容,強調的突出問題和整改要求,不僅是個性的,也有一定的普遍性。
  • 銀保監會:差異化設置險企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上限為上季末總...
    今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進一步深化保險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引導保險資金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積極發揮保險機構作為資本市場重要機構投資者的作用,提升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自主決策空間
  • 銀保監會出大招兒
    目前,各銀保監局,各保險公司,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在加緊反饋《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下稱「《徵求意見稿》」)。
  • 螞蟻集團被約談後,銀保監會最新回應!建議所有平臺對照自查整改
    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數字經濟正前所未有地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金融領域數位化轉型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擴大了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提高了風險防控水平。同時,金融數位化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網絡安全、市場壟斷、數據權屬不清、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影響市場公平和金融穩定。
  • ...業務保費降幅達20%;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核查整頓工作
    銀保監會開展人身險產品組合銷售核查整頓工作 9月18日,『慧保天下』獲悉,銀保監會發布《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組合銷售專項核查整頓工作的通知》,針對強制捆綁搭售保險產品、變相突破監管規定、誤導誇大保險理財功能、違背保險基本原理、弱化保險保障屬性、偏離保險本源等通過產品組合銷售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核查整頓
  • 銀保監會發布2020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
    為規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表)的用途,深化人身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銀保監會近日印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使用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銀保監會曹宇:堅決打擊「偽創新」「亂創新」行為
    【財新網】(記者 武曉蒙)「始終將是否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是否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是否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三個有利於』原則,作為衡量金融創新合理性的基本標準,堅決打擊偏離實體經濟需求、危害金融穩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偽創新』『亂創新』行為。」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稱。